三江源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制度研究

三江源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制度研究

论文摘要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在提供食物、工业原料、医药等来源,维系自然界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净化环境、改良土壤、控制病虫害、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小气候、促进生物进化和自然演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事实上,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据有关数据表明,全球60%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而生态系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密切的联系。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种植和养殖品种单一化、外来物种入侵、气候变化等原因,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也面临着严峻的威胁。全国90%左右的草原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全国40%的重要湿地面临严重退化的威胁,特别是沿海滩涂和红树林遭受严重破坏。物种资源丧失的问题很突出,江河渔业资源严重衰退。遗传资源丧失的问题也很突出。例如,20世纪50年代,中国各地农民种植水稻地方品种达46000多个,至2006年,全国种植水稻品种仅1000多个,且基本为育成品种和杂交稻品种。而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位于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地区。总面积15.23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多米,是目前我国面积最大、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三江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三江源地区素有"中华水塔"之美誉,据科学家初步计算,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三江源保护区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独特、地形地貌复杂,自然环境类型多样,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动植物中有许多保护种和特有种;同时,三江源保护区也是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近几十年来,由于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生态环境逐渐退化,生物多样性种类和数量锐减,生物多样性保护刻不容缓。只有加强科学管理和生态建设,恢复和重建三江源保护区生态系统和栖息地环境,才能使三江源区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本文首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问题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法律制度进行了详细介绍,其次,从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出发,分析三江源区生物多样性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三江源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制化的具体制度,最后具体介绍了生态补偿机制法治化这个问题。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三江源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现状
  • (一) 生物多样性概念分析
  • (二) 三江源区生物多样性的特点
  • 1. 生态系统类型较多,但比较脆弱
  • 2. 生物垂直分布明显,物种种群分布集中
  • 3. 生物区系种类少,但高原特有种相对较多
  • (三) 三江源区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分析
  • (四) 三江源区生物多样性恶化状况及原因分析
  • 1. 生态系统的恶化
  • 2. 物种和遗传多样性不断丧失
  • 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法律制度
  • (一) 国际社会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 1. 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措施
  • 2. 鼓励生物多样性的经济诱导措施
  • 3. 遗传资源利用与惠益共享条款
  • (二) 国外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立法与实践
  • 1. 俄罗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立法现状
  • 2. 美国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立法现状
  • 3. 日本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 4. 欧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立法现状
  • 三、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 (一) 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分析
  • 1. 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
  • 2. 物种资源受到威胁
  • 3. 遗传资源丧失严重
  • (二) 我国现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体系
  • (三)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体系的缺陷
  • 1. 立法目的不完善,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 2. 立法效力层次偏低、立法领域存在空白
  • 3. 生物资源产权制度不明确
  • 4.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利益分享存在问题
  • 5. 执法不严,法律责任制度不完善,对生物多样性破坏的诉讼救济不力
  • 四、三江源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制化问题研究
  • (一) 三江源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问题
  • 1. 农牧民权益保障体系问题
  • 2. “就地保护”建设问题
  • 3. 公平的社会保障问题
  • 4. 合理的投资、效益与补偿问题
  • (二) 影响三江源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制化的原因分析
  • 1. 忽视生态环境和谐的错误观念
  • 2. 法规体系结构性缺失的障碍
  • 3. 法律规范运行低效的障碍
  • (三) 三江源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 1. 确立三江源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原则
  • 2. 三江源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制度构建
  • (四) 三江源区生态补偿机制法制化
  • 1. 三江源区的生态补偿法律制度
  • 2. 三江源区生态补偿制度的实现机制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三江源黄河源区水鸟同步调查[J]. 中国周刊 2017(07)
    • [2].草场特殊资源与农牧民经济行为的异化——以青海三江源区虫草资源为个案[J]. 现代妇女(下旬) 2014(11)
    • [3].三江源区生态环境建设价值补偿机制与制度创新研究[J]. 生态经济 2013(06)
    • [4].基于三江源区生态补偿的财政思考[J]. 青海社会科学 2012(06)
    • [5].三江源区公路建设中的植被恢复问题初探[J]. 青海交通科技 2010(03)
    • [6].三江源区公路建设中的水土保持问题探讨[J].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3)
    • [7].三江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探析[J]. 青海社会科学 2009(01)
    • [8].三江源区生态移民的价值测算与补偿机制研究[J]. 攀登 2008(06)
    • [9].2001—2010年三江源区草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估算[J]. 环境科学研究 2017(01)
    • [10].黄南州三江源区草原防火工作现状及发展建议[J].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4(05)
    • [11].生态风险及其复合治理战略:以三江源区为例[J]. 管理现代化 2012(01)
    • [12].三江源区气候变化及其对草地植被的影响分析[J]. 青海科技 2019(04)
    • [13].三江源区植被指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预测分析[J]. 高原气象 2019(04)
    • [14].浅谈3S技术在三江源区生态监测领域的应用——以玛多县生态监测为例[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04)
    • [15].三江源区高寒草地生态研究进展[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1(08)
    • [16].浅谈3S技术在三江源区生态监测领域的应用——以玛多县生态监测与评价为例[J]. 青海环境 2011(03)
    • [17].青海三江源区生态保护现状及对策[J]. 草业与畜牧 2009(10)
    • [18].三江源区高寒草地生态研究进展[J]. 甘肃畜牧兽医 2011(02)
    • [19].论三江源区水生态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 城市与减灾 2008(01)
    • [20].三江源区干湿变化特征及其影响[J]. 生态学报 2017(24)
    • [21].封面照片说明:三江源区[J]. 山地学报 2013(01)
    • [22].三江源区径流退水过程演变规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06)
    • [23].青海省三江源区地表水水质变化研究[J].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15(02)
    • [24].三江源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 青海科技 2014(01)
    • [25].三江源区青藏铁路沿线本底调查[J]. 西部探矿工程 2012(06)
    • [26].青海三江源区移民定居后草地生态足迹变化分析[J]. 青海草业 2015(04)
    • [27].三江源区的气候资源及变化趋势分析[J]. 青海气象 2013(02)
    • [28].三江源区生态移民聚居点藏羊反季节舍饲育肥试验研究[J]. 畜牧与兽医 2011(12)
    • [29].河南县实施三江源区项目建设及思路[J]. 青海草业 2010(02)
    • [30].水土保持是加快三江源区生态建设的重要举措[J]. 中国水土保持 2010(11)

    标签:;  ;  ;  ;  

    三江源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制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