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研究目的:深入研究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发病率及临床特征,并分析评估肾功能不全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病死率、发病后2年内病死率及再次心衰住院率等预后的影响。资料与方法:采取回顾性病例收集的方式选取解放军总医院2005年10月-2008年10月因慢性心力衰竭首次住院老年患者共291例。收集患者首次入院时的临床特征,包括:一般资料、发病原因、合并疾病、临床表现、治疗药物及化验指标、超声心动图结果。根据患者入院时血肌酐水平采用我国改良后的简化MDRD公式计算患者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eGFR(ml.min-1.1.73m-2)=186×[Cr]-1.154×[年龄]-0.203x1.233(女性×0.742),公式中Cr单位采用mg/dl(1mg/dl=88.4μmol/L)。根据计算出的eGFR结果,将入选的253例患者分为三组:肾功能正常组(eGFR≥90 ml.min-1.1.73m-2)、肾功能轻度受损组(60≤eGFR<90ml.min-1.1.73m-2)、肾功能不全组(eGFR<60ml.min-1.1.73m-2)。分析比较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三组肾功能分组的入院一般情况、发病原因、合并疾病、临床症状、化验结果、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药物治疗情况等临床特征。以首次住院期间及出院后两年内死亡为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终点,以再次心衰住院、再发冠脉事件、恶性心律失常、脑卒中为次要研究终点。分析研究三组肾功能分组患者首次住院病死率及发病后2年内病死率、再次心衰住院率及再发冠脉事件、恶性心律失常、脑卒中发生率等预后结果。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及再次入院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入选首次住院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53例,年龄中位数为78岁。其中男性168例(66.4%),女性85例(33.6%)。心功能分级为Ⅱ-Ⅳ级,其中心功能Ⅱ级123例(48.6%),心功能Ⅲ级83例(32.8%),心功能Ⅳ级47例(18.6%)。入院时肾功能正常者106例(41.9%),肾功能轻度受损者87例(34.4%),肾功能不全者60例(23.7%)。肾功能不全组与肾功能正常组、肾功能轻度受损组相比,肾功能不全组年龄较大,心功能Ⅱ级所占比例较低,心功能Ⅳ级所占比例较高,合并高血压、陈旧性心梗、急性心梗、糖尿病、肺部感染、贫血所占比例高,发生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双肺底罗音、急性肺水肿、下肢水肿、尿量减少及体重增加比例高, C-反应蛋白水平、NT-proBNP水平较高,肾小球滤过率水平较低、左室射血分数较低,ACEI类药物、ARB类药物、p受体阻滞剂使用比例低,利尿剂使用比例高,以上均P<0.05。肾功能不全组与肾功能正常组、肾功能轻度受损组相比,首次住院期间病死率、发病后2年内病死率、再次心衰住院率、再发冠脉事件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偏高,发病距死亡时间较短,再次心衰住院次数增加,首次住院时间、再次心衰患者2年内总住院时间较长,心力衰竭及恶性心律失常导致死亡的比例较高,以上均P<0.0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后,肾功能不全是影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病死率、发病后2年内病死率、再次心衰入院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院时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高;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年龄多偏大、心功能较差。较肾功能正常者,多合并有陈旧性心梗、急性心梗、高血压、糖尿病、肺部感染、贫血,c-反应蛋白、NT-proBNP明显升高,利尿剂及螺内酯使用比例偏高,使用ACEI比例偏低。且住院病死率、发病后2年内病死率高,发病距死亡时间短,再发冠脉事件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易因心力衰竭进展及发生恶性心律失常而死亡,再次心衰住院率高、再次心衰住院次数多,首次住院时间及再次心衰入院患者2年内总住院时间长。肾功能不全是影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病死率、发病后2年内病死率、再次心衰入院率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