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手术围手术期对鼻窦炎预后的临床评价
雍军1李平2金峰松2潘统快2
(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2新疆塔城地区人民医院五官科新疆塔城834700)
【中图分类号】R765.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2-0040-02
【摘要】通过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以及影响疗效的因素,得出结论规范ESS手术病人围手术期治疗,可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鼻内镜鼻窦炎鼻息肉围手术期
为了提高鼻内镜手术(ESS)手术效果和减少并发症,我院自2004年1月~2007年12月对280例鼻镜手术患者,分别予以围术期的不同处理,进行对比性的治疗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80例手术患者,均为住院病人,男202例,女78例,年龄16~76岁,平均年龄44岁,汉族患者占72%,少数民族患者占28%(其中包括哈族、维族、回族、俄罗斯族)。按照海口会议评定标准[1]进行分型分期:鼻窦炎Ⅰ型2期24例,Ⅰ型3期12例,Ⅱ型1期15例,Ⅱ型2期63例,Ⅱ型3期64例,Ⅲ型39例,鼻中隔偏曲43例,上颌窦囊肿16例,鼻腔乳头状瘤4例。
1.2方法280例患者术前常规做鼻窦冠位CT扫描,常规心电图、血分析、凝血四项等检查。将280例患者根据术前鼻窦CT检查结果、鼻腔检查情况、临床分期、有无过敏性哮喘、手术季节等可能影响手术效果因素方面根据算术平均数分为A组95例,B组93例,C组92例。
A组:术前给予先锋霉素V5g,地塞米松5mg静脉点滴,每日1次,连用6天;地塞米松最大量可用到5~10mg/d;在黏膜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下,根据临床分期进行ESS术,手术均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术后48h取出油纱条或膨胀海绵,每日鼻腔换药一次,鼻腔干燥者,用鱼肝油滴鼻,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以湿润痂皮易于取出,每日进行2次,冲洗完鼻腔后伯可纳鼻喷剂喷鼻,每日2次,连用半年。术后第6天,冲洗上颌窦腔及各窦口,7~10天后鼻窦镜复查,出院后按医生要求随访。B组:术前未用抗生素及激素,入院后行ESS术,术后处理同A组。C组:术前、术中同A组,术后48h取出鼻腔纱布条,鼻腔给予每日1次简单的普通换药,术后第6天清理冲洗鼻腔,1周后鼻窦镜复查,出院后随访不连续。三组均要求患者前3月7~10天来院鼻窦镜复查,4~6月每月来院鼻窦镜复查,随诊判断时间均为6个月。
1.3手术效果判定标准根据1997年鼻内镜手术疗效判定标准[1](海口标准),分为治愈:症状消失,内镜检查窦口开放良好,黏膜上皮化,无脓性物;好转:症状明显改善,内镜检查,窦腔黏膜局限性水肿、肥厚或肉芽形成,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无效:症状无改善,内镜检查,术腔粘连,窦口狭窄或闭锁,息肉形成,有脓性物。
2结果
术后6个月时检查情况为:A组治愈率81%,好转16%,无效3%;B组治愈率75%,好转22%,无效3%;C组治愈率70%,好转21%,无效9%。C组与A组、B组之间治愈率经χ2检验,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全组280例中出现术后并发症39例。全组280例中鼻窦炎鼻息肉复发23例。本组病例中未出现严重的颅内并发症及严重眶内并发症。
3讨论
笔者认为,要做好每一位ESS手术病人的诊疗工作,提高手术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术前建议常规应用抗生素及激素6~7天(地塞米松可用到5~10mg/d);术前全面细致地查体和病史询问有利于指导手术;(2)术前必须进行鼻腔局部检查,了解鼻腔发育情况和病变的范围及部位性质,术者要亲自进行鼻腔黏膜表面麻醉,借此了解鼻腔及窦口复合体发育情况。对鼻腔多处病变的处理要严格手术指征,因人而论,若术中出血少,术野暴露良好,手术时间短,可以考虑一期完成手术,但术中要做好填塞压迫到位,术后换药要有针对性的重点处理、重点管理,防止鼻腔内血肿形成粘连。(3)术后处理问题,最好在每次换药时,首先给予低浓度(0.5%~1%)的地卡因做鼻腔黏膜表面麻醉后,再进行清理鼻腔的渗出物和痂皮,如黏膜肿胀明显,先给予黏膜减充剂,鼻腔鼻道宽敞后,再进行鼻腔清理。操作要循序渐进,逐步彻底,切忌盲目、强硬操作。术后坚持用盐水冲洗鼻腔半年~一年,利于清除鼻腔分泌物,促进窦口引流,改
善鼻腔通气,预防感染,对于复发性患者可建议把冲洗鼻腔作为一种日常行为。鼻窦镜复诊第1个月间隔平均10天左右,不可过频,防止黏膜递加性损伤致重复性炎症,增加复诊次数。术后6个月不愈合,与手术后黏膜副损伤有关,术后出现脓涕等感染征象,应加强鼻腔冲洗,作细菌培养加药敏选择抗生素,同时配合中药治疗,有利于鼻黏膜转归,减少并发症,防止复发,缩短病
程,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J].1998,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