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油菜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多年的实践研究表明油菜杂交种具有抗虫、抗病、高产、质优等优点。化学杀雄剂(Chemical Hybridization Agents, CHA)诱导雄性不育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途径之一。它省去了不育系的繁育,简化了育种程序;但存在杀雄不彻底、杀雄效果受气候和植株发育状况影响及某些化学杀雄剂可能存在残毒等问题。本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化学杀雄剂SX-1(包括1号和2号药剂)对重庆地区甘蓝型油菜的杀雄效果,拟定出适宜的喷施时间、浓度与次数等技术方案,并初步展开杀雄机制的研究,以期为重庆地区应用SX-1进行油菜制种提供依据。试验于2009-2010年度在重庆市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歇马基地进行。于甘蓝型油菜品种(系)渝油21、SH32、中油119、ABA以及16R等各材料50%植株花蕾最大长度达到或超过2mm时,用小型手动喷雾器将配置成不同浓度的1号药剂均匀喷施在植株叶面(平均每株受药量2.5-3.0mL),10d后用相同的方法喷施2号药剂。随后调查植株生长、花器形态、花粉活性、植株育性和结实、花药细胞形态学、脯氨酸含量及叶绿素含量等性状。其结果如下:1.化学杀雄剂SX-1对5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的植株生长发育都有一定的影响,随着SX-1处理浓度的增加,这种影响越明显。低浓度SX-1处理对植株高度影响较小;高浓度处理,可使植株高度明显降低。随着SX-1浓度的增加,初花期推迟,第一次分枝数逐渐增多,主花序和近主花序第一分枝缩短。第一无柄叶变小。2.化学杀雄剂SX-1对花器各部位有不同的影响,且不同品种(系)对SX-1的敏感性不同。随着SX-1浓度的增加,油菜花冠直径、花瓣大小、花丝及花药长度逐渐变小。各材料的雌蕊变化趋势不一致,除渝油21的雌蕊比对照长外,其余4个材料的雌蕊变化呈上下波动趋势。3.经化学杀雄剂SX-1处理的植株高度不育,表明SX-1杀雄彻底。渝油21、SH32、中油119和16R在5.0 mg/L的1号药剂和6.5mg/L的2号药剂的处理下不育株率为100%,ABA在4.0、5.0及5.5mg/L的1号药剂和5.5、6.5及7.0 mg/L的2号药剂的处理下不育株率为100.00%,且无药害株,自交结实率为0粒/果,自然结实正常。4.经化学杀雄剂SX-1处理的花药药室绒毡层加厚,室内花粉粒异常,多为半月形。不同浓度SX-1对同品种(系)的脯氨酸含量有着不同的影响,不同品种(系)对SX-1敏感性不同;且不同时期喷施SX-1对同一品种(系)的脯氨酸含量的影响不同。第一次SX-1处理后,各材料的叶片和花蕾中的脯氨酸含量增加;第二次喷施SX-1后,不同浓度处理下,叶片和花蕾的脯氨酸含量有增加也有降低。化学杀雄剂SX-1同样影响着叶片和花蕾中的叶绿素含量。在不同的条件下,SX-1对叶绿素的生成有促进和抑制的双重作用。综合杀雄效果和生长、结实等三方面,初步确定化学杀雄剂SX-1在重庆地区对甘蓝型油菜的规范化使用技术为:在田间有50%油菜植株花蕾最大长度达到或超过2mm时将5.0mg/L的1号药剂均匀喷施在植株叶面,每株平均受药量2.5-3mL,10d后再用同样方法喷施6.5mg/L的2号药剂。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油菜冬季长势过旺春季如何管理[J]. 科学种养 2019(12)
- [2].利用机械技术解决水稻秸秆与油菜直播之间的矛盾问题探析[J]. 湖北农机化 2019(23)
- [3].冬油菜区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J]. 农机科技推广 2019(09)
- [4].11份西藏昌都油菜在林芝市的适应性及表型性状研究[J]. 西藏科技 2019(12)
- [5].2020年长江流域油菜春季田管技术指导意见[J]. 中国农技推广 2020(02)
- [6].油菜全程机械化基本确立技术模式[J].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20(03)
- [7].油菜泛基因组研究取得新进展[J].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0(01)
- [8].油菜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J]. 农家参谋 2020(09)
- [9].江汉平原油菜生产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20(02)
- [10].油菜芽苗菜种植方法[J]. 长江蔬菜 2020(10)
- [11].播种量对油菜毯苗生长的影响[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0(02)
- [12].汉中油菜生产现状与产业发展对策[J]. 农业科技通讯 2020(03)
- [13].吡虫啉包衣对油菜发育和蚜虫抗性发展的不利影响[J]. 中国农技推广 2019(S1)
- [14].东台市油菜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与效果分析[J]. 中国农技推广 2019(S1)
- [15].云南省腾冲市油菜化肥农药减施效果分析[J]. 中国农技推广 2019(S1)
- [16].开化县油菜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与效果分析[J]. 中国农技推广 2019(S1)
- [17].偏晚播油菜“345”模式探索与实践[J]. 中国农技推广 2019(S1)
- [18].豫南地区油菜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要点及效益分析[J]. 中国农技推广 2019(S1)
- [19].油菜谷林飞播秸秆全量还田种植模式技术要点[J]. 中国农技推广 2019(S1)
- [20].启东市油菜化肥减施综合技术与效果分析[J]. 中国农技推广 2019(S1)
- [21].油菜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J]. 种子科技 2020(11)
- [22].2019-2020年玉溪市油菜花期蜂场情况调研报告[J]. 蜜蜂杂志 2020(05)
- [23].油菜缺硼的主要症状及应对措施[J]. 河南农业 2020(19)
- [24].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团队构建首个油菜基因转录数据库[J]. 中国食品学报 2020(08)
- [25].我国科学家构建首个油菜基因转录数据库[J]. 蔬菜 2020(09)
- [26].支持湖北创建油菜多功能示范区——访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政协副主席、民革湖北省委会主委王红玲[J]. 湖北政协 2020(05)
- [27].安徽省油菜绿色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J]. 中国农技推广 2020(09)
- [28].浦城油菜上有机肥替代化肥减量初探[J]. 中国农技推广 2020(09)
- [29].都昌县油菜“三化”技术示范初报[J]. 中国农技推广 2020(09)
- [30].冬干年份油菜的培管[J]. 湖南农业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