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华捷报评说论文-李珊

北华捷报评说论文-李珊

导读:本文包含了北华捷报评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国民革命,民族主义,外侨,《北华捷报》

北华捷报评说论文文献综述

李珊[1](2018)在《《北华捷报》上的中国投书人——国民革命时期民族主义的对外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国民革命时期,上海五洲大药房总经理的英文秘书邵芾棠以F.D.Z.之名,频繁投书《北华捷报》的"读者来信"栏目,阐发其维护民族尊严与国家利益的主张,引起该报外侨读者的重视与反击。1924年国内反帝废约之声渐起,邵芾棠以反驳外侨所谓中国"排外主义"盛行的观点,初登《北华捷报》。此后,他批评外侨针对中国文明的论调,其维护中国文化本位的立场与外侨抱持的文化优越感形成鲜明对比。北伐开始后,邵氏在报端愈战愈勇。他驳斥西方读者贬抑国民革命的观点,彰明普通民众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心声,并呼吁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作出变革,从而触及外侨在华的核心利益。诸多外侨读者撰文回击邵氏,这些言论适与时人批评的"上海心理"形成参照。邵芾棠与外侨读者的互动,体现了国民革命时期国人高涨的民族主义意识与外侨顽固的殖民者心理。(本文来源于《近代史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郭晓琼[2](2018)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56-1860)《北华捷报》报道热点与对华战争舆论塑造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晚清末期,现代报纸在中国逐渐兴起,不仅记录了这个巨变的时代,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其中,由英国人创办的《北华捷报》(TheNorthChinaHerald),是近代史上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在华英文报纸之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从现有研究来看,目前对《北华捷报》的研究总体而言数量较少,且从新闻传播角度考察该报与第二次鸦片战争关系的论文十分鲜见。因此本文旨在对《北华捷报》进行深入研究,以第二次鸦片战争为背景,从近代中国舆论角度切入,研究该报战争期间的热点报道和评论与舆论塑造。作为“英国官报”,《北华捷报》对第二次鸦片战争进行了大量、持续和详细的报道。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不同阶段,《北华捷报》对“亚罗号事件”、“广州沦陷”和“巴夏礼被俘事件”进行了重点聚焦和舆论塑造。亚罗号事件爆发之后,《北华捷报》通过表明立场、跟进事件发展、发表社论和刊载读者来信,不仅制造了诸多热点话题,引发读者热议,也对当时战争舆论进行了引导,为英军对中国使用武力提供了借口。在英军攻占广州之后,《北华捷报》针对清军的战败、清朝官员的被捕,塑造了大量有关中国的负面形象,引导读者趋向于对华负面态度的认知,同时亦大量着墨于中英外交历史,为英军下一步与清政府的修约营造舆论氛围。当第二次鸦片战争进入尾声时期,英国信使“巴夏礼被俘事件”的发生,使《北华捷报》对华敌对情绪陡然增加,该报大量发表有关中国国民性的报道文章和评论,公开呼吁对华采取更加强硬的措施,呼吁读者及社会认同其立场和主张。整体来看,《北华捷报》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舆论塑造,一方面通过制造报道热点吸引读者对议题的关注,另一方面通过刊载与战争有关的报道和评论,改变读者对华印象与态度,引发西方在华侨民参与战争舆论的塑造。在制造热点方面,《北华捷报》在新闻事实、评论议题的选择上有所侧重,在版面和栏目位置上将相关话题编排在突出位置,同时通过大量发稿强化议题曝光度,增加舆论塑造的力度。在具体舆论内容的塑造方面,《北华捷报》根据该报的立场主张、在华英商的利益、当前的热点事件以及英军的行动计划,通过引证史料和相关信息,说服读者,以煽动性的言论引发读者负面情感,引导读者对华态度和立场的改变。(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8-04-30)

郭晓琼,谢庆立[3](2018)在《“亚罗号事件”的冲击波——《北华捷报》与英国对华战争舆论制造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亚罗号事件"爆发之后,《北华捷报》对其展开了大规模报道。通过表明立场、跟进事件进展、发表社论和刊登读者来信,制造了舆论话题,引发读者热议。《北华捷报》通过议程设置,发挥了媒介引导舆论的作用,使"亚罗号事件"及后续冲突进入在华西人的舆论视野,为英国海军提供了舆论引导,更为其借"亚罗号事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提供了理由和借口。(本文来源于《新闻爱好者》期刊2018年04期)

滕铠嘉[4](2017)在《《北华捷报》对卢沟桥事变报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帝国主义打开中国国门之后,西方媒体陆续进驻中国,面向中国人和在华本国人发行各类报纸书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世界对华的舆情动态。素有英国"官报"之称的《北华捷报》作为英国在华第一大报纸,在"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本文取用"卢沟桥事变")前后发表大量报道,记录下许多事关卢沟桥事变和中日关系的情况,成为我们现今研究卢沟桥事变的史料之一,也为以传媒视角研究当时中英两国关系的提供了便利。本文选取《北华捷报》在1937年7月7日至1937年7月28日期间的报道为主要史料,期间共发行4期报纸,文章数量约1000余篇,卢沟桥事变、中日关系相关文章共70余篇。通过对《北华捷报》事变时政报道、评论报道、采访报道的梳理,进行深入地研究和分析,探讨《北华捷报》对中国遭遇卢沟桥事变的立场态度变化,填补《北华捷报》在事变前后报道立场的研究空白。《北华捷报》标榜"公正而不中立",在其对卢沟桥事变的报道中有所体现,但却又因利而变。本文以卢沟桥事变为时间界线,将其立场分为事变前、事变后两个基本阶段。事变前其袒护日本,关注度低;事变后,其立场从存在疑惑、指责中国转变到同情中国。事变刚刚爆发时,《北华捷报》对日本报道数量远超中国,包括实地采访、人物采访、时评等,但的中国报道寥寥无几,且指责中国的冲动。后期随着日本侵华加剧,处于保护英国在华利益的根本考虑,报道里对中日两国报道的数量渐渐持平,而且对中国的指责明显减少,同情增多。这样的立场变化,深刻体现了《北华捷报》作为资本主义入侵的传媒工具,所蕴含的利益本质。《北华捷报》的立场形成以及变化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既因为日本有准备的"宣传方案",也有英国长期奉行的绥靖政策影响。英国国内社会舆情的发展,在英华侨的救国运动,都对《北华捷报》的立场转变产生了影响。除此之外本文认为《北华捷报》作者团队的成长,受到英国社会环境的影响,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其所秉持的观点与英国国内的舆情政策变动具有一致性。总体来讲,英国的利益使然,决定了《北华捷报》的根本立场,英国的社会舆情潜移默化中引导《北华捷报》立场发生着变化,主编、作者团队自带的英国属性,使远在东方的《北华捷报》一直未能真正远离英国。通过使用心理学、传播学,探讨同一时期英国国内对华外交政策、舆情状况,对《北华捷报》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及其方式,更进一步理解《北华捷报》在事变前后时间内立场变化的深层次原因。中国在抗日战争初期饱受欺辱,在传媒方面亦受到冲击,发声困难。在如今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国际传媒日渐发达的时刻,我们既要不忘历史,也要在国际关系中,认识不同媒体所持立场态度的原始动力,把握好舆论传媒的重大作用,该发声时毫不退缩,维护好国家主权。(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7-05-20)

李智[5](2017)在《《北华捷报》等英文报纸资料与近代哈尔滨“外国侨民”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北华捷报》、《密勒氏评论报》和《大陆报》叁份在中国境内发行的英文报纸都是研究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重要文献资料。我国学界很早就依靠这叁份报纸资料展开相关专题的历史研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整理和使用英文报纸资料对哈尔滨"外国侨民"问题的几个方面做了考察,一方面突出英文报纸的资料性,另一方面也阐述近代哈尔滨城市的多元性。(本文来源于《吉林化工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杨帆[6](2016)在《近代在华西人视野中的德占青岛——以《北华捷报》为中心(1897—1914)》一文中研究指出《北华捷报》是中国近代史上出版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英文报纸。在德国占领青岛期间,该报刊载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报道。其中路港联运、贸易和生产、人口涌入和管理、旅游和避暑这四个议题与青岛城市现代化紧密相关。这些报道透视出青岛由一个沿海渔村向近代城市的转变过程,呈现出在华西方人作为殖民者、被占方中国二者之外的第叁方对于这一过程的独特认知,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青岛在中国近代城市发展中所发挥的独特的示范作用。(本文来源于《兰州学刊》期刊2016年12期)

李珊[7](2016)在《晚清时期《北华捷报》上的中国声音》一文中研究指出《北华捷报》(The North-China Herald)是上海开埠后出现的第一份近代报刊,也是近代史上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在华英文报纸之一。~①1850年8月3日由英商奚安门(Henry Shearman)创办,~②其创刊初衷是为上海外侨服务,并使其母国英国及其他西方国家关注上海乃至中国内陆的广阔市场。该报创刊号的《告公众书》呼吁道:"在如今我们所处的起点之上,我们大(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14年卷)》期刊2016-12-01)

周瑞瑞,杨宏雨[8](2016)在《英文《北华捷报》呈现的中共早期领导人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北华捷报》是中国首份英文报纸。作为英国人在上海的"官报",其记录下了近现代中国诸多历史片段,其中不乏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领袖的历史踪迹。提炼该报中关于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的形象,可管窥1921年至1941年间大多数在华英人对中共的认知状况。(本文来源于《历史教学问题》期刊2016年04期)

李珊[9](2015)在《晚清时期《北华捷报》上的中国声音》一文中研究指出《北华捷报》是由英商创办的一份重要的近代在华西文报纸,其初衷是服务在沪外侨,开拓中国市场。由于与英国在华外交机构及租界当局关系密切,该报在来华西人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不仅西方人多在该报发表西人对华观感,关注中外情势的中国人对之也十分重视。自太平军投书该报批评列强助剿政策开始,中国人即在该报发表文章,在一些涉华问题上与西方人进行论辩。本文尝试以关键词检索的方式,对晚清时期中国人在《北华捷报》上发表文章的基本情况做一总体考察。中国人在《北华捷报》上发表的文章大多与中外关系有关,西学东渐、传教问题以及中国治权等问题皆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论争。对这些文章及其引发的反响的考察,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北华捷报》,它并非仅仅是在华西人独霸话语权的新闻媒介,中国人亦能通过亲自用英文撰写或翻译的形式,在其中发出自己的声音。(本文来源于《近代史研究》期刊2015年05期)

王艳莉[10](2015)在《上海“孤岛”时期的音乐生活——以《北华捷报》《字林西报》中的“读者之声”为史料》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上海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西文报纸《北华捷报》和《字林西报》为主要史料,评述上海"孤岛时期"的音乐生活。这两份报纸主要由商业广告、社会新闻、评论文章、读者来信、文娱活动等几个板块组成。在诸多栏目中,尤以"读者之声"专栏最具特色,其不具有猎奇的视角,内容更贴近日常生活,是读者表达个人意见的重要途径,是真正的大众舆论。该专栏涉及音乐会、音乐家、乐队等几乎所有租界的音乐活动,信息量大、观点新颖,对探究特殊战争时期的上海城市音乐文化,梳理战争、政治、革命和音乐的关系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本文来源于《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北华捷报评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9世纪晚清末期,现代报纸在中国逐渐兴起,不仅记录了这个巨变的时代,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其中,由英国人创办的《北华捷报》(TheNorthChinaHerald),是近代史上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在华英文报纸之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从现有研究来看,目前对《北华捷报》的研究总体而言数量较少,且从新闻传播角度考察该报与第二次鸦片战争关系的论文十分鲜见。因此本文旨在对《北华捷报》进行深入研究,以第二次鸦片战争为背景,从近代中国舆论角度切入,研究该报战争期间的热点报道和评论与舆论塑造。作为“英国官报”,《北华捷报》对第二次鸦片战争进行了大量、持续和详细的报道。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不同阶段,《北华捷报》对“亚罗号事件”、“广州沦陷”和“巴夏礼被俘事件”进行了重点聚焦和舆论塑造。亚罗号事件爆发之后,《北华捷报》通过表明立场、跟进事件发展、发表社论和刊载读者来信,不仅制造了诸多热点话题,引发读者热议,也对当时战争舆论进行了引导,为英军对中国使用武力提供了借口。在英军攻占广州之后,《北华捷报》针对清军的战败、清朝官员的被捕,塑造了大量有关中国的负面形象,引导读者趋向于对华负面态度的认知,同时亦大量着墨于中英外交历史,为英军下一步与清政府的修约营造舆论氛围。当第二次鸦片战争进入尾声时期,英国信使“巴夏礼被俘事件”的发生,使《北华捷报》对华敌对情绪陡然增加,该报大量发表有关中国国民性的报道文章和评论,公开呼吁对华采取更加强硬的措施,呼吁读者及社会认同其立场和主张。整体来看,《北华捷报》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舆论塑造,一方面通过制造报道热点吸引读者对议题的关注,另一方面通过刊载与战争有关的报道和评论,改变读者对华印象与态度,引发西方在华侨民参与战争舆论的塑造。在制造热点方面,《北华捷报》在新闻事实、评论议题的选择上有所侧重,在版面和栏目位置上将相关话题编排在突出位置,同时通过大量发稿强化议题曝光度,增加舆论塑造的力度。在具体舆论内容的塑造方面,《北华捷报》根据该报的立场主张、在华英商的利益、当前的热点事件以及英军的行动计划,通过引证史料和相关信息,说服读者,以煽动性的言论引发读者负面情感,引导读者对华态度和立场的改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北华捷报评说论文参考文献

[1].李珊.《北华捷报》上的中国投书人——国民革命时期民族主义的对外表达[J].近代史研究.2018

[2].郭晓琼.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56-1860)《北华捷报》报道热点与对华战争舆论塑造探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8

[3].郭晓琼,谢庆立.“亚罗号事件”的冲击波——《北华捷报》与英国对华战争舆论制造初探[J].新闻爱好者.2018

[4].滕铠嘉.《北华捷报》对卢沟桥事变报道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7

[5].李智.《北华捷报》等英文报纸资料与近代哈尔滨“外国侨民”问题[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7

[6].杨帆.近代在华西人视野中的德占青岛——以《北华捷报》为中心(1897—1914)[J].兰州学刊.2016

[7].李珊.晚清时期《北华捷报》上的中国声音[C].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14年卷).2016

[8].周瑞瑞,杨宏雨.英文《北华捷报》呈现的中共早期领导人形象[J].历史教学问题.2016

[9].李珊.晚清时期《北华捷报》上的中国声音[J].近代史研究.2015

[10].王艳莉.上海“孤岛”时期的音乐生活——以《北华捷报》《字林西报》中的“读者之声”为史料[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

标签:;  ;  ;  ;  

北华捷报评说论文-李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