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纳丁戈迪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迪默,种族隔离,黑人觉醒运动,布克奖,文学评论家,当代历史,人物身份,黑色幽默,托尔斯泰,阿特伍德
纳丁戈迪默论文文献综述
黄立志[1](2019)在《纳丁·戈迪默:她的作品曾影响曼德拉》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年10月中旬,象征着卓着声名与未来成就的重要奖项英国布克文学奖公布了获奖名单,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与英国女作家伯娜丁·埃瓦里斯托共同获得2019年的布克文学奖。两名女作家共同获奖,打破该奖顶每年仅一名获奖者的惯例,这是少有的景象。人们纷纷怀念(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女报》期刊2019-11-13)
冉梦丽[2](2019)在《纳丁·戈迪默作品中的身体书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熟知纳丁·戈迪默的人都将其冠以“政治勇士”的称号,是因为她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都行走于探索国家政治变革的边缘。戈迪默的作品无疑布满了鲜明的政治色彩,但她的目的并非为了以此图解政治,只是传达在充满压迫与杀机的社会环境中,扭曲的政治在人们身上刻下的烙印,而这烙印,最直接的呈现就是人的身体。自尼采将“身体”推向20世纪的哲学主角之位,“身体”一词便开启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成为了所有文学活动都不可缺失的在场。基于此,本文以“身体”为研究视角,立足于前辈学者的身体理论,更为深入地对《伯格的女儿》、《我儿子的故事》、《无人伴随我》、《新生》这四部文本展开解读。力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另辟蹊径,更为真实透彻地探讨戈迪默的现实呈现和创作思想。本文的绪论部分在对戈迪默其人进行简单介绍之外,主要分析了关于戈迪默作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本文论题的研究意义。除此之外,绪论部分还简要阐明了有关身体的叁大问题:身体的概念、身体的理论史、身体与文学,以此作为本文选题的有力论据。文章正文主要分为叁个部分,分别从以下叁个层面展开分析:第一章立足于个体层面,分别阐释了戈迪默笔下的身体形象建构、个体欲望的书写以及个体孤独的叙事。在身体形象建构中,结合戈迪默的身体叙事,分析了她笔下基于性别和病态归类的身体形象,并深入挖掘了其背后的隐喻所在;对于身体欲望的书写,着重从释放自我的“性欲望”和畸形环境挤压下的“扭曲欲望”两方面展开;关于身体孤独的叙事,主要分析了戈迪默笔下作为“孤独的承受者”的男性的遭背叛、被遗弃的形象以及作为“孤独的阐释者”的女性对孤独超乎寻常意义的解读。第二章着眼于政治视角,综合运用各种身体理论,分别从权力、种族、性别这叁个维度更为全面地展开了对戈迪默的“身体书写”研究。在“权力政治”部分,主要从“身体规训”和“身份认同”两个角度展开,分别借助福柯的“规训权力”理论和拉康的“镜像”理论,阐释了戈迪默作品中南非社会政治生产的“机器的肉体”以及对于这一“生产的肉体”的反抗,即在他者的镜像折射中寻得自我主体的身份认同;在“种族政治”部分,紧密结合文本,阐述了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下的身体隔离与身体暴力,从而揭示了戈迪默对南非“种族政治”下的身体毁灭的有力鞭笞;在“性别政治”部分,结合女权主义理论,探讨了在父权意识形态笼罩下,男性对于女性附带权力压迫的“凝视”审美以及戈迪默在作品中所塑造的别具一格的女性身体觉醒者,这一觉醒,不仅表现于种族社会中的白人女性对男性的权力颠覆,还突出地表现为黑人女性对于性别和种族双重压迫的反抗。第叁章紧密结合前文的文本分析,分别从政治、个体以及民族未来叁个方面探讨戈迪默身体书写的意义。首先是基于“作家忠于存在立场”的写作信条,去书写被政治覆盖烙印的身体对南非社会的镜像呈现;其次是担负起作家书写“内在历史”的使命,将写作的焦点倾注于肉体通过对自由与自我的追求而表达的对权力的反抗;以上,无论是对存在的历史的书写,还是对个体的探索,背后隐藏的都是她对身体的未来和未来的身体的思考。结语部分首先分析了身体与文学研究的关系,其次分析了戈迪默身体书写中的个体与政治的交叉。通过对戈迪默个体和政治身体书写的总结,表现了戈迪默对爱的渴求和南非未来的思考展望。最后指出,戈迪默身体书写过度政治化的不合理倾向,并以此思考身体书写的界限。(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9-06-01)
王红丽[3](2019)在《纳丁·戈迪默长篇小说中的他者形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被誉为“南非的良心”的纳丁·戈迪默(Nadine Gordimer,1923-2014),其作品有着深深的现实关怀和独特的民族色彩。纳丁·戈迪默一生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评论等,并于199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经过对作品的梳理和分析,可以发现其后期创作多关注社会政治和个体,在这些作品中,她又较多地描述了他者形象的内心世界和外部生活状况。国内外研究较少关注文本中创作的多维他者形象以及这种形象背后的文化关怀。所以本文在文学、哲学及人类学等学科互释中,从他者形象切入,以叁部长篇小说《贵客》《无人伴随我》《偶遇者》中的多维他者形象为对象,探寻多维他者形象蕴含的作者情怀,并试图通过文本深入文化研究,了解南非的文化发展状况。绪论部分首先在各学科的互释中明确了他者形象的范畴,在梳理了戈迪默作品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研究多维他者形象的意义。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戈迪默创作情况及创作多维他者形象的动因。作者本人的经历和创作环境促使她有意识地关注他者,并主动去思考他者形象存在的合法性及意义。第二章梳理、分析了多维他者形象的类型,指出多维他者形象主要为:性别他者、种族他者和文化他者。在这种从小到大的逻辑顺序中,概括了多维他者形象为摆脱他者地位时相似的行为模式。第叁章重点讨论了作品为全面展现多维他者形象使用的叙事结构和叙事方式,指出作者通过时间、空间和叙事结构的调整,在他者化、他者还原及互为他者的行文架构中,间接表明了自己的立场。第四章从作者、文本和社会角度分析了作者建构多维他者形象的意义。可以发现作者在为他者立言、创建文学场、建构和谐的社会关系中,探讨了多维他者形象的解放途径,也隐喻地指向了南非国家形象的建设,对南非的国家形象进行了个体化的书写和想象性的建构。(本文来源于《北方民族大学》期刊2019-05-25)
徐恬[4](2019)在《纳丁·戈迪默小说的叙事伦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纳丁·戈迪默(Nadine Gordimer,1923——2014)是南非最着名的作家之一,长期以来她致力于书写种族隔离制度下的南非社会,用殷切又细腻的笔触复刻出自身所处时代环境里错综复杂的个人与社会关系。戈迪默的创作以小说见长,她携短篇小说登上文坛,受到欧美文学界的关注和评论界的高度赞扬,而她长篇小说的成功和影响力,则为她摘下199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戈迪默的创作题材广阔,主题深刻,具有高度的严肃性和感召力;其艺术形式不断变化创新,融合了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技巧手法,形成独树一帜的叙事风格。戈迪默一直关注着社会现实问题和人类命运,积极探索和思考人类各种伦理关系和秩序,体现出一位人文主义作家的高度责任感。本文对戈迪默聚焦过渡时期的叁部长篇小说的叙事伦理进行研究。所谓过渡时期,是指南非从种族隔离制度向后种族隔离制度过渡的这一时间段,时间范围大致在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过渡时期,戈迪默接连创作出《保守的人》(The Conservationis,1974)、《伯格的女儿》(Burger's Daughter,1979)以及《七月的人民》(July's People,1981)叁部杰作,在这叁部小说中,戈迪默关注了过渡时期家庭里、种族间以及各种文化在交往过程中的伦理关系和秩序规则,探讨了性别歧视、种族歧视、殖民主义、文化冲突等重大问题,她以独到的方式刻画出种族隔离制度摇摇欲坠之时,南非人民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同时,这叁部小说也代表着戈迪默后期创作的高峰,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更为成熟和成功。叙事伦理包括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即故事伦理和叙述伦理。故事伦理旨在挖掘故事所表现的伦理内容,而叙述伦理则探讨叙事的运作。叙述伦理尤其关注叙事的修辞性质,研究作家如何通过叙事来影响读者的思想和行为,净化他们的伦理感情和影响他们的道德行为。本文从故事层面和叙述层面展开,先解析戈迪默小说中的故事伦理,再分析小说中的叙述伦理,最后探究戈迪默小说叙事伦理化的原因。本文主要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叙事学的基本观念和实践方法,同时还结合后殖民批评、女性批评等方法进行研究。论文由5个部分组成。引言部分概述戈迪默生平及创作、国内外研究状况,并提出了本论文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第一章探讨戈迪默小说中的故事伦理。过渡时期的叁部小说的故事伦理从家庭、种族、生存叁个叙事维度展开,其中家庭伦理叙事集中呈现为对西方父权制的解构,既批判了男性至上的两性伦理,又消解了亲子伦理中的父权话语;种族伦理叙事则不予余力地谴责种族隔离制度下“白人至上”的种族伦理观念,在最大的限度上探讨“仁慈白人的特权”是否合理;生存伦理则聚焦于过渡时期的黑白文化冲突以及黑人和白人对自我身份确认的叙事,黑人文化身份的叙事打破西方文化对黑人文化的刻板印象,而白人的身份危机则通过虚构现实主义的手法改写了白人在南非的统治地位,预示后种族隔离时期南非白人所要面对的文化伦理困境。第二章分析戈迪默小说中的叙述伦理。本文的叙述伦理主要由叙事主体、叙事时空以及叙事接受叁个部分组成。具体来说,叙事主体主要分析了叙述者干预、叙述视角转换所产生的伦理引导效果,而叙事时空部分,主要挖掘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背后所蕴含的伦理意义和伦理价值。最后从叙事接受的角度介入,来观照戈迪默小说的省叙和对话所产生的叙述者与读者、作者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伦理交流和讨论。第叁章主要探析戈迪小说叙事伦理化的原因。从社会历史原因与个人原因两个方面来梳理戈迪默本人的伦理思想和伦理立场.:社会历史原因主要从种族隔离制度来分析她伦理思考的缘起以及伦理立场的变化;个人原因主要关注戈迪默自身的生活经历对她的伦理价值观的影响,以及其文艺观如何塑造她的创作主题和叙事风格。结语部分总结全文,特别指出戈迪默小说创作的伦理核心——他人中心的价值取向,以及其叙事伦理的后现代性倾向,即主张差异和多元,反对霸权话语,力图消解作者的中心地位。后现代思潮对主体的解构并不是要否定人和人的主体性,只是要否定那种体现统治关系的自我中心的主体,目的是反对文化霸权对社会的统治和操纵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扭曲以及人的异化,从而还人以真正的自由和社会公正。(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欧金萍[5](2019)在《纳丁·戈迪默后期小说中的生存困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纳丁·戈迪默是南非作家、社会活动家。在漫长的写作生涯中,她一直关注着南非时代下社会底层的人民,通过细腻笔触的作品揭示动荡不安的社会下人物心灵的复杂、扭曲,以及存在的社会问题(种族歧视、暴力等)。如果说戈迪默前期的小说主要是描写在种族隔离下白人和黑人之间的儿女情长以及当时南非的社会政治,体现了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的话;那么,在后种族隔离时期,戈迪默主要运用意识流的创作手法转向探讨南非社会背景下日常生活中个体生存的状态及生命的意义。国内学者往往较少涉及戈迪默后期作品内容的转变,对其后期小说中生存困境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存在着一定的空白。因此,本文主要运用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结合南非的社会现状,对纳丁·戈迪莫后期小说中所体现的对个体存在的思考进行分析。在梳理纳丁·戈迪默整个创作思路的基础上,本文以她后期创作的六部小说文本(《无人伴随我》《家藏的枪》《偶遇者》《新生》《掠夺》《贝多芬十六分之一黑人》)作为分析文本,运用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深入分析作者对生存困境的思考。本文共分为叁个部分:导论、正文和结语。导论部分主要介绍纳丁·戈迪默本人的生平经历和文学创作生涯,国内外学者对于戈迪默后期小说的研究现状,存在主义的理论观点,同时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价值。正文部分分为叁章:第一章的主要内容是戈迪默在后期小说中表达的个体生存状态:孤独与死亡。本章通过分析小说中人物由于历史因素和社会环境偶然性的影响而无法摆脱内心的孤独和死亡的焦虑,展现不同人物的生存状态。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后期小说中所表达的生存困境,从个人与自我:自我身份的模糊与妥协、个人与他人:两性身体的依赖与奴役和个人与社会:社会暴力与生态失衡的出现这叁个方面来分析后种族隔离时代下人物身份的模糊,心理依赖抑或是奴役的扭曲,同时个人生存遭遇外部社会暴力、生态环境失衡的危机。第叁章是戈迪默后期小说中所表达的选择的自由。从个人身份的追寻、个人自由的思考和回归生命本真这叁个方面来阐释个人在面对生存困境时,并非一味地孤独与绝望,而是有选择的自由,敢于反抗并且勇于承担选择之后的结果。结语部分主要是总结概括全文,并指出用存在主义理论解读戈迪默小说的现实意义(个人在生存困境中应勇于选择和承担)。(本文来源于《四川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4-01)
赵香田[6](2018)在《纳丁·戈迪默小说《偶遇者》的叙事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纳丁 ·戈迪默是199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与J.M·库切并称为南非文学“双子星”。戈迪默一生共创作长篇小说15部、短篇20部、戏剧和论着等20余部。这些作品大多书写的是南非政治变革、种族隔离制度和非洲人民的生存发展现状等,但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戈迪默的作品从注重南非政治变革中的风云人物和政敌之间的矛盾冲突转向了对底层平民在生活方式、思想观念、身份意识的书写,其中,白人与黑人之间的对立冲突是戈迪默所有作品的创作核心。小说《偶遇者》所采取的叙事策略与戈迪默所要表达的南非社会底层平民的身份认同困惑是契合的。正是因为主人公身份认同的模糊性,使得小说的空间、时间、视角和结构呈现出了模棱两可的形态。所以,本文计划从叙事空间、时间、视角和结构四个方面对《偶遇者》展开研究,研究内容共分七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纳丁·戈迪默和《偶遇者》及其研究意义,归纳总结了《偶遇者》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启示、研究内容和方法。论文第一章指出咖啡馆、酒馆、绿洲和沙漠是《偶遇者》主要的故事空间,故事空间中的朱莉、穆萨和“圆桌帮”等人都对自己的“身份”充满着疑问,所以他们都希望通过空间迁移寻得新的身份,得到他者的认同。在叙事空间层,叙事人称的变化制造了叙述者-人物-受述者之间的互动,它们之间的叙述距离让《偶遇者》的文本有了层次感和立体感。第二章试图说明顺时和时间段叙事在故事时间层模糊了主人公的时间感,间接体现主人公的身份困惑。在叙事时间上,概述、停顿和话语重复延长了叙述者与人物、人物与人物之间的距离,从而更好、更完整地展现了人物的情感纠葛和对异质文化的认同和排斥。第叁章认为全知/限知视角凸显了人物空间迁移前后的主客体认知差异,摄像式视角客观展现了南非和沙漠社会环境。叙述者在贬抑南非社会发展不协调的同时,突出了沙漠之国的隐忧。全知/限知视角、摄像式视角为更好地感知主人公的身心变化和行为动机创造了条件。论文第四章指出套盒结构和复线结构是文本的主要结构特征。朱莉、穆萨和小阿希叁人的故事形成了套盒结构,朱莉层以朱莉与穆萨的情感纠葛和她自身的心理变化为主,穆萨层以穆萨独自申请他国护照时所发生的琐事填充着朱莉层留下的叙述空白,小阿希层则以小阿希的日常生活为主,是朱莉跨种族婚恋观得以形成的源头。叁层故事层层关联形成了“迁移”和身份认同叙事模式。论文第五章从戈迪默的创作观念出发来研究《偶遇者》的叙事策略,以期能更好地感知作家本人的叙事意图和创作初衷。结语部分总结全文,指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未来可供继续研究的方向。(本文来源于《浙江工商大学》期刊2018-10-01)
冉梦丽[7](2018)在《纳丁·戈迪默《无人伴随我》的婚恋观》一文中研究指出纳丁·戈迪默的《无人伴随我》不管是对政治社会还是人性道德的描写,都是对传统社会的根本批判。纳丁·戈迪默作为时代的先锋人物,在新旧交替时期,创作出了许多与时代相呼应的新女性形象。她们身上所体现出的"性爱自由""家庭与事业并重""同性恋"等多种现代婚恋观,是对时代新生内涵的回应,也是纳丁·戈迪默对南非未来的思考。(本文来源于《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期刊2018年01期)
陈昕[8](2017)在《走向普遍性的“后殖民人文主义”——论纳丁·戈迪默的对抗性书写与政治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西方人文主义在自我展开中在两方面走上了歧途:一方面,由于内在于西方人文主义中的人类中心主义遭到资本逻辑的裹挟,人类不加节制地开发自然,导致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另一方面,随着西方大规模地海外拓殖,西方人文主义中逐渐滋生出了种族主义。对此,一批哲学家和后殖民批评家予以了尖锐的批评。199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后殖民小说家和思想家纳丁·戈迪默与他们遥相呼应乃至有所超越,她立足于南非并汲取了传统西方人文主义中的积极因素,通过其对抗性书写及政治实践,宣扬超越种族的普遍性自由、平等与公正,在南非力倡一种"后殖民人文主义",以便促成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结构性转换。(本文来源于《文学理论前沿》期刊2017年02期)
周美莹[9](2017)在《纳丁·戈迪默《另几种结局》的后殖民主义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戈迪默《贝多芬是十六分之一黑人》这部短篇小说集中包含叁篇非虚构性随笔,总命名为《另几种结局》,本文以这几篇文章为着眼点,从后殖民主义视角探析戈迪默创作中对南非白人这一群体的身份建构的思考,探讨了语言在实现文化身份建构过程中的关键性、主体与客体的同一性在文化身份认同中的重要性以及政治身份定位在文化身份建构中的必要性的问题。(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7年27期)
刘辉[10](2017)在《混杂策略及其困境——以纳丁·戈迪默《我儿子的故事》中索尼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尤其是混杂性概念,反对民族与身份上的本质主义,并将混杂化作为消解两极性的一种有效策略。《我儿子的故事》中的主人公索尼作为南非的"有色人",具有介于黑与白之间的混杂身份,他通过构建位于中间地带的"文明的他者",对文明人/非文明人的二元对立构成了威胁和挑战,这是他在反种族隔离的道路上始终贯彻的混杂策略。但是,索尼所遭受的家庭和政治生涯的危机说明了这一混杂策略在实践中所面临的困境。(本文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5期)
纳丁戈迪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熟知纳丁·戈迪默的人都将其冠以“政治勇士”的称号,是因为她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都行走于探索国家政治变革的边缘。戈迪默的作品无疑布满了鲜明的政治色彩,但她的目的并非为了以此图解政治,只是传达在充满压迫与杀机的社会环境中,扭曲的政治在人们身上刻下的烙印,而这烙印,最直接的呈现就是人的身体。自尼采将“身体”推向20世纪的哲学主角之位,“身体”一词便开启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成为了所有文学活动都不可缺失的在场。基于此,本文以“身体”为研究视角,立足于前辈学者的身体理论,更为深入地对《伯格的女儿》、《我儿子的故事》、《无人伴随我》、《新生》这四部文本展开解读。力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另辟蹊径,更为真实透彻地探讨戈迪默的现实呈现和创作思想。本文的绪论部分在对戈迪默其人进行简单介绍之外,主要分析了关于戈迪默作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本文论题的研究意义。除此之外,绪论部分还简要阐明了有关身体的叁大问题:身体的概念、身体的理论史、身体与文学,以此作为本文选题的有力论据。文章正文主要分为叁个部分,分别从以下叁个层面展开分析:第一章立足于个体层面,分别阐释了戈迪默笔下的身体形象建构、个体欲望的书写以及个体孤独的叙事。在身体形象建构中,结合戈迪默的身体叙事,分析了她笔下基于性别和病态归类的身体形象,并深入挖掘了其背后的隐喻所在;对于身体欲望的书写,着重从释放自我的“性欲望”和畸形环境挤压下的“扭曲欲望”两方面展开;关于身体孤独的叙事,主要分析了戈迪默笔下作为“孤独的承受者”的男性的遭背叛、被遗弃的形象以及作为“孤独的阐释者”的女性对孤独超乎寻常意义的解读。第二章着眼于政治视角,综合运用各种身体理论,分别从权力、种族、性别这叁个维度更为全面地展开了对戈迪默的“身体书写”研究。在“权力政治”部分,主要从“身体规训”和“身份认同”两个角度展开,分别借助福柯的“规训权力”理论和拉康的“镜像”理论,阐释了戈迪默作品中南非社会政治生产的“机器的肉体”以及对于这一“生产的肉体”的反抗,即在他者的镜像折射中寻得自我主体的身份认同;在“种族政治”部分,紧密结合文本,阐述了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下的身体隔离与身体暴力,从而揭示了戈迪默对南非“种族政治”下的身体毁灭的有力鞭笞;在“性别政治”部分,结合女权主义理论,探讨了在父权意识形态笼罩下,男性对于女性附带权力压迫的“凝视”审美以及戈迪默在作品中所塑造的别具一格的女性身体觉醒者,这一觉醒,不仅表现于种族社会中的白人女性对男性的权力颠覆,还突出地表现为黑人女性对于性别和种族双重压迫的反抗。第叁章紧密结合前文的文本分析,分别从政治、个体以及民族未来叁个方面探讨戈迪默身体书写的意义。首先是基于“作家忠于存在立场”的写作信条,去书写被政治覆盖烙印的身体对南非社会的镜像呈现;其次是担负起作家书写“内在历史”的使命,将写作的焦点倾注于肉体通过对自由与自我的追求而表达的对权力的反抗;以上,无论是对存在的历史的书写,还是对个体的探索,背后隐藏的都是她对身体的未来和未来的身体的思考。结语部分首先分析了身体与文学研究的关系,其次分析了戈迪默身体书写中的个体与政治的交叉。通过对戈迪默个体和政治身体书写的总结,表现了戈迪默对爱的渴求和南非未来的思考展望。最后指出,戈迪默身体书写过度政治化的不合理倾向,并以此思考身体书写的界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纳丁戈迪默论文参考文献
[1].黄立志.纳丁·戈迪默:她的作品曾影响曼德拉[N].中国妇女报.2019
[2].冉梦丽.纳丁·戈迪默作品中的身体书写研究[D].河南大学.2019
[3].王红丽.纳丁·戈迪默长篇小说中的他者形象研究[D].北方民族大学.2019
[4].徐恬.纳丁·戈迪默小说的叙事伦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5].欧金萍.纳丁·戈迪默后期小说中的生存困境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9
[6].赵香田.纳丁·戈迪默小说《偶遇者》的叙事策略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8
[7].冉梦丽.纳丁·戈迪默《无人伴随我》的婚恋观[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8
[8].陈昕.走向普遍性的“后殖民人文主义”——论纳丁·戈迪默的对抗性书写与政治实践[J].文学理论前沿.2017
[9].周美莹.纳丁·戈迪默《另几种结局》的后殖民主义解读[J].青年文学家.2017
[10].刘辉.混杂策略及其困境——以纳丁·戈迪默《我儿子的故事》中索尼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
标签:迪默; 种族隔离; 黑人觉醒运动; 布克奖; 文学评论家; 当代历史; 人物身份; 黑色幽默; 托尔斯泰; 阿特伍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