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固定化微生物除藻系统和溶藻细菌的分离鉴定及溶藻特征

海绵固定化微生物除藻系统和溶藻细菌的分离鉴定及溶藻特征

论文题目: 海绵固定化微生物除藻系统和溶藻细菌的分离鉴定及溶藻特征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微生物

作者: 裴海燕

导师: 曲音波

关键词: 微生物系统,溶藻细菌,溶藻特点,系统发育分析

文献来源: 山东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富营养化湖泊和水库,在气候适宜时容易形成水华和赤潮,影响和改变水的理化性质,直接和间接引起其它水生生物的大量死亡。特别是对于以湖泊水和水库水为水源的饮用水生产,藻类的危害更为严重,如造成滤池堵塞,运行周期缩短,反冲水量增加,制水成本提高;藻类及其可溶性代谢产物还是氯化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在利用物理、化学和其它生物方法处理不甚理想的情况下,研究利用溶藻细菌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文对海绵固定化微生物系统去除藻类和藻毒素的效果、机理以及从该系统中分离获得的高效溶藻细菌进行了系统研究。 1.利用驯化污泥,经海绵固定化,构建了一种对藻类、藻毒素、COD、UV260去除率高的微生物处理系统,研究了其对富营养化湖泊、水库水源水的处理效果,探讨了该微生物系统去除藻类和藻毒素的主要方式。 (1) 常规的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经7天以上的驯化,利用海绵固定后,构成的微生物系统能有效地去除藻类、藻毒素及有机物,当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为5h时,该系统对藻类、藻毒素、COD、UV260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0%、94%、75%和84%。 (2) 海绵固定化微生物系统中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原生动物纤毛虫、肉足虫以及后生动物轮虫。该系统去除藻类主要有两种方式:菌胶团细菌的吸附分解和微型动物的摄食。a.菌胶团将藻类吸附至菌胶团表面或内部,然后对其分解,最终生成CO2和水,同时,菌胶团也利用一些中间产物合成自身细胞,维持生命;b.微型动物对藻类摄食或以“沉食”方式直接摄食降解。 (3) 微生物系统中微型动物对藻毒素的分解是不彻底的,细菌对藻毒素的降解是藻毒素的主要去除途径。 2.从海绵固定化微生物系统中分离获得5株高效溶藻细菌P01、P03、P05、P07和P15,并对其进行了外毒素检测。 (1) 从对藻类及藻毒素有良好去除作用的固定化微生物系统中分离溶藻细菌,时间短,效率高,针对性强,避免了目前溶藻细菌均分离自天然水体,水样浓缩量大,耗时等弊端。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淡水资源富营养化现状及其危害

1.2 除藻方法概述

1.3 溶藻细菌研究进展

1.4 总体思路、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海绵固定化微生物系统除藻

引言

2.1 材料和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3 小结

第三章 溶藻细菌的筛选和毒性检测

引言

3.1 材料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3 小结

第四章 溶藻细菌鉴定及系统发育

引言

4.1 材料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溶藻细菌溶解铜绿微囊藻的特征

引言

5.1 材料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小结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在读期间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获奖情况

发布时间: 2005-10-17

参考文献

  • [1].固定化微球菌降解废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的研究[D]. 胡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
  • [2].基于沸石吸附—固定化微生物SBR-SND脱氮研究[D]. 魏云霞.兰州大学2010
  • [3].固定化微生物强化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研究[D]. 李静华.华南理工大学2017
  • [4].固定化—共代谢技术处理五氯苯酚研究[D]. 孙永利.天津大学2007
  • [5].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在室内养殖海水净化中的应用研究[D]. 陈文宾.中国矿业大学2010
  • [6].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生物降解2-氯苯酚的研究[D]. 董怡华.东北大学2011
  • [7].一株丁草胺降解菌及其在废水处理和土壤污染修复中的应用基础[D]. 楚小强.浙江大学2009
  • [8].类Fenton降解阿莫西林及固定化微生物降解甲基橙废水的研究[D]. 申婷婷.湖南大学2011
  • [9].好氧共代谢降解地下水和土壤中三氯乙烯的研究[D]. 李岩.南开大学2014
  • [10].新型聚乙烯醇载体的设计、制备及其固定化污水处理系统的构筑研究[D]. 白雪.兰州大学2010

相关论文

  • [1].溶藻细菌对球形棕囊藻溶藻机理的研究[D]. 杨晓新.暨南大学2008
  • [2].SA/CS-CaCl2/PMCG微胶囊及其固定化微生物细胞的培养[D]. 张立央.浙江大学2003
  • [3].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降解机理与去除技术研究[D]. 朱光灿.河海大学2004
  • [4].杀灭和降解水中藻细胞与藻毒素的电磁效应[D]. 梁文艳.北京林业大学2005
  • [5].固定化藻类去除污水中氮磷及其机理的研究[D]. 邢丽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
  • [6].微污染水中微囊藻毒素的脱除技术研究[D]. 乔瑞平.南开大学2005
  • [7].流化床反应器微生物固定化载体多孔膜微囊制备与性能研究[D]. 王广金.四川大学2005
  • [8].球形棕囊藻与溶藻细菌的关系研究[D]. 晏荣军.暨南大学2006

标签:;  ;  ;  ;  

海绵固定化微生物除藻系统和溶藻细菌的分离鉴定及溶藻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