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对策研究

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

秦始皇帝陵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埋藏物最丰富的一座大型陵墓,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研究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1961年被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清单,是目前陕西省唯一一处独有的世界文化遗产。根据考古研究工作,秦始皇帝陵区占地面积达56.25平方公里,其中,秦始皇帝陵园占地面积2.13平方公里,为核心区域,秦始皇帝陵区的文物分布密集区接近20平方公里。多年来,在秦始皇帝陵园内外先后发现了180余座陪葬坑,数百座墓葬和数百万平方米的建筑基址,出土了包括秦兵马俑、彩绘铜车马、百戏俑、青铜水禽等一大批精美的文物。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也有利于带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社会、经济繁荣,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为了切实保护好秦始皇帝陵这一珍贵人类文化遗产,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协调发展,近年来,国家和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对于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与利用具有十分重要和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还应当看到,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的资源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本课题即以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对策研究为主旨,以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分析文化遗产本体和所依存区域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利用,以及社会、经济方面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以寻找有利于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有利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化模式,提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对策,为地方政府及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本文提出,“文化遗产”和“文化遗产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化遗产地”是指文化遗产本体及其与文化遗产有一定联系的地域所构成的空间区域和人文环境、生态自然环境的总合。按照“文化遗产地”这一概念研究和分析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中所出现的各类问题和矛盾,有助于将文化遗产的保护置于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框架内,统筹和协调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也有利于突出文化遗产保护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形成以文化遗产保护为核心的区域社会、经济科学发展方式。在此基础上,本文首先对可持续发展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博弈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等相关理论和分析方法及其在文化遗产地综合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探讨,建立研究理论基础。同时,对秦始皇帝陵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遗产资源分布和管理现状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提出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目前存在着文化遗产资源富存状况不清、缺少统一的管理体制、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突出、文化遗产展示手段陈旧单一、文化产业开发不足等问题,并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潜在原因。通过对国内外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的经验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分析,并结合相关理论,本文认为,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的核心在于可持续发展。既要注重文化遗产本体的可持续发展,也要关注文化遗产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解决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保护与利用矛盾、冲突的有效途径,并提出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资源管理的具体对策和建议:(1)科学研究工作是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中的基础环节。要通过深化多学科应用水平、推进考古研究工作,扶持文化遗产保护科研机构、解决文化遗产保护难关,进一步拓展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2)尽快理顺管理体制,有助于统筹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近期可对秦始皇帝陵区的文化遗产管理机构和管理职责进行整合,建立以文化遗产管理部门为主导,地方政府配合行使相关职能的管理体制,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作为文化遗产资源管理的实施主体;远期目标是以秦始皇帝陵陵区为基础,建立新的行政区域——“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保护特区”,并成立统一的、具有完全行政管理权的文化遗产地管理机构。(3)重视观众的体验需求和多层次要求,采用多种形式活化文化遗产内涵,提升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的展示水平,并注重保护与展示和谐统一;(4)秦始皇帝陵的文化遗产保护要充分考虑到社区利益,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切实提高全社会对于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价值的认知,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缓解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与对立,使当地政府和居民从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受益,从而调动和激发全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主动性和自觉性;(5)统筹文化遗产地的保护与发展,协调好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是实现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有效管理的重要对策。可以通过实施产业引导政策、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建立区域旅游合作模式、建立健全巾场准入和管理制度等方式引导和规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基本概念
  • 1.2.1 文化遗产
  • 1.2.2 遗址与大遗址
  • 1.2.3 文化遗产地
  • 1.2.3.1 概念的提出
  • 1.2.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现状
  • 1.4 国际宪章和国内法规
  • 1.4.1 国际宪章、公约和宣言
  • 1.4.2 国内法律法规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点和意义
  • 1.7 论文框架结构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
  • 2.1 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战略管理理论
  • 2.1.3 博弈论
  • 2.1.4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2.2 分析方法
  • 2.2.1 利益相关方分析
  • 2.2.2 SWOT和ASEB分析方法
  • 3. 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 3.1 自然生态环境
  • 3.2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3.3 文化遗产保存状况
  • 3.3.1 陵园本体建筑遗址
  • 3.3.2 陵园附属建筑遗址
  • 3.3.3 陪葬坑
  • 3.3.4 陪葬墓
  • 3.3.5 陵园工程遗址
  • 3.3.6 出土文物
  • 3.4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现状
  • 3.4.1 文化遗产资源保存现状
  • 3.4.2 文化遗产管理体制
  • 3.4.3 专项法规
  • 3.4.4 保护机构和技术力量
  • 3.4.5 保护管理措施
  • 3.4.6 展示方式
  • 3.4.7 产业开发现状
  • 4. 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4.1 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资源价值再认识
  • 4.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文化遗产资源富存状况不清
  • 4.2.2 缺乏统一的文化遗产管理体制
  • 4.2.3 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矛盾日益凸显
  • 4.2.4 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措施和技术方法有待更新
  • 4.2.5 文化遗产展示理念陈旧,开发利用层面较低
  • 4.3 原因分析
  • 4.3.1 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高度不够
  • 4.3.2 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协调机制
  • 4.3.3 保护与利用可持续协调发展模式尚待完善
  • 5. 国内外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的经验
  • 5.1 国外文化遗产资源管理的经验
  • 5.2 国内文化遗产资源管理的经验
  • 6. 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 6.1 深化对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研究
  • 6.1.1 深化多学科应用水平,加快考古工作进度
  • 6.1.2 大力扶持保护科研机构,解决文化遗产保护难关
  • 6.1.3 加强保护与利用相关问题的研究
  • 6.2 进一步完善文化遗产管理体制机制
  • 6.2.1 建立统一的文化遗产管理机构
  • 6.2.2 归并理顺业务研究机构
  • 6.2.3 建立专业评估机构和遗产监测体系
  • 6.3 深入挖掘文化遗产内涵,全面提升展示水平
  • 6.3.1 加大文化内涵挖掘,促进研究成果转化
  • 6.3.2 探索保护与展示相结合的遗址展示方式
  • 6.3.3 关注观众体验需求,活化文化遗产
  • 6.4 切实提高全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积极性
  • 6.4.1 提高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知度和保护意识
  • 6.4.2 建立经济补偿机制,调动保护积极性
  • 6.4.3 关注社区利益,建立参与共享机制
  • 6.5 构建文化遗产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
  • 6.5.1 实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战略
  • 6.5.2 保护生态历史环境,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 6.5.3 建立区域旅游合作模式,规范旅游市场
  • 7.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问题
  • 7.1 主要结论
  • 7.2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秦始皇帝陵园从葬墓园考古勘探简报[J].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2013(00)
    • [2].秦始皇帝陵园内城北部道路遗存勘探简报[J].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2014(00)
    • [3].祝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创刊[J].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2011(00)
    • [4].秦始皇帝陵选址新认识[J]. 考古与文物 2018(04)
    • [5].山寨兵马俑?事儿闹大了![J]. 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 2017(03)
    • [6].论博物馆环境导向标识系统设计——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为例[J].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 2016(00)
    • [7].张忠培先生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座谈会上的讲话[J].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2013(00)
    • [8].秦始皇帝陵陵区北部Ⅱ区2010——2011年度勘探简报[J].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2013(00)
    • [9].秦始皇帝陵范围研究[J].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2013(00)
    • [10].秦始皇帝陵封土西北侧陪葬坑勘探简报[J].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2014(00)
    • [11].秦始皇帝陵霸王沟区域考古勘探报告[J].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2014(00)
    • [12].秦始皇帝陵内城陵寝建筑勘探简报[J].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2012(00)
    • [13].秦始皇帝陵墓向问题研究[J].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2012(00)
    • [14].秦始皇帝陵园西侧Ⅰ区2011年度勘探简报[J].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2014(00)
    • [15].秦始皇帝陵封土西侧三号陪葬坑勘探简报[J].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2012(00)
    • [16].秦始皇帝陵铜车马博物馆开工[J].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01)
    • [17].祝贺与期望[J].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2011(00)
    • [18].秦始皇帝陵园暴露遗迹调查报告[J].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2011(00)
    • [19].秦始皇帝陵园城垣遗迹调查勘探简报[J].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2011(00)
    • [20].秦始皇帝陵一号兵马俑陪葬坑发掘报告(2009~2011年)[J]. 文物 2019(10)
    • [21].夏季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库房及遗址区文物保存空间的温湿度对比分析[J].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2015(00)
    • [22].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发展历程概述——结合改革开放40年[J].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11)
    • [23].秦始皇帝陵遗址考古重磁力场特征[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5(10)
    • [24].互联网+背景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俑文创产品研究[J]. 美与时代(上) 2019(03)
    • [25].秦始皇帝陵博物院[J]. 中国文化遗产 2013(05)
    • [26].秦始皇帝陵园方向新探[J]. 四川文物 2014(05)
    • [27].2009年度秦始皇帝陵园考古勘探简报[J]. 考古与文物 2010(05)
    • [28].秦始皇帝陵博物院[J]. 中国文化遗产 2012(02)
    • [29].秦始皇帝陵园北门勘探简报[J]. 文物 2010(06)
    • [30].近年秦始皇帝陵考古的新收获[J].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2014(00)

    标签:;  ;  ;  ;  ;  ;  

    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