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3年中国有色金属加工业10件大事(论文文献综述)
王祝堂,莫兆洋[1](2021)在《2020年世界铝加工业进展概览(上)》文中指出2019年11月~2020年12月,中国铝加工业投产产能约1500 kt,在建产能约8000 kt。中国是世界铝加工业最大国,2020年的生产能力几乎占世界总产能的60%,已成为铝挤压、铝箔、铝锻压初级强国。本文分类列出了国内外新上铝加工项目及取得的技术进步。
赵永斌[2](2021)在《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文中研究说明利用外资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关键内容,也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外资首先弥补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双缺口”,发挥了经济增长“催化剂”的作用,然后通过产业关联产生投资带动和乘数效应,间接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此间,外资通过技术和管理溢出、出口促进、就业吸纳和竞争效应等机制,直接或间接提升了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带来诸多效益。目前,中国已经从政策型开放进入制度型开放的新阶段,从重点区域开放进入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在利用外资方面,进入了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落实准入后国民待遇的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阶段。在此背景下,内陆地区引进外资,提升利用外资效益,对于支撑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山西省作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中部省份,经济外向度较低,发展水平不高,如不加强引进外资,提高利用外资效益和经济开放度,势必造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中部“梗阻”。目前,山西省利用外资存在三方面的挑战:一是逆全球化抬头、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引资竞争等因素,导致来晋投资流量有减少的风险;二是中国长期对外开放政策的区域异质性,使山西省在新时代利用外资面临“马太效应”;三是外商投资的资源型经济路径依赖可能降低利用外资的效益。在上述背景下,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利用外资,提升综合效益,变“马太效应”为“后发优势”,成为山西省推动制度型开放,支撑中国全方位开放新格局需要解答的重大命题。而解答此命题,必须首先梳理利用外资的变迁历程、总结规律、评价效益并剖析影响因素,据此提出针对性强的政策建议,才能鉴往知来,解答上述命题。目前,全国层面对内陆资源型地区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的研究比较少,已有的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研究,也因缺乏对史实的把握而解释力不足。山西省作为内陆资源型地区,内陆区位特征和资源型经济特征决定了其在利用外资上具有独特的逻辑和规律。从这两个特征出发,研究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变迁与效益问题,具有典型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基于此,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参照利用外资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山西省利用外资的阶段性主导因素等,将研究时段分为1978-1991年(内陆区位约束下的小规模探索阶段)、1992-2001年(内陆与资源型特征主导易位下的高速流入阶段)、2002-2012年(资源型经济优势强化与服务业快速引资阶段)、2013-2018年(资源型经济转型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双主导的高质量导向引资阶段)四个阶段。其次采用史料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历史制度分析和归纳演绎等分析方法,对每个阶段利用外资变迁的事实和规律进行梳理总结,评价利用外资的综合效益并剖析其影响因素。最后,结合山西省当下利用外资的内外部环境,提出政策建议,以鉴未来。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和观点如下:一、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事实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总体规模较小,但呈现上升趋势,到现阶段已经与其经济规模相适应。外商直接投资自2006年之后成为主要投资方式。港澳台资项目比例始终占有绝对优势;欧美澳等发达国家投资份额先增后减,但高于全国水平。影响外资来源国别结构的主要因素是金融危机、地缘经济等。在投资方式上,外商独资企业比例持续低于全国,营商环境差、交易成本高和资源型行业股权比例限制使然。外商投资行业上,入世之前以工业为主,入世后服务业逐步增加,工业内部“煤焦冶电”等传统领域投资比例经历了“增-减-增”的过程。外商投资区域上,省会太原引资居多,但投资区域协调性逐渐增加,开发区、综改区等渐成主要载体。二、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规律总结(1)资源禀赋是山西省吸引外商投资的独特条件,也是导致山西省引资特征、使用效益与全国不同的根源,直到现阶段,该条件仍是吸引外商来晋投资的主要因素。(2)内陆特征与资源型经济特征在引资主导地位上彼此制衡。内陆特征下,交通成本约束形成了高附加值、非运输成本敏感型引资偏好,而资源型经济发展形成了初级资源产品(低附加值、高运输成本)引资偏好。交通条件改善的情况下,后者在“资源诅咒”下取得引资主导地位,倾向于降低外资效益,需要政策予以引导和规制。(3)围绕资源型经济的两面(加强优势、补齐短板)不断调整,是山西省利用外资40年政策变迁的主线,导致利用外资的出发点过度聚焦于资源型经济,而忽视其综合效益的释放。(4)外商选择何种方式在晋投资,是其竞争优势内部化成本和经营收益权衡的结果,也是反映山西省市场化程度和营商环境优劣的指标。(5)资本增殖的本性决定了无论是直接外资还是间接外资,盈利性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借用外国贷款用途的盈利性不应被公益性完全覆盖。三、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的综合效益总体上升,港澳台资的综合效益高于其他外资,主要是在创新和协调两方面具有优势,其他外资则在共享效益上更胜一筹。到现阶段,创新效益和绿色效益是利用外资亟待提升的两个方面。四、关于影响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因素分析(1)山西省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长度不足、创新吸收能力较低,不利于吸收外资的创新溢出;合资企业管理“国内化”降低了外资管理经验的溢出。(2)鼓励外商投资于“煤焦冶电”等资源型、高退出门槛的行业,降低了外资在晋的协调效益,而且这种降低是持续性的。(3)投资行业高碳化和低环境规制,降低外商投资的绿色效益。(4)资源型经济下,资源收益追逐型外资挤出外向型外资;汇率缺口消失下,创汇动机减弱,引进外资的外向度降低,影响外商投资的开放效益。(5)成本敏感型外资对劳动力的技术要求低、可替代性强,且多投资于低附加值领域,在房地产过热推动土地价格上升的情况下,外资倾向于削减员工工资,从而降低了收入带动效益。上述因素也是山西省提升利用外资效益的切入点。最后,本文基于上述事实梳理、规律总结和原因分析,结合当下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际、国内、省内环境,从6个方面提出了15条针对性、可行性较高的建议。这6个方面是:(1)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大局下,加大绿色外资的引进力度和规模。(2)在RCEP、CIA等新型区域投资贸易协定中,立足关键领域和对象开展精准招商引资。(3)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双循环”发展格局中,主动承接和引进相对先进和高效益的外资企业。(4)在“煤炭生产向资源富集地区集中”的煤炭生产布局调整下,既要提升外商投资的协调性,又要在煤炭清洁生产、运输和加工领域发挥外资的绿色效益。(5)在资源型经济转型中,提升外资的创新效益,加大生产性服务业引资力度。(6)构建优质引资环境,重引增量更重稳存量,进一步释放既有外资企业的综合效益。
边云涛[3](2021)在《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研究》文中认为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缓慢、遭遇“资源诅咒”制约着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而产业转型升级是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的关键。资源型区域资源产业依赖导致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发展缓慢,产业演进中形成了低端锁定现象。而加快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是各级政府和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的实践已经经历较长时间,但产业转型升级依然是资源型区域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学术界对资源型区域尤其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关注较多,但较少聚焦到资源型区域脆弱的产业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基于产业生态视角对资源型区域的产业低端锁定与转型升级进行研究,对于丰富产业经济学产业生态、产业关联等理论,促进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利用机理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计量检验、案例研究等方法,基于产业生态视角,以工业部门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两类数据,研究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首先,在梳理产业演进、产品空间、资源产业依赖与转型升级等文献基础上,提出产业生态系统分析框架阐释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机理;其次,利用产品空间理论构建中国资源型省域产业空间网络图,检验资源依赖与产业演进的逆向关系;然后,利用计量模型检验产业生态对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接着,对典型资源型城市长治市进行案例研究;最后,提出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为:(1)借鉴生态学思想提出产业生态系统概念与模型,搭建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与转型升级的理论框架。利用生态系统构成与演替模型理论,构建由产业基础、产业要素、产业服务、产业设施等组成的产业生态系统及其演进模型,产业发展通过正向关联带动其他产业是促进模型,产业发展不影响其他产业发展呈中性是随机模型,产业发展排挤其他产业是抑制模型。在工业部门,资源依赖形成通过对制造业、生产要素、优质服务、基础设施的挤出导致产业生态恶化,产业生态恶化带来产业结构逆向演进,形成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的抑制模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首先开展资源产业管制避免资源依赖,形成有利于制造业新产业成长的随机模型,接着政府引导资源收益转化,加速培育制造业新主导产业进入促进模型第一阶段,最后通过制造业新主导产业内生关联驱动,实现产业生态与产业演进良性互动的促进模型第二阶段。在工业部门假定下提升产业多样化水平、产业关联程度是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2)拓展产品空间理论解释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低端锁定。使用2003至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四位代码行业数据,重点在邻近度计算中将赋值范围从传统[0,1]拓展为[-1,1],构建中国正、负产业空间网络基准图。正产业空间网络呈“核心致密—边缘稀疏”结构,核心区域为纺织、电气机械与器材、电子通信设备等高邻近度制造业,边缘区域为采矿业、炼焦、金属冶炼等低邻近度资源型产业。负产业空间网络呈许多小范围一个产业与多个产业之间构成的“中心—外围”结构,“中心”与“外围”产业为互斥、抑制关系。“中心”多是采矿业等资源型产业,与之相连的是受资源型产业“抑制”的装备制造、纺织等产业。高资源依赖的山西、青海等资源型省份优势产业数量少、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和产业密度均较低。计量结果显示资源依赖度提升会导致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显着下降,也就是资源依赖导致产业逆向演进。(3)以工业部门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为被解释变量,利用计量模型分析产业生态对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基于“省份—行业—年份”三维数据研究发现被解释变量滞后期、产业密度滞后期对产业升级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产业升级具有路径依赖特征,高资源依赖省份最显着。“省份—年份”二维面板数据研究发现经济发展与产业演进呈“倒U型”非线性关系,但高资源依赖组呈“U型”关系,资源依赖是资源型区域工业升级的动力。从产业生态角度分析发现产业基础、要素禀赋、产业服务、产业设施对产业演进产生显着影响,产业生态的改善有利于促进资源型区域产业升级。机制检验表明,资源依赖会通过挤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降低人口密度等产业要素影响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资源依赖也通过挤出外商投资、民营经济、产业密度、路网密度影响经济发展活力,阻碍区域产业演进。最后以产业多样化指数、三次产业结构升级指数替代原被解释变量进行了拓展检验。(4)以典型资源型城市、全国首批12个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长治市为例进行案例研究。长治“二三一”产业结构中服务业发展缓慢,工业结构中资源依赖、重工业化明显,但呈下降趋势;产业空间网络图中长治优势产业处于正产业空间网络边缘、负产业空间网络“中心”位置。长治产业演进呈现路径依赖、路径创造、路径中断等特点。长治通过煤炭产业管制导致主导地位缓降与产业素质提升,以改善产业要素、产业服务、产业设施为主的产业生态改良为制造业、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助力长治产业演进由抑制模型向随机、促进模型转变。(5)提出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资源型区域可以通过产业再造、产业延伸、产业退出等实现路径依赖式产业升级,也可以通过产业植入、产业培育、产业融合等实现路径突破式产业升级。最后从以产业关联促进产业群落化发展、改善生产要素禀赋、提升产业服务能力,完善基础设施保障等方面提出优化产业生态促进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可能的创新之处:一是尝试借鉴生态系统理论,构建由产业基础、产业要素、产业服务、产业设施组成的产业生态系统及其演进模型,进而基于产业生态视角搭建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与转型升级的理论框架,分析资源依赖导致产业生态恶化与产业结构逆向演进的抑制模型,提出资源管制、政府引导、内生关联驱动的产业转型升级的随机模型、促进模型。二是将传统产品空间理论邻近度范围[0,1]拓展至[-1,1]来显示产业生态演进抑制模型,提出正、负产业空间概念揭示资源型区域存在的典型产业负向关联,资源产业依赖会排挤制造业发展。三是综合运用区域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为衡量产业演进变量,以及对长治的案例研究是论文特色之处。
龚联梅[4](2020)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条件下的贸易利益个体分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以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为标志的“逆全球化”浪潮,迫使学术界更加慎重地分析贸易自由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贸易利益个体分配问题。而在全球化背景下,除了贸易的自由化之外,还存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变化。本文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探究了不确定性的来源、表现和特征,总结了优惠贸易协定发展趋势和全世界范围内的贸易利益分配不平等现状。然后,本文构建了生产侧和需求侧的双异质性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消费者个体贸易利益及分配的影响,并以中国入世为准自然实验,从经验角度验证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条件下的个体贸易利益及分配,最后通过反事实模拟验证了双边和多边贸易协定对降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提升消费者个体贸易利益的积极作用。基于这一研究思路,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除了导论和结论之外,还包括六章。导论部分简要地介绍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主要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与不足。第一章是相关的文献综述,系统梳理了四大类文献。第一类是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定义;第二类文献是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度量方式,按照研究的演化过程,归纳国内外相关研究;第三类是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经济影响,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归纳相关的理论和经验研究。第四类是消费者异质性和贸易利益个体分配相关文献,整理了已有文献对消费者异质性的建模,并归纳总结了贸易影响个体分配的途径及主要经验发现。第二章是特征事实。第一,从不确定性的概念出发,探究不确定性的来源;第二,从当前国际环境出发,揭露不确定性的表现,归纳并总结不确定性的特征;第三,整理总结优惠贸易协定发展趋势,为第三章和第四章提出消除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贸易政策提供现实依据;第四,整理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间和经济体内的贸易利益分配不平等现状。第三章是基于两国情形的理论模型。首先对企业异质性和消费者异质性进行建模,分析消费者异质性框架下,企业产品价格和利润与代表性消费者框架下的差异。然后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进行建模,并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体现在企业生产成本的变化上,并在一般均衡中,分析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消费者个体贸易利益及分配的影响。最后,根据理论模型推导出消除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及其影响的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第四章是基于多国情形的理论模型。将第三章的两国情形拓展到多国情形,同时分析了出口国竞争效应和进口国竞争效应对消费者个体贸易利益及分配的影响,并结合理论推导,比较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实用性。第五章是基于中国入世的经验研究。本章首先在第三章的理论基础上验证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和实际关税对消费者个体贸易利益及其分配的影响。然后,对消费者价格指数进行分解,横向分解为国内品价格指数和进口品价格指数,纵向分解为种类效应和价格效应,以探究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影响消费者个体贸易利益分配的机制。最后,在第四章的理论基础上,引入出口国竞争效应和进口国竞争效应,探讨在第三国存在的情况下,出口国间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和关税竞争、进口国间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和关税竞争,对消费者个体贸易利益及其分配的影响。第六章是反事实模拟。探究双边和多边相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完全消除后,中国消费者个体的贸易利益及分配情况。本章首先对反事实模拟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然后分别模拟了双边情形下中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完全消除、多边情形下相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完全消除后,中国消费者个体贸易利益及分配结果。最后是本文的主要结论、对策建议和未来展望。这一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归纳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及其对策建议,并对下一步研究进行展望。本文得出的结论主要包括:第一,当前世界经济进入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超级不确定性时代。20世纪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通货膨胀、金融危机、苏联解体、军备竞赛、核战争危险和不断恶化的环境。然而,21世纪不确定性表现有过之而无不及。金融危机诱导因素不断增加,新一轮的金融危机一触即发。霸权主义思想根深蒂固,民粹主义愈演愈烈,由此引发的恐怖袭击、战争和局部冲突频发,石油和粮食危机、流行性疾病危机日益严峻。因经济增长压力和贸易保护主义导致的全球范围内的贸易和政治摩擦也不断升级。全球不确定性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任何冲击都有可能导致不确定性再创新高。第二,代表性消费者框架下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贸易利益估计存在偏误。通过构建企业异质性和消费者异质性模型,本文发现消费者消费商品的价格和企业利润不仅取决于企业的边际成本、出口成本、关税,还取决于消费者的偏好和支出结构,而消费者的支出结构又反映了其偏好和收入。而且,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进入和退出的影响受到需求侧偏好和支出结构的影响,不同偏好的消费者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中获得的贸易利益不同。第三,替代弹性越高的消费者遭受的贸易利益损失低。在异质性消费者框架下,即使是在确定性条件下,关税上升后,消费者也会遭受贸易利益损失,而且替代弹性越高的消费者,遭受的贸易利益损失越低。此外,当受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冲击时,替代弹性越高的消费者,遭受的贸易利益损失也越低。这是因为,当一种产品面临的关税或者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后,产品替代弹性高的消费者个体可以转向消费其他产品,进而规避关税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减少贸易利益损失;产品替代弹性低的消费者个体承受更多的贸易利益损失。第四,优惠贸易协定可以降低和消除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及其影响。通过理论模型分析,本文发现,未来关税变化的可能性越小,未来关税上升的可能性越小,未来关税越小,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程度越低,企业边际成本阈值越高,企业进入越多,消费者个体的贸易利益损失越低。优惠贸易协定可以从两方面降低和消除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及其影响:一方面,如果消除某些贸易障碍(比如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并将其限制为零,那么未来重新谈判的风险就会降低,未来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将减少;另一方面,如果具有更多相似偏好的国家在标准、规则以及非经济政策方面达成一致,整合经济以使贸易战的成本极高,未来引发贸易保护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将下降。第五,适当的产业补贴可以消除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发现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补贴都可以消除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补贴率与行业未来可能遭受的最高关税、消费者偏好分布相关。但是,相比于贸易政策,产业政策略逊一筹。一方面,产业补贴成本高,在本国企业利益未受到实质性损害时,产业补贴政策很难真正实施;另一方面,产业补贴虽然能够弥补消费者贸易利益损失,但是过度的补贴会导致市场混乱,造成资源误置。无论是从成本收益角度,还是从市场发展来看,多边优惠贸易协定是最优的选择。第六,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会因国家之间的竞争而自动消失。进口国之间关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消费者偏好和支出结构差异会产生一种竞争效应,当遭受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影响时,出口国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效率选择出口市场,从而规避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影响。进口国也可以根据出口国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差异,选择进口哪国产品,从而规避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影响,所以出口国之间也存在竞争效应。而且,这种竞争效应可以自动消除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和关税对消费者个体贸易利益造成的损失,甚至给消费者个体带来正的贸易利益。第七,中国加入WTO主要通过降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提高消费者贸易利益,实际关税下降的作用并不明显。这是因为中国加入WTO后,获得了永久性最惠国待遇,结束了美国的高关税威胁,降低了中美之间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在中国加入WTO之前,中美之间的实际关税已经有大幅度下降。所以,实际关税的变化并没有给中国消费者带来贸易利益的显着提升。基于以上的主要结论,我们得到的主要对策建议包含三个部分:第一,开放型世界经济是应对全球不确定性冲击的重要举措。一个时代的主导信念,引导人民和政府做出行动。正如“先有经济思想史,后有经济史”,在不确定性事件发生之前,必定有某种思想或信念引导,而这种思想或信念则是不确定性的根源。从根源上降低不确定性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未来可以努力的方向。习近平提出的开放型世界经济,符合历史规律和经济规律。开放型世界经济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信念,以“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为基本导向,奠定了未来贸易政策的基调,保证了未来贸易政策的可预测性,维护了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信念,为应对全球不确定性冲击、维护全球贸易体系,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实现人类社会持续而健康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和精神基础。第二,覆盖面更广的多边贸易协定是重要的开放载体。优惠贸易协定在降低和消除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及其影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所以优惠贸易协定为应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冲击提供了基石。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优惠贸易协定都能起到降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作用。多边贸易协定是国家之间博弈后的必然结果,也是最稳定、最优的结果。相比较于双边贸易协定,覆盖面更广、更包容的多边贸易协定是更重要的开放载体。中国作为贸易大国,既要积极推动WTO的改革,又要时刻关注其他国家动态,把握新多边协定达成的机会。此外,中国必须注意到众多的双边协定有分裂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效果,可以借鉴欧盟的立场,主张一个覆盖面更广、更包容的整体协议。第三,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是新时代的要求。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中国虽然获得了贸易红利,但是也面临着贸易利益分配不平等问题,比如东西部分配不平等、穷人和富人之间的分配不平等问题。而且本文的经验研究也证实,对基础消费品支出份额不同的消费者,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中获得的贸易利益增加率也不同。所以,新时代的开放政策,必须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实现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从而推动区域的协调发展,进而实现贸易利益的平衡分配。本文虽然构建了理论模型,并进行了经验验证,但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本文的理论模型仅分析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影响消费者贸易利益的直接途径,即最终品进口,并未分析中间品进口的间接途径。此外,限于消费加总难题,本文选择的效用函数虽然刻画了消费者异质性,但与现实相差甚远。这些不足将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李其乐[5](2020)在《中国能源转型中电能替代政策研究》文中提出面对我国资源约束日益趋紧、控制碳排放任务艰巨等现实困难和挑战,加快能源转型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的自觉行动。今后十余年中国能源发展将进入从总量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的新阶段。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要求国家电网公司对助力能源转型作出全面部署,电能替代也成为这一新阶段的必然选择。因此,我国亟待在电能替代进程中实现管理理论的创新与具体实践的指导。首先梳理并分析了 2008-2018年我国电能替代的相关政策,并结合案例分析我国电能替代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出技术水平、政策激励和经济性三类影响因素。进而利用 LEAP(Long-range Energy Alternatives Planning System)软件建立LEAP-Electric情景模拟模型,通过构建1个基准情景和3个政策情景对中国电能替代政策进行模拟,研究发现各情景的总体电能替代效果排序为:指令性政策情景(DP)、激励型政策情景(IP)、市场调节政策情景(MRP)和基准情景(BAU),最后给出相应政策建议。
张恒[6](2019)在《全球矿业周期嵌套模型与我国矿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将经济学中的周期理论引入矿业领域,以经济周期四种尺度为基础框架,寻找矿业在不同尺度经济波动中的周期性变化。通过对200多年以来全球煤炭、生铁(粗钢)、铜、铝、铅、锌等大宗矿产品产量及价格变化规律的归纳,发现全球矿业发展存在四种尺度的周期。对各个尺度的周期进行了划分,将不同周期进行配套,建立了全球矿业周期嵌套模型。本文认为全球矿业发展存在四种尺度的周期,周期的嵌套之下推动着矿业产业不断波动式向前发展。1个矿业长周期可嵌套2-3个中长周期或5-6个中周期,1个中长周期多数嵌套3个中周期,1个中周期可嵌套2-3个短周期。当几种周期上行期叠加在一起时,往往是矿产品价格飙涨和矿业生产的快速攀升。当几种周期同时叠加下行时,会给矿业带来重大衰退。根据周期嵌套规律,2021年至2022上半年或将发生新一轮经济危机和矿产品熊市。同理,类似的衰退也可能在2029或2036年发生。全球矿业的长周期是由工业化和城市化推动的,平均每个周期持续50年左右。下一轮矿业长周期最有可能由印度等新兴国家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推动,启动时间约21世纪30年代中期。人口结构变化驱动的矿业中长周期可达18-24年,矿业主导国家三个中长周期分别对应矿业长周期的成长、成熟到衰落的三个阶段。2023年后弱势的第三轮矿业中长周期推动全球矿业长周期进入衰退期。矿业中周期大约7-11年,其基本驱动力是投资和设备的更新。通过美元指数和利率可以判断矿业中周期的转折点。当前矿业中周期自2016年1月启动,预计将持续到2022年底。中国地勘投入的中周期平均8年,与矿业中周期一致,反映了中国经济和财政中周期的共同作用。矿业短周期主要由库存周期驱动,持续时间3-4年。通过工业存货、PPI(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和狭义货币M1等指标可以判断出矿业短周期的转折端。本轮矿业短周期从2019年1月开始,预计将持续到2022年。本轮和上轮短周期的顶点较高者将与中周期的顶点重合。根据矿业发展的周期性波动和嵌套特点,提出我国矿业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1.国家制定矿业政策应确保适度领先矿业周期的基本原则,做到未雨绸缪。适应周期进程调整矿产资源勘探政策、资源税费政策、对外并购政策及资源进出口政策。2.矿企开展矿业投资应力争做到逆周期投资,减少及避免顺周期投资的冲动,保护好现金流,并利用美元指数、美国利率周期等指标做好矿业中周期转折端的研判。3.矿业产业链企业要善于利用短周期,进行套期保值规避产品价格风险、利用资本市场短周期为企业长期发展融资、选择合适的入场点进行投机获取收益等。要善于通过工业存货、PPI、M1等指标的联系配合,对矿业短周期各阶段及转折点进行判断。
巨虹[7](2019)在《区域工业企业空间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交互关系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工业化进程中,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就是工业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发展。本文以新经济地理学和演化经济地理学为主要理论依托探讨了区域工业企业空间结构演化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交互影响,按照“空间统计—空间分析—原因探究”的层级逻辑,以陕西省为例,对其工业企业的空间分布演化与全要素生产率的交互关系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陕西省工业企业空间结构及其演化。选取陕西工业企业变化最快最集中的十余年(2003-2013),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利用爬虫技术获取工业企业的位置坐标,并输入地理信息系统,分别以点数据和面数据对陕西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空间格局演化进行研究。综合运用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和空间自相关等地理信息工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之后的十余年间陕西省的工业企业空间格局从原来的单一核心转变为双核心结构——即西安市与榆林市两个增长极,且产业发展重心不同,为差异化的双核心发展模式。传统核心区西安市的工业企业向外围疏散的趋势非常显着,且具有明确的方向性,但是仍然以近郊疏散为主;西安与咸阳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已经形成,辐射带动整个关中及陕南地区;关中平原继续路径依赖的自我强化式发展格局,在原有东西向点-轴空间模式的基础上,逐渐向带状网络空间模式演化,产业结构明显向高新技术的专用设备制造和生物制药等倾斜;十余年间陕北的工业企业空间格局变化最为显着,从原来的边缘区一跃成为了核心区之一。依托自身资源禀赋的优势,陕北形成了以能源化工为主的产业集群,主要以榆林市的神木-府谷区域为核心。(2)陕西省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全要素生产率代表了区域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生产率高的企业竞争力也会比较强,因此,其无论是对企业的存续和发展来说都非常重要。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陕西省各区县的工业企业进行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其中DEA超效率的结果表明:各区县之间横向比较显示生产效率差异比较大,处在明显非有效区间的区县比较多,有很大的改进空间;DEA-M指数的测算结果显示,这十余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呈现较快增长,且主要来自技术进步的贡献,保持了与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的同步增长趋势。(3)全要素生产率对陕西省工业企业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为了探寻全要素生产率对区域内企业空间分布的影响,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方法,将滞后一期的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自变量之一,与其他可能影响企业空间分布的因素一起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全要素生产率对企业空间分布的影响不显着,但是与企业空间分布的变化存在相关性,只是其相关系数的空间差异很大,西安咸阳及其外围区域为负相关,陕北区域则为正相关。进一步采用地理探测器对企业分布的空间分异进行探索,结果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对其具有比较显着的解释力,这个结果证实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对企业空间分布演化具有影响力的理论建构。(4)陕西省工业企业空间结构变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各二位数产业的区位商的变化代表陕西省工业企业空间结构的变化,即自变量;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为因变量建立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陕西省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与其区位商存在正向相关性,即专业化程度越高,全要素生产率也越高。同时具有空间关联的其他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也会引起该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同方向变动。总之,本文通过一系列相关性研究,验证了区域工业企业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中,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空间结构的演变可能会受到生产率变化的影响,而区域内各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又会受到区域工业企业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这个结论对区域工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区域工业发展是自我强化的路径依赖式还是产业转型的路径突破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二者之间的互动联系。
罗小翔[8](2019)在《重庆市工业行业研发投入产出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重庆市作为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同时也是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在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转换为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下,通过科技创新寻求重庆市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与经济结构优化十分重要与急迫。新世纪以来,重庆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推动作用,工业行业研发创新投入与产出均逐年增加,但整体研发投入和产出仍处于全国中等水平。重庆市工业行业研发投入产出的效率如何?影响重庆市工业行业研发投入产出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影响程度与影响方向如何?相关部门如何通过政策制定与制度创新提升重庆市工业行业研发投入产出效率,为重庆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已成为各级政府与相关部门高度关注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在对国内外相关基础理论和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与评述的基础上,首先对2008-2016年重庆市24个工业细分行业的研发资本存量进行估算与分析;其次借助相关统计数据对2011-2016年重庆市工业细分行业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的现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再次采用因子分析法测算重庆市工业行业研发产出综合指数,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SFA)对2011-2016年重庆市工业细分行业研发效率进行测算,对影响研发效率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对提升重庆市工业行业研发投入产出效率的对策进行探讨。本研究得出如下基本结论:第一,重庆市研发资本存量及其变动趋势存在显着行业差异。整体而言,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工业行业研发资本存量较高,劳动密集型工业行业研发资本存量较低;除C35专用设备制造业和C25石油加工、煤炭和其他燃料加工业研发资本存量出现下降外,其他22个工业行业研发资本存量整体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均研发资本存量较高和研发资本存量中等的工业行业,研发资本存量增速相对较慢;年均研发资本存量较低的工业行业,研发资本存量增速相对较快。第二,重庆市工业行业研发人员投入及新产品销售收入、专利申请数量、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及专利所有权转让和许可数等研发产出均存在显着行业差异。整体而言,研发人员投入与产出较高的工业行业主要为制造业中的资本密集型行业,这些工业行业一般是重庆市支柱性优势产业或“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重点发展的产业集群;研发人员投入与产出较低的工业行业主要为具有垄断性质行业或劳动力密集型行业。重庆市大部分工业行业研发资本投入和研发人力投入表现出一致性特征,研发资本投入处于较高水平的行业,研发人员投入也处于较高水平;部分工业行业研发资本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表现出不一致性特征,表现为研发人员投入较多、研发资本投入较少,或研发资本投入较多,研发人员投入较少。第三,重庆市工业行业整体研发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工业行业研发效率存在显着行业间差异。重庆市整体工业行业研发效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低于北京、上海等省际单位研发效率;重庆市研发效率高的工业行业或是重庆市传统优势行业,如C3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C3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或是重庆市“十二五”科学技术规划“2+10”重大项目和产业集群中重点扶持的行业;研发效率低于整体研发效率的工业行业大多为劳动力密集型行业或垄断经营性行业。第四,研发资本投入增加、研发人员投入增加、企业规模扩大、行业内企业数量增加带来的竞争程度提高、国有企业生产总值占行业生产总值比重提升、政府支持力度加大、行业出口贸易增强以及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对重庆市工业行业研发效率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平均工资提高对重庆市工业行业研发效率提高具有抑制作用;工业行业研发效率与人均资本占有量之间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变动关系。第五,提升重庆市工业行业研发效率的对策包括:从政府角度出发应构建完善的研发投入体系,促进研发资源优化配置;健全研发产出评价机制,完善法律法规保护知识产权;充分发挥大型国有企业的重要作用,积极培育中小企业发展;鼓励适当扩大行业开放度,引进国外先进理论和技术。从企业角度出发应树立创新理念,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创新投入的数量和质量,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研发活动的监管体系。
李传松[9](2018)在《产业转移视角下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产业转移在国内快速推进为背景,从区域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的视角切入,探析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的作用机制,并试图揭示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从而为更好的贯彻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引。基于产业转移加速推进的时代背景,以产业转移和区域协调发展为研究对象,从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动因、路径和模式出发,研究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的相互作用机制,论证产业转移作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全新形态在空间范围内协调或配置资源的作用机制,以及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探寻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本文从产业转移的视角对区域协调发展进行分析,并且在政策思考上将推进产业转移与承接纳入区域协调发展框架,以产业转移作为缩小不同地区及城市间的差距,从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技术路径,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思路和策略建议。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绪论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提出基本命题:产业转移视角下的区域协调发展与对策研究;并勾勒出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阐述研究结构安排。第一章为国内外文献综述,对国内外区域协调发展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第二章研究国内外区域协调发展实践,总结提炼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有益的经验启示。第三章从生产要素流动视角构建了一个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分析框架,提出了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般路径和机制。第四章对我国区域差距发展现状及区域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区域差距形成的主要原因和区域差距发展趋势作出论述。第五章采用空间统计与计量的方法对我国省际水平上的产业转移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第六章对我国产业转移中区域分工协调进行实证研究,讨论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分工协调情况。第七章,提出产业转移视角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策略建议。结论与展望一章概况本文主要观点和研究贡献、研究不足和今后研究展望。
魏丽华[10](2018)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产业协同是区域协同的核心内容,是推动市场开放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支撑。从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地理学的多重视角,以京津冀地区为研究对象,立足产业协同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困境,深刻把握产业协同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格局,结合新时代对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归纳新特点、新规律,对传统粗放型、孤立型、地区利益至上型的产业运行方式带来的一系列弊端进行深刻反思,深度挖掘制约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发展滞后的根源以及与其他地区产业协同发展存在的差距,从区域空间尺度重组的视角探索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机制,是本文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京津冀三地人缘相亲,地缘相近,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关系绵长深厚。在产业基础、社会资源、要素禀赋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互补性,协同发展空间巨大。从建国后到现在,在近70年的历史长河里,京津冀的产业协同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从最初的围绕水、土地等战略资源的争夺到后来的群雄割据、各自混战,再到后来的协同意识的觉醒,崎岖前行的协同发展历程既反映着改革不断深化的时代烙印,也凸显着三地积极合作谋求新发展的内生渴望。事实上,京津冀地区具有良好的产业协同基础。这里空间资源辽阔,人力资源供给量庞大,产业体系完备,创新资源丰富,资本要素充裕,有着其他任何区域都无法比拟的政治资源、经济资源和公共资源。凭借这些优质要素,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内改革市场化的推动下,京津冀的产业协同取得了很大进展。例如:达成了一系列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共建了一系列产业园区、探索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协同机制。然而,量多质优的要素供给以及一系列合作协议并没有给京津冀地区带来同样发达的产业协同水平。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水平滞后的体现是多方面的,集中体现为4大困境:产业结构协同的困境、产业组织协同的困境、产业关联协同的困境和产业协同机制的困境。这些困境的存在,是造成京津冀地区的综合竞争力滞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从定性和定量的双重视角测算京津冀产业协同的既有水平,论文构建了产业协同指标体系和产业协同模型,测算了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的动态水平,并进一步基于投入产出表和产业协同指标模型双重维度将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协同水平与地域面积相似的长三角地区的沪苏浙三省市的产业协同水平进行对比,进一步发现了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水平与沪苏浙地区的差距。正是基于这些差距的存在,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化和雄安新区设立这一历史新机遇期的到来,为了提高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竞争力,加快世界级城市群的建立,就需要以发展理念的协同性、治理范式的整体性、产业载体的关键性为指导原则,设立协同推进的组织框架,明细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构建科学的产业协同机制体系。就现实路径选择来看,为了从根本上熨平“行政分割”、地方治理的“碎片化”以及跨区域协同组织和机制缺乏带给产业协同的一系列负效应,推动区域空间尺度的重组,积极构建跨界经济区,通过政府职能的再重组,实现政府治理由传统范式治理向协同治理的转变,对谋求产业协同新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2003年中国有色金属加工业10件大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中国有色金属加工业10件大事(论文提纲范文)
(1)2020年世界铝加工业进展概览(上)(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 |
1.1 铸 锭 |
1.1.1 涌顺铝业有限公司投产 |
1.1.2 山东创新高强高韧铝合金项目首条线试运行 |
1.1.3 保太集团150 kt/a铸锭生产线投产 |
1.1.4 华潇铝业100 kt/a项目2020年底投产 |
1.1.5 兰铝空心铝合金锭2020年7月份投产 |
1.1.6 南南铝加工一次铸成大规格7XXX系铝合金扁锭 |
1.1.7 郑轻院成功铸出ZLD114A合金军工锭坯 |
1.1.8 云铝股份推出两种新铸造铝合金产品 |
1.1.9 银海公司一期300 kt/a园锭铸造项目投产 |
1.1.10 元泰有色金属在兴县建150 kt/a铸锭项目 |
1.2 平轧产品 |
1.2.1 贵州中铝铝业有限公司铝精深加工项目开工 |
1.2.2 首台国内板材辊底炉在南南铝加工竣工 |
1.2.3 乳源东阳光安装首台轧机 |
1.2.4 神火10.5万t/a双零箔项目在顺利推进 |
1.2.5 桂东电子科技在新疆建电子箔项目 |
1.2.6 润泰铝业首条铸轧线投产 |
1.2.7 天成公司实现铸轧卷“一机双带”生产 |
1.2.8 天成彩铝全面投产 |
1.2.9 贵州兴仁铝板带项目一期2020年8月投产 |
1.2.10 预联集团新冷轧机2020年8月开始安装 |
1.2.11 安徽金誉铝基新材料项目2020年8月5日签约 |
1.2.13 兰州新区铝箔一期50 kt/a投产 |
1.2.14 宝武铝业冷轧机投产 |
1.2.15 宝武铝业一期全面投产 |
1.2.16 神马精深加工一期投运 |
1.2.17 丽岛新材宽幅铝材复合线2020年6月投产 |
1.2.18 腾鹰凯诺彩涂铝板带项目一期2020年9月投产 |
1.2.19 万基高端汽车镜面铝板线全线贯通 |
1.2.20 万顺新材建72 kt/a电子箔项目 |
1.2.21 南南铝加工轧出4090 mm超宽板 |
1.2.22 郑轻院推出Al﹣Li合金超塑板 |
1.2.23 南南铝加工批量生产泛半导体用6XXX系铝合金材料 |
1.3 管棒型线材 |
1.3.1 四通新材5G通信铝材项目将开工建设 |
1.3.2 海源铝业铝合金导体二期投产 |
1.3.3 年产80 kt铝合金线材项目在铜川开工 |
1.3.4 中铝萨帕40 MN挤压线投产 |
1.3.5 三元德隆铝业公司产能达100 kt/a |
1.3.6 奋安200 kt/a铝型材项目在合江开建 |
1.3.7 九衡铝业公司2020年8月投产 |
1.3.8 伟业江苏分厂扩建200 kt/a铝型材基地 |
1.3.9 彩虹铝业大截面铝合金型材项目投产 |
1.3.10 陕西眉县龙恒达公司铝型材项目开工建设 |
1.3.11 彩虹铝业55 MN挤压机投产 |
1.35 凤铝工业材板块在建200 MN、125 MN挤压线 |
1.3.12 盛路宸博铝业建通讯基材项目 |
1.3.13 兴辰铝业300 kt/a纳米铝材项目试生产 |
1.3.14 南山铝材公司批量生产高铁6005A铝合金型材 |
1.3.15 华建特种铝材项目开建 |
1.3.16 华皓新材料公司开工奠基 |
1.3.17 礼德太阳能铝材项目落户邹平 |
1.3.18 辉铝建100 kt/a铝型材项目 |
1.3.19 良鼎瑞特种铝线项目 |
1.3.20 德普铝业6 kt/a型材项目开工 |
1.3.21 顺泰一期型材项目投产 |
1.3.22 江苏华昌20 MN挤压线12月9日投产 |
1.4 其 他 |
1.4.1 大庆豫港龙泉铝加工项目加速建设 |
1.4.2 德德特种高端铝合金加工项目试运行 |
1.4.3 西北铝为南昌舰提供铝合金锻件 |
1.4.4 宁波路威拟在江西抚州建锻造铝车轮厂 |
1.4.5 山西兴县铝业项目2020年10月投产 |
1.4.6 云南沾益2个铝产业项目试生产 |
1.4.7 中国成功研制首件3.35 m铝锂合金火箭箱底 |
1.4.8 郑轻院700 MPa级Al-X-Li合金面世 |
1.4.9 和胜铝业一新合金取得专利 |
(2)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标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标 |
1.1.3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利用外资 |
1.2.2 利用外资效益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利用外资变迁的断代研究与本文的研究阶段划分 |
1.3.2 利用外资效益及机制研究 |
1.3.3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进展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理论基础与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
2.1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一般理论解释 |
2.1.1 发展中国家(地区)利用外资的动因解释 |
2.1.2 外商向发展中国家(地区)投资的动因解释 |
2.2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理论特性分析 |
2.2.1 内陆地区资源型省份利用外资动因解释 |
2.2.2 外商向内陆资源型地区投资的动因解释 |
2.3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
2.3.1 评价体系构建依据和思路 |
2.3.2 评价体系构建过程 |
2.3.3 评价体系权重设置和得分计算方法 |
2.4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预评价 |
2.4.1 综合效益预评价 |
2.4.2 综合效益预分解 |
第三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1991 年——内陆区位约束下的小规模探索阶段 |
3.1 1978-199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3.1.1 国际环境:全球产业转移与后石油危机下的能源投资逻辑 |
3.1.2 国内环境:“双缺口”下的重点区域开放 |
3.1.3 省内环境:消除内陆区位劣势的投资硬环境建设加速 |
3.1.4 政策环境:超国民待遇引资规模导向与山西省的资源型产业产能培育倾向 |
3.2 1978-199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3.2.1 主要历程:零星引资转向集中引资,随机引资转向能源重化工重点引资 |
3.2.2 总体情况:外资项目数和规模逐渐增大,投资行业快速拓展 |
3.2.3 阶段性问题:内陆劣势和营商环境短板导致引资规模小且资金到位率低 |
3.2.4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资绝对主导和美资占比较大 |
3.2.5 投资形式特征:高交易成本下的合资主导阶段 |
3.2.6 投资行业特征:以轻工业为主并逐渐向能源重化工倾斜 |
3.2.7 投资区域特征:省会太原“一家独大”和地市引资各具优势 |
3.3 1978-1991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3.3.1 变迁历程: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占主导地位 |
3.3.2 间接利用外资特征:政府主导的开发型引资,兼容公益性和盈利性 |
3.4 1978-199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3.5 1978-199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3.5.1 经济规模效益:对新增投资依赖较大且产出不稳定 |
3.5.2 创新效益:外资企业创新水平显着高于内资企业 |
3.5.3 协调效益:“煤焦冶电”四大部门投资比例趋增 |
3.5.4 绿色效益:外资企业碳生产率高于内资企业 |
3.5.5 开放效益:外向型外资企业引进偏少 |
3.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规模小但工资水平相对高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92-2001 年——内陆与资源型特征主导易位下的高速流入阶段 |
4.1 1992-200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4.1.1 国际环境:冷战结束、金融危机与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国际资本流向 |
4.1.2 国内环境:改革开放政策稳定性确立与“双缺口”缓解 |
4.1.3 省内环境: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产业转型和国企脱困外资需求量大 |
4.1.4 政策环境:投资规则向WTO并轨的主基调与山西省引资导向嬗变 |
4.2 1992-200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4.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
4.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澳台资与其他外资的此消彼长 |
4.2.3 投资形式特征:合资比例下降与合作比例上升 |
4.2.4 投资行业特征:投资行业趋向重型化 |
4.2.5 投资区域特征:投资区域协调性增加与开发区引资功能增强 |
4.3 1992-2002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4.3.1 变迁历程:注重公益性但限制盈利性,引资面向公共产品和工业设备 |
4.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
4.4 1992-200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4.5 1992-200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4.5.1 经济规模效益:外资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持续上升 |
4.5.2 创新效益:外资企业的创新优势持续扩大 |
4.5.3 协调效益:产出协调性下降,投资继续向“煤焦冶电”集中 |
4.5.4 绿色效益:外资工业的绿色生产水平优势继续扩大 |
4.5.5 开放效益:对经济开放度的促进作用先增后减 |
4.5.6 共享效益:小规模就业吸纳,高水平工资示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2002-2012 年——资源型经济优势强化与服务业快速引资阶段 |
5.1 2002-2012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5.1.1 国际环境:利用外资全球竞争加剧与能源价格驱动的煤炭投资旺盛 |
5.1.2 国内环境:吸引外资优势转换和利用外资目标转变 |
5.1.3 省内环境:基础设施改善与资源型经济对外资的“排斥” |
5.1.4 政策环境:开放领域渐广、准入前国民待遇与山西省能源原材料引资导向 |
5.2 2002-2012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5.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
5.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澳台资与其他外资的此长彼消 |
5.2.3 投资形式特征:各类投资方式比例保持相对稳定 |
5.2.4 投资行业特征:“煤焦冶电”项目偏多而服务业整体偏少 |
5.2.5 投资区域特征:区域协调性提升但开发区引资不稳定 |
5.3 2002-2012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5.3.1 变迁历程:援助性国际贷款减少,投资性国际银行商业贷主导 |
5.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
5.4 2002-2012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5.5 2002-2012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5.5.1 经济规模效益:外资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相对稳定 |
5.5.2 创新效益:外资创新水平总体较高但内部出现分化 |
5.5.3 协调效益:总体协调下,前期投资重型化导致本阶段产出协调度低 |
5.5.4 绿色效益:外资绿色生产水平继续优于内资但优势开始缩小 |
5.5.5 开放效益:外企在出口总额中的贡献增加但外企的外向度下降 |
5.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能力迅速提高但工资低于平均水平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2013-2018 年——资源型经济转型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双主导的高质量导向引资阶段 |
6.1 2013-2018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6.1.1 国际环境: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和引资竞争加剧 |
6.1.2 国内环境:经济新常态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构建 |
6.1.3 省内环境:资源型经济转型、营商环境修复和引资便利化条件打造 |
6.1.4 政策环境: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体系建设与区域开放政策一致性提升 |
6.2 2013-2018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6.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
6.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既有外商增资和跨国公司国内转移成为重要来源 |
6.2.3 投资方式特征:独资比例提高但仍然较低 |
6.2.4 投资行业特征:资源型经济转型催生独特的行业引资结构 |
6.2.5 投资区域特征:开发区的引资载体功能增强推动外商投资区域协调性增加 |
6.3 2013-2018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6.3.1 变迁历程:投资性国际商业贷款主导与挖掘山西特色争取援助性贷款 |
6.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
6.4 2013-2018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6.5 2013-2018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6.5.1 经济规模效益:港澳台资规模扩张推动外资整体规模提升 |
6.5.2 创新效益:内外资创新水平差距逐步缩小 |
6.5.3 协调效益:产出相对协调但投资再次开始偏向“煤焦冶电” |
6.5.4 绿色效益:碳生产率保持稳定甚至略有降低 |
6.5.5 开放效益:外资企业的外向度和外贸贡献度同步上升 |
6.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保持稳定,收入带动效益有所好转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反思与未来展望 |
7.1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总结 |
7.2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反思 |
7.3 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荣誉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产业生态与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文献综述 |
2.1 产业演进研究 |
2.1.1 产业演进的内涵 |
2.1.2 产业演进的影响因素 |
2.1.3 产业演进的路径选择 |
2.2 产业生态与产品空间研究 |
2.2.1 产业生态的研究进展 |
2.2.2 产品空间理论研究进展 |
2.3 资源型区域产业锁定与转型升级研究 |
2.3.1 资源型区域产业锁定及其成因 |
2.3.2 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与措施 |
2.4 文献评述 |
第3章 产业生态视角下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理论框架 |
3.1 从生态系统到产业生态系统 |
3.1.1 生态系统的构成 |
3.1.2 生态平衡及生态系统演替模型 |
3.1.3 产业生态系统的构成 |
3.1.4 产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演进模型 |
3.1.5 本文后续所使用的主要概念与模型 |
3.2 产业生态恶化与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抑制模型 |
3.2.1 基本假定 |
3.2.2 资源丰裕、资源繁荣与资源型区域产业生态恶化 |
3.2.3 产业生态恶化、低端锁定与资源型区域产业结构逆向演进 |
3.3 产业生态改良与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随机、促进模型 |
3.3.1 资源管制、资源依赖弱化与资源型区域产业中性演进:随机模型 |
3.3.2 政策引导、资源收益转化与资源型区域产业生态改良:促进模型 1 |
3.3.3 产业生态改良、内生驱动与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模型 2 |
3.4 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数理解析 |
3.4.1 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分析 |
3.4.2 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分析 |
3.5 三次产业演进与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拓展分析 |
3.5.1 三次产业演进、经济发展阶段与工业部门产业演进关系 |
3.5.2 资源依赖与三次产业演进的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的实证分析 |
4.1 省级层面中国资源型区域的划分依据 |
4.2 中国资源型省份产业演进的测度与特征:基于产品空间理论 |
4.2.1 基于产品空间理论的测度概念与方法 |
4.2.2 中国产业空间网络构建方法 |
4.2.3 中国产业空间网络的总体特征 |
4.3 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升级能力评价 |
4.3.1 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与产业空间网络特征 |
4.3.2 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特征 |
4.3.3 生产能力禀赋与产业密度特征 |
4.4 资源依赖对区域产业演进影响的实证检验 |
4.4.1 模型设定与样本选择 |
4.4.2 基准计量检验:2003-2013 |
4.4.3 补充计量检验:2007-2017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产业生态对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影响的计量检验 |
5.1 产业基础对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基于三维数据 |
5.1.1 三维数据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
5.1.2 三维数据模型基准计量检验:2003-2013 |
5.1.3 三维数据模型补充计量检验:2007-2017 |
5.2 产业生态对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研究 |
5.2.1 模型设定与样本选择 |
5.2.2 基准计量检验:2003-2013 |
5.2.3 补充计量检验:2007-2017 |
5.3 资源依赖抑制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中介机制检验 |
5.3.1 中介效应模型设定与样本选取 |
5.3.2 资源依赖“诅咒”经济发展水平的中介效应检验 |
5.3.3 资源依赖影响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的中介效应检验 |
5.3.4 资源依赖影响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的中介效应检验 |
5.4 拓展检验:替代原有被解释变量 |
5.4.1 资源依赖与区域产业低端锁定的实证检验 |
5.4.2 产业生态对区域产业演进影响的实证检验 |
5.4.3 资源依赖对产业生态的影响:机制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演进的典型案例研究:以山西长治为例 |
6.1 长治产业演进的总体特征与产业空间网络格局 |
6.1.1 长治经济发展与产业演进的总体特征 |
6.1.2 中国产业空间网络中的长治格局 |
6.2 长治产业演进的路径探索与转型方向 |
6.2.1 长治产业演进的路径依赖 |
6.2.2 长治产业演进的路径创造 |
6.2.3 长治产业退出导致路径中断 |
6.2.4 长治产业转型升级的未来方向 |
6.3 长治产业生态改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机制阐释 |
6.3.1 煤炭产业管制促进主导地位缓降与产业素质提升 |
6.3.2 产业生态改良为长治制造业、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
6.3.3 制造业、新兴产业助力长治产业演进向随机、促进模型转变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优化生态促进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建议 |
7.1 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
7.1.1 资源型区域路径依赖式产业升级 |
7.1.2 资源型区域路径突破式产业升级 |
7.2 资源型区域产业生态优化的政策建议 |
7.2.1 以产业关联推动资源型区域产业群落化发展 |
7.2.2 促进资源型区域生产要素禀赋升级 |
7.2.3 提升资源型区域产业服务能力 |
7.2.4 完善资源型区域产业基础设施保障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
附表 1“省份—行业—年份”三维数据Probit回归结果 |
附表 2 1999-2019 年长治市主要工业品产量 |
附图 1 2013 年中国正产业空间网络基准图 |
附图 2 2013 年中国负产业空间网络基准图 |
(4)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条件下的贸易利益个体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 |
一、文献解析法 |
二、数理建模法 |
三、计量分析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一、本文的创新 |
二、主要的不足 |
第一章 文献述评 |
第一节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定义 |
一、不确定性定义 |
二、不确定性与贸易政策选择 |
第二节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度量 |
一、不确定性指数 |
二、关税测量法 |
第三节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经济影响 |
一、宏观影响 |
二、中观影响 |
三、微观影响 |
第四节 消费者异质性与贸易利益个体分配 |
一、消费者异质性效用函数 |
二、贸易影响个体分配的途径 |
第五节 简要评述 |
一、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度量需要完善 |
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进口的影响研究值得深入挖掘 |
三、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微观消费者福利影响研究空白 |
四、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是影响贸易利益个体分配的另一重要因素 |
第二章 不确定性、优惠贸易协定及贸易利益分配的特征事实 |
第一节 不确定性的来源 |
一、经济增长压力 |
二、贸易保护主义 |
三、民粹主义 |
四、霸权主义 |
第二节 不确定性表现及特征 |
一、金融危机诱导因素增多 |
二、恐怖袭击、局部冲突和战争频发 |
三、自然灾害和流行性疾病肆虐 |
四、石油和粮食危机日益严峻 |
五、全球贸易和政治摩擦不断 |
六、全球不确定性上升趋势明显 |
第三节 优惠贸易协定发展趋势 |
一、优惠贸易协定覆盖的贸易份额不断上升 |
二、优惠贸易协定政策合作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加 |
三、优惠贸易协定下TPU呈下降趋势 |
四、全球贸易协定格局面临重构 |
第四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贸易利益分配不平等 |
一、国际间贸易利益分配不平等 |
二、国内贸易利益个体间分配不平等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TPU与贸易利益个体分配理论分析I:两国情形 |
第一节 模型的基本设定 |
一、需求侧基本设定 |
二、供给侧基本设定 |
三、贸易政策不确定性 |
第二节 小国情形 |
一、特殊情形 |
二、一般情形 |
第三节 大国情形 |
一、确定性政策基准 |
二、不确定性条件下的贸易政策 |
三、TPU与消费者个体贸易利益分配 |
第四节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消除 |
一、贸易政策 |
二、产业政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TPU与贸易利益个体分配理论分析II:多国情形 |
第一节 基本模型设定 |
一、需求侧模型设定 |
二、供给侧模型设定 |
第二节 小国情形 |
一、边际成本 |
二、竞争效应 |
第三节 大国情形 |
一、确定性政策基准 |
二、不确定性条件下的贸易政策 |
三、TPU与消费者个体贸易利益分配 |
第四节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消除 |
一、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影响的自动消除 |
二、贸易政策 |
三、产业政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经验研究:基于中国入世的准自然实验 |
第一节 计量模型设定 |
一、影响因素分解 |
二、价格指数分解 |
三、竞争效应 |
第二节 数据来源和变量选取 |
一、数据来源 |
二、变量选取和说明 |
第三节 基本回归结果 |
一、基准回归 |
二、稳健性检验 |
三、安慰剂检验 |
第四节 机制检验 |
一、国内品和进口品分解 |
二、种类效应和价格效应分解 |
第五节 拓展分析:出口国竞争和进口国竞争 |
一、出口国竞争 |
二、进口国竞争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反事实模拟:双边和多边TPU的消除 |
第一节 模拟方法和计量方程说明 |
一、模拟方法 |
二、计量方程 |
第二节 双边模拟结果 |
一、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消除 |
二、TPU消除后贸易利益的个体分配 |
第三节 多边模拟结果 |
一、出口国间竞争角度模拟结果 |
二、进口国间竞争角度模拟结果 |
本章小结 |
结论、政策含义与研究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一、当前世界经济进入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超级不确定性时代 |
二、代表性消费者框架下TPU的贸易利益估计存在偏误 |
三、替代弹性越高的消费者遭受的贸易利益损失低 |
四、优惠贸易协定可以降低和消除TPU及其影响 |
五、适当的产业补贴可以消除TPU的影响 |
六、TPU的影响会因国家之间的竞争而自动消失 |
七、中国加入WTO主要通过降低TPU提高消费者贸易利益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一、开放型世界经济是应对全球不确定性冲击的重要举措 |
二、覆盖面更广的多边贸易协定是重要的开放载体 |
三、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是新时代的要求 |
第三节 未来展望 |
一、展开中间品机制的理论研究 |
二、展开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创新的理论研究 |
三、展开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生产要素市场影响的理论和经验研究 |
四、完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度量方法 |
五、强化基于现实问题的应用研究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中国能源转型中电能替代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现状 |
1.2.1 国外能源转型中电能替代相关研究 |
1.2.2 国内能源转型中电能替代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相关理论概述 |
1.4.1 电能替代的界定和内涵 |
1.4.2 电能替代的外部性 |
第2章 我国能源转型中电能替代政策发展 |
2.1 我国能源转型中电能替代主要政策分类 |
2.1.1 居民采暖领域政策 |
2.1.2 生产制造领域政策 |
2.1.3 交通运输领域政策 |
2.1.4 电力供应与消费领域政策 |
2.2 我国能源转型中电能替代政策趋势 |
2.2.1 各类型政策数量呈跳跃式加速发展 |
2.2.2 各领域政策数量呈递进式匀速发展 |
2.2.3 政策着力点集中于电力供应与消费领域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能源转型中电能替代的现存问题及影响因素 |
3.1 我国能源转型中电能替代的现存问题 |
3.1.1 电能替代技术存在滞后性 |
3.1.2 电能替代政策效用不明显 |
3.1.3 电能替代面临“性价比”困境 |
3.2 我国能源转型中电能替代的影响因素 |
3.2.1 技术水平要素 |
3.2.2 政策激励要素 |
3.2.3 经济性要素 |
3.3 江苏鸿泰钢铁公司电窑炉替代案例分析 |
3.3.1 电能替代前用能设备状况 |
3.3.2 技术可行性分析 |
3.3.3 政策激励分析 |
3.3.4 经济可行性分析 |
3.3.5 环境效益及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电能替代政策模拟情景构建及评价 |
4.1 LEAP-Electric模型建模机理 |
4.1.1 LEAP模型简介 |
4.1.2 中国电能替代LEAP-Electric模型设计 |
4.2 LEAP-Electric模型政策情景描述与设置 |
4.2.1 政策情景描述 |
4.2.2 各政策情景下参数的参考来源和设定 |
4.3 中国能源转型中电能替代政策情景模拟结果 |
4.3.1 政策情景模拟的宏观结果 |
4.3.2 政策情景按领域分类模拟结果 |
4.4 中国能源转型中电能替代政策分析与评价 |
4.4.1 宏观电能替代不同类型政策分析与评价 |
4.4.2 按领域分类电能替代不同类型政策分析与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能源转型中电能替代政策建议 |
5.1 强化落实指令型政策执行实现政策目标 |
5.1.1 推动政策方案中各部门全过程落实 |
5.1.2 加快公共建筑行业强制性指标建立 |
5.2 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政策作用加快技术升级 |
5.2.1 提升居民采暖领域技术的先进性 |
5.2.2 提高交通运输行业技术创新能力 |
5.3 补充完善激励政策体系增强用电意愿 |
5.3.1 健全高耗能工业改造激励机制 |
5.3.2 推进电价机制市场化改革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6)全球矿业周期嵌套模型与我国矿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5 论文研究工作量 |
2 经济周期的基本理论、分类及分解方法 |
2.1 经济周期的概念 |
2.2 不同尺度经济周期理论 |
2.3 各种经济周期的相互作用与嵌套 |
2.4 古典周期、增长周期与增长率周期 |
2.5 周期的分解方法 |
3 经济长波下的矿业长周期波动 |
3.1 各种理论对经济长波的研究和划分 |
3.2 经济长波与矿业长周期的划分 |
3.3 产业结构变动和主导产业转换与矿业长周期的形成 |
3.4 全球产业转移和工业化国家(地区)轮动与矿业长周期的形成 |
3.5 经济和矿业长周期与国际政治格局变迁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人口结构变化的矿业中长周期波动 |
4.1 人口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理论 |
4.2 中国的人口周期与经济周期、矿业周期 |
4.3 日本的人口周期与经济周期、矿业周期 |
4.4 美国的人口周期与经济周期、矿业周期 |
4.5 人口周期、人口结构影响经济增长和矿业发展的原理 |
4.6 印度能否成为下一个全球矿业引擎? |
4.7 矿业中长周期与矿业长周期的关系 |
4.8 本章小节 |
5 经济中波下的矿业中周期波动 |
5.1 经济中波理论的提出和研究 |
5.2 全球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中波 |
5.3 矿业中周期的划分 |
5.4 矿业中周期与美元指数、美国利率周期 |
5.5 矿业项目的勘探与建设周期 |
5.6 本章小结 |
6 中国的经济中波与地勘投入周期 |
6.1 我国财政周期与经济波动周期 |
6.2 地勘投入周期的划分 |
6.3 地勘投入和地勘周期的影响因素 |
6.4 历次地勘周期的深层经济政治因素分析 |
6.5 本章小节 |
7 矿业短周期与库存周期 |
7.1 库存周期与价格周期 |
7.2 中国的库存周期与矿产品价格/矿业短周期 |
7.3 库存周期的普遍存在: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短周期 |
7.4 1961年以来全球矿产品价格短周期的分解 |
7.5 本章小结 |
8 矿业周期的嵌套及预测 |
8.1 矿业周期的嵌套 |
8.2 矿业周期的预测 |
8.3 周期嵌套与经济危机、矿产品熊市的产生 |
9 对我国矿业产业发展的建议 |
9.1 国家矿业产业政策的制定与矿业周期 |
9.2 矿企利用矿业中周期逆周期开展矿业投资 |
9.3 矿业产业链企业利用矿业短周期避险、融资和投机 |
9.4 本章小结 |
10 结论 |
10.1 取得的主要成果 |
10.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区域工业企业空间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交互关系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基础 |
1.2.1 经典区位理论 |
1.2.2 现代区位理论 |
1.2.3 产业集群主要理论 |
1.2.4 新经济地理学 |
1.2.5 演化经济地理学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研究进展与本文研究框架 |
2.1 工业企业空间结构及演化 |
2.1.1 关于度量企业空间集聚方法的研究 |
2.1.2 基于大尺度的研究 |
2.1.3 基于小尺度的研究 |
2.2 全要素生产率 |
2.2.1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 |
2.2.2 分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 |
2.2.3 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 |
2.2.4 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 |
2.3 研究框架构建 |
2.3.1 区域工业企业空间结构的演化机制 |
2.3.2 区域工业企业空间结构演化的路径依赖 |
2.3.3 区域工业企业空间结构演化的路径突破 |
2.3.4 区域工业企业空间结构演化与全要素生产率的交互关系 |
第三章 陕西省工业企业发展概况 |
3.1 自然地理特征与三大经济区划 |
3.1.1 陕西省的自然地理特征 |
3.1.2 三大经济区域 |
3.2 西部大开发前陕西省工业发展概况 |
3.2.1 工业化初期 |
3.2.2 工业化结构调整期 |
3.2.3 起飞发展期 |
3.3 西部大开发以后的快速发展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陕西省工业企业空间结构的演化分析 |
4.1 数据处理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 基于POI数据的工业产业空间结构演化分析 |
4.2.1 基于标准差椭圆的分析 |
4.2.2 全体工业企业核密度变化 |
4.2.3 按企业控股情况分类的企业核密度变化 |
4.2.4 按行业分类的企业核密度变化 |
4.2.5 制造业细分行业企业的核密度变化 |
4.3 县域工业企业空间结构演化 |
4.3.1 县域工业企业空间分布 |
4.3.2 空间自相关和热点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陕西省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其空间分布 |
5.1 投入产出变量的选取 |
5.2 基于DEA超效率模型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 |
5.2.1 分区县的DEA超效率测算 |
5.2.2 分行业的DEA超效率测算 |
5.3 基于DEA-M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 |
5.3.1 DEA-M指数模型 |
5.3.2 分年度DEA-M指数测算结果分析 |
5.3.3 分县域DEA-M指数测算结果分析 |
5.3.4 分县域分年度的DEA-M指数测算结果分析 |
5.4 二位数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要素生产率对陕西省工业企业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 |
6.1 影响工业企业空间结构的因素 |
6.2 地理加权回归 |
6.2.1 筛选显着性变量 |
6.2.2 地理加权回归结果分析 |
6.2.3 探讨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
6.3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分析 |
6.3.1 q统计量分析 |
6.3.2 交互作用探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陕西省工业企业空间结构演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
7.1 模型与变量 |
7.2 数据处理 |
7.2.1 区位商 |
7.2.2 产业关联 |
7.3 回归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8)重庆市工业行业研发投入产出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问题的背景与研究的意义 |
1.1.1 问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结构安排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 |
1.4.2 研究的不足 |
2 理论借鉴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借鉴 |
2.1.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1.2 产业创新理论 |
2.1.3 产业创新系统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研发资本存量的核算相关研究 |
2.2.2 研发投入产出效率的测算 |
2.2.3 研发投入产出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
2.2.4 文献评述 |
3 重庆市工业行业研发资本存量估算与结果分析 |
3.1 重庆市工业行业研发资本存量估算 |
3.1.1 估算模型 |
3.1.2 关键参数 |
3.2 研发资本存量估算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重庆市工业行业研发投入产出的现状分析 |
4.1 重庆市工业行业研发人员投入现状分析 |
4.2 重庆市工业行业研发产出现状分析 |
4.2.1 重庆市工业行业新产品销售收入现状分析 |
4.2.2 重庆市工业行业专利申请数量现状分析 |
4.2.3 重庆市工业行业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现状分析 |
4.2.4 重庆市工业行业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数现状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重庆市工业行业研发投入产出效率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变量、数据与模型选择 |
5.1.1 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
5.1.2 模型选择 |
5.2 重庆市工业行业研发效率测算结果分析 |
5.2.1 重庆市工业行业整体研发效率分析 |
5.2.2 重庆市工业行业不同组别研发效率分析 |
5.3 重庆市工业行业研发效率影响因素实证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政府层面的相关对策 |
6.2.2 企业层面的相关对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附表 |
B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9)产业转移视角下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目的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一、研究内容 |
二、结构安排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一节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平衡发展理论 |
二、分工贸易理论 |
三、梯度转移理论 |
四、增长极理论 |
五、循环累计因果理论 |
六、点轴开发理论 |
七、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
八、述评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一、区域发展理论 |
二、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 |
三、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 |
四、区域协调机制研究 |
五、述评 |
第二章 国内外区域协调发展实践 |
第一节 国外区域协调发展实践 |
一、美国的区域协调发展实践 |
二、日本的区域协调发展实践 |
三、德国的区域协调发展实践 |
四、欧盟的区域协调发展实践 |
第二节 国内区域协调发展实践 |
一、指导思想与行动 |
二、经济区域划分演变进程 |
三、区域发展战略演进 |
第三节 区域协调实践经验与启示 |
一、国外区域协调发展的五点成功经验 |
二、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三层制约因素 |
第三章 产业转移视角下区域协调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区域间产业转移动因 |
一、区域间劳动力要素移动分析 |
二、资本要素移动分析 |
第二节 产业转移中的区域协调演进路径 |
一、劳动密集阶段 |
二、资本密集阶段 |
三、技术密集阶段 |
第三节 产业转移中的区域协调机制体系 |
一、开放机制 |
二、协作机制 |
三、流通机制 |
四、空间机制 |
第四章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及成因 |
第一节 区域协调发展现状 |
一、区域间国内生产总值占比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 |
二、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现状 |
第二节 区域协调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
一、部分区域产业结构转型迟滞凝缓,产业同构现象并存 |
二、行政区经济背景下区域利益矛盾协调机制缺位 |
三、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生策略仍在博弈中演进 |
四、“老少边穷”、“东北地区”等特定区域问题突出 |
第三节 区域不协调发展形成的主要原因 |
一、区域发展战略 |
二、区位条件 |
三、公共服务差异 |
四、制度环境差别 |
五、要素市场扭曲 |
第三节 区域协调发展趋势 |
一、区域发展差距变动趋势 |
二、区域发展差距新态势 |
第五章 我国产业转移空间格局演变实证研究 |
第一节 模型与数据 |
一、模型方法 |
二、数据来源 |
第二节 产业转移的演变路径 |
一、三次产业的演变路径 |
二、第一产业的演变路径 |
三、第二产业的演变路径 |
四、第三产业的演变路径 |
第三节 产业转移的空间格局 |
一、第一产业的空间格局 |
二、第二产业的空间格局 |
三、第三产业的空间格局 |
第六章 我国产业转移中区域分工协调实证研究 |
第一节 评价方法 |
一、区域分工评价方法 |
二、地区专业化评价方法 |
三、产业转移路径评价方法 |
第二节 我国区域产业分工转移评价 |
一、数据来源及其说明 |
二、产业分工转移情况评价结果 |
第七章 产业转移视角下的区域协调发展策略 |
第一节 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新要求 |
一、着眼于更高质量的发展 |
二、着眼于更有效率的发展 |
三、着眼于更加公平的发展 |
四、着眼于更可持续的发展 |
第二节 扎实推进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新任务 |
一、加大力度支持老少边贫地区发展 |
二、推进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 |
三、因地制宜推进四大板块发展 |
第三节 推进“五个一体化”促进产业区域间转移 |
一、实现交通运输一体化 |
二、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 |
三、强化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 |
四、促进公共服务一体化 |
五、构建产业协同一体化 |
第四节 构建现代化区域治理体系的长效机制 |
一、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发展衡量评价体系 |
二、制定区域发展风险识别与应对预案 |
三、健全区域协调发展工作推进机制 |
四、创新完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工具 |
五、推进区域治理现代化法制化 |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京津冀产业协同研究述评 |
一、基于产业结构的视角 |
二、基于产业布局的视角 |
三、基于机制构建与产业政策的视角 |
四、基于产业关联的视角 |
五、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框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研究框架 |
二、创新点 |
三、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产业协同理论 |
第一节 协同理论的思想渊源 |
一、亚当·斯密的协同思想 |
二、马克思的协同思想 |
三、亚当·斯密与马克思关于协同思想的比较与分析 |
四、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协同思想 |
第二节 协同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
一、协同理论的基本要义 |
二、协同效应与协同机制 |
三、协同理论体系在社会科学领域的丰富和发展 |
第三节 产业协同 |
一、产业协同的内涵 |
二、产业协同的构成 |
三、产业协同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二章 产业协同分析体系 |
第一节 产业协同的动因 |
一、要素流动的自由化 |
二、区域发展格局的均衡化 |
三、获取规模经济的最大化 |
第二节 产业协同机理 |
一、产业协同机制体系 |
二、产业协同的基本要求 |
三、产业协同的评价标准 |
第三节 产业协同的理论范式 |
一、产业协同结构 |
二、产业协同绩效 |
三、产业协同行为 |
四、产业协同种类 |
五、产业协同政策 |
第四节 产业协同指标体系 |
一、产业协同模型的构建 |
二、产业协同的影响因素 |
三、产业协同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三章 京津冀产业协同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的演进史 |
一、战略资源的再调整与再分配期(1949——1979) |
二、产业协同发展萌芽期(1979——1996) |
三、产业协同快速发展期(1996——2004) |
四、产业协同加速期(2004年——2014年) |
五、产业协同发展突破期(2014年——) |
六、结论 |
第二节 京津冀产业协同现状 |
一、协同形式的多样性 |
二、协作框架的广泛性 |
三、利益纠葛的复杂性 |
四、协同机制的集成性 |
第四章 京津冀产业协同的比较、分析与借鉴 |
第一节 基于投入产出表的比较 |
一、京津冀产业协同的检验 |
二、长三角地区产业协同的检验 |
三、两大城市群产业协同的比较与分析 |
第二节 基于产业协同指标体系的比较 |
一、京津冀产业协同指标体系 |
二、沪苏浙产业协同指标体系 |
三、京津冀与沪苏浙产业协同指标体系的比较 |
第三节 国外产业协同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
一、强化并完善核心城市内城市区的服务功能 |
二、突出中心城市核心功能的专业化 |
三、实现将城市——区域之间点效应与面效应的有机协同 |
第五章 京津冀产业协同的困境及成因 |
第一节 产业结构协同的困境及成因 |
一、产业分工不清晰 |
二、主导产业布局不合理 |
三、产业增加值的结构性差异明显 |
第二节 产业组织协同的困境及成因 |
一、市场协同性的欠缺 |
二、综合实力悬殊 |
三、所有制结构失衡 |
第三节 产业关联协同的困境及成因 |
一、产业悬崖的存在 |
二、外向度的不同 |
第四节 产业协同机制的困境与成因 |
一、行政主导的边界过于泛化,市场机制建设滞后 |
二、产权界定的不清晰 |
三、博弈地位的不对等 |
四、利益协调机制的缺位 |
第六章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机制与路径 |
第一节 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的基本思路 |
一、注重发展理念的协同性 |
二、注重治理范式的整体性 |
三、注重产业载体的关键性 |
第二节 京津冀产业协同的机制设计 |
一、设立协同推进的组织框架 |
二、明细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 |
三、构建科学的产业协同机制体系 |
第三节 京津冀产业协同的路径 |
一、区域空间尺度重组的基本内涵 |
二、京津冀区域空间尺度再重组的现实性与必要性 |
三、京津冀区域空间尺度再重组的范式 |
四、京津冀区域空间尺度再重组的实践路径 |
五、结语 |
后记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2篇 |
致谢 |
四、2003年中国有色金属加工业10件大事(论文参考文献)
- [1]2020年世界铝加工业进展概览(上)[J]. 王祝堂,莫兆洋. 轻金属, 2021(10)
- [2]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D]. 赵永斌. 山西大学, 2021(02)
- [3]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研究[D]. 边云涛.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4]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条件下的贸易利益个体分配研究[D]. 龚联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
- [5]中国能源转型中电能替代政策研究[D]. 李其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6]全球矿业周期嵌套模型与我国矿业发展对策研究[D]. 张恒.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7]区域工业企业空间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交互关系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D]. 巨虹. 西北大学, 2019(01)
- [8]重庆市工业行业研发投入产出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罗小翔. 重庆大学, 2019(01)
- [9]产业转移视角下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与对策研究[D]. 李传松.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10]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问题研究[D]. 魏丽华.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