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玉敏新乐市第四中学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网络越来越普遍的广泛使用,网络语言是信息化时代下的汉语言的变化和应用。本文叙述了汉语言的发展阶段,网络语言的原因特点,以及在信息时代如何规范使用汉语言。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汉语言网络语言规范使用
一汉语言的发展
汉字跟世界上其他文字一样,经历了手写、机械化和信息化三个时代。
手写时代,重视字形规范。例如强秦的“书同文”,盛唐的《干禄字书》,新中国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都是这种意念的典型映现。
19世纪70年代,打字机进入市场,开启了文字的机械化时代。使用拉丁字母的欧美人打起字来轻松快捷,西文印制步入家庭。而笨重的汉字打字机无法入户,拼音文字之便独领风骚。与此同时,方块字备受诟病,汉字改革呼声甚高。
“忽如一夜春风来”,倏忽降临的文字信息化时代,彻底改换了汉字的呈现方式、阅读形态和存储、传输路径。
二信息化时代的汉语言特点
互联网的持续繁荣发展,尤其是社交媒体形式的不断更新,为网络流行语的创造、传播提供了平台。一些网络流行语也呈现出了和以往不一样的独具特色的特点。
1.以传统的现代汉语为基础,演化而来。无论网络语言如何变化都离不开汉语语言的3要素:语音、语词、语法。最多加上一些数字和英文。数字也是以中文语音的形式出现。“按语言学的惯例,要对一种语言进行观察分析,通常的做法是对其语音、词汇、语法进行分析。如果按这一方法来看,可以发现,网络语言与现代汉语普通话在语言的以上特征方面并无二致。其语音,也仍是现代汉语的语音;其语法,无论从语感上还是语法分析上,也可判定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法一致;其词汇,也离不开现代汉语的基本词汇,词类也基本上与现代汉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等几大词类相当,只是大家通常所举的网络词汇是网络语言特有的,但这是具体的有限的个体,不足以说明它与现代汉语存在本质区别。因此,网络语言本质上是现代汉语的一种变体,是现代汉语在网络交流环境中的一种变体,并非一种与现代汉语并列的语言。正如现代汉语在学校中的青少年中存在一些特有的表达一样,如称“偶(呕)像”为“呕吐对象”,“特困生”指“特别容易犯困的学生”等等,可我们并不认为存在一种与现代汉语并列的校园语言,所以,我们同样认为,并不存在一种与现代汉语并列的网络语言。现代汉语同样还会在特定的人群中产生变体,有自己的一些特有的表达方法,比如犯罪团伙中的黑话或行话,可我们并不认为有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多种语言。这是关于现代汉语的语言学常识。”
2.诙谐、风趣,形象性,变化多样。
3.创新性。网络是活跃的世界,随着发展各种新的语言伴随而生。
4.经济性。节约时间,降低成本。
5.粗俗化。网络语言发展伴随而生的带有粗俗话,因为没有身份的束缚,这是一个虚幻的世界。人们在网络上互相对峙,和对骂,以及出现一些污秽的语言。
6.年轻化。
7.不断地在进行优胜劣汰的选择和筛选。如果留意和总结一下近几年人们在表示愤怒时常说的词语就会发现一条清晰的演化路线。即从最初由港台引进的“哇噻”(尽管后来在国内它大多代表惊喜的意思,但起初这却是句骂人的话)——我操——我靠——我倒(现在多用这个字面上比较文明的形式)——我晕(目前正流行,本人认为其是“我倒”的替代词)。为什么中间的那几个都被人们从起初的接受到后来的放弃,这是一个人民群众在语言使用过程中选择的过程,那些不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词语最终会被抛弃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而只有那些被大多数人所认可的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
三信息化时代如何规范使用汉语言
1.规范使用网络语言,应首先考虑网络语言不同层级的特点。网络语言是一个复杂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给力、点赞、接地气、正能量”等词,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汉语词汇系统,其使用应得到支持,如“给力”已被收入《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二是“人艰不拆、喜大普奔、童鞋”等词,表义晦涩,缺乏规范,不提倡在公共场合、大众媒体中使用。三是“逗比”“逼格”等,品位低俗粗鄙,会对汉语系统造成破坏性影响,应予禁用。总之,网络语言使用不仅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标准,符合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规则,而且要健康向上,不低俗。
2.学校教育是加强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主阵地。我们从教材、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等方面正本清源,加强规范,以“教”促“学”,以课堂辐射课外。我们还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并将继续举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书法名家进校园等活动,引导青少年亲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在高考中提出了“笔试一律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答题”的明确要求。
3.创新监管政策,根据当前社会语言生活面临的新挑战,注重完善法律法规,加强依法监管,召开网络监管部门、语言文字专家、网络运营商、教师代表等参加的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题研讨会,为立法做充分准备。继续组织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办法》研制调研和起草工作,使网络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有法可依。同时兼顾协调现实语言生活和虚拟语言生活两大空间,联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部门加强对国家机关、学校、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公共服务行业等重点领域语言文字使用监管;联合中宣部、中央网信办等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加大对网络空间语言使用的监管力度。
此外,规范使用网络语言,还应考虑其不同使用范围。在公众场合,特别是传统媒体中,要杜绝出现不规范、不健康的网络语言,以更好发挥其榜样作用。在社会语言生活和网络空间,特别是私人交际场合,网络语言的使用边界略宽,应更多从引导的视角出发加强宣传。
【结论】:事实上,一种语言,只要仍在为人类的交际服务,就是活的、变化的语言,就必然会随时进行新陈代谢。任何社会,只要它不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社会,只要它还在不断地进展,就必然会经常出现新的词语。更新是事物的生命力所在,只有更新,才能推动语言的发展。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网络语言真切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应该走进我们的课堂。如果能积极引导,驱利避害,网络语言对于汉语言的发展肯定是有利的。
参考文献:百度文库信息化时代下的汉语变化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