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拟从美学的视角来审视黄梅戏舞台剧《徽州女人》的音乐创新,并使用民族音乐学的方法对黄梅戏音乐的文化背景做出较为详细的阐释,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将黄梅戏的音乐及其美学特征作纵横两个方向的比较,力求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现象,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准确细致地把握黄梅戏《徽州女人》的音乐创新及其美学意义。黄梅戏舞台剧《徽州女人》的音乐在曲体、调式、音域与调高、旋法、伴唱与合唱、描写音乐等方面均融入了新的元素,并且吸收了众多姊妹艺术以及其他音乐艺术的音乐因素和创作手法。从音乐美学的角度端详,可以发现该剧的音乐美学特征对传统的黄梅戏音乐基本美学特征有所突破,即“柔”中带“刚”、“俗”中见“雅”、“嗲”而不“腻”、“杂”而可“融”,这些美学特征使该剧既新意盎然又没有脱离黄梅戏这一大家族。对于这些对传统的“颠覆”,评论界众说纷纭,笔者认为,该剧的音乐创作既是一种创新,也是对传统的继承,无论怎样,其音乐创作的探索精神是值得肯定的,其尝试的手法是值得研究和借鉴的,只是在黄梅戏音乐创新时必须把握住美学的“度”,这样,不仅可以为黄梅戏艺术发展探索出一条可行性道路,又可以对其他戏曲音乐的改革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