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超干燥保存是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种质保存方法,在降低能耗、替代低温保存、保护物种多样性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并为在常温下长期便捷的大规模保存种质资源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本文以山合欢(Albizia kalkora)、车桑子(Dodonaea viscosa)、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 langbianensis)、木豆(Cajanus cajan)、酸角(Tamarindus indica)、小桐子(Jatropha curcas)、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7个树种的种子为试材,选取含水量、包装方法、保存温度和回湿方法4个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和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进行超干燥保存一年。检验种子的活力状况以筛选适宜的保存方案。同时测定保存后种子的一些生理生化指标,如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总糖含量、脂肪酸组分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以探索其保存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含水量、包装方法、保存温度和回湿方法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种子超干保存效果。其中含水量是决定因素,回湿方法也有一定影响,不同树种种子其超干保存最适含水量和回湿方法并不一致,包装方法和保存温度对种子超干保存效果的影响很小。种子超干保存的最适含水量不因保存温度而变。依据种子组分和形态大致归类,油脂类种子耐干性较好,大粒种子比小粒种子耐干性好,组分和原生境都是影响种子耐干性的因素。7个树种种子进行超干保存是可行的,适宜的超干保存方案为:1、山合欢(3.29%含水量+自封袋包装+常温保存+气候箱回湿)2、车桑子(5.25%含水量+自封袋包装+常温保存+20%PEG回湿)3、思茅松(4.24%含水量+自封袋包装+常温保存+20%PEG回湿)4、木豆(4.94%含水量+20%PEG回湿)5、酸角(5.05%含水量+20%PEG回湿)6、小桐子(5.39%含水量+不经回湿)7、云南松(7.09%含水量+20%PEG回湿)。此方案下种子保存效果优于对照。超干保存中不同水分梯度和回湿方法种子的相对电导率、MDA含量、Pro含量、总糖含量、脂肪酸组分、SOD活性、POD活性和CAT活性都有显著差异。相对电导率、MDA含量、总糖含量与发芽率变化呈负相关关系,Pro含量、脂肪酸不饱和指数和3种保护酶活性与发芽率变化呈正相关关系。超干保存生理生化机理是:适宜的含水量和回湿方法有利于种子内部Pro含量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提高、3种保护酶活性增强、总糖含量降低、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降低,从而使种子保持较高的生活力。得出了快速检验各种子超干保存效果的数学模型,有待于生产上进一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