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作为一种人类情感的表现符号,色彩与文学有着共通之处。色彩在不同的艺术环境中产生多样的艺术效果,使其应用的领域丰富而广泛。与文学创作中环境的刻画、氛围的烘托、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作者的审美旨趣、社会理想与创作风格等方面紧密相连,这成为色彩在文学的土壤中扎根的根本条件。新文学时期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理念的引进,中西方思想经历了碰撞、交融、重铸的发展历程,期间中国作家作品中的创作方式和审美理念也呈现出了明显的转变,色彩作为与文学作品中艺术表现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我们掌握这一转变的重要线索。色彩,作为现代艺术狂热理念的一种,在20世纪初,随着中国国门的继续打开和西学的输入,对新文化运动在文化创生的思路上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也为中国现代艺术观念的确立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实践范例。新文化运动的参与者们在传承中国传统色彩观念的同时,吸纳西方现代丰富的色彩造型理念,在各自的领域使其作品呈现出用色大胆出新、色彩意象丰富的现代化艺术风貌,进而形成各自作品中独特的色彩意象观念的创作风格。文章以中国现代文学中有代表性的语言大师的作品为例进行文本分析,作为佐证和进一步的说明,通过考察不同的色彩观念对中国新文学从形式到内容上的影响,可以看出新文学色彩观在现代文学语境中产生的精神特质与生发出来的种种影响反映出其色彩观的形成体现出了明显的现代性价值诉求的复杂形式,而这一复杂形势的形成又与现代中国思想与文化的总体运行趋势基本趋于一致。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新文学百年纪念”学术研讨会综述[J]. 鲁迅研究月刊 2018(03)
- [2].从神圣到屈辱:中国新文学中一个主题的兴衰[J].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7(02)
- [3].本刊稿约[J]. 新文学评论 2016(04)
- [4].本刊稿约[J]. 新文学评论 2016(02)
- [5].本刊稿约[J]. 新文学评论 2016(03)
- [6].重构思想史和中国新文学交融的学术平台——中国新文学学会第32届年会暨“思想史视野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学术研讨会综述[J]. 新文学评论 2016(04)
- [7].起步的十年:茅盾在商务印书馆[J]. 教育 2017(14)
- [8].晚清还是五四,中国新文学起点探究[J]. 北方文学 2017(17)
- [9].八道湾十一号的文化蕴涵——由黄乔生《八道湾十一号》说开去[J]. 绍兴鲁迅研究 2017(00)
- [10].中国新文学的“外因”[J]. 长江丛刊 2017(32)
- [11].中国新文学的“外因”[J]. 长江丛刊 2017(30)
- [12].中国新文学批评的传统与现状——中国新文学学会第28届年会暨萧殷与中国新文学批评学术研讨会综述[J]. 新文学评论 2012(04)
- [13].百年中国新文学史料的保存、整理与研究[J]. 新文学史料 2017(02)
- [14].两浙人文传统与中国新文学思潮的建构[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7(02)
- [15].《〈新青年〉时代——中国新文学先锋剪影》前言[J]. 鲁迅研究月刊 2017(08)
- [16].如何评价楹联对中国新文学的影响——兼与肖百容先生商榷[J]. 云梦学刊 2016(01)
- [17].诗意的思想在现代——余光中与“中国新文学”的精神重塑[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 [18].传统与现代:一个永恒的话题(笔谈) 主持人语[J].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2009(10)
- [19].读《楹联传统与中国新文学》而同作者商榷[J]. 对联 2018(11)
- [20].论中国新文学的音乐性[J]. 中州学刊 2010(05)
- [21].中国新文学与农民关系之研究[J]. 江苏社会科学 2008(05)
- [22].文学史的起搏器——略谈中国新文学的“内源性”[J]. 文艺争鸣 2019(11)
- [23].论中国新文学乡土叙事的发生及其理论溯源[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 [24].中国新文学研究增殖及其路径选择[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 [25].中国新文学的“外因”[J]. 长江丛刊 2018(01)
- [26].中国新文学的“外因”[J]. 长江丛刊 2017(35)
- [27].还原历史的努力与缺憾——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再反思[J]. 华中人文论丛 2013(01)
- [28].评《中国新文学20世纪域外传播与研究》[J].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4(05)
- [29].论留日“浙江潮”对中国新文学的催生意义[J]. 学术界 2012(03)
- [30].回首三十年代 中国新文学珍本在台湾(下)[J]. 收藏 20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