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对人工湿地在城市污水回用中的可行性进行研究,试验分析了石菖蒲、美人蕉、水芋、杜鹃、一叶兰和袖珍椰子六种植物湿地系统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1~7d)下对二级出水中NH3-N、TP的去除效果,结果显示6种植物湿地系统对二级出水中的NH3-N、TP的去除效果存在差异,但随着水力停留时间的加长,各系统的总体变化趋势较为接近。各植物本身对氮、磷去除的作用并不明显,在中水回用的设计过程中,湿地植物的选择完全可以从美学的角度出发选择相应的适合在湿地或水体生活的植物,以增加湿地系统的景观效应。同时,试验研究了垂直流和表面流两种人工湿地系统在水力停留时间为2d条件下,在不同季节对二级出水中TN、TP和粪大肠菌群的去除效果,结果显示人工湿地应用于二级出水的深度处理,对于满足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尤其是观赏性河道和湖泊类)的水质指标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上,对人工湿地的景观效应进行了研究,并结合西科大校园景观水体的现状,运用人工湿地污水回用工艺对西科大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回用于校园景观水体进行了设计与分析,分析认为通过在现有水道的基础上建设人工湿地污水回用系统,既对学校污水处理厂的出水进行了深度处理,满足了学校景观环境用水的水质指标,又结合了校园的景观建设,同时还节省了建设专门的污水深度处理设施的占地和投资,具有一举多得的好处。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绪论1.1 课题研究背景1.1.1 我国水资源及利用现状1.1.2 城市污水回用的必要性1.2 课题的意义与国内外研究现状1.2.1 二级出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意义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2 人工湿地在城市污水回用中的可行性2.1 人工湿地的概念、类型及其净化机理2.1.1 人工湿地的概念2.1.2 人工湿地的类型及流程2.1.3 人工湿地的净化机理2.2 城市污水的主要回用方式及存在的问题2.2.1 城市污水的主要回用方式2.2.2 传统污水回用方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2.3 人工湿地应用于污水回用中的优点2.3.1 高效率2.3.2 低投资、低运行费、低维持技术2.3.3 低能耗2.3.4 处理量灵活2.3.5 处理效果好2.4 人工湿地的地域可行性2.5 本章小结3 不同植物湿地系统净化效果的试验研究3.1 试验设计与方法3.1.1 试验装置3.1.2 植物种植3.1.3 试验方法3.2 结果与分析3.2.1 试验结果3.2.2 各湿地系统去除效果分析3.2.3 水力停留时间分析3.3 本章小结4 人工湿地对二级出水中氮、磷及大肠菌群去除效果的试验研究4.1 实验设计4.1.1 实验装置4.1.2 实验方法4.2 试验结果与分析4.2.1 人工湿地对TN 的去除效果研究4.2.2 人工湿地对TP 的去除效果研究4.2.3 人工湿地对粪大肠菌群的去除效果研究4.2.4 人工湿地去除效果与景观水质要求4.3 本章小结5 人工湿地景观效应的研究5.1 人工湿地与景观建设相结合的可行性5.1.1 人工湿地与景观建设的交叉点5.1.2 人工湿地与景观建设结合的意义5.2 人工湿地设计的原则5.2.1 水力停留时间5.2.2 水力传导5.3 人工湿地的景观设计原则5.3.1 选址5.3.2 形态设计5.3.3 植物配置5.3.4 水岸空间的设计5.3.5 环境艺术小品及构筑物5.4 人工湿地的景观特征5.4.1 人工湿地的景观结构框架5.4.2 湿地景观的内容5.5 自然湿地思维倾向在人工湿地景观设计中的研究5.5.1 自然线势与飘积原理5.5.2 平面形态设计5.5.3 剖断面形态设计5.5.4 水岸空间的设计5.5.5 环境艺术小品及构筑物5.6 本章小结6 案例分析6.1 问题的提出6.1.1 西科大新区景观水体现状6.1.2 二级出水水质分析6.2 人工湿地系统的设计6.2.1 总体设计思路6.2.2 湿地单元的工艺设计及其主要参数的确定6.2.3 植物配置6.2.4 水岸设计6.3 本章小结结论致谢参考文献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二级出水论文; 景观水体论文; 人工湿地论文; 脱氮除磷论文; 粪大肠菌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