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氮、钾肥用量对春甘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慢慢[1](2021)在《不同钾肥用量及种类配施对大蒜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
叶廷红[2](2021)在《钾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钾素吸收利用及稻米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全球有近一半人口以稻米作为主食。近年来,为满足不断提高的生活质量,优质稻米的需求也进一步扩大,以优质、高产为主要目标的水稻(Oryza sativa L.)生产成为新时期水稻种植的一大特色。科学施肥是提高水稻产量和优化稻米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钾素是水稻生长过程中需求最大的元素之一,充足的钾素供应有利于促进水稻生长,增加光合产物的积累和转运,为水稻籽粒的灌浆提供充裕的物质基础,从而大大提高产量。此外,钾素具有提高农产品品质的效果,因而也被称为“品质元素”。前人已经提出来了根据最佳水稻产量或最佳经济产量、水稻钾素吸收规律、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分区域推荐施肥等方法确定水稻的适宜施钾量。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协调优质、高产相结合并综合考虑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施肥技术也逐渐兴起,明确水稻优质、高产相协调的适宜钾肥施用量尤为重要。本文采用2年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钾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水稻钾素吸收利用及稻米品质的影响,提出了基于稻米主要品质指标、兼顾产量的适宜钾肥用量,以期为新时期水稻生产中钾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钾肥施用通过促进花前营养器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积累和转运提高水稻产量。与不施钾相比,各施钾处理下虾稻1号和深两优5814水稻产量分别提高30.7%-88.4%和14.0%-44.2%。水稻的四个产量构成因子均受到钾肥施用量的影响,相关分析表明,水稻产量与结实率相关系数最大(R2=0.76),其次是每穗粒数和千粒重。与不施钾相比,施钾后虾稻1号和深两优5814植株营养器官(叶片和茎鞘)NSC积累量分别提高18.7%-84.9%和18.3%-38.8%,即施钾显着提高了籽粒灌浆所需的“源”的供应能力;另一方面,钾肥施用促进维管束发育,增加穗颈大、小维管束个数,有利于花前储存在叶片和茎鞘的同化产物向籽粒转运,为籽粒灌浆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从而增加粒重和结实,实现产量提升。(2)钾肥施用增加钾素吸收速率,缩短钾素快速积累持续时间。随着生育进程推进,水稻地上部钾素吸收量逐渐增加,呈现“慢-快-慢”的增长趋势。分蘖盛期至抽穗开花期是水稻钾素快速积累期,该时段钾素吸收比例占最大吸钾量的56.7%-76.5%。与不施钾相比,施钾显着提高各个生育时期钾素积累量和钾素积累速率,使钾素快速积累开始时间推迟2.5-9.8 d,钾素快速积累持续时间缩短0.3-9.2 d。施钾显着提高秸秆钾含量,但不影响籽粒钾含量,因此,水稻吸收的钾主要分配在秸秆中。随着钾肥施用量增加,钾肥增产贡献率、钾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籽粒生产效率降低。综上,钾肥施用能增加水稻的钾素吸收量,但钾素利用率降低。在实际水稻生产中,应根据水稻的钾素需求规律,合理施用钾肥。(3)钾肥施用显着提高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与不施钾相比,施钾后虾稻1号和深两优5814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分别提高1.1%-3.9%和0.4%-2.7%、0.3%-4.4%和0.8%-4.7%、3.1%-8.5%和2.0%-3.8%,且深两优5814加工品质优于虾稻1号。随着钾肥施用量增加,垩白粒率、垩白度显着降低,整精米长和宽显着增加,稻米外观品质更优。施钾显着降低虾稻1号和深两优5814精米总蛋白质含量和醇溶蛋白含量,增加直链淀粉含量,使米饭食味值分别提高7.3%-22.8%和2.7%-14.3%,施钾提升米饭食味值主要体现在米饭外观和口感。施钾也会影响淀粉的RVA特征,与不施钾相比,施钾后虾稻1号的峰值黏度、崩解值、回复值和深两优5814的回复值显着提高,淀粉糊化温度显着降低,淀粉性质更优,这与施钾提高稻米食味品质相匹配。(4)施钾显着增加颖果可溶性糖供应量,促进淀粉积累,从而降低颖果蛋白质含量。开花后7-14 d,颖果中蛋白质含量逐渐降低,此后略有降低或保持不变;而直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则是逐渐增加后保持平稳。钾肥施用显着提高了颖果中可溶性糖供应量及籽粒淀粉合成相关的三种酶的活性,进而促进淀粉合成积累。相关分析表明,籽粒灌浆过程中颖果蛋白质含量与淀粉含量呈显着负相关,其含量降低与淀粉增加相对应。基于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和食味值,结合水稻产量,确定了虾稻1号和深两优5814协调优质、高产相结合的适宜钾肥用量分别为159-166 kg K2O hm-2和179-180 kg K2O hm-2。在该施钾量下,水稻产量分别为7.35-8.32 t/hm2和7.28-8.19 t/hm2,整精米率分别为60.4%-64.3%和67.1%-68.1%,蛋白质含量分别为7.0%-7.3%和6.6%-7.0%,食味值分别为70.1-71.1和74.9-76.2。
刘娜[3](2020)在《钾素对花生生育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文中提出本试验于2018年至2019年在沈阳农业大学试验基地和沈阳市辽中区满都户镇试验基地进行,以农花9号为试材,研究了在相同氮、磷用量情况下,不同的钾素水平对花生植株形态、根瘤特性、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积累以及产量和籽仁品质等方面的影响,探究钾素对花生生理代谢及产量形成的作用机理,并明确不同地区花生的最佳钾肥施用量,为花生的大田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本试验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花生的主茎高和侧枝长对钾素的用量不敏感,钾素的多少与有无没有对其株高造成显着差异,因此推测钾素对花生的株高影响不大;钾素的适量增施能显着提高花生开花下针期的叶面积指数,但两地的效果略有差异,沈阳农业大学试验地为T2处理效果最好,辽中试验地为T3处理的效果最显着;钾素的增施对花生总根长、平均根系直径、总根表面积和总根体积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辽中试验地的钾素促进效果更好。2.少量增施钾素能促进花生根瘤数量和干重的增加,沈阳农业大学试验地T1处理效果最好,整个生育期内根瘤数量和干重的变化不大;辽中试验地T2处理效果最好,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的根瘤数量和干重较苗期有大幅度增加。两地横向比较,辽中试验地的根瘤数和干重远高于沈阳农业大学试验地。观察各处理的根瘤超微结构可知,钾素的施入使花生结荚期的根瘤提前出现衰老现象,推测其原因可能是钾素的施入促进根瘤的形成和成熟,使其提前进入成熟状态,进而导致衰老的提前出现。3.在微观层面,钾素的增施提高了花生各时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有利于花生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的提高;在对花生的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后发现,钾素的施入提高了花生的光饱和点(Isat)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降低了光补偿点(Lcp)和表观暗呼吸速率(Rd);在宏观层面,钾素的增施提高了花生的群体光合势,延长了花生叶片的工作时间。因此,钾素的增施有利于花生叶片光合效率和光合时长的增加。4.钾素的增施,促进了花生植株干物质的积累,进而增加了植株氮、磷、钾的吸收积累,提高了最大积累速率和平均积累速率,延长了氮和钾的活跃积累期,增加了氮、磷、钾的最大积累量。三种营养元素积累动态模型的Logistic方程显示,氮、磷、钾素的最大积累速率均在T2处理的钾肥用量下取得最大值,氮素积累最大速率分别为31.56mg d-1和25.87 mg d-1,大约出现在出苗后60天和65天;钾素积累的最大速率分别为10.69 mg d-1和8.10 mg d-1,大约在出苗后57天和51天;磷素的最大积累速率分别为1.31 mg d-1和0.88 mg d-1,出现时间较氮、钾晚,大约为出苗后80天和78天。5.钾素在两地均表现出了对群体产量的促进作用,沈阳农业大学试验地为T2处理的产量最高,钾肥更多的T3处理对花生产量的促进作用减弱,辽中试验地的花生产量则是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T3处理产量最高且与CK处理间的差异达到显着;在花生个体上的表现,如单株饱果数、单株饱果重、百果重和百仁重等对钾素用量的响应与产量的规律基本一致。6.花生籽仁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在施钾后都有提高,辽中地区的蛋白质和脂肪增加量更为显着。油酸含量有下降的趋势,O/L比有下降的趋势,但无显着差异。除此之外,钾素的施入也引起了花生籽仁中含量较少的其他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的波动,但规律尚不显着,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张申[4](2019)在《外源氮、钾不同用量对高羊茅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城市园林绿化问题已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草坪草是我国园林景观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绿色覆盖植物,以合理施肥为主要内容的草坪养护管理是获得高质量草坪的关键。本文以高羊茅为供试作物,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氮、钾形态及用量对高羊茅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氮、钾养分用量,为高羊茅科学施肥提供依据。主要结论有:1、添加外源氮素可促进高羊茅植株地上部生长,单位根长的养分吸收量和地上部养分累积数量与分配比例提高,植株根系长度降低。氮素形态对高羊茅生长和养分吸收影响显着。外源硝酸铵显着增加了植株株高和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硝酸钙处理植株株高与硝酸铵差异不显着,尿素最低;硝酸铵提高了地下部干物质累积量和总根长,尿素处理植株根系变粗,根表面积增大。植株地上部养分吸收量、单位根长的养分吸收量硝酸铵和硝酸钙处理均高于尿素,地上部养分分配比例不同形态氮素间差异不显着。综上,硝酸铵可促进高羊茅植株地上部生长,硝酸钙次之,硝酸铵可作为首选氮源用于高羊茅的养护管理。2、添加外源硝酸铵高羊茅植株株高、干物质累积量增加,根系平均直径增大,总根长和根表面积降低,根系直径在<0.3 mm和>0.9 mm范围内的根长减少;与2.5mM的氮处理相比,10 mM氮浓度植株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根长、根表面积降低。随外源氮浓度的升高,植株地上部氮、钾浓度和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呈上升趋势,地上部氮、钾的分配比例提高;地下部养分浓度随氮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氮、钾累积量各处理差异不显着。增加氮浓度单位根长的氮、钾养分吸收量提高,2.5 mM和10mM氮浓度单位根长吸磷量差异不显着。综合分析高羊茅植株地上部和根系生长状况,2.5 mM氮浓度更有利于促进高羊茅植株生长,提高养分吸收量,节约氮资源。3、外源NO3--N显着影响了高羊茅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随NO3--N浓度的增加,高羊茅株高和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植株地下部干物质累积量、根长和根表面积随NO3--N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平均根系直径各处理间无统计学差异。增加NO3--N浓度可提高植株地上部磷浓度和磷吸收量,适宜浓度的NO3--N可促进植株地上部氮、钾的吸收和累积。适合高羊茅生长的NO3--N浓度范围为4.3-18.2 mM,4.3 mM NO3--N浓度可作为高羊茅养护管理合理进行氮肥用量推荐的参考。4、在中、低两种供钾水平的土壤中,钾肥用量为300 mg/kg时,可显着促进高羊茅地上及地下部的生长发育,从株高、地上、地下干物质累积量分析,土壤类型和钾肥用量影响均达显着水平,二者交互作用不明显。随钾肥用量的增加,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的含量增加;植株地上部相对生物量与钾肥用量显着相关,按高羊茅植株地上部生长量的80%计,中、低钾土壤最适钾肥用量范围分别为63374 mg/kg和79392mg/kg。5、在低钾土壤中,随钾肥施用量的增加,高羊茅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逐渐增加,钾肥用量为400 mg/kg时,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显着高于0 mg/kg、200 mg/kg处理,后二者间差异未达显着水平。随钾肥用量的增加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增强,各处理间均达显着水平;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叶片丙二醛的含量逐渐降低,施钾水平为0 mg/kg时,其叶片丙二醛含量明显高于200 mg/kg、400mg/kg时的丙二醛含量,差异达到显着水平。
欧小宏[5](2018)在《三七铵毒害产生机制及缓解措施研究》文中认为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含有皂苷、三七素等多种活性成分,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具有重要作用。云南是三七道地主产区,其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占全国95%以上,当前云南省三七种植面积已超过40万亩,药材年均产量达到5万吨以上,种植业年产值已达到100亿元,是云南省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随着种植规模及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三七种植中肥料的偏施、滥施现象严重。由于三七种植需要搭建荫棚和覆盖松毛等,种植地长期处于荫湿环境,造成土壤因硝化作用减弱等原因而长时间累积NH4+,过量施肥会进一步抑制土壤铵态氮的转化,进而增加三七“铵毒害”发生率。因此,针对三七种植中铵毒害问题,本研究对三七种植中氮肥种类、用量、施用方式以及土壤氮素状况的展开了调查,并对三七种植模式下土壤的硝化速率进行模拟研究,采用小区试验研究了氮肥种类与用量对三七生长的影响,采用水培、砂培、土培及小区试验研究了铵硝配施对三七铵毒害的缓解机制,以及氮钾平衡施用措施对三七增产提质的效果及作用机理。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三七种植中氮肥以含铵(酰胺)复合肥为主,2年生三七氮肥年均用量为270400 kg·hm-2,3年生为450560 kg·hm-2,以追肥为主,36次/年;三七种植地土壤全氮平均为1.98 g·kg-1,碱解氮含量平均为147 mg·kg-1,处于丰富以上水平。模拟试验表明种植三七的土壤与未种植三七的土壤硝化速率差异不大,施用尿素时土壤的硝化速率大于施用硫酸铵,而随着硫酸铵用量和土壤水分增加,土壤硝化速率呈先增后减趋势,当硫酸铵用量为200 mg·kg-1,土壤水分为70%田间持水量时土壤硝化速率达到最大。在无覆盖和无遮荫的种植模式下,施用硫酸铵300 kg·hm-2土壤铵态氮完全转化需要15 d,而在三七种植模式下则需要30 d以上。因此,三七种植模式比常规种植模式更易使土壤铵态氮累积。(2)大田条件下,氮素用量为150 kg·hm-2时,铵态氮和酰胺态氮对三七生长的促进效果优于硝态氮;而当氮素用量为300 kg·hm-2时,硝态氮对三七生长促进效果则优于铵态氮和酰胺态氮。当氮素用量为150 kg·hm-2时,氮素形态对三七碳氮代谢物含量影响较小。随着氮素用量增加,铵态氮比酰胺态氮和硝态氮更利于促进三七对N的吸收;而硝态氮和酰胺态氮则更利于促进三七对P、K和微量元素的吸收,当氮素用量为150 kg·hm-2时酰胺态氮三七对P、K和微量元素吸收效果较好。随着氮素用量增加,铵态氮比酰胺态氮和硝态氮更易使三七产生活性氧,当铵态氮用量为300 kg·hm-2时其活性氧含量最高而抗氧化酶活性最低。(3)水培条件下,铵态氮浓度从5 mM增加到30 mM,三七根尖质膜完整性逐渐被破坏,当铵态氮浓度为15 mM时三七根系活力与根系相对伸长率显着降低,叶片严重失绿,生物量显着减小,呈现明显的毒害效应。15 mM硝态氮与15 mM铵态氮配施可以缓解铵毒害效应,其缓解机制一方面是通过减少三七对NH4+的吸收,并增加GOGAT、GDH和NR活性促进NH4+的同化,进而增加有机氮/总氮比值;另一方面是通过促进蔗糖、葡萄糖、可溶性总糖含量及SS、SPS、MDH、ICDH和PEPC活性增加使其有机碳含量增加,进而维持其碳/氮(C/N)平衡。NO3-用量从0.15 mM增加到15 mM,其对铵胁迫下三七C/N值无显着影响,表明NO3-的信号功能可以调控铵胁迫下三七碳氮代谢。(4)RNA-Seq分析表明,与15 mM铵态氮处理相比,15 mM硝态氮、15 mM铵态氮和15 mM硝态氮共处理三七上调和下调的DEGs分别为117和268个;DEGs主要富集于TCA循环、光合作用、淀粉和蔗糖代谢等8条KEGG代谢途径;筛选柠檬酸合酶基因(ACLA-3)、休眠相关基因-1/生长素抑制蛋白基因(DRM1/ARP)、ABC转运蛋白基因等5个上调表达基因和3个下调表达基因进行RT-qPCR验证,其表达模式与RNA-Seq表达模式相同,证实了RNA-Seq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此外,对ACLA-3所处的TCA循环代谢途径相关代谢物及酶活性进行测定,表明铵硝配施可降低三七植株中NH4+含量,促进TCA循环代谢物含量增加,由此说明ACLA-3在铵硝配施缓解三七铵毒害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5)水培条件下,15 mM铵胁迫处理显着抑制三七根系伸长,显着诱导活性氧含量增加并降低抗氧化酶活性,而添加SNP则可以缓解铵胁迫对三七根系伸长的抑制作用,也可以减少活性氧产生并提高抗氧化酶活性。铵胁迫下三七NO含量与其NR活性呈显着正相关,而添加NO3-可以显着促进铵胁迫下三七NR活性增加。添加NO3-和SNP均显着促进NH4+同化为有机氮,提高糖类化合物等有机碳含量,增加其C/N值;而铵硝配施下添加tungstate(NR抑制剂)和cPTIO(NO清除剂)则不能促进铵胁迫三七碳氮代谢及C/N值增加。(6)大田条件下与氮钾肥习惯施肥(N?K2O=1?1,2年生300 kg·hm-2,3年生450kg·hm-2)相比,减少氮肥用量(2年生150 kg·hm-2和3年生225 kg·hm-2)并维持钾肥用量(N?K2O=1:2)可以使三七根腐病发病率降低19%,存苗率增加11%,地上部和地下部产量分别增加3%和8%,皂苷含量增加3%,由此表明氮钾肥比例为1:2对于三七生产是更平衡的氮肥施用措施。通过水培试验表明高氮使三七皂苷合成途径9个基因表达量降低,高钾则使15个基因表达量增加。三七皂苷含量与N/K值呈显着负相关,与三七叶绿素、净光合速率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呈显着正相关。盆栽试验表明与高氮高钾相比,低氮高钾可以降低三七N/K值,提高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可溶性总糖含量,进而促进三七皂苷累积。综上所述,施用铵态氮或酰胺态氮150 kg·hm-2均可以促进三七生长,但当铵态氮用量为300 kg·hm-2时,其在土壤中的转化时间超过30 d,会抑制三七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增加活性氧含量并降低抗氧化酶活性,进而抑制三七生长。说明过量施用铵态氮肥会对三七造成铵毒害,作用机制是由于NH4+在三七植株中大量累积导致其碳氮代谢失衡。通过铵硝配施可以诱导三七NR活性促进NO合成,减轻三七的过氧化程度,也可以增加ACLA-3表达进而促进其TCA循环代谢,维持碳氮代谢平衡。通过减氮使氮钾肥平衡施用则可以降低三七根腐病发病率,提高存苗率、产量及品质。因此,建议三七种植中以酰胺态氮或铵态氮配合硝态氮施用,氮钾肥比例为1:2,2年生三七氮钾肥用量分别为150 kg·hm-2和300 kg·hm-2,3年生三七氮钾肥用量分别为225kg·hm-2和450 kg·hm-2。
杨鹏,晏莉霞,蒲全明,马家斌,向承勇,刘超,耿明明,邓榆川,林邦民,雍磊[6](2018)在《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春甘蓝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文中认为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是实现化肥零增长的途径之一,以紫色土为基质,研究了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春甘蓝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通过连续2年试验,采取6种施肥模式:农民常规化肥施用量FCF,四川省农业厅推荐化肥用量CK,化肥分别减量10%、20%、30%、40%的处理T-10、T-20、T-30、T-40,用有机肥补足这4个化肥减量处理的损失肥效,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春甘蓝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能显着增加春甘蓝产量,提高春甘蓝品质;相比于对照组CK的产量,T-20、T-30的增产率均在9.8%以上;其中,T-30的感官品质、营养品质及安全品质均显着高于其他施肥处理。由此说明,在化肥减量的条件下,配施有机肥能显着提高春甘蓝产量与品质,这是西南紫色土区春甘蓝提质增效的合理施肥方式,为紫色土区域有机养分资源的利用和春甘蓝施肥结构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张栋[7](2016)在《基于氮磷钾浓度的水培生菜生长、产量和品质模型研究》文中认为氮磷钾是对植物生长发育影响最大的三种元素,因而研究植物工厂营养液氮磷钾的合理配施是构建高产高效模型的关键。本文通过开展植物工厂水培生菜不同氮磷钾浓度的三因素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试验,研究了氮磷钾三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生菜生长、产量和品质定量关系,取得如下主要结果:(1)基于灰色关联理论,发现生菜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r3(叶宽)>r2(叶长)>r5(开展度)>r1(叶片数)>r4(株高);建立了水培生菜单株产量对主要农艺形状的多元二次非线性回归模型。(2)建立了产量对氮磷钾三因素的分阶段产量模型,经检验达到显着水平;分析了氮磷钾单因子及交互作用对产量的定量影响,获得了产量最高的最优组合设计,生长前期,三因素对生菜产量的影响顺序为N>K>P,浓度分别为8.46 mmol/L,0.62 mmol/L和2.57 mmol/L时,产量最高;生长后期,影响顺序N>P>K,氮磷钾浓度分别为4.65mmol/L,0.69 mmol/L,2.43 mmol/L时,产量最大。(3)建立了水培生菜氮磷钾三因子的硝酸盐含量和VC含量的多元二次非线性回归模型,经检验达到显着水平;分析发现硝酸盐含量会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上升;氮一定时,硝酸盐含量随磷素浓度的升高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但上升幅度不明显;磷素一定时,硝酸盐含量随钾浓度的升高而降低;钾浓度处于较低水平时,硝酸盐含量随氮浓度的提高而呈下降趋势,较高浓度时时,随氮浓度的提高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氮磷钾配施对于提高生菜Vc含量的效用不明显,单施氮磷钾时,Vc含量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形式;当氮磷钾含量分别为6.36、0.61、3.97mg/L时,维生素C含量最高。研究结果对水培生菜的营养液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冯绪猛[8](2016)在《稻田养分管理模式优化及其增产增效分析研究》文中指出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为满足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粮食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作物单产已经成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随着产量的增加,需要加大养分资源的投入。持续提高作物产量是否必须完全依赖于养分资源的大量投入?作物增产与资源高效是否能够协同?这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热点。本研究于2010-2014年在江苏省水稻生产区对水稻稻田养分管理模式优化及其增产增效进行了试验,分别进行了稻田施氮肥与密度优化管理模式、氮钾配施优化管理模式、氮锌配施优化管理模式的研究,对增产增效情况进行了评估,分析了不同养分管理模式对水稻生长、产量形成及养分利用效率和环境评价的影响,以期为通过养分资源综合管理实现水稻增产增效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优化种植密度和适量施用氮肥可协同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1)氮肥用量对水稻生长发育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程度显着高于种植密度;(2)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水稻叶片SPAD值和土壤铵硝态氮含量均逐渐增加,氮肥利用率(PFPN和AEN)和群体冠层温度逐渐降低,而相关形态参数(生物量、分蘖数、产量和叶面积指数)则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3)高密度下水稻生物量高于低密度,但差异随生育进程的延续而逐渐降低;(4)高密度下水稻最佳经济产量为9249 kg.hm-2需氮163 kg.hm-2,低密度下产量 9272 kg.hm-2 需氮 185 kg.hm-2。2、优化氮肥用量和钾肥施用方式可协同实现水稻高产和养分高效,提高经济效益。(1)高施氮量有利于提高水稻的氮素营养而增产,但优化施氮量的氮肥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显着高于高施氮量处理;(2)水稻钾肥(K2O)的偏生产力(PFP)、农学效率(AE)、回收利用率(RE)和经济效益均以钾肥(K20) 土壤施用90 kg.hm-2 +叶面喷施9.7kg.hm-2 (KS90+KF9.7)处理最高。3、氮锌配施可实现水稻籽粒锌营养生物强化的目的。(1)水稻地上部锌含量和锌累积量均随供锌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各生育期各器官的锌含量变幅为20.1~50.6mg kg-1,锌含量最高的器官为茎鞘且不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改变;(2)生育前期(分蘖期和开花期)茎鞘中锌的累积量最高且占全株60%以上,生育后期(成熟期)茎鞘和籽粒中锌的积累量最高且各占40%左右;(3)高氮处理下各器官相关锌参数(锌含量、锌累积量、转移量、籽粒锌的贡献、百公斤籽粒吸锌量和锌收获指数)均高于低氮处理。4、养分优化管理可以实现水稻高产和氮肥高效。(1)优化施肥(226 kg. hm-2N)较习惯施肥(333 kg.hm-2N)在平均减氮32.1%的基础上显着提高水稻产量5.5%,增产原因是由于提高了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2)习惯施肥水稻植株各部位氮浓度、氮累积和百公斤籽粒需氮量均显着高于优化施肥,并增加了营养器官的氮素分配比例;(3)优化施肥的氮肥偏生产力(PFPN)、氮肥农学效率(AEN)、氮肥回收效率(REN)和氮肥生理利用率(PEN)较习惯施肥分别平均增加55.5%、79.1%、18.7%和48.7%;(4)水稻植株氮累积与产量呈显着正相关,且优化施肥单位氮累积的增产效果高于习惯施肥。(5)施用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环境,调节土壤离子组结构和土壤酶活性,对水稻养分管理措施优化有显着性作用。5、秸秆还田可在降低钾肥用量的同时实现水稻高产、钾肥高效并维持土壤钾平衡。(1)施钾增产的原因是由于提高了水稻穗数,秸秆不还田和半量还田下获得经济产量9333.5 kg.hm-2和9190.6kg.hm-2的最佳施钾量分别为76.4kg.hm-2和61.0kg·hm-2;(2)成熟期水稻各器官的钾浓度和钾累积量均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秸秆半量还田下各钾肥用量处理后,植株的平均钾浓度和钾累积量均高于秸秆不还田处理;(3)土壤速效钾含量和土壤钾平衡均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秸秆半量还田处理后土壤速效钾含量和土壤钾平衡平均分别高于秸秆不还田处理4.0%和128.5%。6、氮锌配施可协同实现水稻高产、锌肥高效和提高稻米的锌营养品质。(1)施用锌肥显着提高水稻的产量和锌含量,土壤施锌平均增产效果显着高于叶面喷锌5.2%,而叶面喷锌的叶片、茎秆和籽粒锌含量显着高于土壤施锌224.6%、78.5%和12.1%; (2) 土施氮锌复合肥和钾锌复合肥的增产效果显着高于磷锌复合肥,而叶面喷施Kali-EPSO-Zn提高水稻各器官锌含量的效果显着高于ADOB-IDHA-Zn和ZnSO4·7H2O; (3)可通过叶面高强度的喷锌方式来制备富锌稻种,且应用富锌稻种种植可协同提高水稻产量和籽粒锌含量。
车升国[9](2015)在《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化肥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由单质肥到复合(混)肥、复合(混)肥由通用型走向专用化,是世界肥料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幅员辽阔,土壤、气候和作物类型复杂多样,农业经营以小农经济为主,规模小、耕地细碎化。因此,区域化、作物专用化是我国复合(混)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根据我国不同类型大田作物的区域分布特点,系统研究区域作物需肥规律、气候特性、土壤特点、施肥技术等因素,开展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原理,研究建立了“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原理与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氮磷钾施肥总量以及基肥和追肥比例,从而获得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基肥、追肥中氮磷钾配比,也即复合(混)肥料配方。通过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配比,使作物产量、作物吸收养分量、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肥料养分损失率、养分环境输入量、土壤养分状况、气候生态等因素对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过程定量化。根据区域作物施肥量来确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生产的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可同时实现氮磷钾三元素的精确投入。(2)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小麦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获得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1,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5:0.51。不同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小麦区1:0.42:0.15、1:0.60:0.21;黄淮海冬小麦区1:0.45:0.40、1:0.79:0.70;黄土高原冬小麦区1:0.50:0.09、1:0.77:0.14;西北春小麦区1:0.47:0.47、1:0.80:0.81;新疆冬春麦兼播区1:0.27:0.25、1:0.65:0.59;华东冬小麦区1:0.42:0.38、1:0.61:0.54;中南冬小麦区1:0.24:0.28、1:0.35:0.43;西南冬小麦区1:0.34:0.26、1:0.57:0.43;青藏高原冬春麦兼播区1:0.62:0.70、1:1.04:1.17。(3)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玉米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93:0.69。不同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播玉米区1:0.65:0.52、1:1.39:1.11;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1:0.37:0.18、1:0.62:0.30;北方春播玉米区1:0.45:0.08、1:1.73:0.32;西北灌溉玉米区1:0.39:0.36、1:0.95:0.86;南方丘陵玉米区1:0.27:0.40、1:0.50:0.73;西南玉米区1:0.41:0.29、1:1.22:0.87。(4)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水稻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4:0.56,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5:0.96。不同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早熟单季稻区1:0.47:0.18、1:0.94:0.35;华北单季稻区1:0.35:0.28、1:0.61:0.50;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29:0.58、1:0.49:0.98,早稻1:0.34:0.37、1:0.57:0.63,单季稻1:0.53:0.95、1:0.92:1.63;江南丘陵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42:0.75、1:0.63:1.12,早稻1:0.44:0.80、1:0.67:1.22,单季稻1:0.51:0.45、1:0.75:0.67;华南双季稻区晚稻1:0.33:0.50、1:0.61:0.92、早稻1:0.39:0.74、1:0.71:1.36;四川盆地单季稻区1:0.58:0.83、1:1.05:1.49;西北单季稻区1:0.53:0.30、1:0.90:0.52;西南高原单季稻区1:0.77:0.97、1:1.32:1.66。(5)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马铃薯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1:0.89,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54:1.59。不同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一作区1:0.39:0.56、1:0.53:0.77;中原二作区1:0.39:0.58、1:1.10:1.62;南方二作区1:0.15:1.04、1:0.26:1.85;西南混合区1:0.47:1.55、1:0.79:2.60。(6)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油菜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3:0.7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1.16:1.11。不同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春油菜区1:0.70:0.55、1:0.80:0.63;长江下游冬油菜区1:0.50:0.24、1:0.86:0.40;长江中游冬油菜区1:0.60:0.56、1:1.13:1.07;长江上游冬油菜区1:1.00:1.20、1:1.20:2.34。(7)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棉花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7:0.6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7:1.17。不同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黄河流域棉区1:0.45:0.94、1:0.84:1.76;西北内陆棉区1:0.44:0.44、1:0.74:0.73;长江流域棉区1:0.24:0.65、1:0.45:1.20。(8)根据农田士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花生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全国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5:0.8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8:1.10。不同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花生区1:0.22:0.69、1:0.35:1.11;黄河流域花生区1:0.59:0.86、1:0.76:1.10;长江流域花生区1:0.31:0.90、1:0.48:1.40;东南沿海花生区1:0.35:1.07、1:0.78:2.41。(9)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大豆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不同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春大豆区1:0.43:0.33、1:0.43:0.33;黄河流域夏大豆区1:0.6:0.72、1:0.73:0.87;长江流域夏大豆区1:0.48:0.79、1:0.48:0.79;南方多熟制大豆区1:0.60:1.07、1:0.60:1.07。
路永莉[10](2013)在《苹果园水肥一体化和钾肥肥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苹果产业已成为当前陕西省振兴农业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然而,近年来随着苹果生产效益的不断提高,果农普遍重视化肥投入,果园多施氮、重施磷、少施或不施钾现象十分普遍,导致养分供应比例失调,肥效差,单产低、品质不良,限制了陕西苹果产业的进一步良好发展。针对果园养分管理中氮肥用量偏高和钾肥用量不足的问题,本研究从两方面着手,一是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寻求减少氮肥用量、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二是通过果园钾肥肥效试验,探究钾肥施用的适宜用量、种类和时期。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生态区苹果生产对水肥一体化的响应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NPK传统、NPK水肥和1/2NPK水肥对渭北旱原和关中平原两个生态区苹果产量、品质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区因生态环境条件不同,苹果生产对水肥一体化的响应也不同。渭北旱原,与NPK传统相比,NPK水肥使苹果增产13.0%,果实硬度增加10.6%,糖酸比提高19.1%,果实N、P和K累积量分别增加36.0%,75.3%和44.8%,PFP提高14.3%,而当肥料用量减少50%时(1/2NPK水肥),苹果增产不显着,说明水肥一体化提高了肥料利用率,但实践中可适当减少氮肥用量。关中平原,与NPK传统相比,肥料用量减少50%时,1/2NPK水肥产量增加26.2%,糖酸比提高16.9%,果实N、P和K累积量分别增加41.8%,98.9%和58.9%,PFP提高152.6%,可见,关中平原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在保证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前提下可降低肥料用量近50%。2.钾肥用量对苹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在氮、磷施用量一致的前提下,设置5个施钾水平,用量依次为:0、0.15、0.30、0.45和0.6kg K2O/株,研究其对苹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钾肥能显着提高苹果产量,增幅达14.9%42.8%。随着钾肥用量的不断增加,苹果产量、钾肥农学效率(AE)和贡献率(FCR)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钾肥用量为0.30kg K2O/株时,三者均达到最佳效果。钾肥用量对果实品质有一定的影响,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果实可溶性固性物、维C、可溶性糖及糖酸比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施钾量为0.30kg K2O/株时,含量均较高。增施钾肥有效地增加了苹果叶片百叶鲜重和叶绿素值,提高了叶片及果实中钾含量,同时也促进了树体对N、P养分的吸收。综合考虑不同钾肥用量下苹果产量、品质、钾肥利用效率等因素,盛果期果园施钾0.30kg K2O/株时肥效最佳。3.钾肥品种对苹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初步探讨了两种不同钾肥(氯化钾和硫酸钾)施用对苹果生产的影响。研究表明,以氯化钾和硫酸钾作为供钾品种对苹果产量、品质及钾肥农学效率(AE)与肥料贡献率(FCR)的影响效果相当,二者间差异不显着。但从经济效益方面考虑,选择价格较低的KCl作为果园钾肥品种效益更佳。从长远来看,二者肥效的差异还需进一步研究。4.钾肥施用时期对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钾肥施用时期对苹果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钾肥施用时期对苹果产量的影响差异显着,与传统习惯(100%基施)相比,50%基+50%膨大期、50%花+50%膨大期和100%膨大期施钾增产效果显着,增幅分别为26.1%、27.6%和20.5%,同时三处理苹果单果重和优果率也较高。可见,膨大期追施钾肥能有效促进果实膨大,显着增加苹果产量。50%基+50%膨大期施钾提高了果实糖酸比和Vc含量。就叶片和果实养分含量而言,50%基+50%膨大期和50%花+50%膨大期施钾叶片与果实中养分含量较高,但二者差异不显着。可见,果园钾肥基施和追施并重时肥效最佳。
二、氮、钾肥用量对春甘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氮、钾肥用量对春甘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2)钾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钾素吸收利用及稻米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文献综述 |
1.1 水稻生产现状 |
1.2 钾对水稻生长的重要性 |
1.2.1 水稻施钾现状 |
1.2.2 水稻钾营养特性 |
1.2.3 钾对物质积累转运的影响 |
1.3 水稻籽粒灌浆特性及灌浆物质积累 |
1.3.1 水稻籽粒灌浆特性 |
1.3.2 水稻籽粒灌浆过程中物质积累 |
1.4 稻米品质研究进展 |
1.4.1 稻米品质分类及影响因素 |
1.4.2 钾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2 研究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 |
2.1 课题研究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2.1 钾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2.2.2 钾肥施用量对水稻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2.2.3 钾肥施用量对稻米品质及品质形成的影响 |
2.3 技术路线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点概况 |
3.2 试验设计及田间管理 |
3.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3.1 籽粒灌浆动态 |
3.3.2 籽粒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 |
3.3.3 籽粒灌浆过程中颖果可溶性糖、总淀粉及直链淀粉含量 |
3.3.4 籽粒灌浆过程中颖果蛋白质含量 |
3.3.5 可溶性糖和淀粉 |
3.3.6 穗颈维管束结构 |
3.3.7 植株氮、钾含量 |
3.3.8 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 |
3.3.9 加工品质 |
3.3.10 外观品质 |
3.3.11 营养品质 |
3.3.12 蒸煮食味品质 |
3.3.13 淀粉RVA |
3.4 数据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钾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4.1.1 产量 |
4.1.2 产量构成因子 |
4.1.3 籽粒灌浆动态 |
4.1.4 籽粒灌浆参数 |
4.1.5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及转运 |
4.1.6 穗颈维管束结构 |
4.1.7 茎叶NSC转运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4.2 钾肥施用量对水稻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4.2.1 水稻钾素积累动态 |
4.2.2 水稻钾素积累速率 |
4.2.3 水稻钾素积累特征 |
4.2.4 水稻钾素吸收分配特征 |
4.2.5 钾肥利用率 |
4.3 钾肥施用量对稻米品质及品质形成的影响 |
4.3.1 加工品质 |
4.3.2 外观品质 |
4.3.3 营养品质 |
4.3.4 稻米蒸煮食味品质 |
4.3.5 颖果淀粉积累特征 |
4.3.6 颖果可溶性糖供应特征 |
4.3.7 颖果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 |
4.3.8 颖果蛋白质含量变化特征 |
4.4 协调优质、高产的适宜钾肥用量 |
4.4.1 水稻钾素吸收和产量的关系 |
4.4.2 水稻钾素吸收和稻米品质的关系 |
4.4.3 协调优质、高产的适宜钾肥用量 |
5 讨论 |
5.1 钾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5.2 钾肥施用量对水稻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5.3 钾肥施用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5.4 钾肥施用量对稻米品质形成过程的影响 |
5.5 协调优质、高产相结合的钾肥施用量 |
6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钾素对花生生育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钾素与生长发育的关系 |
1.2.2 钾素与根瘤特性的关系 |
1.2.3 钾素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
1.2.4 钾素与干物质积累的关系 |
1.2.5 钾素与养分代谢的关系 |
1.2.6 钾素与产量品质的关系 |
1.3 本试验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花生形态测定 |
2.3.2 花生根瘤特性测定 |
2.3.3 花生光合特性的测定 |
2.3.4 花生干物质积累的测定 |
2.3.5 花生养分吸收的测定 |
2.3.6 花生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测定 |
2.3.7 花生籽仁品质的测定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钾素对花生形态的影响 |
3.1.1 钾素对花生主茎高的影响 |
3.1.2 钾素对花生侧枝长的影响 |
3.1.3 钾素对花生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 |
3.1.4 钾素对花生根系形态的影响 |
3.2 钾素对花生根瘤特性的影响 |
3.2.1 钾素对花生根瘤数量的影响 |
3.2.2 钾素对花生根瘤干重的影响 |
3.2.3 钾素对花生根瘤超微结构的影响 |
3.3 钾素对花生光合特性的影响 |
3.3.1 钾素对花生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3.2 钾素对花生光合参数的影响 |
3.3.3 钾素对花生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
3.3.4 钾素对花生群体光合势(LAD)的影响 |
3.4 钾素对花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4.1 钾素对花生生育过程中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4.2 钾素对花生各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5 钾素对花生养分吸收的影响 |
3.5.1 钾素对花生氮素养分吸收的影响 |
3.5.2 钾素对花生磷素养分吸收的影响 |
3.5.3 钾素对花生钾素养分吸收的影响 |
3.6 钾素对花生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 |
3.6.1 钾素对花生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6.2 钾素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
3.7 钾素对花生籽仁品质的影响 |
3.7.1 钾素对花生籽仁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分的影响 |
3.7.2 钾素对花生籽仁蛋白质含量及氨基酸组分的影响 |
4 结论与讨论 |
4.1 讨论 |
4.1.1 钾素对花生形态的影响 |
4.1.2 钾素对花生根瘤特性的影响 |
4.1.3 钾素对花生光合特性的影响 |
4.1.4 钾素对花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4.1.5 钾素对花生养分吸收的影响 |
4.1.6 钾素对花生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 |
4.1.7 钾素对花生籽仁品质的影响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4)外源氮、钾不同用量对高羊茅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羊茅生长及养分吸收特性对不同氮素形态的响应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不同浓度的NH_4NO_3对高羊茅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不同浓度的硝态氮对高羊茅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外源钾不同用量对高羊茅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不同钾肥施用量对高羊茅抗逆特性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3 结论与讨论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三七铵毒害产生机制及缓解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铵毒害机制研究现状 |
1.1.1 植物对铵态氮的吸收利用 |
1.1.2 植物铵毒害产生机制 |
1.1.3 植物铵毒害缓解措施 |
1.2 土壤硝化作用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2.1 土壤pH |
1.2.2 土壤温度 |
1.2.3 土壤水分 |
1.2.4 氮肥种类及用量 |
1.2.5 其他因素 |
1.3 三七肥料施用研究现状 |
1.3.1 氮肥施用现状 |
1.3.2 三七铵毒害研究现状 |
1.3.3 其他肥料施用现状 |
1.3.4 施肥对三七皂苷含量的影响 |
第2章 课题研究背景、意义和内容 |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三七氮肥施用现状及种植模式对土壤硝化速率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2.4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三七种植中氮肥施用情况 |
3.3.2 三七种植土壤氮素含量田间调查 |
3.3.3 室内模拟土壤水分对种植三七土壤硝化速率的影响 |
3.3.4 室内模拟氮肥种类对种植三七土壤硝化速率的影响 |
3.3.5 室内模拟氮肥用量对种植三七土壤硝化速率的影响 |
3.3.6 室内模拟硝化速率方程比较 |
3.3.7 田间模拟三七种植模式对土壤硝化速率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三七种植中氮肥施用存在的问题 |
3.4.2 三七种植模式降低土壤硝化速率 |
3.4.3 过量施用氮肥延长三七种植土壤铵态氮转化时间 |
3.5 小结 |
第4章 氮素形态及用量对三七生长、养分吸收与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区概况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4.2.4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氮素形态及用量对三七农艺性状的影响 |
4.3.2 氮素形态及用量对三七碳氮代谢物含量的影响 |
4.3.3 氮素形态及用量对三七N、P和 K含量的影响 |
4.3.4 氮素形态及用量对三七Fe、Mn、Cu和 Zn含量的影响 |
4.3.5 氮素形态及用量对三七活性氧含量的影响 |
4.3.6 氮素形态及用量对三七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氮素形态及用量对三七生长的影响 |
4.4.2 氮素形态及用量对三七养分吸收的影响 |
4.4.3 氮素形态及用量对三七抗氧化生理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5章 铵硝配施通过调控三七碳氮代谢缓解其铵毒害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 |
5.2.2 试验设计 |
5.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2.4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铵硝配施对三七生长的影响 |
5.3.2 NO_3~-对铵胁迫下三七氮代谢物含量的影响 |
5.3.3 NO_3~-对铵胁迫下三七糖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
5.3.4 NO_3~-对铵胁迫下三七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
5.3.5 NO_3~-对铵胁迫下三七氮同化酶活性的影响 |
5.3.6 NO_3~-对铵胁迫下三七蔗糖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5.3.7 NO_3~-对铵胁迫下三七有机酸合成酶活性影响 |
5.3.8 NH_4~+、NO_3~-与碳氮代谢物及酶活性相关性分析 |
5.4 讨论 |
5.4.1 铵硝配施可以有效减轻铵对三七的毒害作用 |
5.4.2 NH_4~+累积导致碳氮代谢失衡是三七产生铵毒害的原因之一 |
5.4.3 NO_3~-促进碳氮代谢而缓解三七铵毒害 |
5.4.4 NO_3~-信号参与调控三七碳氮平衡 |
5.5 小结 |
第6章 基于RNA-Seq分析铵硝配施对三七铵毒害的缓解机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材料 |
6.2.2 试验设计 |
6.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6.2.4 数据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转录组测序质量 |
6.3.2 转录组生物信息学分析 |
6.3.3 转录组DEGs分析 |
6.3.4 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分析 |
6.3.5 差异表达基因KEGG代谢途径分析 |
6.3.6 RT-qPCR验证 |
6.3.7 铵硝配施对TCA循环代谢物含量的影响 |
6.4 讨论 |
6.4.1 铵硝配施通过调控TCA循环缓解三七铵毒害 |
6.4.2 铵硝配施通过调控休眠缓解三七铵毒害 |
6.4.3 铵硝配施缓解三七铵毒害的其他机制 |
6.5 小结 |
第7章 NO_3~-诱导NR合成NO调控碳氮代谢缓解三七铵毒害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材料 |
7.2.2 试验设计 |
7.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7.2.4 数据分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SNP对铵胁迫下三七根系相对伸长率的影响 |
7.3.2 SNP对铵胁迫下三七活性氧含量的影响 |
7.3.3 SNP对铵胁迫下三七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7.3.4 SNP和 NO_3~-对铵胁迫下三七NO含量NR活性的影响 |
7.3.5 SNP和 NO_3~-对铵胁迫下三七氮代谢物含量的影响 |
7.3.6 SNP和 NO_3~-对铵胁迫下三七碳代谢物含量的影响 |
7.4 讨论 |
7.4.1 NO可以清除活性氧而缓解三七铵毒害 |
7.4.2 NO_3~-诱导NR活性增加促进铵胁迫下三七合成NO |
7.4.3 NO参与调节三七碳氮代谢 |
7.5 小结 |
第8章 氮钾肥平衡施用对三七产量和品质影响 |
8.1 前言 |
8.2 材料与方法 |
8.2.1 试验区概况 |
8.2.2 试验设计 |
8.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8.2.4 数据分析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大田条件下氮钾配施对三七中氮钾含量的影响 |
8.3.2 大田条件下氮钾配施对三七存苗率及产量的影响 |
8.3.3 大田条件下氮钾配施对三七皂苷含量的影响 |
8.3.4 盆栽条件下氮钾配施对三七氮钾含量的影响 |
8.3.5 盆栽条件下氮钾配施对三七生物量及皂苷含量的影响 |
8.3.6 三七N/K值与生物量和皂苷含量相关性分析 |
8.3.7 氮钾配施对三七光合作用及糖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
8.3.8 三七皂苷含量与光合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8.3.9 氮钾配施对三七皂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8.4 讨论 |
8.4.1 氮钾平衡施用可以降低三七根腐发病率和提高存苗率 |
8.4.2 氮钾平衡施用可以提高三七产量 |
8.4.3 氮钾平衡施用可以提高三七总皂苷含量 |
8.4.4 提高三七光合作用可以促进皂苷合成 |
8.4.5 氮钾平衡施用可以促进三七皂苷合成途径基因表达 |
8.5 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博士在读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春甘蓝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供试化肥及有机肥的制备 |
1.4 试验设计 |
1.5 分析测定项目及方法 |
1.6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春甘蓝产量的影响 |
2.2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春甘蓝感观品质的影响 |
2.3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春甘蓝营养品质的影响 |
2.3.1 可溶性糖 |
2.3.2 可溶性固形物 |
2.3.3 氨基酸 |
2.3.4 维生素C |
2.4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春甘蓝安全品质的影响 |
2.5 不同施肥模式下春甘蓝安全品质与营养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
2.6 不同施肥模式下春甘蓝产量与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1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可增加春甘蓝的产量 |
3.2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可提高春甘蓝的品质 |
(7)基于氮磷钾浓度的水培生菜生长、产量和品质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氮磷钾元素及其配比对生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
1.2.2 温室园艺作物生长发育模型的研究进展 |
1.2.3 灰色关联理论及模型研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2 试验概况 |
2.3 育苗及管理 |
2.4 试验设计 |
2.5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5.1 生长指标 |
2.5.2 品质指标 |
2.6 数据统计及分析 |
第三章 生菜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及模型建构 |
3.1 生菜主要农艺形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
3.2 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3.3 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多元二次非线性回归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培生菜氮磷钾产量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4.1 产量目标函数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
4.2 氮磷钾施用量与产量的效应分析 |
4.2.1 主效应分析 |
4.2.2 单因素对产量的效应分析 |
4.2.3 两因素对产量的耦合效应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氮磷钾对生菜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研究及模型建构 |
5.1 硝酸盐和维生素C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
5.2 氮磷钾施用量与硝酸盐含量的效应分析 |
5.2.1 单一因素对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
5.2.2 两因素对生菜硝酸盐含量的耦合效应 |
5.3 氮磷钾施用量与维生素C含量的效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稻田养分管理模式优化及其增产增效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水稻的生产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1 水稻种植现状 |
1.1.2 水稻的施肥现状 |
1.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 施肥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1 氮素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2 钾素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3 微量元素(锌)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 稻田养分资源管理模式现状 |
1.3.1 氮肥养分资源管理模式 |
1.3.2 钾肥养分资源管理模式 |
1.3.3 微肥(锌肥)养分资源管理模式 |
1.4 研究思路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优化管理棋式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基本情况 |
2.2.2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2.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对不同生育期水稻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 |
2.3.2 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对不同生育期水稻每穴分蘖数的影响 |
2.3.3 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2.3.4 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对水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2.3.5 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对水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2.3.6 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对水稻叶片SPAD值的影响 |
2.3.7 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对开花齐穗期水稻冠层温度的影响 |
2.3.8 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对水稻土壤铵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氮钾配施优化管理模式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基本情况 |
3.2.2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3.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处理下水稻地上部干物质量及产量变化 |
3.3.2 不同处理下水稻地上部不同部位N、K浓度及累积量的变化 |
3.3.3 不同处理对水稻钾肥(K_2O)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4 不同处理下水稻产量水平及效益评价 |
3.4 讨论 |
3.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氮锌配施优化管理模式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地点和材料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水稻植株地上部生物量的动态变化 |
4.3.2 水稻植株地上部不同生育时期和不同器官锌含量的动态变化 |
4.3.3 水稻植株地上部不同生育期和不同器官锌累积量的动态变化 |
4.3.4 水稻植株地上部不同生育期和不同器官锌的累积分配比率 |
4.3.5 水稻植株地上部不同器官锌的净吸收与净转移的平衡 |
4.4 讨论 |
4.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氮肥养分优化管理模式应用及增产增效分析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一:稻田氮肥优化管理试验 |
5.2.2 试验二:稻田有机与无机肥配施优化管理试验 |
5.2.3 试验三:稻田长期有机与无机肥配施对土壤改良的效应 |
5.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氮肥优化管理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
5.3.2 有机与无机肥配施优化管理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
5.3.3 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改良的效应 |
5.4 讨论 |
5.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钾肥养分优化管理模式应用及增产增效分析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基本情况 |
6.2.2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6.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6.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不同处理下水稻地上部生物量及产量变化 |
6.3.2 不同处理对水稻地上部不同部位钾浓度及钾累积量的变化 |
6.3.3 不同处理对成熟期水稻土壤速效钾含量和钾平衡的影响 |
6.4 讨论 |
6.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锌肥养分优化管理模式应用及增产增效分析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试验基本情况 |
7.2.2 试验设计 |
7.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7.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富锌稻种的染色鉴定和分析测定 |
7.3.2 锌肥品种与施用方法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7.3.3 锌肥品种与施用方法对水稻各部位锌含量的影响 |
7.3.4 锌肥品种与施用方法对水稻各部位锌累积量和累积分配的影响 |
7.3.5 富锌稻种试验的水稻籽粒产量和锌含量 |
7.4 讨论 |
7.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全文结论、创新点、不足之处和展望 |
8.1 全文结论 |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8.3 展望 |
致谢 |
读博士期间发表文章 |
(9)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状况 |
1.2.1 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
1.2.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
1.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研究进展 |
1.3.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因素 |
1.3.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1.3.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养分元素配伍与效应 |
1.3.4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增效技术研究 |
1.3.5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的增产效果与环境效应 |
1.3.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工业化实现 |
1.3.7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技术发展趋势 |
1.4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2.1.1 研究目标 |
2.1.2 研究内容 |
2.2 技术路线 |
2.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2.3.1 研究方法 |
2.3.2 参数获取与数据来源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三章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3.1 引言 |
3.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与方法 |
3.2.1 配方依据 |
3.2.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 |
3.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施肥量模型参数的确定 |
3.3.1 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 |
3.3.2 环境养分输入量 |
3.3.3 肥料养分损失率 |
3.3.4 矫正参数的确定 |
3.4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3.4.1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原则与方法 |
3.4.2 区域农田作物施肥配方区划的确定 |
3.4.3 区域农田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确定 |
3.5 模型评价 |
3.6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4.1 引言 |
4.2 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4.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4.4.1 区域小麦施肥量确定 |
4.4.2 区域小麦施肥量验证 |
4.4.3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4.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5.1 引言 |
5.2 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5.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5.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5.4.1 区域玉米施肥量确定 |
5.4.2 区域玉米施肥量验证 |
5.4.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5.4.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5.5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6.1 引言 |
6.2 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6.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6.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6.4.1 区域水稻施肥量确定 |
6.4.2 区域水稻施肥量验证 |
6.4.3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6.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6.5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7.1 引言 |
7.2 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7.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7.4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7.4.1 区域马铃薯施肥量确定 |
7.4.2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7.4.3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7.5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8.1 引言 |
8.2 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8.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8.4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8.4.1 区域油菜施肥量确定 |
8.4.2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8.4.3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8.5 小结与讨论 |
第九章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9.1 引言 |
9.2 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9.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9.4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9.4.1 区域棉花施肥量确定 |
9.4.2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9.4.3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9.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章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0.1 引言 |
10.2 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10.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10.4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0.4.1 区域花生施肥量确定 |
10.4.2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10.4.3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10.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一章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1.1 引言 |
11.2 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11.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11.4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1.4.1 区域大豆施肥量确定 |
11.4.2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11.4.3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11.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
12.1 主要结论 |
12.1.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12.1.2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5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6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7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8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9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数据来源 |
附录2 作物统计数据 |
附录3 长期施肥试验基本概况 |
附录4 土壤养分统计分析 |
附录5 小麦、玉米、水稻各地区肥料施用量 |
附录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附录7 农业部小麦、玉米、水稻施肥建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苹果园水肥一体化和钾肥肥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苹果产业发展现状 |
1.1.2 陕西苹果产业发展现状 |
1.1.3 陕西果园施肥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水肥一体化技术 |
1.3.1.1 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进展 |
1.3.1.2 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果园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
1.3.2 果树钾素营养机理研究进展 |
1.3.3 果树钾肥肥效研究进展 |
1.3.3.1 钾肥施用对水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1.3.3.2 钾对果树生长及钙、镁营养的影响 |
1.3.3.3 钾肥种类对果树生产的研究现状 |
1.3.3.4 果树钾肥施用量和施用时期的研究现状 |
第二章 不同生态区苹果生产对水肥一体化的响应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1.4 数据分析与计算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水肥一体化对不同生态区苹果产量及肥料效率的影响 |
2.2.2 水肥一体化对不同生态区苹果单果重和果个大小的影响 |
2.2.3 水肥一体化对不同生态区苹果内在品质的影响 |
2.2.4 水肥一体化对不同生态区苹果果实养分累积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钾肥用量对苹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1.4 数据分析与计算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钾肥用量对苹果产量及肥料效率的影响 |
3.2.2 钾肥用量对苹果百叶鲜重和叶绿素值的影响 |
3.2.3 钾肥用量对苹果外观品质的影响 |
3.2.4 钾肥用量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
3.2.5 钾肥用量对苹果叶片和果实中 N、P 和 K 养分含量的影响 |
3.2.6 钾肥用量对苹果叶片及果实钙、镁养分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钾肥品种对苹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钾肥种类对苹果产量及肥料效率的影响 |
4.2.2 钾肥种类对苹果外观品质的影响 |
4.2.3 钾肥种类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钾肥施用时期对苹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试验地概况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施钾时期对苹果产量的影响 |
5.2.2 不同施钾时期对苹果外观品质的影响 |
5.2.3 不同施钾时期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
5.2.4 钾肥施用时期对苹果叶片和果实中 N、P 和 K 含量的影响 |
5.2.5 钾肥施用时期对苹果叶片和果实中钾、钙和镁含量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氮、钾肥用量对春甘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钾肥用量及种类配施对大蒜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D]. 王慢慢. 河南农业大学, 2021
- [2]钾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钾素吸收利用及稻米品质的影响[D]. 叶廷红.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3]钾素对花生生育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D]. 刘娜.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4]外源氮、钾不同用量对高羊茅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D]. 张申. 聊城大学, 2019(01)
- [5]三七铵毒害产生机制及缓解措施研究[D]. 欧小宏. 华中农业大学, 2018
- [6]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春甘蓝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杨鹏,晏莉霞,蒲全明,马家斌,向承勇,刘超,耿明明,邓榆川,林邦民,雍磊.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8(10)
- [7]基于氮磷钾浓度的水培生菜生长、产量和品质模型研究[D]. 张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
- [8]稻田养分管理模式优化及其增产增效分析研究[D]. 冯绪猛. 南京农业大学, 2016(12)
- [9]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D]. 车升国.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9)
- [10]苹果园水肥一体化和钾肥肥效研究[D]. 路永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