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米考星肠溶微丸的研究

替米考星肠溶微丸的研究

论文摘要

替米考星(Tilmicosin)是新一代大环内酯类畜禽专用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耐药性低、与其它类别的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等特点,对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以及霉形体、螺旋体等均有抑制作用。由于其特殊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特征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动物的呼吸道疾病。但是替米考星味道极苦,有一定的刺激性气味,动物使用该药时动物的依从性差,采药量不均衡,甚至拒绝采食混饲投药的含药饲料,加之替米考星注射给药途径的不安全,临床上限制了一些动物,特别是对猪的使用,因此,开发研究新型的替米考星经胃肠道给药的制剂,保障对疾病动物的有效、安全使用很有必要。为此,本试验以研制替米考星肠溶微丸为目标开展了系列研究。试验首先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法(UV)测定替米考星肠溶微丸(Tilmicosin enteric-coated pellets, TECPs)的释放度,UV法选择280nm波长进行检测,建立替米考星在0.1mol·L-1盐酸溶液介质中释出药物的浓度与吸光度的回归方程为:Y=0.023X+0.014,R2=0.9993,在9.5886~47.943μg·ml-1范围内,药物浓度与吸收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在pH6.8的磷酸盐缓冲液介质中释出药物浓度与吸光度的回归方程为:Y=0.0244X+0.0019,R2=1,在9.6647~48.3235μg·ml-1范围内,药物浓度与吸收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显示所建立的UV法测定替米考星的释出度,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数据稳定的优点,适合生产中对制剂的快速分析和检验,有利于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其次,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替米考星肠溶微丸中替米考星含量的方法。其色谱条件为:Agilent TC-C18液相色谱柱,150×4.6mm;流动相:乙腈:四氢呋喃:1 mol·L-1二丁胺磷酸盐缓冲液为130:55:25(V/V):流速:1.0ml·min-1;紫外检测波长:280nm;进样量:20μl。线性方程为:Y=21.174X+0.0499,R2=1,显示本品在0.5~20μg·ml-1范围内,药物浓度与吸收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另外,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浆样品中替米考星含量的方法。其色谱条件为:色谱柱:Agilent TC-C18;流动相:乙腈:四氢呋喃:二正丁胺磷酸缓冲液:水为130:55.25:790(V/V),流速:1.0ml·min-;柱温:30℃;紫外检测波长:280nm;进样量:20μl;线性方程为:Y=38781X-882.19,R2=0.9993,显示本品在0.05μg·ml-1~2μg·ml-1范围内,药物浓度与吸收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为0.05μg·ml-1。结果显示,所建立的HPLC法测定替米考星肠溶微丸及血样中替米考星的含量,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最低检测限低,数据稳定的优点,适合生产中对制剂和药物代谢的精密分析。可以满足产品质量控制和替米考星药物代谢研究要求。本试验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替米考星微丸丸芯,据预实验工艺条件固定为:挤出孔径0.6mm,挤出速度40rpm、滚转速度为650 rpm,滚转2min。鼓风速度25Hz,在放出物料前加入微粉硅胶1g作为润滑剂。微丸在40℃条件下烘干4h。最后以24日~40目微丸为合格的产品,以微丸的收率、堆密度、圆整度、脆碎度、微丸的表面形态、微丸的综合评分等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微丸处方中淀粉和糊精的比例、玉米芯粉的用量、粘合剂的种类与用量等进行了考察。试验最终确定替米考星微丸丸芯的处方为:淀粉和糊精的比例为(9:1),玉米芯粉的用量为整个稀释剂的25%,3%HPMC水溶液用量为55ml。试验采用单因素考察了工艺因素挤出速度、滚转速度、滚转时间对微丸成形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丸制备的合适工艺参数分别为挤出速度40rpm,滚圆速度650rpm,滚圆时间2min。考虑到工艺因素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可能对丸芯质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采用3因素3水平按L9(33)进行正交试验,正交试验结果显示:以综合评分为指标,在配方固定的情况下,3个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挤出速度(A)>滚圆时问(B)>滚转转速(C),最优组合为A3B3C3。即制备微丸的最佳工艺为:挤出转速为30 rpm,滚圆转速700 rpm,滚圆时间为2.5min。本试验试验采用丙烯酸树脂,利用多功能滚圆机对制备的微丸包衣。经研究确定的包衣工艺参数为:投料量400g,转盘转速250rpm、鼓风量25 Hz、包衣温度25℃~30℃、喷雾压力为0.1Mpa、供液速度5ml·min-1。另外,以替米考星肠溶微丸的释放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微丸肠溶包衣处方中丙烯酸树脂Ⅱ和丙烯酸树脂Ⅲ的比例、增塑剂的用量、抗静电剂SDS的用量、包衣增重对肠溶微丸释放度的影响,确定肠溶微丸的包衣处方为:丙烯酸树脂Ⅱ和丙烯酸树脂Ⅲ的比例2:1,增塑剂的用量为聚合物用量的30%,抗静电剂SDS用量为0.2%,包衣增重20%。替米考星肠溶微丸的稳定性试验表明,微丸中的药物含量在强光照射和高温的环境下逐渐减少,提示微丸应在避光阴凉处储藏。替米考星肠溶微丸的高湿试验、速试验和长期试验结果显示:微丸的性状,含量、0.1mol·L-1盐酸溶液介质中释放度和pH6.8的磷酸盐缓冲液介质中释放度均未发生明显的变化。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猪血浆中替米考星浓度的方法,对6头断奶仔猪进行替米考星肠溶微丸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得到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为:T1/2=16.99h, Cmax=0.944μg·ml-1, Tmax=6.33h, AUC0→24=13.947μg·ml-1·h, AUC 0→∞=16.1433μg·ml-1·h。结果显示,替米考星肠溶微丸与之前报道的相同剂量的替米考星非肠溶口服制剂在达峰浓度无显著差异,在达峰时间上延迟了3.21h,达峰时间的延迟符合肠溶制剂的特征。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动物专用抗菌药替米考星研究概述
  • 1.1 结构与合成
  • 1.2 药理作用
  • 1.3 抗菌活性
  • 1.4 药代动力学
  • 1.5 不良反应
  • 1.6 临床应用
  • 2.微丸的研究概况
  • 2.1 微丸工艺学特点
  • 2.2 微丸药效学特点
  • 2.3 微丸制备方法
  • 3.药物肠溶包衣技术的研究
  • 4.立题依据
  • 第二章 替米考星肠溶微丸体外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
  • 1.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和材料
  • 2.替米考星肠溶微丸释放度的测定
  • 2.1 检测波长的确定
  • 2.2 辅料的干扰试验
  • 2.3 线性试验
  • 2.4 回收率试验
  • 2.5 替米考星肠溶微丸释放曲线的绘制
  • 3.替米考星肠溶微丸含量的测定
  • 3.1 主要溶液的配制
  • 3.2 色谱条件
  • 3.3 标准曲线的绘制
  • 3.4 样品处理
  • 3.5 添加回收率和精密度
  • 4.小结
  • 第三章 采用多功能挤出滚圆机制备替米考星肠溶微丸的处方和工艺研究
  • 1.仪器与试药
  • 2.方法和结果
  • 2.1 微丸粉体学性质评价指标
  • 2.2 处方因素对丸芯制备的影响
  • 2.3 工艺因素对丸芯制备的影响
  • 2.4 包衣工艺的选择
  • 2.5 肠溶包衣处方对微丸释放度的影响
  • 3.讨论
  • 3.1 稀释剂的选择
  • 3.2 稀释剂中糊精用量的选择
  • 3.3 处方中玉米芯粉用量的选择
  • 3.4 粘合剂和粘合剂用量的选择
  • 3.5 工艺条件的选择
  • 3.6 肠溶包衣处方的选择
  • 4.小结
  • 第四章 替米考星肠溶微丸的稳定性研究
  • 1.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剂和药品
  • 2.制剂影响因素试验
  • 2.1 测定方法与项目
  • 2.2 光照试验
  • 2.3 高温试验
  • 2.4 高湿实验
  • 2.5 加速试验
  • 2.6 长期试验
  • 3.试验结论
  • 第五章 替米考星肠溶微丸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1.材料和方法
  • 1.1 仪器与试药
  • 1.2 试药与药品和材料
  • 2.血浆中样品的测定方法
  • 2.1 血浆样品的处理方法
  • 2.2 色谱条件
  • 2.3 专属性考察
  • 2.4 分析方法的考察
  • 3.试验方法
  • 3.1 动物的选用及给药方法
  • 3.2 样品采集
  • 3.3 试验结果
  • 3.4 试验数据处理
  • 4.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挤出滚圆法制备山楂叶总黄酮微丸处方工艺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 2014(16)
    • [2].挤出滚圆法制备替米考星微丸的工艺研究[J]. 畜牧与兽医 2011(12)
    • [3].氧化苦参碱微丸的制备及其性质考察[J]. 中国药房 2008(33)
    • [4].一种挤出滚圆机结构和参数的优化改进[J].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15(02)
    • [5].挤出滚圆法制备吲哚美辛缓释微丸[J]. 中国药房 2011(17)
    • [6].挤出滚圆法制备微丸中软材特征物理性质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14(04)
    • [7].制备中药复方当归补血微丸的2种方法比较[J]. 中国中药杂志 2008(24)
    • [8].挤出滚圆过程中挤出物表面粗糙度的表征方法[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17(01)
    • [9].挤出滚圆法制备微丸辅料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兽药杂志 2012(11)
    • [10].挤出滚圆法批量制备铁铜矿石复合氧载体[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20(10)
    • [11].挤出滚圆法制备山楂叶总黄酮微丸[J]. 中成药 2014(01)
    • [12].挤出滚圆法制备复方降脂微丸的工艺优化及其性质考察[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9(02)
    • [13].微丸制备工艺研究进展[J]. 药学进展 2012(08)
    • [14].奥利司他微丸胶囊的制备[J]. 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 2013(06)
    • [15].挤出滚圆法制备泻心汤中黄连效应组分速释微丸的处方工艺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16)
    • [16].基于挤出物质构特性的挤出工艺对微丸成型质量的影响研究[J]. 中草药 2017(16)
    • [17].k-卡拉胶在挤出滚圆法制备缬沙坦速释微丸中的应用[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15(02)
    • [18].头孢氨苄胃漂浮微丸的制备与体外评价[J]. 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 2014(04)
    • [19].基于转矩流变性的中药微丸润湿剂用量筛选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17(17)
    • [20].结肠靶向剂护肠清毒微丸的制备工艺研究[J]. 中国药房 2012(11)
    • [21].富马酸二甲酯肠溶胶囊的研制及释放度评价[J]. 中国新药杂志 2016(24)
    • [22].挤出滚圆法制备三叶青总黄酮微丸及其性质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12(07)
    • [23].硝苯地平胃漂浮型延迟缓释微丸的制备[J].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09(04)
    • [24].多单元双嘧达莫胃漂浮缓释制剂的制备及其处方优化[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11(02)

    标签:;  ;  ;  ;  ;  

    替米考星肠溶微丸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