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心肌缺血症状的影响

缬沙坦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心肌缺血症状的影响

周林霞(成都市双流县中医医院心内科四川双流610212)

【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6-0084-02

【摘要】目的探讨缬沙坦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清超敏CRP(hs-CRP)水平和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120例UA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苯磺酸氨氯地平,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连服6个月。缬沙坦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连服药6个月。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的水平,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缺血发作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心绞痛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缬沙坦组疗效更为明显。结论缬沙坦可以降低UA患者血清hs-CRP水平,抑制其炎症反应,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改善心肌缺血症状。

【关键词】缬沙坦不稳定型心绞痛超敏C反应蛋白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指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临床状态,由于UA病情变化多端,既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也可能迅速进展为AMI和猝死,如何有效防治UA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超敏CRP(hs-CRP)是机体炎症反应精确的标志物,可作为心肌梗死、脑卒中和猝死等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1]。缬沙坦是广泛用于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治疗的ARB类药物,对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具有良好的心血管保护作用[2]。本研究观察缬沙坦对UA患者血清hs-CRP和心肌缺血的影响,以探讨缬沙坦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相关机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1月一2010年9月,我院住院UA患者120例,其中男62例,女58例,年龄(62±6.6)岁,均符合WHO的UA诊断标准,排除合并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风湿系统疾病,严重感染和肿瘤等患者。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抽取入组,分为对照组和缬沙坦组各60例。常规治疗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61±9)岁;心功能I~Ⅱ级48例,Ⅲ~Ⅳ级12例;体质量指数(22.2±3.1)k/m2;总胆固醇(5.24±0.65)mmoL/L;甘油三酯(1.42±0.34)mmoL/L;LDL-C(3.65±0.36)mmoL/L;HDL-C(0.92±0.23)mmoL/L。缬沙坦组男41例,女19例,年龄(62±8)岁;心功能I一Ⅱ级49例,Ⅲ一Ⅳ级11例;体质量指数(23±2.8)kg/m2;总胆固醇(5.34±0.54)mm/L;甘油三酯(1.34±0.22)mmoL/L;LDL-C(3.74±0.49)mm/L;HDL-C(1.03±0.41)mmoL/L。两组患者各项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包括单硝酸异山梨酯60mg,每日1次,美托洛尔12.5—25mg,每日2次,苯磺酸氨氯地平2.5—5mg,每日1次,阿司匹林100mg,每日1次,阿托伐他汀20mg,每日1次,连续服药6个月。缬沙坦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北京诺华)80mg,每日1次,连续服药6个月,用药期间注意观察肾功能及血钾的变化。

1.3研究方法

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的水平,同时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常规12导联心电图ST段压低≥0.1mV的导联数(以NST表示)和ST段压低的总和(以∑ST表示)。

1.4血清hs-CRP水平的测定

所有患者于服药前及服药后第6个月清晨空腹抽血5ml,2000g/min×5min离心后取血清置于-70℃冰箱保存待测。采用高敏法,应用日立1000自动分析仪测定血清hs-CRP浓度。

1.5疗效判断标准

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的评估标准为①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或心电图ST段改善大于75%以上;②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24h小于1次,发作时间明显缩短或心电图sT段改善大于50%以上;③无效:症状或心电图均无改善。

1.6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组间非配对T检验;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疗效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清hs-CRP心水平的比较

缬沙坦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水平分别为(5.4±2.1)mg/L、(1.2±0.5mg/L,常规治疗组分别为hs—CRP水平为(5.1±2.3)mg/L、(3.4±1.1)mg/L,两组治疗后hs-CRP明显下降(P<0.05),缬沙坦组治疗后hs-CRP水平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

2.2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表1)

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和ST段压低的比较(见表2)

表2两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和ST段压低的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均能耐受治疗,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试验。

3讨论

有研究表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进展与炎症反应有关。ACS的病理基础是炎症细胞介导的斑块破裂,且炎症反应是导致斑块破裂的内因[3]。作为炎性反应标志物,hs-CRP被认为与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Hs-CRP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中可激活粥样斑块内的补体系统,增加斑块的不稳定性,参与整个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乃至斑块破裂的过程。所以,hs-CRP是导致UA炎症反应和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的重要因素,在预测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上有着很高的敏感度和精确度[4]。本研究发现,缬沙坦患者治疗6个月后血清hs-CRP水平明显下降,并且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这表明缬沙坦可以降低UA患者hs-CRP水平,抑制冠状动脉粥样病变的炎症反应,稳定冠状动脉粥样斑块,防止继发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同时,与对照组比较,缬沙坦组患者临床疗效改善、心绞痛发作时间和sT段压低情况更优,说明缬沙坦可以通过抑制冠状动脉粥样病变炎症反应和稳定冠状动脉粥样斑块,更有效地抑制UA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有研究发现,ACS患者IL-6分泌增加导致血清hs-CRP水平升高,两者共同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免疫炎症反应[4]。缬沙坦可能通过抑制IL一6的异常分泌,从而降低UAP患者血清hs-CRP水平,抑制炎症反应,起到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此外,本研究还发现治后两组患者血压无明显差别,提示缬沙坦降低UA患者血清hs-CRP水平和抑制心肌缺血发作的机制可能独立于降压作用以外。目前,ACEI已被确定为改善稳定性心绞痛预后的药物,ARB在冠心病预后改善中尚存在争议。指南推荐有明确冠心病的所有患者均需使用ACEI,有专家建议对不能耐受ACEI者可用ARB替代。通过本研究,我们认为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等ARB类药物,能更有效地降低UA患者血hs-CRP水平,使不稳定的粥样斑块趋于稳定,改善心肌缺血症状。

参考文献

[1]张国瑾,赵增荣.国外脑血管疾病研究进展[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38.

[2]刘刚.冠状动脉硬化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胆红素检测的临床意[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7,32(5):614-615.

[3]汤汇明,汪曼菲,吴志浩,等.59例高血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变化的初步研究[J].重庆医学,2005(11):1759-1760.

[4]王前,郑磊,等.超敏C-反应蛋白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8):542-544.

标签:;  ;  ;  

缬沙坦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心肌缺血症状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