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奶牛乳房炎复方乳腺康膏的研究

治疗奶牛乳房炎复方乳腺康膏的研究

论文摘要

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高、危害大,而现行的治疗方法存在诸多弊端。本文通过黄柏、蒲公英、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鱼腥草、野菊花及中药复方对奶牛乳房炎的四种常见致病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停乳链球菌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筛选出了抑菌效果较好的黄柏、蒲公英、紫花地丁等。按照中兽医理论的组方原则,将筛选所得中药与地龙、三棱、莪术、花椒组成复方制剂乳腺康膏,制定了其质量标准,并对其抗炎、镇痛、解热、活血化瘀作用、皮肤的透过性、用药安全性以及临床疗效进行了考察。在质量标准研究方面,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乳腺康膏进行了定性鉴别,结果表明鉴别斑点清晰,分离良好,阴性对照液无干扰。以黄柏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作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量分析。色谱条件为:C18(250mm×4.6mm,5μm)柱,流速为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为265n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三乙胺(50∶50∶0.75)。结果显示,盐酸小檗碱进样浓度在2.5~4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20%(n=6),RSD为1.18%。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可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能排除其它成分干扰,重复性好,该方法适合复方乳腺康膏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质量控制。在药效学研究方面,复方乳腺康膏高、中剂量组能够显著抑制由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肿胀抑制率分别为59.6%、48.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复方乳腺康膏高剂量组能显著抑制琼脂所致小鼠慢性肉芽肿的生成,肿胀抑制率为31.73%,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镇痛作用试验表明,复方乳腺康膏具有镇痛作用,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明显的提高热板法致痛小鼠的基础痛阈,痛阈提高百分率分别为111.23%、92.47%、82.88%,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解热作用试验表明,复方乳腺康膏具有解热作用,高、中、低剂量组对松节油所致大鼠体温升高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活血化瘀作用试验用盐酸。肾上腺素加冰水制备了家兔血瘀模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较,复方乳腺康膏高、中、低剂量组家兔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红细胞变性指数均降低(p<0.01,p<0.05)。透皮试验表明,随着时间延长,盐酸小檗碱的透皮量逐渐增加,在48h内透过率为39.64%,能够维持较为恒定的血药浓度。在毒理学研究方面,小白鼠的皮肤急性毒性试验测得复方乳腺康膏经皮给药LD50大于45g·kg-1,为药效学小鼠有效中剂量的45倍。皮肤致敏试验表明,复方乳腺康膏组豚鼠皮肤致敏率为0%,说明该药为弱致敏物质。皮肤刺激性试验表明,除破损皮肤组家兔多次用药后出现轻度刺激,其它各用药组均未出现刺激反应。说明复方乳腺康膏可以通过皮肤给药。临床治疗试验表明,复方乳腺康膏对奶牛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的乳区治愈率分别为95.21%和95.73%,高于阳性对照药物如意金黄膏,并能快速、有效提高牛奶品质,说明该药对奶牛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都具有较好的疗效。以上研究表明,复方乳腺康膏具有良好解热、镇痛、抗炎及活血化瘀作用,透皮效果良好,皮肤给药比较安全,经临床治疗试验验证效果良好,从而为新型复方中药制剂的研制及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发病情况及危害
  • 1.2 发病原因
  • 1.3 奶牛乳房炎诊断
  • 1.3.1 临床型乳房炎的诊断
  • 1.3.2 隐性乳房炎的诊断
  • 1.4 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措施
  • 1.4.1 预防措施
  • 1.4.2 治疗措施
  • 1.5 黑膏药研究概述
  • 1.5.1 黑膏药的作用机理
  • 1.5.2 黑膏药的特点
  • 1.5.3 黑膏药的制备方法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药物
  • 2.1.2 试验动物
  • 2.1.3 主要试剂
  • 2.1.4 菌种
  • 2.1.5 主要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中药体外抑菌试验
  • 2.2.2 乳腺康的制作及质量标准研究
  • 2.2.3 主要药效学试验
  • 2.2.4 透皮试验
  • 2.2.5 乳腺康的安全性试验
  • 2.2.6 乳腺康的临床治疗试验
  • 2.2.7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体外抑菌试验结果
  • 3.2 质量标准试验结果
  • 3.2.1 外观检查结果
  • 3.2.2 定性测定结果
  • 3.2.3 含量测定结果
  • 3.3 主要药效学试验结果
  • 3.3.1 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抗炎作用
  • 3.3.2 对小鼠琼脂肉芽肿的抗炎作用
  • 3.3.3 解热实验
  • 3.3.4 镇痛作用试验
  • 3.3.5 乳腺康的活血化瘀作用试验
  • 3.4 透皮试验结果
  • 3.4.1 标准曲线制备
  • 3.4.2 精密度试验
  • 3.4.3 稳定性试验
  • 3.4.4 盐酸小案碱含量测定
  • 3.5 安全性试验结果
  • 3.5.1 急性毒性试验
  • 3.5.2 皮肤过敏试验
  • 3.5.3 皮肤刺激性试验
  • 3.6 临床治疗试验结果
  • 3.6.1 复方乳腺康治疗临床型奶牛乳房炎效果观察
  • 3.6.2 复方乳腺康治疗隐性奶牛乳房炎效果观察
  • 3.6.3 复方乳腺康对牛乳质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中药体外抑菌试验研究
  • 4.2 乳腺康的方剂组成及质量标准研究
  • 4.2.1 乳腺康的方剂组成分析
  • 4.2.4 质量标准研究
  • 4.3 主要药效学试验
  • 4.3.1 抗炎
  • 4.3.2 镇痛
  • 4.3.3 解热
  • 4.3.4 活血化瘀
  • 4.4 透皮试验研究
  • 4.5 安全性试验研究
  • 4.6 临床治疗试验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治疗奶牛乳房炎复方乳腺康膏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