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血竭化学研究及降血糖有效部位的筛选

龙血竭化学研究及降血糖有效部位的筛选

论文摘要

龙血竭来源于百合科龙血树属植物剑叶龙血树Dracaenacoch inch inensis (Lour.) S. C. Chen,是其含脂木质部经乙醇提取而得到。龙血竭与棕榈科的进口皇冠牌血竭在药理和临床疗效上基本一致,是进口血竭的代用品。血竭为传统中药,味甘、咸;性温、平;归心、肝经,具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生肌敛疮,补血之功效,常用于内外诸科及妇科的各种血症。研究目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龙血竭乙酸乙酯部位进行成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龙血竭的质量标准;龙血竭具有降血糖作用,但其降血糖的有效部位尚不明确,本课题通过药理试验筛选了二种方案得到的不同部位龙血竭的降血糖作用。研究内容及方法1、龙血竭成分研究采用传统的分离手段,即硅胶柱层析获得龙血竭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甲醇部分,本课题重点研究乙酸乙酯部分。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 ,C18反相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获得单体成分,采用化学和谱学方法(mp.,1HNMR, 13CNMR,ESI-MS)对其结构进行鉴定。2、采用不同浓度乙醇分离和不同极性的有机试剂分离两种方案获得龙血竭的部位,用链脲菌素(STZ)建立小鼠的高血糖模型,二甲双胍作为阳性对照研究各部位降血糖的效果。3、国家现行的龙血竭的质量标准以龙血素B为指标测定其在龙血竭中的含量。本课题用两个指标,龙血素B和含量较大的龙血素A,研究不同厂家的龙血竭的质量,以期完善现行标准的不足。结果1、从龙血竭的氯仿部分中获得了较大量的龙血素A和龙血素B,为后续的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对照。2、从龙血竭的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10个单体化合物,并确定了其中7个化合物的结构。它们分别是,7-羟基黄酮、原儿茶醛、β谷甾醇、对羟基苯甲醇乙酯、7,4`-二羟基黄酮、3,5,4`-三羟基对苯乙烯和胡萝卜苷。3、药理试验显示,方案一中不同浓度的乙醇部分其降血糖作用不明显,而方案二中的甲醇部分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其效果接近二甲双胍。4、通过研究三个品种的龙血竭,以龙血素A和龙血素B两个指标确定龙血竭的含测标准:龙血素A含量不低于2.0%,龙血素B含量不低于0.4%。这两个指标的线性,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和回收率均满足现行的质量规范。创新点1、前人对龙血竭的化学成分研究多集中于极性较小,较易分得的氯仿部分,对乙酸乙酯部分研究较少。本课题较系统地研究了龙血竭的乙酸乙酯部分,进一步提示了龙血竭的化学构成。2、龙血竭具有降血糖作用,但人们对其降血糖的有效部位研究较少。本课题采用STZ建立小鼠的高血糖模型,研究了不同方案得到的龙血竭各部分的降血糖作用,发现其甲醇部分能明显降低高血糖模型小鼠的血糖值,其他部分不具此功效。3、现行的龙血竭国家标准只规定了龙血素B的含量。在龙血竭中,龙血素B含量只有0.4%左右,而龙血素A含量却高达2.0%以上。显然只采用龙血素B为指标衡量其质量有失偏颇,本课题采用龙血素A和龙血素B两个指标衡量龙血竭的质量,线性,精密度等满足现行规范。可作为进一步完善龙血竭质量标准的依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血竭的研究进展
  • 1 血竭的基原与龙血竭的发现
  • 2 龙血竭的资源
  • 3 化学成分
  • 4 药理活性
  • 5 临床应用
  • 参考文献
  • 二、化学成分研究
  • 2.1 材料与试剂
  • 2.2 分离方法
  •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三、药理研究
  • 1. 供试样品的制备
  • 2. 对照药品和给药剂量
  • 3. 小鼠的高血糖模型
  • 4. 方法与结果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四、龙血竭的质量研究
  • 1 实验仪器和材料
  • 2 样品的制备
  • 3 方法学考察
  • 4 样品的测定
  • 讨论
  • 参考文献
  • 总结
  • 附图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麦多糖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J]. 科学中国人 2017(02)
    • [2].乳酸菌的降血糖作用研究进展[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20(02)
    • [3].中药的降血糖作用机制研究现状[J]. 内蒙古中医药 2013(26)
    • [4].芜菁中性多糖降血糖作用研究的初步探讨[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0(02)
    • [5].番石榴果实水提物降血糖作用的探究[J]. 广东化工 2020(18)
    • [6].发酵桔梗醇提取物降血糖作用的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6(10)
    • [7].苦菜降血糖作用及机理研究进展[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4(22)
    • [8].植物多糖降血糖作用研究进展[J]. 食品与药品 2014(04)
    • [9].蜂胶的降血糖作用研究现状[J]. 中国蜂业 2010(05)
    • [10].不同产地地骨皮降血糖作用的研究[J]. 四川中医 2009(06)
    • [11].红豆杉多糖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及机制研究[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0(01)
    • [12].人参果降血糖作用研究进展[J]. 人参研究 2012(04)
    • [13].壳寡糖降血糖作用的临床观察研究[J]. 食品与药品 2011(03)
    • [14].食用菌的降血糖作用研究进展[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0(02)
    • [15].剑麻皂素降血糖作用的研究[J].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10(01)
    • [16].茶多糖的降血糖作用机理研究进展[J]. 茶叶通讯 2010(01)
    • [17].枫莲丸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9(05)
    • [18].壮药芳竭丸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9(07)
    • [19].老鹰茶总黄酮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8(02)
    • [20].植物多糖抗肿瘤与降血糖作用研究进展[J]. 实用医药杂志 2020(01)
    • [21].蜂胶的降血糖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7(06)
    • [22].植物多糖的降血糖作用概述[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5(03)
    • [23].克糖特对链脲霉素致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及机制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1(10)
    • [24].海藻多糖降血糖作用及其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11(02)
    • [25].茶叶不同提取成分降血糖作用的研究与比较[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0(12)
    • [26].活血解毒方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医药学报 2010(06)
    • [27].红枣色素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J]. 食品科技 2020(07)
    • [28].番石榴叶及棠梨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J]. 今日药学 2016(03)
    • [29].乳酸菌的降血糖作用研究进展[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2(09)
    • [30].枸杞叶降血糖作用的初步研究[J]. 四川中医 2009(04)

    标签:;  ;  ;  ;  

    龙血竭化学研究及降血糖有效部位的筛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