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引言: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经典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自身抗体产生、补体激活、免疫复合物沉积累及多种组织器官损伤为主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由于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器官,其患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不同的患者之间有较大的差异,因此给临床的诊疗带来一定的困难。该病好发于女性,特别是育龄期妇女,男女的患病率之比约为1:9。其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了该病的发生。SLE的临床表现,风险性和发病率在不同的种族、地区和性别间存在差异,提示遗传异质性在SLE临床表现的复杂性方面可能起重要的作用。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nts,CNVs)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是人类基因变异的两个重要遗传基础。目前,以Tag- SNPs为基础的关联分析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在欧洲和亚洲SLE人群中确定了30多个SLE的易感基因/位点。但是,通过SNP- GWAS人们发现所识别的绝大部分常见变异仅能解释相对一小部分疾病风险,对疾病发生的解释贡献大约2%~15%,即使再进行大规模、大样本量的研究,遗传因素如何导致疾病的发病风险原因仍然解释不清。在SNP-GWAS的热潮过后,如何进一步挖掘SNP芯片数据的剩余价值是许多研究机构关心的问题。利用芯片数据进行CNV分析也是GWAS后期数据挖掘的一部分。我们通过illumina 610芯片平台分析CNV的结果不确定,故利用此平台不能有效分析相关的CNV。为了进一步对CNV认识和分析,我们通过候选基因的方法对与SLE强相关的C4基因进行拷贝数变异的相关性研究。CNV领域的一系列进展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CNV与疾病临床表型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近,在多个不同人群SLE患者的GWAS研究中发现许多与SLE有关的易感基因,此研究除了为发现SLE遗传因素提供了直接证据外,同时也从基因组水平认识SLE的发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随后关于SLE基因型-表型的研究相继出现,不仅暗示了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异质性的疾病,而且进一步说明遗传因素在SLE的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基因拷贝数变异与疾病的临床表型相关性分析研究也说明基因拷贝数与疾病的临床表型相关。在此,我们行基因拷贝数变异与临床表型的分析进一步探索C4基因拷贝数变异与中国汉族SLE患者的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对探索C4拷贝数变异在SLE发病过程中的特定作用及进一步阐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1)C4基因拷贝数(C4GCNs)在中国汉族正常人群中的分布状态。2) C4GCNs与中国汉族SLE患者的相关性分析。3)C4基因拷贝数变异多态性与SLE患者临床表型的相关性,进一步阐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并为下一步建立相应的动物模型和从功能上证实这些易感基因与特定表型相关提供相应的证据。方法:首先从安徽地区医院收集SLE患者和对照样本(1047例SLE患者和1056例正常对照),按照相同的样本收集标准,利用TaqMan荧光定量PCR(TaqMan-based qRT-PCR)方法确定正常人群和SLE中C4 GCNs的分布状态,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其次,对与SLE强相关的C4 GCNs行病例-病例(如有关节炎的患者和无关节炎的患者)分析确定基因拷贝数相关的临床表型,然后再行病例-对照(如有关节炎的患者/无关节炎的患者和正常对照)分析,进一步确定基因拷贝数对不同临床表型所贡献的风险大小。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 < 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C4 GCNs在正常人群中的分布:总C4基因拷贝数为2-8;其中C4A基因拷贝数为0-6,C4B基因拷贝数为0-5。2个拷贝的C4A和C4B占多数。C4A的拷贝数分布为:< 2的拷贝数样本为7.25%;2拷贝数样本为69.71%;> 2拷贝数样本为23.04 %。C4B的拷贝数分布:< 2的拷贝数样本为20.16%;2拷贝数样本为66.43%;> 2拷贝数样本为13.41%。4拷贝数的总C4为63.56%,其中2C4A-2C4B约占51.94 %。2)C4基因拷贝数在SLE患者中的分布:2个拷贝的C4A和C4B仍占多数。C4A的拷贝数分布偏向高拷贝侧:<2的拷贝数样本为13.10%;2拷贝数样本为67.10%;>2拷贝数样本为19.81%;C4B的拷贝数分布偏向低拷贝侧:<2的拷贝数样本为13.10%;2拷贝数样本为63.42% ;>2拷贝数样本为19.81%。通过与对照样本比较分析,在SLE患者中,低C4A基因拷贝数(<2)为SLE患者的危险因素(P=1.97×10-5;OR: 1.93;95%CL:1.42-2.62);高C4A基因拷贝数(>2)没有显著性意义(P=0.08);而C4B GCN与SLE无明显相关。C4基因拷贝数在SLE患者中:低拷贝(< 4)为SLE患者的危险因素(P=8.69×10-3;OR: 1.38; 95%Cl:1.09-1.76);高拷贝数(>4)反而为SLE患者的保护性因素(P=0.04;OR: 0.79; 95%Cl:0.63-0.99)。C4基因拷贝数的增减主要与C4A GCN有关,与C4B GCN无明显关系。3)C4AGCN与血管炎有关(P=6.05×10-3);C4A基因对多个临床表型均有贡献;未发现总C4基因拷贝数变异与某一临床表型相关;但对多个临床表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遗传压力。结论:本项研究不仅分析了C4 GCNs在中国汉族正常人群中的分布,而且进一步验证了C4 GCNs与SLE的相关性,同时也说明C4 GCNs在SLE的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另外通过与欧洲人群SLE的C4 GCNs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影响SLE易感性的遗传变异在不同人种间存在差异,遗传异质性可能在SLE的易感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进一步与临床表型的分析,C4A基因拷贝数可能与关节炎的发生密切相关,C4A和C4基因拷贝数变异对多个临床表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遗传压力。该项研究将加深我们对CNV遗传基础的认识,也为将来SLE机制研究提供启示。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多组学数据分析复制因子C4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预后[J].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20(08)
- [2].C4 兄弟[J].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7(03)
- [3].维吾尔族支气管哮喘患儿白三烯C4合成酶基因多态性分析[J]. 儿科药学杂志 2020(02)
- [4].铌酸催化混合C4合成醋酸仲丁酯[J]. 广东化工 2015(05)
- [5].C4水稻有望3年内实现[J].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3(03)
- [6].与鸭C4结合蛋白互作的鸭疫里默菌外膜蛋白的筛选及鉴定[J]. 畜牧兽医学报 2020(11)
- [7].C4烷烃裂解制低碳烯烃应用研究进展[J]. 广东化工 2017(16)
- [8].玉屏风颗粒对慢性荨麻疹患者IL-6、C4及临床疗效的影响[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7)
- [9].抽余C4中异丁烯催化水合制备叔丁醇的反应条件优化研究[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5(07)
- [10].补体C4基因拷贝数变异与白癜风的相关性[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0(01)
- [11].混合C4中正丁烯的分离和化工利用[J]. 山东化工 2013(08)
- [12].让C4基因在商业水稻品种中起作用可能需要20年时间[J]. 江西食品工业 2012(01)
- [13].新疆短命植物东方旱麦草和独行菜C4相关结构的初步研究[J]. 新疆农业科学 2009(01)
- [14].复方中草药“强普素”对断乳仔猪血清补体4(C4)的影响[J]. 福建畜牧兽医 2016(05)
- [15].磷钨酸催化混合C4合成醋酸仲丁酯[J]. 精细化工 2009(04)
- [16].拟南芥非特异性磷脂酶C4基因表达模式的研究[J]. 生物技术通报 2008(06)
- [17].维氏气单胞菌C4外膜蛋白A基因敲除株的构建及其生长特性[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20(08)
- [18].浅谈江西山区石城至吉安高速公路C4标桥梁上部构造的施工管理[J]. 中国建设信息 2009(22)
- [19].固相萃取C4技术在文物蛋白胶料气相色谱前处理中的应用[J]. 分析试验室 2017(10)
- [20].铝胁迫对转C4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水稻光合作用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J]. 生物技术通报 2014(07)
- [21].C4钢的焊接工艺与应用[J].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2013(06)
- [22].雅沪高速公路C4合同段桥梁施工组织设计[J]. 西南公路 2011(04)
- [23].C_4综合利用及研究进展[J]. 当代化工 2008(03)
- [24].研究发现稗草有望成为水稻C4育种的重要基因遗传资源[J]. 农药市场信息 2018(01)
- [25].苍柏湿毒清对解脲支原体感染小鼠白三烯C4的影响[J]. 中国性科学 2015(04)
- [26].血清补体C3、C4水平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关系[J]. 河北医药 2019(02)
- [27].玉米两个亚基因组与C4途径的进化[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4)
- [28].免疫球蛋白与补体C3、C4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价值[J]. 医疗装备 2020(04)
- [29].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血清补体C3和C4的临床检测意义[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84)
- [30].补体C3、补体C4、C反应蛋白及IL-6对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和感染中临床价值[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