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教学机器人作为机器人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教育的教学工具,对人才培养和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机器人的伺服控制技术又是其中非常关键的问题,本文对机器人的伺服控制系统做了较为全面的工作。本文所采用的机器人伺服控制采用三环控制,即电流环、速度环和位置环,考虑到系统的响应速度以及控制器设计的方便性,电流环和速度环采用模拟闭环,位置环采用数字闭环。本文从两个方面对系统进行设计,分别为:硬件系统设计和位置环的控制方案的设计与仿真。硬件系统设计主要有:各个反馈信号的调理电路以及速度环的控制模块、电流环的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并设计了PWM伺服放大模块。对于位置环控制模块,本文所做的工作主要是控制方案的设计和方案的比较研究,考虑到机器人关节电机的伺服控制系统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以及多关节电机在低速运行下,由于摩擦力作用出现的爬行现象,在位置环的伺服控制中采用了具有PID结构形式滑模面的模糊滑模自适应控制方案,经过多种控制策略仿真比较研究表明:该方案具有准确的跟踪性能、和很强的鲁棒性,克服了低速爬行现象;同时,有效地抑制了滑模变结构控制固有的抖振现象,具有令人满意的动静态性能。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国内外机器人的发展概况1.1.1 国外机器人的发展状况1.1.2 国内机器人的发展状况1.2 工业机器人的一般构成1.3 机器人关节电机伺服控制系统1.3.1 伺服控制系统发展概述1.3.2 机器人伺服控制系统的结构1.3.3 直流伺服控制策略1.4 本文所作工作第二章 滑模变结构控制与模糊控制2.1 滑模变结构控制2.1.1 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定义2.1.2 滑动模态的存在和可达性条件2.1.3 滑模运动的不变性2.1.4 等效控制2.1.5 滑模控制系统的一般设计过程2.1.6 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抖振问题2.2 模糊控制2.2.1 模糊控制器的组成2.2.2 模糊条件句与模糊控制规则2.2.3 模糊控制中的几个基本运算操作2.2.4 模糊控制规则的其他性能要求2.2.5 模糊控制的优缺点分析2.3 本章小结第三章 基于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的直流电机伺服控制3.1 直流伺服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3.1.1 电动伺服装置的数学模型3.1.2 伺服系统的摩擦模型3.2 常规模糊滑模控制3 2.1 控制系统的设计3.2.2 仿真结果及分析3.3 基于“距离”的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3.3.1 基于距离的模糊规则的建立3.3.2 基于距离的模糊滑模控制器的控制律设计3.3.3 基于距离的滑模控制器的控制器的线性属性3.3.4 基于D-FSMC 的控制仿真3.4 切换增益模糊化的滑模变结构控制3.4.1 控制器的设计及其稳定性证明3.4.2 模糊滑模控制器的设计3.4.3 基于模糊切换增益的SMC 控制仿真与分析3.5 本章小结第四章 基于PID 结构形式滑模面的AFSMC 伺服控制4.1 PID 结构形式滑模面和模糊规则的确定4.1.1 滑模面的确定4.1.2 模糊规则的确定4.2 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4.2.1 模糊控制器的自适应率的求取4.2.2 切换控制的自适应率的求取4.3 仿真实验4.4 本章小结第五章 DGR-5A 机器人伺服控制的硬件电路的设计5.1 机器人硬件电路的总体框架5.1.1 总体设计方案的选择5.1.2 总体信号流程5.2 模拟电路的设计5.2.1 速度反馈调理电路5.2.2 速度反馈的控制回路5.2.3 电位器的调理电路5.2.4 PWM 伺服放大电路5.3 数字电路的设计5.3.1 位置传感器的选型5.3.2 传统编码器调理电路的原理5.3.3 基于CPLD 位置信号调理电路5.4 本章小结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6.1 总结6.2 展望参考文献致谢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教学机器人论文; 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论文; 抖振论文; 爬行论文; 伺服放大器大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