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国富
(江苏省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225411)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焦虑障碍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急性左心衰竭并发焦虑障碍患者37例临床表现和治疗过程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焦虑障碍以广泛性焦虑和惊恐障碍多见,而通过心理安抚、心理支持以及及早控制左心衰症状等治疗是控制焦虑的关键。结论:焦虑障碍是急性左心衰患者最常见情感障碍性疾病,科学有效的治疗能缓解焦虑,利于心功能恢复。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竭焦虑障碍惊恐发作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5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5-0107-02
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趋势日渐显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以及继发性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当上述患者感染、情绪波动、心肌梗死、输液过快时,继发左心衰竭风险明显增加。患者早期多为急性左心衰,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乏力疲倦、少尿、肾功能损害等。左心衰后可继发右心衰,表现为体静脉淤血的表现,继而发生全心衰[1]。由于起病的突然,患者缺乏一定的心理准备,对濒死感、心慌胸闷的恐惧,患者难免出现心理波动,最常见的为焦虑障碍。患者可表现为对家人的态度改变,对治疗的不配合,对自身病情的悲观失望等。焦虑情绪不但影响患者心理稳定与健康,亦可通过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引起自身调节的紊乱,给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蒙上阴影[2]。故本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焦虑障碍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取得一定进展,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选自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急性左心衰竭并发焦虑障碍患者37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9例。年龄56岁~72岁,平均年龄68.14.2±7.1岁。所有患者均有引起左心衰的心脏基础疾病,且有呼吸困难、心慌胸闷等临床表现,符合急性左心衰竭诊断标准。同时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提示合并有焦虑障碍。对我院37例患者临床表现和治疗过程回顾性分析。
2.临床表现
随着近年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上对躯体疾病患者心理状态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尤其是急性左心衰竭后心理障碍。焦虑障碍是左心衰竭患者最常见情感障碍性疾病类型,患者除可有心境障碍外,亦可有显著植物神经紊乱表现。而心内科医生对精神疾病诊断和治疗缺乏专业认识,往往把躯体症状的治疗作为治疗重点和疗效评估的标准,而忽视患者焦虑状态缓解程度。
本组研究通过对37例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后可知,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最常见的焦虑障碍表现为广泛焦虑和惊恐发作两种。其中,广泛性焦虑症往往缺乏明确指向性,如焦虑内容不具体,患者除紧张不安外,亦可有自主神经表现、运动性不安等症状。此类患者整日提心掉胆,惶惶不可终日;注意力不能集中,对于周围事物过于警觉,进而表现为坐立不安。而惊恐发作可视为焦虑障碍的集中发作,患者心悸胸闷、大汗淋漓、抽搐震颤等躯体表现往往十分突出,甚至掩盖焦虑的心理状态。每次发作时间不超过1小时,多在10分钟左右,可以自行缓解。此类患者发作时常因强烈的濒死感而不得不拨打120或医院急诊就诊。
本研究37例患者病程中以广泛性焦虑为表现者居多,而惊恐发作总人次为12例。
3.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焦虑障碍的治疗
3.1心理安抚
医护人员应准确把握、详细分析患者焦虑产生的原因,给予合适的安慰与教育。对于焦虑明显的患者,可选择性的告诉其病情,告知患者当今医疗技术发达,可通过治疗达到痊愈的效果。以安慰的口吻和关切的语气与其交谈,尤其是心功能严重受损、肺水肿而限制活动的患者,可多安排时间与其聊天,在缓解焦虑的同时拉近与患者的距离,取得患者的信任和良好的治疗依从性。
3.2尽量减少患者焦虑情绪的诱发因素
患者入院后及时给予治疗,保持病房内的安静整洁,交班查房时注意言语,避免不恰当的言语给患者带来的心理负担。换药、换水时以积极向上的姿态面对患者,不断给予其能够康复的正性心理强化。
3.3及早控制左心衰症状
急性左心衰患者最常见表现为呼吸困难,患者入院后迅速评估病情,排除哮喘等其他原因所致的呼吸困难后可予以硝酸甘油等药物治疗,根据患者血氧水平予以合适氧流量进行吸氧等。
3.4指导患者科学的应对焦虑
焦虑障碍患者与精神分裂症重要区别在于前者有自知力,故可通过科学的心理指导,帮助缓解和应对不良心理状态。如教育其培养生活兴趣,转移焦虑注意力,同时减轻生活压力。指导其使用肌肉松弛的方法,在焦虑明显时,可安静闭上双眼,松弛肌肉,缓慢呼吸,进而放松自我[3]。
4.总结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焦虑障碍以广泛性焦虑和惊恐障碍多见,而通过心理安抚、心理支持以及及早控制左心衰症状等治疗是控制焦虑的关键。医护人员合理运用心理学知识,通过安慰、关切的语气,满足不同患者的心理需求,解决起病后负面心理问题,进而达到药物无法完成的治疗效果。
总而言之,焦虑障碍是急性左心衰患者最常见情感障碍性疾病,科学有效的治疗不但能缓解焦虑,更利于心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周一丽,马飞飞,等.人文关怀护理对减轻眼外伤患者焦虑抑郁的作用分析.新乡医学院院报,2005,34,18-20.
[2]杨菊贤,陈启稚.焦虑与惊恐对心血管的影响.中国全科医学,2001;4(5)∶379.
[3]杨德森主编.焦虑性神经症[M].行为医学.湖南:湖南科技出版社,1998,386~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