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问题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民商法学
作者: 刘晓宇
导师: 刘保玉
关键词: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研究
文献来源: 山东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知识产权受到不法侵害如何进行赔偿?是当前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的难点问题,也是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法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特别是我国入世后,要求我国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尽快按照国际通行做法予以修改、补充和废除。知识产权的侵权损害赔偿,是追究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最主要的民事责任形式之一,是知识产权法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本文正是从这一考虑出发,结合关于此问题的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明确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的原则、范围、性质和归责原则,找出比较科学的赔偿计算方法,提出修改建议,希望会对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更加公正、合法、快捷和有效有所帮助。 本文共分为六大部分。 第一部分从侵害知识产权行为的概念出发,通过与物权的比较,辨析了侵害知识产权行为与特点,明确了侵害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含义。探讨了知识产权侵权责任构成要件,指出知识产权侵权责任有四个构成要件:损害事实、行为违法、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在此基础上,论文探讨了侵害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特征,知识产权是不同于物权、债权、人格权、身份权的独立民事权利,其本身的特点决定侵害知识产权的赔偿有被侵害客体的特殊性、赔偿额确定的特殊性、因果关系确定的特殊性三个特点,为后文提出解决损害赔偿的途径作了铺垫。 第二部分分析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的原则。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原则,影响着赔偿范围及赔偿数额的确定,是损害赔偿的核心问题。根据民法和知识产权法律的规定和司法实践的需要,明确了全部赔偿、法定标准赔偿、法庭酌定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限制四个赔偿原则,指出赔偿责任的承担应当适用全部赔偿或者全面赔偿的原则,也就是民法上的填平原则。司法实践中,确定权利人的实际权益损失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在实际中执行全部赔偿原则并不容易,论文从务实的角度,对衡平原则做补充的立场进行了探讨。 第三部分论文分析了损害赔偿的范围,指出科学地确定损失的范围是对权利人因侵权导致的损失给予全部弥补的关键。其损害赔偿表现为财产权益损失和精神权益损失。知识产权侵权损害造成的财产权益损失主要表现为可得收益的减少或丧失,财产权益损失又分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两方面,由于知识产权是无形财产权,以间接损失为赔偿的主要范围,并对应当列入赔偿范围的律师费、调查取证等合理开支费用进行了探讨。对于知识产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应适用精神损害赔偿责任予以补救,为便于操作,可在法定幅度内,制定法定赔偿数额或由法官依据国情和案情酌定赔偿数额。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侵害知识产权的损害赔偿概述
一、侵害知识产权行为的概念及其特点
(一) 侵害知识产权行为的概念
(二) 侵害知识产权行为的特点
二、知识产权侵权责任构成要件
(一) 国外知识产权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理论
(二) 知识产权侵权责任构成要件
三、侵害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含义和特征
(一) 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的含义
(二) 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的特征
第二部分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原则
一、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原则概述
二、全部赔偿原则
三、法定标准赔偿原则
四、法庭酌定赔偿原则
五、精神损害赔偿限制原则
第三部分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范围
一、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范围概述
二、财产权益损失的赔偿
三、精神权益损害的赔偿
第四部分 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的性质
一、损害赔偿的惩罚性与补偿性
二、惩罚性损害赔偿理论
三、我国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的性质
第五部分 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
一、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概述
二、关于知识产权侵权原则的各种观点
三、正确理解TRIPS协议的侵权归责研究
四、知识产权法修订应把握的原则
第六部分 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额的计算
一、确定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额的定性分析
二、各国的理论探讨和司法实践中侵害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计算
三、我国侵害知识产权的损害赔偿
余论:加强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研究的简要讨论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祝表
发布时间: 2005-10-17
参考文献
- [1].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 陈洪军.沈阳师范大学2010
- [2].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中的合理开支问题研究[D]. 肖作武.上海交通大学2010
- [3].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确定的司法路径分析[D]. 韩鹏.吉林大学2014
- [4].我国旅游产品知识产权侵权行为认定及法律救济研究[D]. 张奇彪.广西师范大学2014
- [5].跨境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管辖权问题研究[D]. 黄霖.华侨大学2017
- [6].微信公众号侵权问题研究[D]. 黄妍.辽宁大学2018
- [7].我国知识产权侵权赔偿数额的认定制度研究[D]. 王小文.兰州理工大学2018
- [8].我国涉外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被请求保护地法”研究[D]. 刘昕.外交学院2018
- [9].知识产权侵权裁量性赔偿研究[D]. 齐茜.北京化工大学2016
- [10].“三审合一”模式下知识产权侵权责任分析[D]. 王超.黑龙江大学2014
相关论文
- [1].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研究[D]. 徐能军.暨南大学2006
- [2].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研究[D]. 苏泰.华东政法大学2007
- [3].侵害知识产权损害赔偿问题研究[D]. 胡达川.西南政法大学2007
- [4].中外知识产权侵权法律问题比较研究[D]. 杨波.大连海事大学2003
- [5].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研究[D]. 胡梦云.湘潭大学2005
- [6].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 崔进文.苏州大学2004
- [7].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研究[D]. 赵红星.西南政法大学2002
- [8].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研究[D]. 许颖.苏州大学2003
- [9].知识产权侵权及其损害赔偿问题研究[D]. 吴爱智.武汉理工大学2004
- [10].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研究[D]. 郝力.内蒙古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