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金融差异下金融加速器效应研究 ——以货币政策在房地产业的传导为例

我国区域金融差异下金融加速器效应研究 ——以货币政策在房地产业的传导为例

论文摘要

从这次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我们可以看到,当今世界各国的金融已经是紧密相连,金融已经成为国家制定货币政策必须考虑的因素。我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各个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相差很大,这使得中央银行很难准确估计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程度,进而难以拿捏货币政策的调控力度。中央银行在调控宏观经济时大多凭借经验来确定货币政策的执行力度,但是结果是有些地方对货币政策“过敏”而另一些地方“麻木”。本文借用现任美联储主席Bernanker提出的“金融加速器”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将我国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以房地产信贷市场对货币政策的传导作为研究对象,运用VAR等计量模型来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房地产信贷市场对货币政策的传导存在明显的金融加速器效应,并且各个地区的金融加速器效应大小确实存在差异,如东部地区的金融加速器效应低于西部地区的金融加速器效应,这反映了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变动对西部地区的影响要大于对东部地区的影响,即西部地区对国家的货币政策更为敏感。通过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本文认为有几个原因,第一,西部地区的经济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这可以从东部地区的GDP与中西部地区的对比看出;第二,金融机构的贷款也倾向东部地区,从金融机构贷款数量以及所占比例可以看出;第三,我国的商业银行以及外资银行的分支机构也主要设立在东部地区。这些都导致了西部地区对国家货币政策比东部地区更加敏感。通过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例如我国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可以考虑实行必要的区域差别化的货币政策工具,同时考虑强化政策性金融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

论文目录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金融加速器理论及其机制的作用渠道
  • 2.1 金融加速器理论的形成
  • 2.2 金融加速器机制的作用渠道
  • 2.2.1 资产负债表渠道
  • 2.2.2 银行信贷渠道
  • 第三章 我国区域金融差异现状
  • 3.1 区域金融的基础性差异—区域经济差异
  • 3.1.1 我国改革开放前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情况
  • 3.1.2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情况
  • 3.2 区域金融的表象性差异—金融工具、金融机构的差异
  • 3.2.1 金融机构存贷款的区域差异
  • 3.2.2 股票在各区域利用和发展情况差异
  • 3.2.3 我国银行金融组织布局的区域差异
  • 第四章 我国区域金融差异下金融加速器效应实证分析
  • 4.1 变量的选取
  • 4.2 房地产市场的描述
  • 4.3 模型的选择和设计
  • 4.4 全国的金融加速器效应实证分析
  • 4.5 东、中、西部地区金融加速器效应实证分析
  • 4.5.1 东部地区金融加速器效应实证分析
  • 4.5.2 中部地区金融加速器效应实证分析
  • 4.5.3 西部地区金融加速器效应实证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实证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实行必要的区域差别化的货币政策工具
  • 5.2.2 强化政策性金融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2012年货币政策微调力度将加大[J]. 中国建材资讯 2012(01)
    • [2].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的货币政策选择和近期的货币政策走向分析[J].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3)
    • [3].我国下半年货币政策偏紧不会改变[J]. 现代焊接 2008(09)
    • [4].2019货币政策失误最大风险在泡沫[J]. 企业观察家 2019(11)
    • [5].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有什么信号?[J]. 股市动态分析 2019(45)
    • [6].货币政策工具的应用建议[J]. 时代经贸 2019(36)
    • [7].宏观审慎框架下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1)
    • [8].“猪通胀”下的货币政策难题[J]. 中国外汇 2019(22)
    • [9].研判当前货币政策走势的“量”与“价”[J]. 中国外汇 2019(20)
    • [10].稳健时期货币政策工具实施效果研究[J]. 金融发展评论 2019(06)
    • [11].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的中国实践及经验[J]. 金融理论探索 2020(01)
    • [12].明确未来货币政策[J].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 2020(02)
    • [13].论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配合问题[J]. 福建金融 2020(02)
    • [14].货币政策的空间究竟还有多大[J]. 企业观察家 2020(02)
    • [15].警惕货币政策的两个陷阱[J]. 金融博览 2020(03)
    • [16].经济新常态下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分析[J]. 中国集体经济 2020(09)
    • [17].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实践与成效[J]. 金融纵横 2020(02)
    • [18].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的跨国分析[J]. 中国金融 2020(08)
    • [19].中西方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异同与趋向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 2020(15)
    • [20].如何让我国的货币政策发挥作用[J]. 北方金融 2020(03)
    • [21].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运用效果研究[J]. 金融与经济 2020(01)
    • [22].论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六大创新[J]. 征信 2020(05)
    • [23].结构性货币政策在江西落地见效[J]. 金融与经济 2020(05)
    • [24].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非常规货币政策如何发力[J]. 审计观察 2020(05)
    • [25].疫情下的货币政策猜想[J]. 清华金融评论 2020(04)
    • [26].货币政策如何直达实体经济[J]. 中国金融家 2020(07)
    • [27].货币政策 创新直达工具 注重精准施策[J]. 中国金融家 2020(07)
    • [28].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J]. 股市动态分析 2020(14)
    • [29].我国非常规货币政策机理及政策效果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 2020(08)
    • [30].欧洲央行非常规货币政策评述[J]. 中国外汇 2020(09)

    标签:;  ;  ;  

    我国区域金融差异下金融加速器效应研究 ——以货币政策在房地产业的传导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