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新促孕液防治母畜子宫内膜炎的机理研究

中药新促孕液防治母畜子宫内膜炎的机理研究

论文摘要

子宫内膜炎是母畜常见的一种生殖系统疾病,严重影响着畜牧业的发展。西兽医常用抗生素和激素治疗,这些疗法虽有不同程度的效果,但西药的毒副作用和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而用中药防治该病则可避免上述弊端。本课题组依据中兽医学理论研制成功中药新促孕液(NFPL),用于防治母畜子宫内膜炎取得了可靠疗效。为进一步改进组方、提高疗效,本研究系统观察了NFPL及其组分药、相关单味药和其加味方对子宫内膜炎主要病原菌生长、母畜血液流变、子宫内膜结构和子宫运动性等方面的影响,从清热燥湿、活血化瘀和祛腐排脓等方面探讨了NFPL的作用机理。 试验Ⅰ 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 从南京地区奶牛场采集临床型子宫内膜炎患牛子宫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分离及鉴定,为研究NFPL的抑菌机理和制备疾病模型准备材料。结果,共分离出葡萄球菌10株、链球菌6株、大肠杆菌8株,溶血性和非溶血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分别为O159和O110,O159的致病性较强,可在68h内引起小鼠全部死亡。表明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是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病原菌。 试验Ⅱ NFPL及其组分药和相关单昧药的抑菌作用测定 为了研究NFPL的清热燥湿作用和改进组方,测定了NFPL及其组分药和其他10味中药对子宫内膜炎病原菌主要分离菌株的体外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NFPL对6个分离菌株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NFPL的组分药以淫羊藿、黄柏和硼砂的抑菌作用较强,其他单味药以丹参的作用最强,可以作为NFPL改进方的组分药。 试验Ⅲ NFPL及其主药和相关单味药影响血液流变的作用测定 为了观察NFPL的活血化瘀作用和改进组方,选用25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5组,4个试验组分别用NFPL、红花、丹参和川芎煎剂灌胃,对照组灌给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7d,末次给药后耳缘静脉注射高分子葡聚糖致瘀;分别于首次给药前、用药后和致瘀后1h采血,用MVIS-2035型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系统测定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NFPL能显著降低健康家兔的血液粘度,并能显著抵抗高分子葡聚糖的致瘀作用,其

论文目录

  • 原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及缩略语说明
  • 前言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母畜子宫内膜炎的发生
  • 第一节 子宫的防御机制
  • 1 子宫的机械保护屏障
  • 2 子宫的免疫防御机制
  • 2.1 子宫免疫系统的特点
  • 2.2 特异性免疫防御
  • 2.3 非特异性免疫防御
  • 3 生殖道微生物群的保护作用
  • 3.1 生殖道微生物群的组成
  • 3.2 生殖道微生物区系的平衡机制
  • 3.3 生殖道有益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 4 激素对子宫及其炎症的免疫调节
  • 第二节 子宫内膜炎的病因
  • 1 传染性因素
  • 1.1 细菌
  • 1.2 真菌
  • 1.3 其他病原微生物
  • 2 继发因素
  • 3 营养因素
  • 4 机体的血液状态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母畜子宫内膜炎的诊断
  • 第一节 子宫内膜炎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 1 急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 1.1 急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
  • 1.2 急性纤维素性子宫内膜炎
  • 1.3 坏死性子宫内膜炎
  • 2 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 2.1 慢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
  • 2.2 慢性脓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
  • 2.3 慢性脓性子宫内膜炎
  • 2.4 假膜性子宫内膜炎
  • 2.5 隐性子宫内膜炎
  • 3 子宫内膜炎的病理变化
  • 第二节 子宫内膜炎的诊断方法
  • 1 急性子宫内膜炎
  • 2 慢性子宫内膜炎
  • 2.1 临床症状检查
  • 2.2 阴道检查
  • 2.3 直肠检查
  • 2.4 子宫冲洗回流液检查
  • 2.5 尿液化学检查
  • 2.6 细菌学检查
  • 2.7 病理学检查
  • 2.8 血液生化指标检查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母畜子宫内膜炎的防制
  • 第一节 综合预防措施
  • 1 加强饲养管理
  • 2 搞好环境卫生
  • 3 规范操作制度
  • 4 预防用药
  • 第二节 西兽医治疗
  • 1 局部疗法
  • 1.1 清洗子宫
  • 1.2 药物灌注
  • 1.3 干燥疗法
  • 1.4 生物学疗法
  • 2 全身疗法
  • 2.1 抗菌药物
  • 2.2 激素
  • 2.3 免疫血液
  • 第三节 中兽医治疗
  • 1 中药疗法
  • 1.1 局部疗法
  • 1.2 全身疗法
  • 2 激光疗法
  • 3 中西兽医结合疗法
  • 4 中药防治机理研究
  • 4.1 抗菌作用
  • 4.2 抗炎作用
  • 4.3 改善血液循环作用
  • 4.4 增强子宫收缩作用
  • 参考文献
  • 试验研究
  • 第四章 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病料采集
  • 1.2 培养基制备
  • 1.3 细菌分离培养
  • 1.4 细菌鉴定
  • 1.5 大肠杆菌致病性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葡萄球菌分离及生化鉴定结果
  • 2.2 链球菌分离及生化鉴定结果
  • 2.3 大肠杆菌分离及生化鉴定结果
  • 2.4 大肠杆菌 O抗原鉴定结果
  • 2.5 溶血性大肠杆菌的致病性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第五章 新促孕液及其组分药和相关单味药的抑菌作用测定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中药制备
  • 1.2 菌株准备
  • 1.3 抑菌圈直径测定
  • 1.4 MIC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各药的抑菌圈直径
  • 2.2 各药的 MIC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第六章 新促孕液及其主药和相关单味药影响血液流变的作用测定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中药与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1.3 实验动物及分组处理
  • 1.4 血液流变学参数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NFPL对家兔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影响
  • 2.2 NFPL主药及其它单味药对家兔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影响
  • 2.3 NFPL及其主药和其它单味药改善家兔血液粘度作用强弱的比较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第七章 新促孕液组分药和相关单味药影响子宫运动作用的测定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中药准备
  • 1.2 实验动物
  • 1.3 主要仪器
  • 1.4 在体子宫运动
  • 1.5 离体子宫运动
  • 1.6 观察指标及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单味中药对家兔在体子宫运动的影响
  • 2.2 单味中药对家兔离体子宫运动的影响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第八章 新促孕液及其加味方的抑菌作用测定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中药制备
  • 1.2 实验菌株
  • 1.3 抑菌圈直径测定
  • 1.4 MIC测定
  • 1.5 中药作用下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各方剂的抑菌圈直径
  • 2.2 各方剂的MIC
  • 2.3 各方剂对细菌生长曲线的影响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第九章 新促孕液及其加味方影响子宫运动作用的测定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受试药物
  • 1.2 实验动物
  • 1.3 主要仪器
  • 1.4 在体子宫运动
  • 1.5 离体子宫运动
  • 1.6 观察指标及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各方剂对家兔在体子宫运动的影响
  • 2.2 各方剂对家兔离体子宫运动的影响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第十章 家兔子宫内膜炎模型的建立和临床病理学观察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菌株
  • 1.3 造模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临床症状
  • 2.2 体温反应
  • 2.3 白细胞分类的变化
  • 2.4 子宫分泌物镜检结果
  • 2.5 子宫分泌物和尿液的化学检查结果
  • 2.6 剖检变化
  • 2.7 子宫内膜的显微结构变化
  • 2.8 子宫内膜的超微结构变化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第十一章 新促孕液及其加味方治疗实验性子宫内膜炎的效果比较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药物
  • 1.2 子宫内膜炎模型的制备
  • 1.3 治疗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临床症状的变化
  • 2.2 子宫周长和子宫指数的变化
  • 2.3 子宫剖检变化
  • 2.4 子宫内膜显微结构的变化
  • 2.5 子宫内膜超微结构的变化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第十二章 新促孕液及其加味方治疗子宫内膜炎的抗炎作用测定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药物
  • 1.2 子宫内膜炎模型制备
  • 1.3 分组与处理
  • 1.4 观测指标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变化
  • 2.2 子宫内膜炎性细胞数量的变化
  • 2.3 子宫组织 TNF-α含量的变化
  • 2.4 子宫组织 SA含量和 TSOD活力的变化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全文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致谢
  • 个人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锡林浩特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率调查及预防措施[J].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学报 2016(01)
    • [2].中草药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防治效果[J].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9(09)
    • [3].银川市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病调查及病原菌分离鉴定[J]. 中国畜禽种业 2019(11)
    • [4].奶牛子宫内膜炎诊治[J]. 四川畜牧兽医 2020(01)
    • [5].微生态制剂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研究进展[J]. 中国兽医学报 2020(01)
    • [6].奶牛子宫内膜炎诊治[J].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20(05)
    • [7].两例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诊治[J]. 甘肃畜牧兽医 2020(01)
    • [8].柏芩提取液的药效学及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疗效评价[J]. 中国畜牧兽医 2020(05)
    • [9].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因、症状、诊断及治疗[J]. 中国畜禽种业 2019(09)
    • [10].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综合防治[J]. 兽医导刊 2020(09)
    • [11].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J].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0(06)
    • [12].奶牛子宫内膜炎诊断与治疗[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0(07)
    • [13].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因分析、临床症状与中西药疗法[J]. 现代畜牧科技 2020(10)
    • [14].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诊治[J]. 吉林畜牧兽医 2018(11)
    • [15].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诊断及预防措施[J]. 吉林畜牧兽医 2018(12)
    • [16].奶牛子宫内膜炎研究进展[J]. 今日畜牧兽医 2019(02)
    • [17].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因及防治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 2019(08)
    • [18].奶牛子宫内膜炎诊断及防治[J].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19(03)
    • [19].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诊断与治疗[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9(06)
    • [20].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效果分析[J]. 中国畜禽种业 2019(07)
    • [21].奶牛子宫内膜炎诊疗学研究进展[J]. 中国畜牧兽医 2019(07)
    • [22].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体会[J]. 当代畜牧 2017(27)
    • [23].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诊断与治疗[J]. 农技服务 2017(20)
    • [24].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措施[J].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8(01)
    • [25].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诊断与治疗[J]. 现代农村科技 2018(02)
    • [26].奶牛子宫内膜炎诊治和预防[J]. 中国畜禽种业 2018(04)
    • [27].奶牛子宫内膜炎诊断与治疗[J]. 现代农业 2018(03)
    • [28].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体会[J]. 当代畜牧 2017(35)
    • [29].用甲硝唑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J].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8(05)
    • [30].不同区域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分布特征[J].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8(03)

    标签:;  ;  ;  ;  ;  ;  

    中药新促孕液防治母畜子宫内膜炎的机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