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阳离子识别的磷光传感体系及非除氧室温磷光研究

用于阳离子识别的磷光传感体系及非除氧室温磷光研究

论文题目: 用于阳离子识别的磷光传感体系及非除氧室温磷光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无机化学

作者: 王煜

导师: 晋卫军

关键词: 室温磷光,传感器,光诱导电子转移,阳离子,非除氧

文献来源: 山西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阳离子由于与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医学等领域密不可分的联系,对其识别和检测在分析化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对阳离子的分析检测方法中,火焰光谱、原子吸收光谱、离子敏化电极、电子微探针分析、中子激活分析等存在价格昂贵、所需样品量大及不可连续检测等缺点。相比之下,荧光传感器在灵敏度、选择性、响应时间、在线检测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点,因此大量具有选择性的荧光传感器被设计用于阳离子的检测。 作为荧光的姊妹技术,室温磷光除具有和荧光相似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等特性外,还具有其独特优势,尤其是其长达几十微秒到几秒的发光寿命可以有效避免体系发光背景和散射的干扰,这对于识别生物分子、离子客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室温磷光传感器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少。因此本课题开展了以室温磷光作为检测手段构建磷光传感开关体系的研究。 另外,由于通常需要在除氧条件下才能得到强的室温磷光信号。而除氧过程使RTP方法不够方便,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室温磷光的应用。这也是室温磷光方法经常受到“攻击”的把柄。因此本课题的第二部分着眼于对非除氧室温磷光体系的研究,建立象荧光测量一样方便、且更具优势的发光分析方法。 本论文在第一部分中系统总结了基于不同原理的荧光阳离子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研究了两种用于阳离子测定的磷光传感体系。 本论文在第二部分中简要介绍了非除氧室温磷光的研究背景以及生物表面活性剂胆酸盐胶束在发光分析中的应用;研究了两种非除氧室温磷光体系及一种用于阳离子测定的非除氧磷光传感体系。 本论文具体研究内容简述如下: 1.依据光诱导电子转移(PET)原理,设计合成了五个氨甲基溴代萘磷光离子体,测定了它们在β—环糊精水溶液中的磷光光谱性质。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磷光离子体在碱性条件下,由于发生从氨甲基氮原

论文目录:

主要创新点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用于阳离子识别的磷光传感开关体系

第一章 用于阳离子识别的荧光、磷光传感体系的研究进展

1.1 荧光光诱导电子转移(PET)阳离子传感器

1.1.1 光诱导电子转移(PET)理论

1.1.2 研究进展

1.2 基于光诱导电荷转移的荧光/磷光传感开关研究进展

1.2.1 工作原理

1.2.2 研究进展

1.3 基于荧光激态二聚物(Excimer)形成的阳离子传感器

1.3.1 工作原理

1.3.2 研究进展

1.4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PET原理的pH磷光传感体系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通氮时间的影响

2.3.2 环糊精浓度的影响

2.3.3 溶液pH对磷光性质的影响

2.3.4 金属阳离子的影响

2.3.5 磷光量子产率的测定

2.3.6 磷光寿命的测定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PET原理的过渡金属离子磷光传感体系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金属离子对体系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

3.3.2 体系pH值对RTP强度的影响

3.3.3 金属离子对BNIA磷光强度的影响

3.3.4 分析特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非除氧室温磷光的研究

第四章 绪论

4.1 非除氧室温磷光的研究背景

4.2 胆酸盐胶束体系简介

4.2.1 胆酸盐的分子结构特点

4.2.2 胆酸盐的胶束结构及性质

4.2.3 胆酸盐胶束体系在发光分析中的潜在应用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1-溴-2-甲基萘磷光猝灭的铜离子传感体系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3 结果与讨论

5.3.1 NaDOC水溶液中BMN的磷光光谱

5.3.2 金属离子对磷光强度的影响

5.3.3 阴离子对磷光强度的影响

5.3.4 NaDOC浓度对磷光强度的影响

5.3.5 分析特性曲线

5.3.6 猝灭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非除氧条件下有机溶剂对环糊精诱导室温磷光的影响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常用有机溶剂的影响

6.3.2 有机溶剂用量的影响

6.3.3 环糊精浓度对室温磷光的影响

6.3.4 分析特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脱氧胆酸钠水溶液中1-溴-4-溴乙酰基萘的非除氧室温磷光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3 结果与讨论

7.3.1 NaDOC水溶液中BBAN的磷光光谱

7.3.2 NaDOC浓度对磷光强度的影响

7.3.3 放置时间对RTP强度的影响

7.3.4 无机盐NaCl对RTP的影响

7.3.5 磷光偏振测量

7.3.6 核磁共振测定

7.3.7 分子模拟计算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声明

承诺书

发布时间: 2005-08-31

参考文献

  • [1].金属卟啉在有序介质中的聚集和磷光行为及其分析应用[D]. 王英特.山西大学2010

相关论文

  • [1].具有室温磷光响应的功能性分子梭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曹晶晶.华东理工大学2014
  • [2].基于Mn掺杂ZnS量子点的室温磷光传感[D]. 何瑜.南开大学2009
  • [3].金属卟啉在有序介质中的聚集和磷光行为及其分析应用[D]. 王英特.山西大学2010
  • [4].荧光传感受体分子的设计、组装与分子识别[D]. 孙向英.厦门大学2003
  • [5].新萘酰亚胺类荧光分子探针的合成及对金属离子的识别[D]. 贾丽华.大连理工大学2003
  • [6].阴离子识别及磷酸根离子传感器的开发研究[D]. 阴彩霞.山西大学2005
  • [7].敏化/猝灭室温磷光及其应用的研究[D]. 谢剑炜.厦门大学1995
  • [8].基于蛋白质内源荧光磷光的分子识别作用研究[D]. 卫艳丽.山西大学2006
  • [9].荧光素基重金属离子荧光化学传感器的研究[D]. 孟祥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
  • [10].光化学传感器的设计、合成与应用研究[D]. 周治国.复旦大学2007

标签:;  ;  ;  ;  ;  

用于阳离子识别的磷光传感体系及非除氧室温磷光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