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205)
摘要:火电厂电力生产时的冷端损失是热力循环能力损失的核心过程,汽轮发电机组真空系统能够降低冷端损失,保证电厂经济效益。此外,基于安全性分析,真空较低时渗入凝汽器的空气加剧了凝汽器的热量传输、低压管道与加热设备腐蚀。所以,日常生产中应及时检测凝汽器漏气率,便于保持机组加高真空。
关键词:汽轮发电机组;真空系统;漏气率在线检测;方法分析
1.前言
现阶段,电厂生产凝汽器漏气率检测方法为隔离掉真空装置后,通过多次向凝汽器内冲入空气来测量其真空下降率和漏气量,绘制出漏入空气量与真空下降速度之间的关系曲线,从而绘出真空系统的空气率。这种方法需要隔离掉真空装置条件下,并且需要多次不断测量,容易在测量过程中破坏机组真空,造成紧急停机,影响机组安全运行。
因此,现提出能直接在线测量漏气量的方法。通过测量水环真空泵之后管道内的剩余混合气体的温度、压力、湿度等参数,通过文中的空气率计算公式,可以直接得出真空系统漏气率。这种方法测量结果直接、过程简单、结果可靠,而且安全。
2.真空系统漏气率在线检测理论分析
汽轮发电机组真空系统漏气率在线检测进行实验分析,利用测量水环真空泵之后的剩余混合气体的温度、压力、湿度测点,把在线测量获得数据引入方程式内进而获得凝汽器空气漏入率。
(一)测量原理
取水环真空泵前管道中的温度压力分别为T1、P1,水环真空泵前管道内气体成分为湿饱和蒸汽与空气混合物,根据质量稳定方程①:
T1、P1工况下:G混合气体=G湿饱和蒸汽+G空气…………………………①
水环式真空泵后,因为真空泵中水冷却影响使得混合气体温度降低至T2。加之,因为泵升压影响,混合气体压力提高至P2,如此一来使得混合气体内大量湿饱和蒸汽凝结为水,被水环真空泵工作岁带出系统,而剩余未凝结的饱和蒸汽与空气形成湿空气。根据质量稳定方程②:
T2、P2工况下:G混合气体=G疏出水+G饱和蒸汽+G空气=G疏出水+G湿空气
………………………………………………………………………②
式②中的湿空气理论成分为T2温度下的饱和蒸汽与空气。但现实运行中,水环式真空泵后的管路由于管道温度低的原因,还有少量的蒸汽凝结于管道壁,致使水蒸汽处于未饱和状态。所以,水环式真空泵后的气体成分见式:
G湿空气=G水蒸气+G空气…………………………………………………③
式中③G湿空可以使用流速计算;G空气可以空气分压公式算出。
(二)空气漏气率公式计算
由于水环真空泵后管道中的压力略高于大气压,可视为理想气体。根据理想气体方程式,空气的摩尔流量:
其中,P空气为空气压力;kPa;
V空气为空气体积流量,m³/s;
n空气为空气摩尔流量。Mol/s;
R为普适气体参数,8.341J/(mol•K)。
利用空气分压公式:
P空气=P2-x•Ps
水蒸气分压力表示为x•Ps,空气分压力为P2-x•Ps,
所以空气质量流量计算公式:
G空气=28.97*n空气=……………………④
空气体积与湿空气体积相等:……………⑤
v为湿空气流速,m/s,通过气体流速计在线检测获得;S为抽气管道横截面积:㎡。
3.试验论证
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测量方法的准确性,搭建了模拟电厂凝汽器抽真空管道环境的实验台,实验中,给定不同的送风流量来模拟电厂实际运行中不同的空气漏入工况,通过测量不同工况下的温度、压力、湿度、流速参数,给定不同的送风流量来模拟电厂实际运行中不同的空气漏入工况,通过测量不同工况下的温度、压力、湿度、流速参数,利用公式④:
G空气=28.97*n空气=……………………④
计算得到空气漏入率,将该计算值与实验给定值比较,确定本文提出方法的可行性。
实验条件:
已知实验室温度为26℃,压力为1.0325kPa,空气密度为1.169kg/m³,模拟抽气管道直径0.1m。试验时实验中设定加热丝温度95℃,以便能够提供持续稳定的湿蒸汽,经过调节变频调节风机转速,给定5个不同的模拟空气漏入率,分别为45、50、55、65、70m³/h。根据公式④计算结果与给定量比较,验证结果的可靠性。
最终通过计算得到空气漏入率,计算结果如下表:
4结论
相比目前电厂传统生产中隔离真空装置测量凝汽器空气漏入率,这种新的汽轮发电机组真空系统漏气率测量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1)方法更加简单,明了,直接。通过测量测点数据,仅代入公式G空气=28.97*n空气=就可以得到结果,而且经过验证,计算结果可靠,与实际量基本一致,在误差允许范围以内。差。
2)整个测量和计算过程,无需将真空设备隔离出来,机组可以保持正常运行状态,无需停机,也不会对机组运行带来停机风险,具有更高的安全可靠性。
因此,通过测量真空泵后管道的温度、压力、流速、湿度等参数,计算出凝汽器空气漏入率这种方法,值得推行到现实电厂运行问题解决中应用。
参考文献
[1]肖子光.曾详松.汽轮发电机组真空压力低原因分析及处理[J].冶金动力[J].2009.
[2]居问平.一种新的凝汽器及真空系统漏入空气流量测量方法[J].产热力发电,2008.
[3]戴云,宗勇,徐敏.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真空系统查漏分析及处理[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6(S1).
[4]陈阳.双背压凝汽器式发电机组真空系统提效优化方案初探[J].机电信息,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