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聚合异氰酸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沉淀聚合,巯基-异氰酸酯基反应,点击化学,单分散微球
聚合异氰酸酯论文文献综述
郭峰豪[1](2019)在《多巯基与多异氰酸酯单体点击共聚合制备聚合物微球》一文中研究指出单分散聚合物微球具有粒径分布均一可控、表面性能良好、物理性质稳定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在色谱分离、生物医学、胶体晶体等方面。在众多制备微米级单分散微球的方法中,沉淀聚合所制备微球表面纯净,是唯一一种在制备过程中不需添加任何表面活性剂或稳定剂等其它助剂的方法,但在传统沉淀聚合中,单体投入量一般低于5%,微球收率一般低于50%,这极大的制约了采用沉淀聚合在大规模工业化制备单分散微球中的应用。巯基点击化学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迅速、产率高、副产物少等优点,采用巯基点击化学可快速高效的制备聚合物微球,而在目前采用巯基点击化学制备聚合物微球的方法中,均需加入表面活性剂或稳定剂,这些表面活性剂或稳定剂在反应结束后难以去除,这对于聚合物微球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其在生物相关方面的应用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基于目前的问题,本论文提出利用多巯基与多异氰酸酯基单体点击反应的沉淀聚合来制备硫代氨基甲酸酯聚合物微球,以期获得在高单体投入量的快速大规模制备高收率聚合物单分散微球的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沉淀聚合制备硫代氨基甲酸酯聚合物微球。采用沉淀聚合,以叁羟甲基丙烷叁(3-巯基丙酸酯)与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为巯基单体,甲苯二异氰酸酯与异弗尔酮二异氰酸酯为异氰酸酯基单体,叁乙胺与乙腈分别为催化剂和溶剂,在室温下静置反应,制备了一系列硫代氨基甲酸酯聚合物微球。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单体投入量、反应时间、官能团摩尔比与单体类型等反应条件对制备微球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体投入量高达30 wt%时,反应2 h也可得到粒径为2.26μm的单分散微球,微球多分散系数1.049,微球收率为98.7%。在本反应中,痕量的催化剂即可有效催化反应进行并制备得到聚合物微球(79μg/L,占溶剂10~(-5) wt%)。通过红外、能谱、热重分析与荧光光谱仪对聚合物微球的性能进行了表征,所得聚合物微球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能,其半寿温度在316-335℃之间,而且所得微球显示具有荧光性,其最大激发波长与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340 nm与410 nm。2.硫代氨基甲酸酯微球的成球机理及应用。通过Ellman法对微球表面巯基进行测定,微球巯基含量随SH/NCO的摩尔投入比的增大而升高,在SH/NCO摩尔投入比为1.5/1.0时,所得微球巯基含量最高,为4.54μmol/g。对微球在乙腈与水中的Zeta电位进行表征,发现所得微球Zeta电位均为负值,且随SH/NCO摩尔投入比的增加,其Zeta电位的绝对值而增大,当SH/NCO摩尔投入比为1.5/1.0时,所得微球在乙腈与水中的Zeta电位分别为-0.47 V与-37.1 V。由此,我们提出了微球表面电荷稳定成球的机理来解释上述所得的实验现象。使用微球对滤纸进行改性,并将改性后滤纸对油水乳液进行分离,效率最高为99.6%,所得改性滤纸对油水分离有良好的效果。3.初步考察了采用叁嗪环的巯基单体(叁聚硫氰酸)与多异氰酸酯基单体共聚制备具有芳香骨架的多孔聚合物的条件。讨论了溶剂、单体投入量、催化剂用量及温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实验证明在二甲基亚砜中可制备得到聚合物,收率最高为88.7%。对所得的产物的共聚组成、孔结构及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证明所得聚合物为无定形结构,比表面积最高为62.6 m~2/g。(本文来源于《济南大学》期刊2019-06-01)
梁丰收,陈卫星,马爱洁,周宏伟,金洗郎[2](2018)在《界面聚合法制备异氰酸酯型微胶囊及其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异氰酸酯型自修复微胶囊包封率较低、制备过程难以控制等问题,提出以聚氨酯预聚物为壁材原料,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出微胶囊。以聚氨酯预聚物(拜尔L-75)与1,4-丁二醇(BDO)反应产物为壁材,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芯材,油相中L-75的异氰酸酯(-NCO)官能团与水相中扩链剂BDO的羟基(-OH)在界面处发生逐步聚合反应,生成聚氨酯膜,IPDI被聚氨酯膜成功包封形成微胶囊。讨论了BDO加入量,乳化剂阿拉伯胶(GA)用量对微胶囊结构、形貌及性能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了微胶囊的化学结构;采用光学显微镜研究了微胶囊形貌、大小分布;热重分析仪分析了微胶囊囊芯含量。结果表明,在50℃下,扩链剂BDO质量分数为11.7%,GA质量分数为17.4%,IPDI质量分数为67%,搅拌速度为600 r/min,所制备的异氰酸酯微胶囊囊心质量分数为55.69%,包封率达到83%。(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8年02期)
马杨豹,张彦华,谭海彦,顾继友[3](2017)在《界面聚合法制备异氰酸酯微胶囊及其性能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异氰酸酯具有良好胶结性能和易于设计的分子结构,但化学活性过于活泼。将异氰酸酯微囊化不仅可以增强其稳定性,还可作为自修复剂等而提高其附加值。本文中以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为芯材,异氰酸酯与活泼氢反应物为壁材,在水包油乳液或悬浮液中通过界面聚合制备异氰酸酯微囊。通过使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化学滴定、激光粒度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等手段观察微囊形貌及其稳定性,分析微囊所含活性基团含量、化学成分及热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异氰酸酯微囊,该材料呈表面光滑球形,囊壁囊芯界面明显,粒径分布较为均匀,活性基团含量约23%(异氰酸酯活性基团为30%),稳定性良好。(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A:高分子化学(2)》期刊2017-10-10)
张晓艺,李世彦,朱晓丽,姜绪宝[4](2017)在《甲苯二异氰酸酯与乙二胺沉淀聚合一步法制备聚脲多孔材料及其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聚合物多孔材料因其具有密度低、比表面积大、孔径可控等优点,在离子交换、水净化、医疗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采用TDI和乙二胺为单体,通过相分离成孔法在乙腈或丙酮溶剂中一步法制备了具有不同主链结构的PPU。用氮气吸附法和压汞法对PPU的孔结构进行了表征,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聚脲的形貌。结果表明,聚合反应进行48 h后PPU表面的伯胺基含量不再变化。与丙酮相比,以乙腈作反应介质制备的PPU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以及更宽的孔径分布。X-射线衍射仪表征显示,由于聚脲分子链上的脲羰基与相邻分子链上的两个-NH-基团可形成有序氢键,使聚脲中存在一定的有序结晶区域。我们将所制备的PPU用于吸附水中不同金属离子。结果表明,在Cu2+、Ni2+、Pb2+、Cd2+和Cr3+混合溶液中,PPU对Cu2+和Ni2+体现出优异的吸附选择性。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解吸和重复利用能力进行了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D:高分子物理化学》期刊2017-10-10)
李世彦,朱晓丽,孔祥正,姜绪宝[5](2016)在《甲苯二异氰酸酯与乙二胺沉淀聚合一步法制备聚脲多孔材料及其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甲苯二异氰酸酯和乙二胺为单体,通过沉淀聚合一步到位制备了富含胺基的聚脲多孔材料.探讨了反应时间、溶剂种类及混合溶剂配比对聚脲多孔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BET和压汞法对聚脲多孔材料的孔结构进行了表征,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材料的形貌,用X-射线衍射仪测试了材料的结晶性能.结果表明,聚合反应进行48 h后多孔材料的胺基含量不再变化,所得聚脲为典型多孔材料且部分结晶.与丙酮相比,以乙腈作反应介质制备的聚脲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较大,孔径分布较宽.以乙腈和丙酮混合溶剂作反应介质,通过改变混合溶剂的配比可以改变材料的孔结构.(本文来源于《高分子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王尚文[6](2013)在《路易斯碱催化丙交酯聚合及端羟基聚丙交酯的二异氰酸酯扩链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路易斯碱催化剂,一般指结构中含有孤对电子的化合物。N,N-二甲基吡啶(DMAP)为一种典型的路易斯碱催化剂,由于其结构上供电子的二甲氨基与母环(吡啶环)的共振,大大提高亲核能力,能够显着高效的催化酯化、酰化等有机化学反应。聚乳酸(PL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可降解性,一直是生物医用材料领域中研究的热点之一。聚乳酸的合成大都采用金属催化剂,因此产物中有微量催化剂的残留,去除无疑大大增加成本。近年来利用路易斯碱催化环状单体开环聚合并用以控制产物结构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基于以上现状本论文主要研究了:(1)DMAP/活泼氢双组份引发体系催化引发丙交酯可控开环聚合、单组份DMAP直接催化引发丙交酯开环合成环状聚酯,并对以上两种聚合体系的聚合机理进行了细致的探讨;(2)在路易斯碱催化下对丙交酯与炔酰胺类化合物的共聚反应进行了初步探索。(3)设计合成分布较窄的双端羟基聚丙交酯,并与二异氰酸酯(TDI,IPDI)进行偶联扩链反应;得到以下结论:(1)DMAP/活泼氢双组分体系催化丙交酯开环聚合所得产物分子量分布较窄为1.08-1.20。动力学研究表明,聚合反应速率与活泼氢的活性中心、酸性、以及位阻有关;(2)单组份DMAP催化丙交酯开环聚合产物中包含环酯化合物,机理研究表明该反应为DMAP催化两性离子形成与脱DMAP成大分子环酯的平衡过程;(3)在有机催化剂催化下,成功得到了丙交酯(LA)跟炔酰胺类共聚产物,并对共聚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结果表明DMAP是共聚较好的催化剂,带有苯环侧基炔酰胺类为较好的共聚单体。(4)成功的设计合成了分子量分布较窄的双端羟基聚丙交酯(PDI=1.13),同时扩链反应结果表明不加催化剂、以TDI为扩链剂条件下所得扩链产物分子量较扩链前增加了6-7倍;(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3-06-19)
郭俊溢,包永忠[7](2013)在《4,4′/2,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多元醇本体聚合流变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转矩流变仪模拟双螺杆挤出反应条件,分别在无催化剂和铋/锌复合催化剂作用下进行4,4′/2,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聚四氢呋喃醚二醇/1,4-丁二醇本体聚合,结合二维流动简化假设、黏度/分子量关联式和Arrhenius方程,建立了热塑性聚氨酯(TPU)重均分子量与反应体系转矩、温度的流变动力学方程,分别拟合得到无催化剂和催化剂作用时体系转矩与重均分子量的关联式;发现采用流变动力学方程模拟的TPU平均分子量与实时取样后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的结果吻合良好,采用流变动力学方法测量方便迅速,能提供整个反应过程中TPU平均分子量的变化情况。(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郭俊溢[8](2012)在《4,4’/2,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多元醇本体聚合反应流变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业上一般采用反应挤出法生产热塑性聚氨酯(TPU),物料在双螺杆挤出机内流动复杂,随着反应的进行体系的黏度不断增加,黏度的增加反过来又对聚合动力学及产品的最终性能造成影响,进行相应的聚合动力学研究难度较大。目前TPU合成反应动力学研究一般采用滴定法、光谱法及量热等方法,适用范围有限,且难以将所测参数与体系流变参数进行有效关联,对高黏状态下的体系情况难以有效跟踪。TPU体系流变特性与其组成和平均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密切相关。凝胶渗透色谱(GPC)法是测定聚合物平均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最有效方法,而转矩流变仪作为一种实时记录扭矩及温度的混合设备,其结构与双螺杆挤出机类似,适合于在实验室中模拟混炼、挤出等工艺过程。因此,本文以转矩流变仪模拟双螺杆挤出机,结合GPC法对TPU合成反应动力学/流变学进行了耦合研究。首先采用转矩流变仪模拟双螺杆挤出机,通过于4,4'/2,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与多元醇本体缩合过程实时取样并用GPC法测定TPU平均分子量,由κ(T,Cat)=A1exp(-Ea1/RT)+A2exp(-Ea2/RT)[Cat]α及κ(T)=A1exp(-Ea1/rt)公式对有催化剂/无催化剂的TPU合成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考察温度变化及催化剂的加入对反应造成的影响,得到A1=3.487×105、Ea1=45.1kJ/mol, A2=8.376×1013、Ea2=100.6kJ/mol和a=2.35,根据所得动力学参数拟合反应过程中TPU重均分子量的变化,拟合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良好。这表明了测试的可行性,也为流变动力学研究提供参考。其次,根据TPU合成动力学研究,在不同反应时间加入终止剂,合成不同分子量的TPU,发现终止剂的加入能有效终止聚合,在继续混合或升/降温条件下,TPU平均分子量基本保持不变。通过对转矩流变仪内的流体流动做二维简化,用同轴双圆筒流变仪模型关联扭矩Mt与黏度的关系,并结合非牛顿流体的幂律定律、阿伦尼乌斯方程将体系扭矩与转速、温度进行关联,得到不同平均分子量TPU的流动指数及黏流活化能。结果表明,TPU熔体的流动指数n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下降,而黏流活化能则变化较小。最后,在对转矩流变仪进行二维流动简化等效分析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扭矩与黏流活化能、温度及重均分子量的关联式:Mt=A exp(U/RT)(?),得到基于零剪切黏度与重均分子量指数关系(N=3.4)、以动力学拟合分子量作为基准时和黏流活化能固定为40kJ/mol时的相应关联式为:与动力学拟合法相比,流变动力学法以扭矩为直接测定量,测量方便快捷,能较好反映整个反应过程的变化,但受限于影响变量过多,导致精度稍差。关联式iii中相关参数的波动最小,更适用于TPU合成反应全程的流变动力学研究。(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2-05-01)
王世杰[9](2011)在《二异氰酸酯结构对聚氨酯原位细乳液聚合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聚氨酯(PU)水分散体性能优良、环境友好、用途广泛,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近期研究发现细乳液聚合法可在水中一步合成疏水性PU分散体,但是反应过程中对水特别敏感的异氰酸酯基和水将不可避免的发生反应,扰乱了二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的官能团摩尔,导致所得PU分子量降低。本工作通过原位细乳液聚合制备疏水性PU水分散体,并研究了具有不同反应活性的二异氰酸酯对细乳液聚合及产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所得乳液体系不稳定,最终所得PU乳胶粒子粒径分布很宽,且聚合物的相对分子量相对较低(见Tab.1)。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所得乳胶体系较稳定,聚合物相对分子量较大,且PU膜表现出较好的弹性和透明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十叁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1-07-20)
焦俊卿,杨雄发,倪旭峰[10](2011)在《Schiff碱镧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烷基异氰酸酯聚合》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氯化镧与Schiff碱钠盐(NaSalen)的交换反应制备了4种镧的Schiff碱配合物La(HSalen1~4)3,对其中以3,5-二叔丁基水杨醛缩苯胺为配体的配合物La(HSalen2)3进行了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测定其单晶结构为五角双锥构型,七配位的镧金属中心与氮和氧原子相连.将所得的La(HSalen)3配合物作为单组份催化剂用于催化烷基异氰酸酯聚合,发现以水杨醛缩苯胺为配体的配合物La(HSalen1)3的催化活性最高.深入研究了配合物La(HSalen1)3催化的己基异氰酸酯(HIC)的聚合,详细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单体浓度、聚合时间和温度以及聚合溶剂等对单体转化率、产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40~20℃温度范围内,配合物La(HSalen1)3均可以催化己基异氰酸酯聚合,得到黏均分子量10×104~50×104之间的聚己基异氰酸酯(PHIC),由于存在解聚反应,提高聚合温度和延长聚合反应时间均导致聚合物分子量降低,分布变宽.适宜的聚合条件为:[HIC]=3.43 mol/L,[La]=8.58×10-3 mol/L,-40℃甲苯溶液中聚合12 h,得到的聚合物产率75.5%,Mv=35.4×104,MWD=3.86.(本文来源于《高分子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聚合异氰酸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异氰酸酯型自修复微胶囊包封率较低、制备过程难以控制等问题,提出以聚氨酯预聚物为壁材原料,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出微胶囊。以聚氨酯预聚物(拜尔L-75)与1,4-丁二醇(BDO)反应产物为壁材,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芯材,油相中L-75的异氰酸酯(-NCO)官能团与水相中扩链剂BDO的羟基(-OH)在界面处发生逐步聚合反应,生成聚氨酯膜,IPDI被聚氨酯膜成功包封形成微胶囊。讨论了BDO加入量,乳化剂阿拉伯胶(GA)用量对微胶囊结构、形貌及性能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了微胶囊的化学结构;采用光学显微镜研究了微胶囊形貌、大小分布;热重分析仪分析了微胶囊囊芯含量。结果表明,在50℃下,扩链剂BDO质量分数为11.7%,GA质量分数为17.4%,IPDI质量分数为67%,搅拌速度为600 r/min,所制备的异氰酸酯微胶囊囊心质量分数为55.69%,包封率达到83%。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聚合异氰酸酯论文参考文献
[1].郭峰豪.多巯基与多异氰酸酯单体点击共聚合制备聚合物微球[D].济南大学.2019
[2].梁丰收,陈卫星,马爱洁,周宏伟,金洗郎.界面聚合法制备异氰酸酯型微胶囊及其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8
[3].马杨豹,张彦华,谭海彦,顾继友.界面聚合法制备异氰酸酯微胶囊及其性能表征[C].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A:高分子化学(2).2017
[4].张晓艺,李世彦,朱晓丽,姜绪宝.甲苯二异氰酸酯与乙二胺沉淀聚合一步法制备聚脲多孔材料及其表征[C].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D:高分子物理化学.2017
[5].李世彦,朱晓丽,孔祥正,姜绪宝.甲苯二异氰酸酯与乙二胺沉淀聚合一步法制备聚脲多孔材料及其表征[J].高分子学报.2016
[6].王尚文.路易斯碱催化丙交酯聚合及端羟基聚丙交酯的二异氰酸酯扩链反应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
[7].郭俊溢,包永忠.4,4′/2,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多元醇本体聚合流变动力学[J].化工学报.2013
[8].郭俊溢.4,4’/2,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多元醇本体聚合反应流变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2
[9].王世杰.二异氰酸酯结构对聚氨酯原位细乳液聚合的影响[C].中国化学会第十叁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2011
[10].焦俊卿,杨雄发,倪旭峰.Schiff碱镧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烷基异氰酸酯聚合[J].高分子学报.2011
标签:沉淀聚合; 巯基-异氰酸酯基反应; 点击化学; 单分散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