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不可小觑。可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却严重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大量的中小企业在半路夭折。所以,融资问题越来越引起政府、学界的关注。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首先要对中小企业的概念和特点有所认识。所谓中小企业,就是相对其所处行业的大企业而言,在业务规模、资产规模和人员规模上都相对较小的企业。我国对中小企业的划分依据的是2003年颁布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分别对中小企业所处的主要行业,如工业、建筑业、零售业等做了比较详尽的规定。从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来看,民营企业占了多数,行业大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且地域分布明显,东部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西部地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总数达到了全国企业总数99%,创造了60%的GDP和80%的就业机会。可见,中小企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有很多,中小企业也有很多的选择。但是从中小企业的融资意愿和实际情况考虑,中小企业还是比较偏向于银行贷款方式。银行贷款方式本身具有一些先天的优势,加上现阶段的融资环境阻碍了其他融资渠道发展的空间,所以银行贷款理所当然的受到了中小企业的青睐。尽管如此,事实上,想要从银行取得贷款是很困难的。银行出于对贷款风险、融资成本、业绩考核的考虑,对中小企业贷款设置了很高的门槛。一是利率高,二是贷款额少、期限短,三是存在行业歧视。更关键的是银行要求中小企业提供担保物。正是这一点将大量市场前景良好、投资回报高,但缺乏担保物的中小企业拒之门外。从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的本质来看,银行如此苛刻的原因是因为它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缺乏信心。这反应了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的核心——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在经济交往中,权利人和义务人之间,因一方违约或违法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其产生的原因有三种,分别是产权制度、信息不对称以及长期预期不稳。在中小企业银行信贷市场中,本文认为信用风险主要源于信息不对称和长期预期不稳。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为银行无法全面、准确地了解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在贷款前,银行无法鉴定企业的风险高低。而如果采用利率作为甄别的手段又会导致逆向选择而使市场积聚过高的风险。在贷款后,银行无法对中小企业的还款意愿和贷款资金运用进行有效的约束,导致道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增加。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主的长期预期不稳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小企业贷款难。企业主由于对国家政策、企业寿命的预期相较于大型企业更加不稳定,所以其短期行为的动机很大。因此,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也比大型企业大得多。为了应对这一局面,银行采用了信贷配给的方式,即表现为要求中小企业提供担保物。在信贷配给下产生的均衡是银行的局部均衡,并没有满足社会总体福利最大化和帕累托最优的要求。可见,要实现一般均衡,光靠银行和中小企业两方的力量已经无法实现这个目标。所以,本文认为需要引入第三方,来降低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杜绝银行的无奈之选——信贷配给,实现市场的总体均衡。从现有的三方机制来看,目前我国主要的市场第三方机构是担保机构。担保机构近几年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也取得喜人的成果。但是担保机构存在很多的弊病,使其作用无法完全发挥,比如政府参与过多、市场话语权太弱、缺乏资金、风险分散机制差、担保产品少等等。此外,由于担保机构在提供担保时,同样对担保物有要求。所以对于担保物不足的中小企业来说,担保机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其贷款难的问题。因此,就需要引入一种新的三方机制着力于解决担保物不足的中小企业的贷款问题。于是引入本文的重点——保险机制。保险公司是直接面对风险、经营风险的机构,它具有丰富的风险应对方法。因此,保险机制在处理信用风险上具有很多的优势。从保险机制能够在中小企业银行信贷市场中发挥的作用来看,它一是可以通过丰富的风险识别技术,降低信息不对称,降低银行的信息成本,二是可以在事后对风险进行有效地分散和转移。从均衡的角度分析,从内部动力来看,保险机制的介入可以使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的边际信誉成本一致,使银行的信贷支持向企业边际生产力回归。从外部影响来看,保险机制的介入降低了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整体风险,外界环境的改变推动中小企业银行信贷市场的局部均衡向整体均衡过渡。可见,从经济学的原理分析,保险机制的介入可以解决中小企业银行贷款难的问题。另外,保险机制几乎可以解决担保机制的所有不足。在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中推广保险机制不仅可以对中小企业、银行和保险公司三方都产生正面的作用,对我国中小企业银行信贷市场的发展产生实质的推动作用。同时,它也对我国信用市场的培育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在中小企业银行信贷市场中,保险公司需要应对的是信用风险,所以本文专门针对这种风险形式提出了两种保险介入手段——保证保险及信用保险。为了寻找适合我国的中小企业银行贷款信用、保证保险开办方法,本文借鉴了最早开办中小企业贷款保险的日本和美国的经验,希望从中总结出适合我国特点的贷款保险发展道路。从日本的情况来看,日本建立了两个机构来负责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问题,分别是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协会以及中小企业综合事业团(也就是原来的“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这两个机构都是由政府牵头,并主要由政府出资组建。中小企业或者准备发放贷款的银行都可以向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协会提出申请,要求信用保证协会为中小企业进行信用担保。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协会经审核同意担保中小企业后,就会按一定条件自动获得中小企业综合事业团提供的保证保险。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协会向中小企业综合事业团缴纳相当于保证费收入40%的保费。如果发生事故,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协会要代替中小企业偿还银行债务。同时,中小企业综合事业团要向信用保证协会支付相当于实际代偿额70%的保险金。代偿后,追偿权转移给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协会。如果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协会成功追回贷款,则信用保证协会应将收回部分的70%交还给综合事业团。实际上就是由中小企业综合事业团间接承保了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而在美国,信用、保证保险市场化的程度比较高。基本上美国所有的保险公司都开展了此类业务。但是美国对经营该业务的市场主体由比较明确的限制,要求开展此业务的保险公司必须申请单独的经营执照。在美国,有90%的商业银行参加了贷款信用保险,可见其普及度之高。我国中小企业银行贷款信用、保证保险于2007年开始推出,主要以贷款保证保险为主。根据我国的情况,本文对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的开办提出了相关建议。首先分别对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的条款进行了建议。主要是从保险金额、保险责任和除外责任、保费、投保人、免赔条款等做了规定。这些规定考虑了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需求,以及中小企业和银行的实际情况。其次,我们对保险公司核保、理赔、再保各环节的风险管理也做了一些简单的设置。接下来,我们分析了在贷款保险的开展过程中,外部环境可能造成的障碍。并根据这些问题,为政府的相关配套举措提供了政策建议,比如政府立法、资金扶持、机构设置、监管举措等等。最后,我们提出了在某些特定状况下,用保险机制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问题的新思路。一是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购买企业财产保险,而将受益人确定为银行,凭借财险保单获得贷款。二是中小企业可以为中小企业主购买意外伤害险,以避免企业主因意外事故造成的贷款违约风险。三是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购买与担保物捆绑的超额保证保险的方式,在原贷款额基础上为增加的贷款部分购买保证保险。四是保险公司可以直接进入商业贷款领域,为中小企业发放贷款。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学界有过很多的讨论。本文的选题创新点在于有针对性地选择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中的银行贷款这种方式,并将中小企业银行贷款难的内在原因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分析。在研究思路上,本文的创新在于通过对信用风险以及信贷配给理论的深入分析,有根据的提出了引入三方机制的原因和原理。在对现有的三方机制进行全面的剖析后,引入了新的三方机制——保险机制来解决原有的问题。文中对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进行了详细的区分,并分别对其可行性以及条款设置做了详细的建议。这也是对这类文章的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商业银行信贷市场羊群行为范式及其效应[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 [2].银行信贷市场与股票市场促进产业升级了吗?——基于中国省域面板数据的检验[J]. 金融论坛 2019(02)
- [3].商业银行信贷市场发展趋势[J]. 中国金融 2013(05)
- [4].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市场羊群行为的实证研究[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16(05)
- [5].银行信贷市场竞争测度及实证[J]. 统计与决策 2019(18)
- [6].转型期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市场的“二元结构”及对策[J]. 金融与经济 2008(03)
- [7].实体融资成本难降:现状、根源及建议[J]. 清华金融评论 2019(01)
- [8].民营银行开发农村“利基市场”的原理与策略[J]. 生产力研究 2016(12)
- [9].审议同期声[J]. 中国人大 2014(16)
- [10].我国信用评级在债券市场中的供给及应用[J]. 银行家 2015(01)
- [11].越南资本市场发展探析[J]. 区域金融研究 2014(08)
- [12].农村商业银行信贷市场拓展问题研究[J]. 金融发展研究 2015(12)
- [13].我国中小企业银行信贷市场风险管理研究[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06)
- [14].变革:债券的N重身份[J]. 现代商业银行 2010(02)
- [15].小企业融资担保建言[J]. 中国投资 2008(11)
- [16].金融资源供给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基于中国省域面板数据的检验[J]. 国际经济合作 2019(06)
- [17].以逆周期思维创新银行经营模式[J]. 金融经济 2016(12)
- [18].我国商业银行城市信贷市场与竞争力研究[J]. 中国信用卡 2017(06)
- [19].超额准备金、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调控方式转型——基于银行信贷市场的分析[J]. 世界经济研究 2017(06)
- [20].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J]. 财会学习 2016(15)
- [21].中国实体经济融资贵到底由什么因素决定?——2005—2014年企业三元债务融资的经验证据[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5(06)
- [22].中国银行信贷超高速增长可持续吗?[J]. 区域金融研究 2009(08)
- [23].信息不对称、贷款公告与转移成本[J]. 管理世界 2009(10)
- [24].社会融资规模 中国繁荣2.0[J]. 中国海关 2011(08)
- [25].简论新凯恩斯主义的信贷配给理论及其对中国信贷市场的启示[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 [26].浅谈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J]. 时代金融 2015(23)
- [27].复杂性分析在金融领域的应用[J]. 经济研究导刊 2014(18)
- [28].企业集群的潜在融资优势及信贷策略研究——以河南省中小企业集群为例[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5)
- [29].逆向选择与银行信贷风险控制浅析[J]. 海南金融 2008(09)
- [30].信用风险防控方略[J]. 中国农村金融 2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