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文学翻译中意义与形式的处理问题近来又成为了译界争鸣的热点话题。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形式果真可以予以忽视么?从作家“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豪迈中,既可见作家创作所持的是诗学策略,也可见其重视形式的程度。在文学作家眼里,形式是文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学性赖以生成的基础。然而不少文学翻译工作者受奈达功能对等等理论的影响,采取了一种实质是信息传递的策略,得“意一而忘“形”,稍微遇到影响信息内容表达的形式,他们就要舍其形取其意,这样一来,他们翻译的文学作品的文学性不免有走样之嫌,他们的译作在原作魅力的映照下也不免黯然失色。 作者的第一章,旨在从不同角度来厘清存在于“形”、“意”关系之中的认识误区,指出文学作品的“形”与“意”的关系应是统一的,而非对立的,正如许渊冲指出的,文学翻译不仅要求真,还要求美,求真是必要条件,求美是充分条件,故此,得“意”勿忘“形”乃必由之路。 在第二章里,作者分析了形式不容忽视的原因。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实质在于其审美价值,正是其诗学功能使之具有文学性。文学缘其语言形式而增色生辉,耐人寻味,启人想象,而剥掉其原语形式外衣的传“意”之作无疑淡若寡水,读之令人感到索然寡味。翻译文学作品时,得“意”勿忘“形”才能使之文学性得以彰显,同时,坚持此原则还是文化“传真”的需要,因为大而言之翻译的意义还在于文化交流而非文化蒙蔽。 第三章重点探讨了翻译的意义转换与形式转换。要实现翻译的意义转换,关键在于做到对文本意义的正确理解,语境分析;语法分析;逻辑分析,这是帮助我们获得正确的文本意义的三个重要途径。翻译的形式转换,作者是从文字结构层,句子结构层,语篇层这三个方面作了简略探讨。作者进而对翻译的意义转换与形式转换这两者如何做到兼顾作了思考。 论文的最后探讨了形式翻译策略,但作者并未囿于字对字、形式对形式的僵译的局限里,而是倡导并总结了保留原语形式的效果,即形韵的四种手段,即直译、比附、创译、补偿。同时作者也明确指出上述手法不是孤立的,常常需要综合地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问”出课堂新境界[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0(11)
- [2].中国式婚姻:缺了这7样东西婚姻索然寡味[J]. 人生与伴侣(下半月版) 2018(03)
- [3].“平”中见奇 “无”中生有——薛法根老师的文化造诣与教学智慧[J]. 新教师 2017(04)
- [4].缺了这7样东西,婚姻索然寡味[J].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8(01)
- [5].婚姻缺了这7样东西索然寡味[J]. 民间传奇故事(A卷) 2018(03)
- [6].缺了这7样东西,婚姻索然寡味[J]. 益寿宝典 2018(13)
- [7].如何让作文语言“靓”起来[J]. 语文天地 2017(01)
- [8].新南方菜和新广州人[J]. 全国优秀作文选(初中) 2017(05)
- [9].在语文教学中用情感拨动学生的心弦[J].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2017(01)
- [10].生活的艺术(二则)[J]. 阅读 2017(ZF)
- [11].作文的三个阶段[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7(21)
- [12].民以食为天,友以酒为地[J]. 喜剧世界(上半月) 2015(07)
- [13].离路[J]. 鹃花 2008(09)
- [14].描写应在“生动”之上求“美感”[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8(18)
- [15].叫我如何不盲从[J]. 健康管理 2013(03)
- [16].利用多媒体教学,陶冶“美”的情操[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18)
- [17].让孩子在独立思考中拔节成长[J].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2015(10)
- [18].下棋[J].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2017(05)
- [19].浅议农村小学如何开展科技活动[J]. 新课程(下) 2015(12)
- [20].曲径通幽话布局[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09(04)
- [21].下棋[J]. 文苑 2010(03)
- [22].下棋[J]. 读书文摘 2010(09)
- [23].下棋[J]. 青年博览 2010(10)
- [24].下棋[J]. 中学生阅读(高中版) 2008(Z1)
- [25].频频的“你最棒” 渐渐的“自我膨胀”[J]. 中华家教 2014(07)
- [26].选据 叙据 议据——关于议论文事实论据的运用[J]. 新高考(高二语数外) 2010(Z1)
- [27].下棋[J]. 法制资讯 2014(08)
- [28].下棋[J]. 法制资讯 2010(12)
- [29].在阅读中前行[J]. 中学语文教学 2012(07)
- [30].作文的三个阶段[J]. 全国优秀作文选(初中) 2019(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