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益阳413000)
摘要:随着科技的日益月异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计算机知识及其领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如何适应新时代下学生和企业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高要求,是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结合素质教育的背景要求和当前就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个性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力。高职院校要统筹规划,进一步将就业与计算机基础教学联系起来。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网络背景;路径;
一、前言
21世纪是一个网络的世纪,互联网、手机等包围着整个时代,人们基本上除了睡眠之外,无时无刻不与网络信息联系着。可以想见,网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毋庸置疑,在未来的职业中,信息化是必然的趋势,计算机应用能力是每一位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在当前高职院校中,计算机专业是既是热门专业,又是诸多学科的基础专业,其地位不言而喻。但是随着科技手段的日益月异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计算机知识及其领域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如何适应新时代下学生和企业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高要求,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点分析入手,总结了当前教学的不足和问题,并积极提出了改进网络环境下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路径和方式。
二、网络环境下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点分析
1.师生关系明确了学生的主体性。在人们的印象中,传统的课堂始终是老师或者先生一个人在讲,学生在台下是在聚精会神的听,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如何,没有很好的评价标准和环节。师生关系往往不是良性的,而是对立的,教师甚至还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需求,遏制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在高职院校,面对网络不断发展的情况,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师生关系的转变,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已经被广大的群众所接受和认可。尤其是学生对网络是有着天生的好奇心,在网络科技和相关载体面前,渴望去获得更多的知识,主动地投身到网络资源的学习之中。学生主观能动性地位的体现,改变了以往被动地接受,学习效果显著提升,并在相关的活动中能自主地使用计算机技术和手段。
2.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教育。计算机基础一般有通识课程,作为公共课程在诸多专业中在低年级就会进行授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和动手能力。在这个基础上,对于那些有着学习兴趣和天赋的学生而言,高职院校也没有受当前课程的局限,而是多方创设网络环境,满足学生提升的需要,打破了以往以教材为中心的地位的惯有模式,遵从了学生的实际需求。个性化教学可以说是高职院校在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重要方面,结合素质教育的背景要求和当前就业岗位的能力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力是高职院校希望看到的局面。因材施教,保证了学生个性与当前网络发展的联通渠道通畅性,让学生走在了时代的前沿和技术的前线,培养了广阔的视野和创新的意识,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良好学风的形成。
3.学习效率明显提升。在高职院校学习的时间比本科要短,在有效的时间下,要获得就业的资本和能力,需要不断提升学习的效率,使其在校期间掌握本领知识。网络和计算机教学的优势就在于能充分调动各方资源,通过多媒体等手段创设生动的、立体的、多元的画面和情景,展现出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和可感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有着传统课堂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高职院校引入较为先进的计算机教学设备,创设较为完备的网络学习环境,调动丰富的网络资源,使得学生能学得更有效。
三、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教材脱离社会实际
一般而言,教材的编纂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从组稿到最后的编印,往往会落后于当前行业的实际。调查结果显示,一部分高职院校沿用的还是老教材,出于经济原因的考虑很多的教材还没有更新。自然,教师在授课时也多拿原有的教材了进行备课,导致教学内容的陈旧,脱离了时代的现实,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计算机技术发展飞快,而课堂中教学内容还停留在过去,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会被社会所淘汰。有些计算机教学软件或者计算机硬件还是xp版本,学生在接触时难免会产生抵触情绪和自卑心理。
2.计算机水平差异明显
城市和农村因经济条件的差异,使得学生具有计算机水平上的落差。高职院校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农村,渴望通过学习技术来改变贫困的面貌和现状。因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在学校中这部分学生学习的起点明显要低。那么如何保证计算机教学的均衡性,如何实现个性化教学,给高职院校的教师带来了挑战。在实际教学中,来自发达地区的学生基础好、学习速度快,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基础差、学习效率低,这种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计算机课程的教学。
3.学生动手能力不强
一个刚毕业的学生,不懂word、PPT制作、网线制作、IP地址设置等,宣告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不成功的,但现实是这种例子非常之多。学生在学校中,仅仅初步懂得了一些计算机理论知识,实践动手能力的操作完全是空白,显然这是过度重视理论教学产生的恶果。甚至有些学生连计算机基本的硬件、图标都不认识,自然无法胜任今后岗位的能力需要,没有达到人才培养的应用素质和水平。
四、网络环境下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出路
1.以教学改革为基础,积极发挥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作用
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在新的教育环境中,高职院校要想走得更远,必须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推动专业和学科发展。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在一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融合其他学科特点,创新教学教学方式,更新教学内容,进行多元评价,玩转微课堂,引进最新信息技术手段等,都是行之有效的路径。作为计算机专任教师,要主动对接行业前沿,主动迎合企业和社会的需要,主动把最新知识备进教材中、课堂上,以开放的姿态拥抱整个行业的更新,而不是只为完成教学任务采取应付式的态度。作为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在教学班级的划定上,在授课对象的选择上,要灵活机动,将计算机基础课程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注重个性化的引导,将学生的课堂体验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引入相关慕课等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和环境。
2.以能力为本位,进一步强化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有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那就是高职院校是培养职业技能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地方,学生在三年的学习中要掌握一定的生存本领和技能,如此才能证明高职院校的存在价值和作用。那么,从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出发,计算机应用能力就至关重要。任何一个岗位都需要懂得计算机操作,任何一个职业也都需要计算机应用能力作为基础,因此,高职院校要认识到这一点,作为职场的敲门砖,学生必须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不是纸上谈兵。而这一切的获得,需要高职院校在学校就要组织实践教学,尽可能的争取多方资源为学生计算机水平的提升创设有利环境,真题真做、或者项目化教学、或者教师工作室教学模式等,要让学生动起来,投入到用计算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去,投入到用计算机视角去开启职场之门的环境之中去。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和能力组成,进一步将就业与计算机联系起来,促使其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说到底,毕业生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决定了社会对高职院校的评价,也左右了招生资源和企业的认可度,高职院校要积极总结计算机基础教学探索取得的有益经验,付诸实践,赢得学生和家长的青睐。此外,在网络发达的今天,计算机重要性教育好像不言而喻,但是作为高职院校,还是有义务强调其在学生职业规划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计算思维培养[J].龚沛曾,杨志强.中国大学教学.2012(05)
[2]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安利,赵永梅.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4(S2)
[3]向计算思维转变的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改革探索[J].王晓荣,王萌.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9)
作者简介:亓路路(1988年—),男,安徽阜阳市人,汉族,研究生,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职业教育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