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即时通讯产业反垄断研究

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即时通讯产业反垄断研究

论文摘要

市场的有效性是经济学家讨论不衰的恒久话题;经济学者纷纷针对如何使市场达到有效竞争这一宏大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而反垄断方面的学者则关注如何使垄断力量无法有效实施,进而使各市场主体可以充分竞争。在国际上,人们对垄断保持警惕性由来已久。1890年《谢尔曼法》的颁布开辟了政府规制市场垄断的先河,在以后的100多年里,世界多国纷纷颁布自己的反垄断法律,中国同样没有例外——《中国反垄断法》于2008年实施。毫无疑问,经济学者和法律学者对垄断及市场有效竞争的研究逐步深化,研究领域逐步扩大,这些变化为反垄断法的具体实施提供了理论指导。双边市场理论的提出为反垄断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双边市场理论使人们不是仅仅关注单一的市场,而是将需求相互关联的其他市场同样考虑在内,这对以界定市场为基础的反垄断研究影响重大,使之更为合理。即时通讯产业是一个具有“双边市场”特征的产业,其中的平台企业作为消费者和广告企业交互的平台。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及其成果可概述如下:1、在前人对双边市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即时通讯产业“双边市场”的产业特征,并且以此为基础,结合反垄断理论确立了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构框架。2、在价格非中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双边市场交易条件中性的特征,指出交易条件中性只是市场中的理想状态,不同市场的不同特性导致了交易条件的不同,但是交易双方的剩余量不是由交易条件决定的,而是由其市场谈判力量决定的。3、本文结合世界主要国家的反垄断法律对市场力量的判定提出了消费者剩余作为判定标准,并解释了这种标准在理论上与前人研究的一致性。根据消费者选择的自由性和“理性人”的假设,说明了这种市场力量的获得和存在是合理的。4、即时通讯平台企业具有典型的平台特征,按照反垄断理论分析的一般思路,本文对平台企业的市场界定、市场力量的判定及滥用性问题和市场行为的合理性进行了系统阐述和分析。结合上文提出的盈利模式指出即时通讯企业的真正意图在于在广告市场上进行竞争,交易条件的中性特征使得这一模式有了存在的可能性。5、在双边市场理论框架下思考反垄断问题,按照“结构-行为-绩效”这一思路,本文分别在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方面进行了思考,指出研究双边市场的关键是将需求相关的双边市场综合考虑。6、依据市场力量的判定标准——消费者剩余为突破点阐释了何种竞争是有效的,结合有效竞争理论等前人理论研究成果提出了本文所认同的影响市场有效性的因素,针对反垄断法律适用范围宽泛化的问题,明确指出了反垄断法律的关注点应在于政府行政性干预,而不是市场主体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本文在把握即时通讯产业“双边市场”特征的基础上,引入双边市场理论,通过现代产业组织理论对即时通讯平台运行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即时通讯产业的运行机制,不仅丰富了“双边市场”理论,而且使反垄断理论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本文的主要创新点:a.利用双边市场理论对网络产品IM平台企业的行为进行反垄断分析;b.根据原有的市场支配地位定义提出了一种测度市场力量的方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章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1.2.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1.2.2 本文结构
  • 1.2.3 本文创新点
  • 2 双边市场下的即时通讯平台
  • 2.1 双边市场概念
  • 2.2 双边市场角度下的相关产业
  • 2.3 双边市场理论与传统单边市场理论的联系
  • 2.4 双边市场特征
  • 2.4.1 需求互补性
  • 2.4.2 交叉网络外部性
  • 2.4.3 多产品定价理论
  • 2.4.4 价格非中性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即时通讯平台企业行为的反垄断研究
  • 3.1 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
  • 3.1.1 传统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标准
  • 3.1.2 市场支配地位认定的新标准
  • 3.1.3 即时通讯软件平台运营商的市场支配地位
  • 3.2 "市场支配地位"的滥用问题
  • 3.2.1 即时通讯软件平台企业的搭售行为
  • 3.2.2 限制交易
  • 3.2.3 小结
  • 3.3 腾讯搭售和限制交易行为的效率分析
  • 3.3.1 搭售行为的效率分析
  • 3.3.2 限制交易行为的效率分析
  • 3.3.3 小结
  • 4 反垄断思考
  • 4.1 双边市场中的反垄断思考
  • 4.2 有效市场
  • 4.2.1 有效竞争理论的提出
  • 4.2.2 保护有效竞争的基本方法
  • 4.3 反垄断法律的关注点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即时通讯与人的自由[J]. 科技风 2018(24)
    • [2].即时通讯“群”在学科教育中的功效[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2(06)
    • [3].移动即时通讯服务持续使用意向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新通信 2016(15)
    • [4].微信能取代“见字如面”的书信么?[J]. 语文月刊 2017(06)
    • [5].子曰[J]. 中国商人 2016(12)
    • [6].题目一[J]. 课堂内外(作文独唱团) 2017(07)
    • [7].融云:服务12万App,日活超过5000万[J]. 创业邦 2017(07)
    • [8].浅谈针对移动设备的即时通讯技术研究与应用[J]. 信息通信 2018(05)
    • [9].即时通讯对人的自由的影响[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8(22)
    • [10].数字图书馆与即时通讯平台整合与应用研究[J].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5(12)
    • [11].网络即时通讯记录证据能力规则研究[J].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6(06)
    • [12].网络效应与即时通讯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J]. 知识产权 2014(12)
    • [13].企业即时通讯价值[J]. 中国科技信息 2015(02)
    • [14].非即时通讯语言中的反馈项目[J]. 语文学刊 2011(11)
    • [15].即时通讯技术对人的自由的限制[J]. 科学中国人 2016(23)
    • [16].在公司使用即时通讯时永远不该说哪些话[J]. 英语沙龙(实战版) 2010(12)
    • [17].浅析即时通讯技术对现代教学的影响[J]. 中国新通信 2014(21)
    • [18].基于Html5 WebSocket的即时通讯系统[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3(17)
    • [19].论即时通讯技术在当代教学中的作用[J].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1)
    • [20].移动即时通讯业务持续使用意向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12(11)
    • [21].谁是王者?细数众多企业即时通讯产品[J]. 网络与信息 2012(07)
    • [22].即时通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 河南科技 2011(08)
    • [23].利用网络即时通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略探[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29)
    • [24].即时通讯争夺战[J]. 互联网周刊 2008(13)
    • [25].2008中国即时通讯市场6大发展趋势[J]. 广告大观(综合版) 2008(08)
    • [26].即时通讯与人的自由[J]. 科技风 2019(25)
    • [27].最好的原生即时通讯[J]. 电脑爱好者(普及版) 2012(09)
    • [28].即时通讯中的传统文化视觉特征与推广研究[J]. 东方藏品 2018(04)
    • [29].便捷的即时通讯[J]. 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 2016(04)
    • [30].应用即时通讯加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J].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标签:;  ;  ;  

    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即时通讯产业反垄断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