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谐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然而,“三农”问题成为制约我国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在研究生导师的指导下,首先回顾了理论界关于公共产品与农村公共产品的界定与分类、我国农村公共品供需矛盾及其原因,解决措施等问题的研究成果,指出当前研究中对需求方面的问题重视和力度不够。而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问题直接关系到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和供求均衡,应该成为农村公共产品问题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农民需求的调查,另一方面应知道如何构建一种新的体制,使得这些需求在决策中予以反映。本文包括四章,共三万余字。第一章,绪言部分。首先介绍了发展“三农”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健康运行的意义,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现实背景。其次回顾了我国有关农村公共品供需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关于公共产品与农村公共产品的界定与分类、我国农村公共品供需矛盾、导致农村公共品供需矛盾的因素、解决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需矛盾的措施等。通过回顾,笔者认为:我国学者对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需矛盾的现状认识是清晰的,对其形成原因的分析也较深入,对政府政策的建议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存在过多的研究停留在表象和理论上,只.有少数研究进行了实地调研;研究中对需求方面的问题重视和力度不够等诸多问题。最后介绍了本文的基本结构、创新等。第二章,农村公共品供需状况的一般理论分析。包含三节内容:第一节是界定农村公共品主要内涵,从回顾理论界对公共品的经典定义及争议入手,界定本文所讨论的农村公共品一般属于准公共品的范畴,它具备了公共品的大部分特性:农村公共品建成之后,将为整个村庄所消费,并不能排除某一部分村民在消费者之外;而且大部分人的消费质量和效益都差不多。由此结合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总结出我国当前农村公共品的主要内容:提高农业产业和生产技术方面;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方面;加强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第二节回顾了公共品供需均衡的经典模型,如庇古均衡、公共品供给的局部均衡理论和公共品供给的一般均衡理论,并说明这些理论的各种成立条件和局限。第三节主要是我国农村公共品供需均衡的理论研究,总结归纳了我国农村公共品的理论研究。第三章,我国农村公共品供需状况考察,具体分析了我国目前农村公共品供求的主要矛盾。第一节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公共品的供需状况考察,分建国初期、农村合作社和人民公社时期、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农业税费取消后等四个时期简略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品的供需状况并进行了简要评价。第二节,我国农村公共品供需现状考察。本节利用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农村公共品研究课题组”的调查资料,该课题组于2009年7月——2009年9月深入农村基层进行调研,调查的农村地区范围涵盖全国22个省市,包括:安徽、福建、贵州、四川等地,共103个样本。通过对统计资料的分析,由该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农村公共品供给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特点:一是基层政府和农户对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总体评价一般;二是基层政府对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满意度评分高于农户;三是县级政府满意度得分普遍高于村级、乡级政府;四是收入较低的农户满意度得分普遍低于收入一般、较高的农户。从而进一步指出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的主要矛盾表现: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农村公共品的需求和供给的总量不平衡。用于农村发展的资金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例较低,而且常年没有大幅增长,与国家大力发展农村的基本构想不符。如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了83080亿元,同年我国三农资金投入8183亿元,占比为9.85%。固定投资方面,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8140亿元,其中农村投资36725亿元,仅占比13.20%。同时,几乎所有种类的农村公共品的供给都严重不足:农业生产技术和产业化非常落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少数地区甚至基本与外界脱离联系;农村“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在很长一段时间还将长期存在。农村人口普遍精神粮食匮乏。二是农村公共品的需求和供给的结构不平衡,农村最需要的、关系到长远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素质教育、农村环境保护、农村人口医疗保险、农民精神文明建设等项目都有建设周期长、见效慢等特点,这些公共品长期被基层政府忽视,有限的资源被用于修建“面子工程”、示范小区等,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扭曲了农村公共品供给和需求的有效衔接。三是农村公共品的需求和供给的沟通不顺畅。我国目前的农村公共品供给以“自上而下”为主导,上级政策制定者不能充分掌握基层的需求信息,支农项目制度设计的针对性、目标性都会打折扣;基层也不能充分掌握上级财政的项目、资金供给信息,不能进行长远性、前瞻性地规划本地区公共品的提供,来有序推动地方农业发展。从全社会看,由于项目资金供给有限,形成各地之间争取项目的无序竞争,并产生很多寻租行为;同样由于资金有限性,上级在项目分配时,大多采用平均主义式的照顾性安排,因而自上而下的机制根本不能满足急需的农村公共品需求,更谈不上有利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最后本节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品供需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农村公共品需求表达缺失、自上而下的农村公共品决策体系制约、农村财政资金管理缺位等。第四章,建立完善的农村公共品供求平衡体系。第一节,建立完善的农村公共品需求表达机制。要在县级政府设立农村公共品需求表达收集机构,直接面对农村和农民,具体负责农村公共品需求偏好调查、统计和分析工作,直接对县级政府负责,发挥参谋助手的作用。通过深入宣传和素质教育,提高农村人口需求表达有效性,提高农村人口建设家园的主动意识,积极引导农村人口有效表达公共品需求意愿。同时,还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完善政府联系基层联系农村的制度;在国家级、省级和市级政府建立相应的农村公共品需求表达收集机构;鼓励新闻媒体客观报道农村现实情况,号召全社会为农村发展献计。第二节,建立科学的农村公共品供给决策体系。必须建立以县级政府为主体的农村公共品决策管理层,在此基础上,全省范围内规划统筹农村公共品供给。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财权,必须加大基层政府农村公共品供给预算和监管,为发展农村提供有力的财政支持。笔者认为:我国财政资金必须有至少25%以上直接应用于农村发展,提供农村公共品,并且保证每年以高于财政收入增长5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这些资金主要应用于保障基层政府的财政自主权;农村公共品提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专项资金。第三节,建立可持续优化的农村公共品供求平衡。首先要通过构建科学的农村公共品供求平衡评价手段,客观的反应了农村公共品供需的实际效果和平衡度。本文设计了4大类共15项指标来反映计量农村公共品供需均衡状况。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来促进农村公共品供需达到动态均衡状态。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研究内容创新。农村公共品多是从供给角度研究,对需求的研究较少,多停留在表象和理论上。本文针对农村公共品,实证分析供需双方特征对需求表达的影响,并提出建议。包括:深入分析了需求表达机制在农村公共品提供中的重要作用,并建议以县级政府为主体承担农村公共品提供的主要力量;深入探讨了如何建立完善的农村公共品需求表达机制;以及如何建立科学的评价手段来进一步优化农村公共品需求表达机制。第二、研究方法的创新。以往的分析主要采取规范分析方法,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全面系统的分析,以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农村公共品供给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检验[J]. 统计与决策 2020(01)
- [2].宗族网络在农村公共品供给中的作用机制——基于对江西沙湾村的考察[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3].印度自助组织对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启示[J]. 山西农经 2020(08)
- [4].有关农村公共品供给文献综述[J]. 农家参谋 2020(21)
- [5].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评价方法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 2019(03)
- [6].农村公共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财税保障机制探讨[J]. 市场研究 2019(06)
- [7].农村公共品供给:变迁、问题及出路[J]. 社会科学文摘 2019(06)
- [8].宗族结构对农村公共品供给水平的影响效应——基于当选者意愿与能力的中介效应检验[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 [9].分配型民主机制下农村公共品供给模式研究[J]. 中州学刊 2018(07)
- [10].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自愿缴费机制研究——兼评《自为与共享: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社会基础》[J]. 农业技术经济 2017(01)
- [11].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问题及提升策略研究[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6(24)
- [12].社会责任认知视角下企业参与农村公共品供给研究[J]. 求实 2017(04)
- [13].构建多元化的农村公共品供给体系[J]. 安徽农学通报 2017(20)
- [14].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村经济发展契合性和作用机理研究[J]. 改革与战略 2015(12)
- [15].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水平评价[J]. 技术经济 2016(01)
- [16].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民村务治理权利的保障——基于村庄制度设计为中心的考察[J]. 经济研究导刊 2016(05)
- [17].农村公共品供给演变的制度分析——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解释[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 [18].农村公共品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07)
- [19].农村公共品供给中乡镇政府的角色悖论及其行为选择[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 [20].新常态下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的转型之路[J]. 改革与战略 2016(05)
- [21].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契合性[J]. 学术交流 2015(05)
- [22].农村公共品供给中的内生性机制分析[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 [23].中国省域农村公共品供给水平测度与比较[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 [24].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消费效应——来自于三大经济地区的解析[J].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5(10)
- [25].简析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民增收[J]. 青年文学家 2013(26)
- [26].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失效问题及解决思路[J]. 社会科学论坛 2020(05)
- [27].“一事一议”制度视角下的农村公共品供给决策——基于山西省D村巷道硬化的实证分析[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7(01)
- [28].农户可动员资源、地区异质性与农村公共品供给满意度——来自广东省农村的调查[J]. 农村经济 2017(05)
- [29].精准扶贫视域下农村公共品供给绩效评价研究——基于14个连片特困地区的实证分析[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 [30].村庄直选背景下的标尺竞争与农村公共品供给[J]. 南方经济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