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远程教育关爱伤残人(论文文献综述)
杜海祥[1](2017)在《基于体感交互的图书馆老年人服务平台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在当今老龄化愈发加剧的社会背景下,老龄事业和产业成了社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老年人应该得到社会各阶层的关注。在晚年生活中,阅读可以使老年人健康身心,应该更加注重老年人的阅读生活。作为公益性文化单位的图书馆应该重视老年阅读群体研究,及时调整服务模式,建立老年人服务平台,为老年阅读生活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保障。引入体感交互这种自然、舒适的人机交互方式,应用到图书馆服务平台的设计中,让老年人阅读的参与避免很多障碍,提高阅读兴趣。论文首先对体感交互设计进行了研究,细致的分析了体感交互中互动方式和交互界面的设计影响因素,然后对老年人阅读的行为特征和心理特征以及图书馆老年服务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得到了基于体感交互的图书馆老年人服务平台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并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最后以广州图书馆为例进行老年人服务平台的设计实践,对广州图书馆老年服务进行针对性研究,得到设计定位,以此来对服务平台的环境与软件系统进行设计。最后再根据目标用户满意度对设计进行评价,以此来验证以上所提设计原则和方法的可行性。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通过体感交互设计理念在图书馆老年人服务平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总结出一些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以期为图书馆和设计师的认识和了解提供一些参考,并希望对老年服务研究产生一点推动作用。
李小兰[2](2016)在《我国民营养老服务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加快发展民营养老服务业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21世纪以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我国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并呈多元化趋势。然而,家庭的养老功能因家庭结构小型化等原因而逐渐弱化,传统上由政府负责的养老服务事业又因体制僵化而导致供给效率日益低下。在这种情况下,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且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必然需要寻求家庭和政府以外的解决途径,通过构建日益完善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以社会化、市场化的方式保证养老服务的供给。与此同时,经济新常态也迫切要求我国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尤其是要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这为民营养老服务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契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养老服务业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不仅增加了养老服务的供给、提升了养老服务水平,而且促进了经济的增长。然而,我国民营养老服务业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其深化发展仍有诸多阻滞,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克服和解决。本文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采用文献研究法、典型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归纳法等,从我国民营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入手,深入系统地分析其发展历程与成效、存在问题、实践模式、深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国内外经验借鉴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民营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与措施建议,以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胡洁[3](2015)在《西南科技大学老校区无障碍改造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残障者融入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全社会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要求日益迫切。关爱弱势群体,构建平等、友爱、相互尊重的和谐社会氛围,已成为我国建筑及环境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文化水平逐年提高,全民高等教育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残疾人希望通过自身文化水平的提高更多参与社会活动。高校日渐增多的残疾学生渴望有一个便利的学习生活环境,高校应及时针对这一新需求,制定适宜的应对方案与办法。课题以实地调研为基础,对四川省部分高校的无障碍设施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了存在的共性与典型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造方案与办法。通过以西南科技大学老校区为实例研究对象,展开了对高校无障碍设施共性及典型问题的改造研究,获得了具体的改造设计成果,以为高校无障碍设施改造与设计提供经验参考。
张耀军[4](2014)在《特教中专学校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有8502万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2%,全国每20个人中至少有一个残疾人。截止2012年,在18岁及以上的残疾人中,文盲和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残疾人占到残疾人口的74.5%,残疾人是社会上数量庞大的弱势群体,由于身体残疾,残疾人生活、学习、工作存在巨大障碍,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再加上与外界信息交流不畅,导致残疾人劳动技能不强,自身就业能力较弱,残疾人的生活水平远低于全社会平均水平。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公民的素质息息相关,公民素质的提高关键在教育。特教中专学校教育践行“平等·参与·共享”现代文明残疾人观,从最基础的教育保障层面入手,完善、提高残疾人的职业素质,是构筑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充分挖掘残疾人自身潜力,引导残疾人自食其力,确保残疾人家庭安居乐业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提高残疾人职业素质和生存发展能力的角度,提出科学构建特教中专学校人才培养模式,首先依据人道主义思想、现代文明的残疾人观、教育康复理论、缺陷补偿理论以及全纳教育与融合理念提出特教中专学校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其次,在研究残疾人生存及职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之上,概括提出特教中专学校培养人才的特征及培养规律,指出存在的问题,明确构建特教中专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即:构建以素质为本位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根据市场需求和残疾学生身心特点设置专业,构建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项目化、模块化”的课程模式,建立以人格为本位的“重基础、强能力”的教学模式,建设科学的人才培养保障机制,构建全面、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并从教学实施、师资队伍、教学资源、管理体制角度,提出特教中专学校人才培养的有效实施策略。最后,对陕西省自强中专学校实用型人才培养的案例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如何完善特教中专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发挥教育康复作用,促进残疾人全面康复发展。
戴文洁[5](2014)在《我国经济转型背景下特殊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以上海为例》文中认为就业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实践问题,与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紧密相关。本文选题出发点源于笔者作为一名残疾人历经艰辛的求学和就业之路的亲身感受。十余年来长期在基层从事为残疾人服务的工作实践,使我深知就业对残疾人及其家庭多么重要;它不仅是残疾人实现生存和发展权的根本途径,也涉及人类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与深入思考。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绝大多数残疾人具有劳动能力,只要有适当的评估、训练、安置和扶助,都能从事工作。事实也证明,多数残疾人不仅具有劳动能力,而且其聪明才智也不低于健全人。至今,残疾人就业问题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特殊人力资源的开发应当并且已经引起政府和学界的重视。本文所界定的特殊人力资源,即处于劳动年龄段且具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口,我国对其开发渊源可追溯至西周时期。新中国成立至今,特殊人力资源开发不仅在法律层面予以保障,还辅之以经济激励和社会政策引导,对特殊人力资源开发起到了积极作用。改革开放后,伴随着中国残疾人事业的跨越式发展,特殊人力资源开发进入了快速推进期。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长期努力,特殊人力资源就业率在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取得新进展。特殊人力资源开发呈现出就业分布多元化、就业形式多样化、就业渠道有所拓宽和就业保障总体逐步改善的良好态势。但作为一个世界性难题,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2011年发布的《世界残疾报告》显示,在经合组织34个国家中,残疾人就业率(44%)只有非残疾人就业率(75%)的一半多。经济转型前后,我国特殊人力资源也未得到充分开发。1988年中国残联接待、处理的1.7万件来信、来访中约70%是要求解决就业问题。2007年至2012年残疾人就业率连续维持在45%左右。2012年城镇残疾人登记失业率为9.2%,是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4.1%的2倍以上。特殊人力资源开发还存在结构性不平衡、开发空间受到挤压和开发质量相对下降等问题。一直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都在不断尝试更有效的特殊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在我国经济转型背景下,特殊人力资源的开发将迎来新时代。“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为促进残疾人就业提供了特殊的历史性机遇。放弃特殊人力资源的开发将大幅增加社会福利负担并进而减缓经济发展速度。正如世行报告指出,因种种障碍将残疾人排斥在工作场合以外的代价是昂贵的,估计全世界损失的GDP达1.37万亿美元到1.94万亿美元。从我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出发,在既定经济社会资源约束条件下,研究如何使我国庞大的特殊人力资源实现其劳动力价值的最大化,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此,本文研究内容和结论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经济转型背景下特殊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和变化趋势分析。论文在对特殊人力资源开发文献和相关数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利用1987年和2006年两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以及2007年以来全国残疾人状况监测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经济转型背景下特殊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和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经济转型前后特殊人力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和有效开发。表现为:虽然就业分布和形式呈现日益多元化趋势,就业渠道有所拓宽,但与社会总体水平相比整体偏低且增长乏力,并存在结构性不平衡、开发空间受到挤压和开发质量相对下降的问题。在我国经济转型背景下,特殊人力资源的开发将迎来新时代。过去30多年我国享受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步消退,老年扶养比持续上升和社会负担加重的发展趋势将为特殊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新的动力;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与新技术、新业态的产生为特殊人力资源开发创造了新的空间。2、特殊人力资源与一般人力资源的比较分析。从人口学角度,通过普通与残疾人口的横向与纵向比较,归纳出经济转型前后特殊人力资源与普通人力资源在人口特征上的异同点及其劳动力价值实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特殊人力资源的基本特征和特殊属性的梳理发现:经济转型前后具有劳动能力的特殊人力资源占比基本相同,但绝对数则随残疾人口大幅攀升呈现增长态势。特殊人力资源的劳动能力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差异,特殊人力资源的开发尤其复杂和艰巨。特殊人力资源的供给质量总体水平依然不高,增量速度远不及普通人口,且两者差距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逐步拉大,平均受教育年限依然远低于普通人口。特殊人力资源开发将依然受制于供给质量。特殊人力资源的人口特殊属性是影响其劳动能力的决定性因素,还影响其接受教育、提升人力资源质量的机会,该属性还与家庭收入共同影响其劳动能力恢复的可能性与程度。3、特殊人力资源劳动力价值重塑和供给决策分析。通过笔者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应用经济计量模型方法,基于特殊人力资源开发阶段的逻辑主线,对劳动力价值自我重塑途径和重塑障碍进行深入剖析,探索特殊人力资源供给决策形成的微观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残疾虽然对特殊人力资源的劳动能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通过对其劳动力价值重塑不仅恢复其劳动能力,甚至可在某些方面形成比较优势。特殊人力资源劳动力价值重塑起点在于面对人生这一重大挫折的态度,途径在于坚持不懈地自我补偿和挖掘,目标在于劳动能力的恢复、提升和市场回归。与普通人力资源投入相比,特殊人力资源劳动力价值重塑成本由康复成本、教育成本和融合成本三部分组成,特殊人力资源劳动力供给决策是就业收入与重塑成本之间的权衡,对特殊人力资源重塑以期达到的劳动力价值恢复、提升和社会融合程度对其劳动力价值实现可能性和程度产生影响。特殊人力资源的康复、教育成本和家庭负担比是影响其供给决策的重要因素。因此,特殊人力资源的劳动力价值重塑还需要外部环境支持。4、特殊人力资源劳动力价值实现和需求决策分析。通过笔者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应用经济计量模型方法,重点基于特殊人力资源开发阶段的逻辑主线,对劳动力价值实现产生的吸纳成本和需求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试图描绘特殊人力资源需求决策形成的微观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人力资源相比,企业对特殊劳动力的吸纳成本由三部分组成,即除了作为普通劳动力价格的工资以外,还有追加在特殊人力资源身上的自然附着成本和无法预见的风险成本。自然附着成本是无法避免的额外成本,而风险成本则将随着特殊人力资源开发匹配度的提高和社会环境的改善逐步大幅降低。残疾类别对吸纳成本有显着影响。但只要有合适的制度安排和社会环境,大多数特殊人力资源的劳动效率可与普通人力资源相竞争。受教育程度或专业技能才是真正影响市场主体吸纳决策的根本因素之一,但其充分发挥有赖于合适岗位的匹配。影响市场主体对特殊人力资源需求的因素主要有需求规模、开发的匹配度和针对特殊人力资源的特殊政策和社会环境。特殊人力资源需求决策内容主要由是否用工和劳动力价格两部分组成。需求决策最终形成应是扣除政府补贴后的特殊人力资源劳动力价格与放弃特殊人力资源需求的机会成本之间的权衡。而放弃特殊人力资源需求的机会成本则为拒绝用工需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因此,积极激发市场主体对特殊人力资源需求的积极性不仅具有经济意义上的,还具有显而易见的社会溢出效应。5、经济转型背景下促进特殊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建议。在前文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充分发挥特殊人力资源潜能、提高特殊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效率和加大社会资本积累三个方面对经济转型背景下特殊人力资源开发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视角的创新。基于人力资源和劳动力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将人口特征与人力资源开发纳入统一研究框架之下。一方面,通过与普通人口的比较研究,分析和总结残疾人口与普通人口发展的共性与个性发展规律,是对人口学研究的有益补充。另一方面,从人力资源角度对残疾人就业的经济学分析也是一种新的尝试。整合视角,无疑是一种创新。2、研究内容的创新。尝试描绘特殊人力资源开发两阶段中的劳动力价值重塑和实现形成的微观机理,并探寻其最大化的有效路径,同时确立特殊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支撑和佐证。
青理东[6](2012)在《思想政治教育与灾区社会稳定研究 ——以汶川地震灾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的传家宝,是我国经济工作的导向标。历史和现实启引证明,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思想统一和政治清醒。在改革开放时期,当社会发展中一些不可避免的矛盾逐步显露出来,尤其是面对天灾,如何积极凭靠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传家宝赢得民心、保障社会稳定、保障加快发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兴衰。本文试图通过应对大灾、稳定社会的分析研究,凸显灾区党组织始终坚持以民为本,始终代表受灾民众利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态度和方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执政党与时俱进的先进性。汶川灾区社会保持稳定本身就是各级党委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一个成功案例,对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稳定和发展以及如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推广借鉴意义。
张稚,陈亚伟,陈曦[7](2009)在《打造“康复文化”——记“第四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文中指出事件第四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首次使用远程专线传输模式10月28日,由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等单位协办的第四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开幕式暨中国中西部地区康复人才培养项目远程教育网络开通仪式,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举行。来自7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位专家出席了开幕式。
于洋[8](2009)在《我国乒乓球后备人才“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构建与评价研究》文中指出保持乒乓球项目后备人才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乒乓球项目长盛不衰的重要保证。本文通过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体教结合”发展的历史审视,在全面客观分析我国乒乓球“体教结合”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体育发展趋势和项目要求,系统性的提出乒乓球后备人才“体教结合”模式的构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实施的“体教结合”工作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开辟了新的途径,由于受到体育和教育系统管理体制、组织制度等方面的制约,两部门各自依据自身的资源等优势实施各种形式的“体教结合”培养方式,由于未能实现体教两部门在组织管理等重要因素上的真正融合,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2、当前体育和教育系统乒乓球项目“体教结合”实施现状是,项目发展受到重视,运动训练条件能够满足需要,体育部门在项目经费投入、赛事安排、培训制度方面有较大优势,但教练员学历结构和科研能力尚待加强,运动员对文化学习重视不够;教育系统办队形式多元化,但办队目标不够全面,项目经费投入不足,赛事较少,招生方法尚待完善,教练员训练组织和学历结构较为合理,但执教能力不足,运动员训练总时较短,训练目标定位不高。3、乒乓球“体教结合”培养中表现出的主要问题和不足是,高考制度使“体教结合”面临“瓶颈”;体教两系统忽视对自身教学和训练工作的加强与建设;两部门在培养目标上有所差异;管理体制障碍无法形成资源共用、利益共享的和谐局面;体教竞赛体系的相对独立影响了比赛沟通和交流;观念与认识的不足造成人才培养质量无法保证;办队经费的欠缺,以及体教两部门教练员与教师在科研和职教水平上的不足,影响了后备人才培养的质量。4、“体教结合”评价体系的构建明确了评价指标的组成和权重,指出“体教结合”影响因素依次是体教两部门的制度政策和组织支持、项目发展和学校教育的紧密结合、外部运行环境的影响和运动员个人努力。5、乒乓球“体教结合”的领导体制是在“体教联办”思想下的“体教领导工作小组”,并以“体教联席会议制度”的管理方式开展工作,在培养主体的结构上,确立了以培养乒乓球师资、管理和科研人员等为主要目标的两类主体,以及以培养优秀乒乓球竞技人才为主的三类主体,在培养目标上表现为三个层次,即高端竞技型人才、全面复合型人才和基础技能型人才。6、训练体系由专业队、俱乐部的专业化训练体系与体育院系和高校高水平队训练体系共同构成,相互依托补充,强调初级训练阶段的共同培养,中级训练阶段的人才合理流动以及高级阶段的相互竞争。7、竞赛体系构建以体育系统竞赛体系为赛事主要平台,鼓励教育系统高校和中小学的积极加入,促进高校加入乒协各级俱乐部联赛,增加初、高中阶段乒乓球赛事数量,加大体育系统对教育系统中成绩优异青少年运动员的选拔力度和范围,保证乒乓球“体教结合"竞赛体系的完备和人才选拔的高效全面。8、乒乓球项目后备人才“体教结合”培养工作的发展策略主要有:加强体制建设,促进和保证乒乓球项目发展长盛不衰;促进两部门合作,共同推进乒乓球“体教结合”工作新局面;明确培养目标,实现乒乓球项目发展“体教结合”的共赢局面;加大资金投入,保证乒乓球项目和后备人才队伍的稳定发展;强化科学训练,合理解决乒乓球“体教结合”发展中的“学训矛盾”;注重培养交流,全面提高教练员综合能力和水平;加强监督管理,促进“体教双优”人才选拔制度的真正落实。
朱容皋[9](2009)在《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以高度的责任感,与贫困进行不懈的斗争,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贫困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关注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并对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使农村贫困家庭可以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意义深远。本研究从责任问题开始分析,融合经济学、教育学相关理论,对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及其对策展开论述,责任的意义在于能够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全文共分为十章进行论述:第一章是导论,对论文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等内容作了重点论述:第二章是基础理论,对农村职业教育、贫困与反贫困、责任与权利等相关概念进行辨析,认为人力资本理论、科学发展观以及和谐社会理论是支撑本研究的基础理论,同时分析了相关责任;第三章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典型模式,有六条经验教训对我国有启示;第四章是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现状分析,农村职业学校贫困学生需要进行身份确认、责任权利与权利义务的内容体系存在关系、内在标准是公平与发展、其价值目标是先富与后富:第五章对农村贫困个体责任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了追问,农村贫困形成原因,贫困个体形成的基本特征、现状、责任意识、责任原则、所享受农村职业教育权利的内容;第六章对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主体责任进行了审思,重点是主体与个体的责任,各级政府和社会都负有不同的责任,九条责任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成效;第七章建立了农村职业教育投入的模型分析;第八章是案例分析;第九章提出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的对策建议;第十章是研究结论及展望。借鉴和总结国外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的对策建议:农村贫困个体要接受弹性学制、适应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以及新的课程体系,更新就业观念、通力协作做好农村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认识个体责任、弘扬自强不息独立自主和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农村职业学校要适时调整政策、结合实际开通城乡职业教育的联系与沟通渠道,降低求学成本、建立教学质量服务支撑体系启动名师名校工程,发展职业教育、提升办学层次推动农村职教反贫困的良性发展;各级政府要实行依法治教、落实县级政府及其责任人发展农村职教的责任;加强政府统筹,硬性规定普职学生比例,明确农村教育普职分流,把握职教定位:重点扶持县级示范性职业学校和办好职教中心,改善职教环境,加强舆论引导,及时整顿招生秩序,制止无序竞争,选择若干县、市,实行农科教结合的农村职业教育项目实验试点。
徐佳丽[10](2008)在《俄罗斯补充职业教育探析》文中提出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促使社会迫切需要持续的知识更新和持续有效的学习。人们意识到,对于每个人而言,都必须学会终生学习,因而终身教育也就成为新经济对教育界的基本要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培训的产生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起来,以满足人们在知识大爆炸时代终生学习的愿望和需求,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信息社会的迅猛发展。俄罗斯是一个历来就特别重视发展职业教育的国家。在新的形势下,俄罗斯又对其原有的职业培训体系进行了新的整合,统称为补充职业教育。对于俄罗斯这样的改革势必有其深层次的原因,本文想用五个部分介绍并分析俄罗斯改革后的补充职业教育。第一部分,介绍什么是补充职业教育。主要从涵义、发展现状及其在其他国家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几方面着手,使大家了解俄罗斯补充职业教育包含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介绍俄罗斯发展补充职业教育的背景因素,阐明发展补充职业教育的必要性。第三部分,介绍俄罗斯的补充职业教育是如何实施的,其中包括它的管理体制、实施机构、实施方式。希望通过对这几个方面的介绍,可使人们较立体地了解俄罗斯的补充职业教育。第四部分,分析俄罗斯的补充职业教育取得了哪些成绩及尚存在哪些问题急需解决。第五部分,预测俄罗斯补充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以目前对俄罗斯补充职业教育的了解为基础,结合俄联邦的相关政策,预测俄罗斯补充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本文希望在对俄罗斯补充职业教育改革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对俄罗斯目前的补充职业教育加以介绍,分析其取得的成效及尚需解决的问题,预测其发展趋势,期望可以为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二、远程教育关爱伤残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远程教育关爱伤残人(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体感交互的图书馆老年人服务平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2 体感交互的设计研究 |
2.1 体感交互的概述 |
2.2 体感交互技术研究 |
2.3 体感交互与其他交互方式的区别 |
2.4 体感交互的用户体验 |
2.4.1 体感交互式产品的体验流程 |
2.4.2 体感交互式产品的情感体验 |
2.5 体感交互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 |
2.5.1 互动方式的设计影响因素 |
2.5.2 交互界面的设计影响因素 |
2.6 本章小结 |
3 图书馆老年人服务特征分析 |
3.1 图书馆老年人服务概述 |
3.2 老年人阅读的特征 |
3.2.1 行为特征 |
3.2.2 心理特征 |
3.3 图书馆老年服务特征 |
3.3.1 高度的服务意识 |
3.3.2 和谐的阅读环境 |
3.3.3 多样的活动区域 |
3.3.4 有益的活动内容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体感交互的图书馆老年人服务平台设计研究 |
4.1 基于体感交互的图书馆老年人服务平台设计的必要性 |
4.2 基于体感交互的图书馆老年人服务平台设计原则 |
4.2.1 以人为本原则 |
4.2.2 协调性原则 |
4.2.3 系统性原则 |
4.2.4 一致性原则 |
4.2.5 易用性原则 |
4.2.6 关联性原则 |
4.3 基于体感交互的图书馆老年人服务平台设计方法 |
4.3.1 符合技术特点的方法 |
4.3.2 提取用户需求的方法 |
4.3.3 简化交互流程的方法 |
4.3.4 突出重点功能的方法 |
4.3.5 以自然用户界面为导向的方法 |
4.4 基于体感交互的图书馆老年人服务平台设计评价体系 |
4.4.1 用户满意度评价指标 |
4.4.2 用户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 |
4.5 本章小结 |
5 广州图书馆老年人服务平台设计实践 |
5.1 广州图书馆老年人服务现状 |
5.2 目标用户群体分析 |
5.3 用户研究 |
5.3.1 用户研究的目的 |
5.3.2 用户研究的方法 |
5.3.3 用户研究的方案 |
5.3.4 实施 |
5.3.5 结果分析 |
5.4 设计定位 |
5.5 产品使用环境设计 |
5.5.1 展示设备选择 |
5.5.2 内部操作系统选择 |
5.5.3 空间布局设计 |
5.6 系统软件设计 |
5.6.1 软件功能需求分析 |
5.6.2 软件的信息架构 |
5.6.3 软件原型图设计 |
5.6.4 软件界面视觉设计 |
5.7 设计评价 |
5.7.1 评价的基础数据 |
5.7.2 模糊综合评价 |
5.8 设计总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和学术成果 |
致谢 |
(2)我国民营养老服务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民营养老服务业的相关概念 |
一. 老年社会保障 |
二. 养老服务 |
三. 养老产业 |
四. 民营养老服务业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公共产品供给的思想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社会保障思想 |
二. 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共产品思想 |
第三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 |
一. 社会保障是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 |
二. 社会保障应该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
三. 社会保障体系应该多元化 |
四. 社会保障责任主体应该社会化 |
第四节 西方学者关于公共产品供给的理论 |
一. 公共产品理论 |
二.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三. 社区与机构照顾理论 |
第二章 我国民营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
第一节 我国民营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历程 |
一. 萌芽和探索阶段(1979~1990年) |
二. 起步和规范阶段(1991~1999年) |
三. 拓展和完善阶段(2000~2009年) |
四. 加速和突破阶段(2010年至今) |
第二节 我国民营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成效 |
一.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理念发生转变 |
二. 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日益加快 |
三. 养老服务机构与设施显着增多 |
四. 养老服务现代化水平逐步提高 |
五. 养老服务业产值逐年增加 |
第三节 我国民营养老服务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市场份额相对较低 |
二. 结构性供给不足与过剩并存 |
三. 城乡与区域之间资源配置严重失衡 |
四. 养老服务机构普遍面临生存发展困境 |
第三章 我国民营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践模式——基于京、沪、苏、闽等地的考察 |
第一节 我国民营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引导 |
一. 强化政府的引领作用 |
二. 以市场化方式发展养老服务业 |
第二节 我国民营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府扶持模式 |
一. 以“民办公助”和“公建民营”模式切实保障基础设施建设 |
二. 以“民营公补”、“民用公买”等模式大力推进政府购买服务 |
三. 以PPP模式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 |
第三节 我国民营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产业运行模式 |
一. “医疗+养老服务”的医养结合模式 |
二. “互联网+养老服务”的智慧养老模式 |
三. “休闲+养老服务”的养生保健模式 |
四. “房地产+养老服务”的养老社区模式 |
第四章 我国民营养老服务业深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一节 老龄化认知与养老观念方面的制约因素 |
一. 社会对人口老龄化的认知不到位 |
二. 社会倾向于依靠家庭或政府实现养老 |
第二节 管理体制与扶持政策方面的制约因素 |
一. 养老服务事业与产业的边界未明确划清 |
二. 政府“介入过多”与“投入不足”并存 |
三. 扶持政策的创制与落实存在局限性 |
第三节 市场发展与产业培育方面的制约因素 |
一. 养老服务市场化程度低 |
二. 养老服务产业基础薄弱 |
三. 养老服务有效需求不足 |
第四节 发展理念与运营管理方面的制约因素 |
一. 发展理念存在偏差 |
二. 运营资金严重不足 |
三. 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
四. 规范化管理缺位 |
第五章 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民营养老服务业发展经验 |
第一节 美国和英国民营养老服务业发展及经验 |
一. 美国民营养老服务业发展及经验 |
二. 英国民营养老服务业发展及经验 |
第二节 日本和韩国民营养老服务业发展及经验 |
一. 日本民营养老服务业发展及经验 |
二. 韩国民营养老服务业发展及经验 |
第三节 香港和台湾民营养老服务业发展及经验 |
一. 香港民营养老服务业发展及经验 |
二. 台湾民营养老服务业发展及经验 |
第六章 促进我国民营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与措施建议 |
第一节 促进我国民营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
一. 以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为引导 |
二. 以加强培育产业自生能力为基础 |
三. 以深化改革发展和扩大开放为动力 |
四. 以医养融合和智能化为主攻方向 |
第二节 促进我国民营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措施建议 |
一. 保障养老服务设施用地供给,破解民营养老服务业用地难问题 |
二. 健全民营养老服务业融资与信用体系,不断丰富产业发展资金 |
三. 加强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与培训,推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
四. 完善养老保障相关制度,促进社会化养老服务需求形成 |
五. 合理规划产业发展格局,有效满足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 |
六. 实施产业升级工程,加快推动民营养老服务业产业化进程 |
七. 理顺养老服务业管理体制,保障民营养老服务业健康有序运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西南科技大学老校区无障碍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课题研究背景 |
1.2.1 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 |
1.2.2 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 |
1.3 课题研究意义 |
1.3.1 体现人道主义精神: |
1.3.2 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
1.3.3 对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益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5.1 国内研究成果 |
1.5.2 国外研究成果 |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路线 |
1.7 本章小结 |
2 无障碍设计概述及对像人群分析 |
2.1 无障碍设计概念 |
2.2 无障碍设计基本原则 |
2.3 无障碍设计发展历程 |
2.4 无障碍设计的对象人群 |
2.4.1 残疾人的定义 |
2.4.2 残疾人的分类 |
2.4.3 高校残疾学生的现状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高校无障碍设施分析及调研 |
3.1 高校建筑及环境空间的特征分析 |
3.2 高校无障碍设施服务对象的行为特性分析 |
3.2.1 水平行走 |
3.2.2 垂直交通 |
3.2.3 使用器具 |
3.3 高校无障碍设施的调研分析 |
3.3.1 室外交通 |
3.3.2 建筑出入 |
3.3.3 使用器具 |
3.3.4 运动健身及休闲场所 |
3.5 本章小结 |
4 西南科技大学老校区无障碍设施设计改造 |
4.1 西南科技大学老校区建筑及环境的现状分析 |
4.1.1 室外交通的现状分析 |
4.1.2 建筑出入.的现状分析 |
4.1.3 使用器具的现状分析 |
4.1.4 室外休闲场所的现状分析 |
4.2 西南科技大学老校区建筑及环境的无障碍设计改造实例 |
4.2.1 建筑出入 |
4.2.2 休闲场所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特教中专学校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思路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思路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1 特殊教育 |
1.4.2 特教中专学校 |
1.4.3 实用型人才 |
1.4.4 人才培养模式 |
1.5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2 特教中专学校培养人才的特征与培养理论 |
2.1 特教中专学校培养人才的特征 |
2.1.1 具备自强发展的心理品质 |
2.1.2 具备较强的生活适应能力 |
2.1.3 具备较强的岗位任职能力 |
2.1.4 具备较强的职业发展能力 |
2.2 特教中专学校人才培养规律 |
2.2.1 巩固生活技能培训成果 |
2.2.2 深入贯彻执行个别化教育计划 |
2.2.3 循序渐进的个别化职业心理健康教育 |
2.2.4 遵循残疾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
2.2.5 加强职业康复教育工作,重视就业培训 |
2.3 特教中专学校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 |
2.3.1 人道主义思想 |
2.3.2 现代文明的残疾人观 |
2.3.3 教育康复理论 |
2.3.4 全纳教育与融合教育理论 |
2.3.5 缺陷补偿理论 |
3 特教中专学校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
3.1 特教中专学校人才培养的现状 |
3.1.1 残疾人的教育现状分析 |
3.1.2 特教中专学校人才培养的现状 |
3.2 特教中专学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
3.2.1 专业设置传统单一 |
3.2.2 课程设置不能满足残疾学生发展要求 |
3.2.3 残疾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不够 |
3.2.4 重就业培训,轻康复教育 |
3.2.5 残疾学生就业服务支持体系还不完善 |
4 特教中专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
4.1 特教中专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及原因分析 |
4.1.1 特教中专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及特征 |
4.1.2 特教中专学校与普通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异同点 |
4.1.3 特教中专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 |
4.1.4 特教中专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
4.2 特教中专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
4.2.1 指导思想 |
4.2.2 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
4.2.3 专业特色建设 |
4.2.4 构建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项目化、模块化”的课程模式 |
4.2.5 建立“重基础、强能力”的教学模式 |
4.2.6 建设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 |
4.2.7 建立健全人才评价体系 |
5 特教中专学校实用型人才培养的实施策略 |
5.1 教学实施 |
5.1.1 重视和加强德育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
5.1.2 个性化教学实施 |
5.2 师资队伍 |
5.2.1 多方面努力,改善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
5.2.2 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 |
5.2.3 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质量 |
5.2.4 加强教师继续教育,优化教师知识结构 |
5.3 教学资源 |
5.3.1 个别化教学资源 |
5.3.2 数字化教学资源 |
5.3.3 特殊教育教学支持设备 |
5.3.4 资源伙伴 |
5.3.5 无障碍的教学环境 |
5.4 管理体制 |
5.4.1 加强特教中专学校内部管理 |
5.4.2 特教中专学校管理社会化 |
6 案例分析:陕西省自强中专学校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实践 |
6.1 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实践与做法 |
6.1.1 加强视障学生医德教育 |
6.1.2 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
6.1.3 争取民政资金扶残助学 |
6.2 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体会与思考 |
6.2.1 个别化教学实施中的问题 |
6.2.2 对残疾学生过分保护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我国经济转型背景下特殊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残疾与残疾人口概况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和内容 |
二、研究方法和章节安排 |
三、创新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二章 特殊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劳动力价值与人力资本理论 |
一、劳动力价值论 |
二、人力资本理论 |
三、比较优势理论和社会分工 |
四、结论 |
第二节 劳动力经济学与歧视理论 |
一、歧视理论 |
二、劳动经济学理论 |
三、结论 |
第三节 外部性与社会资本理论 |
一、外部性理论 |
二、社会资本理论 |
三、贫困理论 |
四、结论 |
第四节 正义、权利与需求 |
一、正义与需求 |
二、公平与效率 |
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特殊人力资源开发文献综述和国际经验 |
第一节 国内外特殊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文献回顾和评价 |
一、国内有关残疾人就业的研究文献综述 |
二、国外有关残疾人就业的研究文献综述 |
三、文献评价 |
第二节 国外特殊人力资源开发立法与政策文献综述 |
一、立法保障 |
二、政策支持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经济转型前后特殊人力资源的产生和开发沿革 |
第一节 残疾与人类多样性 |
一、残疾是一种风险 |
二、残疾人口的增长不容忽视 |
三、残疾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 |
第二节 特殊人力资源开发沿革 |
一、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变 |
二、循序渐进下的多元开发 |
三、人力资源开发初见成效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经济转型背景下特殊人力资源特点和开发进展 |
第一节 上海市特殊人力资源基本特征 |
一、劳动能力 |
二、受教育程度 |
第二节 上海市特殊人力资源特殊属性 |
一、残疾类别 |
二、残疾等级 |
第三节 特殊人力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 |
一、开发水平整体偏低且增长乏力 |
二、开发结构差异明显引致不平衡 |
三、开发空间在拓宽中遭遇瓶颈 |
四、开发质量在改善中相对下降 |
第四节 特殊人力资源开发迎来新时代 |
一、人口红利助推开发动力 |
二、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开发空间 |
三、新科技浪潮提升开发匹配度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经济转型背景下特殊人力资源劳动力价值重塑和供给分析 |
第一节 特殊人力资源劳动力价值自我重塑途径 |
一、劳动力价值需要重新认识 |
二、劳动力价值的自我补偿和挖掘 |
第二节 特殊人力资源劳动力价值重塑障碍 |
一、特殊人力资源劳动力价值恢复障碍 |
二、特殊人力资源劳动力价值提升障碍 |
三、特殊人力资源劳动力价值市场回归障碍 |
第三节 特殊人力资源劳动力供给决策分析 |
一、特殊人力资源就业意愿遭遇抑制 |
二、特殊人力资源就业意愿定量分析 |
三、特殊人力资源供给决策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经济转型背景下特殊人力资源劳动力价值实现和需求分析 |
第一节 特殊人力资源的吸纳成本 |
一、特殊人力资源的吸纳成本 |
二、特殊人力资源的劳动效率 |
第二节 特殊人力资源的需求影响因素 |
一、特殊人力资源的吸纳规模 |
二、特殊人力资源开发的匹配度 |
三、特殊人力资源开发的特殊政策 |
第三节 特殊人力资源的需求决策分析 |
一、特殊人力资源的需求决策内容 |
二、特殊人力资源的劳动力价格定量分析 |
三、特殊人力资源需求决策的溢出效应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经济转型背景下促进特殊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充分发挥特殊人力资源潜能 |
一、打破惯常思维,树立科学的特殊人力资源观 |
二、建立完善的教育、职业训练和康复体系 |
第二节 提高特殊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效率 |
一、善于运用市场手段加强引导 |
二、提高特殊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效率 |
三、积极挖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
第三节 扩大社会资本积累效应 |
一、改善社会环境 |
二、加强社会服务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思想政治教育与灾区社会稳定研究 ——以汶川地震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Detailed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国内研究 |
1.2.2 关于国外研究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论文创新之处 |
1.3.1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3.2 本选题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
2 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稳定研究基本态势 |
2.1 社会稳定释义 |
2.1.1 社会稳定基本内涵 |
2.1.2 保障社会稳定的前提条件 |
2.1.3 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 |
2.2 正确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稳定的有力保障 |
2.2.1 思想政治教育释义 |
2.2.2 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稳定的关系 |
2.2.3 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灾区社会稳定 |
3 汶川灾区思想政治教育样态分析 |
3.1 历史上的汶川——辉煌与苦难 |
3.1.1 汶川基本地理概况 |
3.1.2 汶川民族历史文化形态 |
3.1.3 汶川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形态 |
3.2 震后汶川灾区民众思想心态及观念态势 |
3.2.1 特大地震对汶川的物质性破坏 |
3.2.2 特大地震对汶川灾民的心理生态破坏 |
3.3 汶川灾区思想政治教育样态因素分析 |
3.3.1 汶川灾民思想状态的宏观性病理分析 |
3.3.2 灾民心理健康的文化阐释 |
3.3.3 汶川灾区民众价值观念的变化 |
3.4 地震灾难与汶川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模式分析 |
3.4.1 震后影响汶川灾区社会稳定的可能性因素 |
3.4.2 地震灾难与汶川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模式分析 |
4 灾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阐释 |
4.1 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 |
4.1.1 灾民心理的稳定性与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涵义 |
4.1.2 灾民心理倾向变化与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指向 |
4.2 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 |
4.2.1 灾民思想行为模式的变化与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 |
4.2.2 灾民的人格危机与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方法 |
4.2.3 灾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行为体系 |
4.3 灾区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特点 |
4.3.1 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 |
4.3.2 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性 |
4.3.3 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 |
4.3.4 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性 |
4.3.5 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及时性 |
4.3.6 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化性 |
5 灾区思想政治教育与灾后科学重建 |
5.1 灾区思想政治教育与物质家园重建 |
5.2 灾区思想政治教育与精神家园重建 |
5.2.1 心理康复与精神家园重建 |
5.2.2 文化精神与灾后精神重建 |
5.3 社会管理创新保障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 |
5.3.1 灾区社会管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
5.3.2 灾区社会管理的完善与创新 |
6 加强灾区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 |
6.1 加大灾后重建步伐,增强灾区群众的安顿感 |
6.1.1 优先推进城乡住房的重建 |
6.1.2 优先推进学校的重建 |
6.1.3 优先推进医疗机构的重建 |
6.1.4 优先推进市政公用设施的重建 |
6.2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灾区群众的方向感 |
6.2.1 明确思想教育引导的主要任务 |
6.2.2 注重宣传引导的基本方法 |
6.2.3 提高宣传引导的工作能力 |
6.3 着力民众心理抚慰,增强灾区群众的光明感 |
6.3.1 做好灾区群众心理疏导的必要性 |
6.3.2 实施好灾区群众心理康复工程 |
6.3.3 搞好灾后群众心理援助任重道远 |
6.4 给力社会人文关怀,增强灾区群众的温馨感 |
6.4.1 大力营造人文关怀的良好氛围 |
6.4.2 促进体现人文关怀的文化建设 |
6.5 注重民族文化传承,增强灾区群众的归属感 |
6.5.1 文化重建过程中注重民众的主体地位 |
6.5.2 充分保护羌族文化的完整性、延续性 |
6.5.3 加大羌族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力度 |
6.6 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增强灾区群众的安全感 |
7 结论 |
7.1 这项研究对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7.2 这项研究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重大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8)我国乒乓球后备人才“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构建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2.文献综述 |
2.1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转变 |
2.2 关于"体教结合"产生和政策沿袭的历史背景 |
2.3 "体教结合"发展的现状及模式 |
2.4 "体教结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
3 研究总体设计 |
3.1 研究目的意义 |
3.2 理论基础 |
3.2.1 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 |
3.2.2 坚持系统论原则 |
3.2.3 结合人力资源理论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献资料法 |
3.3.2 专家访谈法 |
3.3.3 问卷调查法 |
3.3.4 数理统计法 |
3.3.5 逻辑分析法 |
3.3.6 实地考察法 |
3.3.7 个案分析法 |
3.4 研究技术路线 |
4.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发展及现状 |
4.1.1 "体教结合"产生的历史背景及演进过程 |
4.1.2 现阶段"体教结合"培养后备人才的模式状况 |
4.2 当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
4.2.1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发展面临的形势 |
4.2.2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 |
4.3 现阶段我国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与"体教结合"状况分析 |
4.3.1 我国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 |
4.3.2 "体教结合"模式在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中的现状及作用 |
4.3.3 "体教结合"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 国外体育后备人才与香港地区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借鉴 |
4.4.1 以美国为代表的依托学校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
4.4.2 以德国为代表的学校—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体制 |
4.4.3 以俄罗斯为代表的体育学校(院)后备人才培养体制 |
4.4.4 我国香港地区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 |
4.5 乒乓球后备人才"体教结合"培养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5.1 乒乓球"体教结合"培养模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
4.5.2 乒乓球项目"体教结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4.5.3 乒乓球"体教结合"培养模式评价体系的框架 |
4.5.4 乒乓球"体教结合"培养模式评价的指标体系 |
4.5.5 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确定的方法和主要步骤 |
4.5.6 乒乓球"体教结合"培养模式评价体系指标权重分析 |
4.6 我国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中"体教结合"模式的构建 |
4.6.1 乒乓球后备人才"体教结合"构建的依据 |
4.6.2 "体教结合"构建的原则 |
4.6.3 我国乒乓球项目"体教结合"培养模式构建的基本框架 |
4.6.4 乒乓球后备人才"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发展策略 |
5.结论与建议 |
6.致谢 |
7.参考文献 |
8.附件 |
9.个人简历 |
(9)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 选题的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
2.1 责任问题的理论研究 |
2.2 贫困与反贫困的研究 |
2.3 职业教育反贫困与农村职业教育责任观点 |
3 研究的方法、步骤和技术路线 |
3.1 研究方法 |
3.2 研究步骤 |
3.3 技术路线 |
4 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4.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的基础理论研究 |
1 相关概念辨析 |
1.1 农村教育 |
1.2 职业教育 |
1.3 农村职业教育 |
1.4 贫困与反贫困 |
1.5 责任与权利 |
2 支撑理论 |
2.1 激励理论 |
2.2 公平理论 |
2.3 二元经济理论 |
2.4 人力资本理论 |
2.5 科学发展观 |
2.6 和谐社会理论 |
3 相关责任问题 |
3.1 对反贫困的责任进行分析 |
3.1.1 各级政府的责任 |
3.1.2 职业学校的责任 |
3.1.3 贫困家庭的责任 |
3.2 每个主体应承担的责任 |
3.2.1 国家行政人员应承担的责任 |
3.2.2 学校教职人员应承担的责任 |
3.2.3 家庭骨干成员应承担的责任 |
4 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职能 |
第三章 国外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经验启示 |
1 发达国家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典型模式 |
1.1 以日本为代表的东亚模式 |
1.2 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模式 |
1.3 以德国为代表的欧盟模式 |
2 发展国家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典型模式 |
2.1 以印度为代表的南亚模式 |
2.2 以墨西哥为代表的南美模式 |
3 国外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的启示 |
3.1 发挥政府的主体作用是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前提 |
3.2 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是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重要环节 |
3.3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多元化是调节农村职业教育的有效手段 |
3.4 提高新型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重要措施 |
3.5 现代教育理念和办学模式是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重要途径 |
3.6 增加职教投入和教育立法是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保障 |
第四章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现状分析 |
1 贫困与返贫 农村职业学校贫困学生的问题现状 |
1.1 贫困与返贫的博弈 |
1.2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含义与特征 |
1.3 农业职业教育学生消费者身份确认 |
1.4 农村职业学校贫困学生的个体责任 |
2 责任与权利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责任分析 |
2.1 责任与权利的观念 |
2.2 责任权利与权利义务的潜在关系 |
2.3 责任个体与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 |
2.4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主体责任 |
3 公平与发展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内在标准 |
3.1 公平与发展的理念 |
3.2 教育公平与农村职教制度改革的意蕴和体现 |
3.3 和谐社会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现实问题 |
3.4 实现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内在的动力和途径 |
4 先富与共富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价值目标 |
4.1 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
4.2 先富与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施条件 |
4.3 共富与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功能效应 |
4.4 农村职教缓解农村家庭相对贫困的措施 |
第五章 农村贫困个体责任问题形成的原因研究 |
1 农村贫困形成的原因及责任问题 |
1.1 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原因分析 |
1.2 农村贫困个体形成的基本特征 |
1.3 农村贫困个体的责任现状评断 |
1.4 农村贫困个体反贫困责任意识 |
2 贫困个体的责任原则 |
2.1 自觉的责任意识 |
2.2 正确的贫困观念 |
2.3 统一的价值倾向 |
2.4 良好的道德原则 |
3 贫困个体所享受农村职业教育权利的基本内容 |
3.1 知情权 |
3.2 选择权 |
3.3 消费权 |
第六章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主体责任研究 |
1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主体与个体的责任 |
1.1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政府的责任分析 |
1.2 农村职业教育与贫困个体的权利意识 |
1.3 农村反贫困主体责任问题的历史回顾 |
1.4 贫困个体脱盆致富奔小康的社会觉醒 |
2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主体责任问题评述 |
2.1 中央政府反贫困的主体责任 |
2.1.1 增加职教投入扩大中职办学自主权 |
2.1.2 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职教资源互补 |
2.1.3 开展东西部和城乡之间的职教协作 |
2.2 省级政府反贫困的主体责任 |
2.2.1 大力支持县级职业教育中心的建设 |
2.2.2 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职业技术培训 |
2.2.3 全面推进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和创新 |
2.2.4 完善绿色证书与农技资格证书制度 |
2.3 县级政府反贫困的主体责任 |
2.3.1 实行以县为主的农村职教管理体制 |
2.3.2 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机制 |
2.3.3 积极推行学校与企业的产教合作制 |
3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社会责任 |
3.1 社会各界自愿捐资农村职教反贫困 |
3.2 企业扶持职教双家型管理队伍建设 |
3.3 社会平等对待贫困个体的就业准入 |
4 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中的责任实践 |
4.1 树立面向社会和面向市场的办学观念 |
4.2 推广零学费订单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
4.3 更新农村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
4.4 全面提高师资整体素质确保办学质量 |
4.5 抓好敬业爱岗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 |
4.6 建立弹性学习制度和积极推行学分制 |
4.7 紧密结合生产服务实践对人才的要求 |
4.8 初步建立和完善学生半工半读的制度 |
4.9 健全校企合作基地的学生实习实训制 |
第七章 农村职业教育投入的模型分析 |
1 农村贫困家庭对农村职业教育投入的博弈模型分析 |
1.1 农村贫困家庭对农村职业教育投入的博弈分析 |
1.2 模型分析 |
1.3 农村贫困家庭投入对农村职业教育投入的影响 |
2 农村贫困家庭个体投入及其收益预算 |
2.1 农村贫困家庭个体投人的收益预算 |
2.2 农村贫困家庭个体投入的成本分析 |
第八章 案例分析 |
1 中部发展地区湖南沅陵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分析 |
1.1 沅陵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发展现状及特点 |
1.2 沅陵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
1.3 沅陵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
2 沿海发达地区广东博罗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分析 |
2.1 博罗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发展现状及特点 |
2.2 博罗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
2.3 博罗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
3 西部贫困地区贵州威宁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分析 |
3.1 威宁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发展现状及特点 |
3.2 威宁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
3.3 威宁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九章 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的对策建议 |
1 对农村贫困个体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的对策建议 |
1.1 接受弹性学制适应农村职教教学改革学习新的综合课程体系 |
1.2 更新就业观念通力协作拓宽农村职业学校贫困生的就业渠道 |
1.3 认识个体责任弘扬自强不息独立自主和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 |
2 对农村职业学校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的对策建议 |
2.1 适时调整政策结合实际开通城乡职业教育的联系与渠道沟通 |
2.2 降低求学成本建立教学质量服务支撑体系启动名师名校工程 |
2.3 发展职业教育提升办学层次推动农村职教反贫困的良性发展 |
3 对各级政府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的对策建议 |
3.1 实行依法治教落实各级政府行政人员对发展农村职教的责任 |
3.2 加强政府统筹硬性规定普职学生比例明确农村教育普职分流 |
3.3 把握职教定位重点扶持县级示范性职业学校和办好职教中心 |
3.4 改善职教环境加强舆论引导及时整顿招生秩序制止无序竞争 |
3.5 选择若干县市实行农科教结合的农村职业教育项目实验试点 |
第十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1 研究结论 |
2 研究展望 |
3 进一步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关于农村贫困个体(家庭)形成的基本特征调查问卷 |
附录 B 中职生的权利意识调查问卷 |
附录 C 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接受职业技术培训调查问卷 |
附录 D 家庭骨干成员情系“三农”问题 |
致谢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和奖励 |
(10)俄罗斯补充职业教育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意义 |
第一章 俄罗斯补充职业教育概述 |
一、俄罗斯补充职业教育的涵义 |
(一) 俄罗斯职业教育的范畴 |
(二) 俄罗斯补充职业教育的内含 |
二、俄罗斯补充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 |
三、俄罗斯补充职业教育在其它国家的表现形式与内容 |
第二章 俄罗斯发展补充职业教育的背景因素 |
一、发展补充职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
二、发展补充职业教育是俄罗斯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要求 |
三、构建连续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 |
第三章 俄罗斯补充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与实施体系 |
一、俄罗斯补充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 |
二、俄罗斯补充职业教育的实施机构 |
三、俄罗斯补充职业教育的实施 |
第四章 俄罗斯补充职业教育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
一、俄罗斯补充职业教育的特点 |
(一) 强化了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 |
(二) 为技能提高和转岗培训提供基础 |
(三) 对象复杂,内容多变 |
二、俄罗斯补充职业教育取得的成效 |
(一) 形成了俄罗斯连续的职业教育体系 |
(二) 一定程度满足了市场对职业人才的需求 |
三、俄罗斯补充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 管理体制不健全 |
(二) 经费投入不足 |
(三) 补充职业教育的师资水平不高 |
第五章 俄罗斯补充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
一、经费来源更加多样化 |
二、教师队伍结构更加专门化 |
三、补充职业教育的网络化趋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远程教育关爱伤残人(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体感交互的图书馆老年人服务平台设计研究[D]. 杜海祥. 西安工程大学, 2017(06)
- [2]我国民营养老服务业发展研究[D]. 李小兰.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4)
- [3]西南科技大学老校区无障碍改造设计研究[D]. 胡洁. 西南科技大学, 2015(03)
- [4]特教中专学校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张耀军. 河北师范大学, 2014(09)
- [5]我国经济转型背景下特殊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以上海为例[D]. 戴文洁.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4(03)
- [6]思想政治教育与灾区社会稳定研究 ——以汶川地震灾区为例[D]. 青理东.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2(05)
- [7]打造“康复文化”——记“第四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J]. 张稚,陈亚伟,陈曦. 中国残疾人, 2009(12)
- [8]我国乒乓球后备人才“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构建与评价研究[D]. 于洋. 北京体育大学, 2009(09)
- [9]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研究[D]. 朱容皋. 湖南农业大学, 2009(08)
- [10]俄罗斯补充职业教育探析[D]. 徐佳丽. 东北师范大学, 2008(11)
标签:人力资源开发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论文; 养老服务论文; 人力资源计划论文; 贫困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