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真菌对醉马草抗虫性影响的研究

内生真菌对醉马草抗虫性影响的研究

论文摘要

本研究以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部天然草地多年生烈性毒草和水体保持植物—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为研究对象,通过虫口密度调查、离体叶片饲喂以及活体植株接种试验,研究了内生真菌对醉马草抗虫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种子发芽试验表明:内生真菌可以显著提高醉马草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p<0.05),并可不同程度地促进幼苗的生长。2.虫口密度调查表明:室内盆栽条件下,E+植株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padi)和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的虫口密度均显著低于E-植株(p<0.05);与正常水分条件(50%WHC)相比,干旱胁迫(30%WHC)条件下的虫口密度更高。室外盆栽条件下,E+植株的朱砂叶螨虫口密度显著低于E-醉马草(P<0.05),干旱胁迫下虫口密度显著高于正常水分条件下的虫口密度(P<0.05)。田间条件下,E+植株上朱砂叶螨的虫口密度显著低于E-醉马草(P<0.05)。3.人工接种禾谷缢管蚜对醉马草生理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时期内禾谷缢管蚜刺吸可使醉马草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10和20头/株两个虫口密度之间差异显著(P<0.05),同一个虫口密度带菌(E+)与不带均(E-)植株之间差异显著(P<0.05)。一定时期内,幼苗体内SOD和POD活性均随危害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升高(P<0.05),两个虫口密度之间差异显著(P<0.05),同一个虫口密度E+与E-植株之间差异显著(P<0.05)。接种蚜虫可使MDA和游离脯氨酸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且随着危害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升高(P<0.05),同一个虫口密度内E+与E-植株之间差异显著(P<0.05)。4、害虫饲喂试验表明:离体叶片的饲喂试验发现,与E+叶片比较,朱砂叶螨对E-叶片表现出了明显的取食喜好;禾谷缢管蚜取食E+叶片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取食E-叶片的死亡率(p<0.05)。活体植株的饲喂试验发现,饲喂2~3周后E+植株上禾谷缢管蚜死亡率显著高于E-植株(p<0.05);禾谷缢管蚜在带菌植株上的繁殖数显著低于不带菌植株(P<0.05)。5.刈割试验表明:刈割频度可以影响共生体中麦角新碱和麦角酰胺的含量,一周刈割一次和两周刈割一次的处理之间两种生物碱含量差异显著(p<0.05);刈割频度和生长时间对共生体产麦角类生物碱具有互作效应;两种生物碱在刈割高度分别为2.5cm、5cm、7.5cm的处理之间差异显著(p<0.05);刈割高度和生长时间对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产麦角类生物碱具有互作效应。6.相关性分析表明:麦角新碱、麦角酰胺与醉马草的抗虫性有一定相关性。麦角新碱的含量与禾谷缢管蚜虫口密度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r=-0.901,p<0.01),麦角酰胺的含量与禾谷缢管蚜虫口密度之间也呈显著的负相关(r=-0.981,p<0.01)。麦角新碱的含量与朱砂叶螨虫口密度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r=-0.977,p<0.01);麦角酰胺的含量与朱砂叶螨虫口密度之间也呈显著的负相关(r=-0.982,p<0.01)。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内生真菌对禾草的抗虫性
  • 1.2 与害虫抗性有关的次生代谢物
  • 1.3 生物碱与抗虫性
  • 1.4 影响内生真菌诱导的抗虫性的因素
  • 1.5 有关内生真菌抗虫性的研究意义
  • 1.6 醉马草—内生真菌研究的生态学意义与应用前景
  • 第二章 内生真菌对醉马草种子萌发及活力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第三章 内生真菌对醉马草抗虫性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禾谷缢管蚜与内生真菌互作对醉马草幼苗的生理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刈割高度和频度对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产碱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讨论
  • 第六章 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的生物碱含量与虫口密度的关系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
  • 6.3 讨论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和今后的工作
  • 7.1 主要结论
  • 7.2 今后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项目资助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内生真菌对醉马草抗虫性影响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