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铜铍是东周时期流行的一种长兵,铍头似剑,后装有木秘或积竹秘。完整的铜铍,铍头还套有鞘,秘末端有镦。自汉代始,历代文献中对铍的注释存在很大分歧,以致长期以来铍的概念一直模糊不清。由于长秘易腐烂,过去的考古发掘中未发现完整的铜铍,铍头多被误为剑或匕首。直至秦始皇兵马俑坑中完整的铜铍出土,这种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兵器才开始受到关注。此后,研究铍的文章时有发表,有关古代青铜器、兵器的书籍中也开始介绍铍。但是,目前尚缺乏对铜铍进行系统研究的著作,随着新资料的不断出现,有关铜铍的很多问题也有待进一步探索。因此,本文在全面收集出土铜铍资料的基础上,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铜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经正式考古发掘出土的铜铍,然后根据铍头尾部的不同,把出土铜铍分成三型:銎骹铜铍、扁茎铜铍和特殊形制的铜铍。銎骹铜铍和扁茎铜铍,前人均有研究,而特殊形制的铜铍是以前的研究者所没有注意到的。这一部分还对铍镦进行了类型学分析,这也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在类型学分析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出土铜铍的分期研究,把出土铜铍分为五期。还按国别的不同,分析了铜铍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地区差异。通过前三项研究,本文探寻出铜铍产生、发展以及衰亡的历程。文章最后还探讨了铜铍的铭文、铍秘、出土铜铍墓葬中的兵器组合与作战方式的变化等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