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试验以优质杂交油菜品种黔油14号的四个不同世代(P1,P2,F1和F2)为供试材料,对其九个主要农艺数量性状进行杂种优势测定和基因效应相关分析,并明确了各性状的最适遗传模型、基因效应和遗传率。1杂种优势黔油14号九个农艺性状在F1代均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其中仅分枝高度小于1,株高和主花序长超过1.1,其余各性状均为1.0-1.1之间;在中亲优势上,仅分枝高度呈现负值,株高和主花序长超过0.1,其余各性状均为0-0.1之间;在超亲优势上,仅分枝高度、主花序角果数、角果长和千粒重表现为负值,而株高和主花序长超过0.1,其余为0-0.1之间;负向超亲优势上,仅分枝高度呈现负值,主花序长和主花序角果数超过0.2,株高超过0.1,其余均在0-0.1之间;衰退值上,性状分枝高度、主花序长和角果长呈现负值,千粒重超过10%,其余均为0-10%之间。2数量性状遗传模型2.1株高性状遗传受D模型(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其基因加性效应为21.855,显性效应为2.155。主基因遗传率为0.6%,多基因遗传率为52.8%。2.2分枝高度性状遗传受D模型(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其主基因加性效应为-18.165,显性效应为5.405。主基因遗传率为62.7%,多基因遗传率为11.9%。2.3一次有效分枝数性状遗传受E模型(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两对主基因基因的加性效应为-2.8526和-1.3378,而两基因的显性效应则分别为-3.2766和-0.1031,主基因遗传率为69.8%,多基因遗传率为8.5%。2.4主花序长性状遗传受E-1模型(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其两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为4.5820和4.5819,显性效应为1.1130和16.9936,主基因遗传率为43.5%,多基因遗传率为7.6%。2.5主花序角果数性状遗传受E-2模型(2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其两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为21.6861和5.8603,显性效应为-1.6333和5.1076,主基因遗传率为53.2%,多基因遗传率为8.2%。2.6总角果数性状遗传受E-2模型(2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其两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为-23.9859和-0.1453,显性效应为-0.7514和-0.0548,主基因遗传率为56.7%,多基因遗传率为4.7%。2.7角果长性状遗传受E-2模型(2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其两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为-1.1372和-0.0320,显性效应为-0.9073和-0.0255,主基因遗传率为28.0%,多基因遗传率为16.1%。2.8每角粒数性状遗传受E模型(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其两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为-1.5491和-0.4826,显性效应为0.2837和-0.2743,主基因遗传率为52.7%,多基因遗传率为1.5%。2.9千粒重性状遗传受E-1模型(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其两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为0.6400和0.2064,显性效应为0.5453和-0.4408,主基因遗传率为74.9%,多基因遗传率为0.8%。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青海省杂交油菜品种与栽培策略研究[J]. 农家参谋 2018(04)
- [2].杂交油菜新品种保油杂1号选育及应用[J]. 种子世界 2018(06)
- [3].青海省杂交油菜品种分析及栽培技术应用措施[J]. 种子科技 2017(10)
- [4].杂交油菜益油1号不同施肥量效果初探[J]. 耕作与栽培 2016(05)
- [5].青海省杂交油菜制种现状与潜力[J]. 中国种业 2015(04)
- [6].创新,造就改变[J]. 高中生 2020(15)
- [7].甘蓝型质不育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宜油27的选育[J]. 种子 2020(07)
- [8].杂交油菜机械化制种技术[J]. 种子 2019(01)
- [9].杂交油菜新品种在贵定县田间试验表现[J]. 农技服务 2017(16)
- [10].汉中山区提高杂交油菜制种产量技术探讨[J]. 中国种业 2017(01)
- [11].优质杂交油菜秦优16号的选育与应用[J]. 种子 2017(06)
- [12].再听油菜花开的声音——沈昌健初圆“超级杂交油菜梦”[J]. 人民之友 2017(06)
- [13].优质杂交油菜制种技术[J]. 农技服务 2015(11)
- [14].青海省杂交油菜品种及栽培技术探析[J]. 农业工程技术 2016(02)
- [15].优质杂交油菜“绵油12号”高产栽培技术[J]. 云南农业科技 2016(02)
- [16].优质杂交油菜三北98制种技术操作规程[J]. 农技服务 2016(03)
- [17].杂交油菜的高产栽培[J]. 新农村 2016(09)
- [18].杂交油菜不同栽植方式对比试验[J]. 农技服务 2014(10)
- [19].高原地区杂交油菜生产机械化现状和发展方向[J]. 农业机械 2013(10)
- [20].杂交油菜新品种比较试验[J]. 农技服务 2013(08)
- [21].高寒阴湿区“双低”杂交油菜产业发展的思路[J]. 甘肃农业 2012(10)
- [22].杂交油菜不同种植方式效益分析[J]. 耕作与栽培 2012(05)
- [23].杂交油菜壮苗培育与移栽技术[J]. 农技服务 2011(02)
- [24].陕西杂交油菜新品种高芥2号在青海制种技术[J]. 青海农技推广 2011(02)
- [25].甘蓝型高油杂交油菜新品种——三北98[J]. 农村百事通 2010(13)
- [26].杂交油菜新品种川大319[J]. 四川农业科技 2010(10)
- [27].高产、优质、抗病、抗倒杂交油菜新品种宁杂19号[J]. 江苏农业科学 2010(04)
- [28].杂交油菜新品种娄文油99[J]. 农村百事通 2020(13)
- [29].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德孝油919的选育[J]. 种子 2020(08)
- [30].广适优质高产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德天158的选育[J]. 四川农业科技 2020(08)
标签:黔油号论文; 杂种优势论文; 数量性状论文; 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论文; 遗传效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