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应部位浓度论文-徐晓栋,李云,张野,曹燕,居福宏

效应部位浓度论文-徐晓栋,李云,张野,曹燕,居福宏

导读:本文包含了效应部位浓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利多卡因,丙泊酚,熵指数,全身麻醉

效应部位浓度论文文献综述

徐晓栋,李云,张野,曹燕,居福宏[1](2015)在《利多卡因对丙泊酚靶控输注时不同意识状态下效应部位浓度及熵指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丙泊酚靶控输注时不同意识状态的预测效应部位浓度及熵指数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骨科下肢手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18~60岁,随机均分为利多卡因1.0mg/kg组(L1组)、利多卡因1.5mg/kg组(L2组)和对照组(C组)。麻醉开始前L1组、L2组分别给予利多卡因1.0mg/kg和1.5mg/kg,C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1min后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行全麻诱导。观察入室安静后10min(T1)、靶控输注前(T2)、插管前即刻(T3)、插管后即刻(T4)、插管后3min(T5)、插管后5min(T6)时熵指数、MAP、HR、SpO2、OAA/S评分。记录靶控输注期间语言反应消失时(LVC)、意识消失时(LOC)即刻的熵指数和丙泊酚的预测效应部位浓度。结果与T1、T2时比较,C组T3、T5、T6时和L1、L2组T3~T6时MAP均明显降低(P<0.01);与T1、T2时比较,叁组T3~T6时RE和SE均明显降低(P<0.01);与T3时比较,C组T4时MAP、HR、RE和SE明显升高(P<0.01或P<0.05),而L1、L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叁组患者在LVC、LOC时的熵指数和丙泊酚的预测效应部位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注利多卡因1.0mg/kg或1.5mg/kg,对不同意识状态时丙泊酚靶控输注的预测效应部位浓度和熵指数并无显着的影响,但可减轻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并抑制气管插管刺激时的熵指数升高。(本文来源于《临床麻醉学杂志》期刊2015年06期)

阳红卫,杨浩波,郭曲练[2](2010)在《BIS和NTI与靶控输注丙泊酚预测效应部位浓度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靶控输注(TCI)丙泊酚预测效应部位浓度(EC)值与麻醉趋势指数(NTI)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关系。方法 ASAⅠ或Ⅱ级拟行腹部手术的患者30例,诱导插管前均TCI丙泊酚镇静,靶浓度从0.5mg/L开始递增,递增梯度为0.5mg/L,每一浓度输注5min,直至OAA/S评分为0,5min后停止。监测并记录患者NTI、麻醉趋势分级(NTS)及BIS。计算5%、50%及95%患者在语言反应消失(LVC)及意识消失(LOC)时的预测EC、BIS和NTI。结果丙泊酚预测EC与BIS和NTI均呈较好的线性关系(r2分别为0.787、0.792)。5%、50%及95%患者出现LVC时的预测EC分别为1.2、1.8和2.5mg/L,BIS分别为78.2、68.2和59.2,NTI分别为73.9、64.9和55.8。5%、50%及95%患者出现LOC时的预测EC分别为1.6、2.6和3.5mg/L,BIS分别为74.6、58.2和41.5,NTI分别为66.2、55.8和45.3。结论 TCI丙泊酚时患者出现LVC及LOC时预测EC总是在一定的范围波动。丙泊酚预测EC与BIS和NTI均呈较好的线性关系。与BIS比较,出现意识状态改变时NTI数值变化范围较小,用于反映麻醉中患者LVC及LOC可能更有效。(本文来源于《临床麻醉学杂志》期刊2010年12期)

纪洪波,张守林[3](2009)在《AAI和异丙酚效应部位浓度预测全麻意识恢复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①目的研究异丙酚效应部位浓度与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Line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 index,AAI)值变化在全麻意识恢复中的作用。②方法28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全麻维持效应部位浓度异丙酚(propofol effect-site concentration,CePROP)2.5μg/mL,瑞芬太尼2ng/mL,监测AAI、HR、DBP、SBP、SPO_2。手术结束前15分钟停止麻醉药物注射,观察意识恢复时AAI值与异丙酚效应部位浓度。③结果患者意识恢复时AAI为43.0±5.8,异丙酚效应部位浓度为(1.128±0.088)μg/mL,二者相关系数r=-0.800(t=7.020,P<0.001)。④结论AAI与异丙酚效应部位浓度均可作为意识恢复的观察指标,异丙酚效应部位浓度估计意识恢复比较适合临床。(本文来源于《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5期)

曹子林,王晓丽,郭盘江,杨桂英[4](2009)在《紫茎泽兰植株不同部位及浓度的水提液对蓝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紫茎泽兰不同部位水提液对蓝桉的化感作用,用紫茎泽兰植株的鲜叶、花、枯叶、茎和根的不同浓度水提液对蓝桉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花和鲜叶水提液对蓝桉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远大于枯叶、茎和根的水提液。浓度为0.067 g/mL时,对花和鲜叶的水提液来说,几乎是蓝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致死浓度,此浓度的枯叶、茎和根水提液对蓝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导致发芽量明显下降及幼苗在形态上发生明显变形;浓度为0.020 g/mL时,花和鲜叶水提液对蓝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仍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表现在发芽量明显下降及幼苗明显变形,而枯叶、茎和根水提液对蓝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下降,甚至有促进作用,幼苗变形已大为减轻。浓度为0.005 g/mL时,不同部位的水提液对蓝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进一步下降,而促进作用增强,幼苗已能正常生长。(本文来源于《西部林业科学》期刊2009年01期)

高军,耿茁[5](2007)在《人流手术时不同产次孕妇靶控输注丙泊酚的半数有效效应部位浓度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未产妇和经产妇行无痛人流术时的半数有效效应部位靶浓度。方法行无痛人流术的早孕孕妇40例,根据其孕产史分为未产妇组和经产妇组,运用序贯法测定其丙泊酚的半数有效效应部位靶浓度。结果未产妇组丙泊酚的半数有效效应部位靶浓度为5.29μg/ml左右,经产妇组为5.17μg/ml左右。结论单独应用丙泊酚行无痛人流术麻醉时,未产妇丙泊酚的半数有效效应部位靶浓度高于经产妇。(本文来源于《宁夏医学杂志》期刊2007年11期)

王振元,李明颖,李洁,于金辉,张晓霞[6](2007)在《状态熵指数与靶控输注异丙酚时镇静深度及预测效应部位浓度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状态熵指数(SE)与靶控输注异丙酚麻醉不同镇静深度及预测效应部位浓度的关系,并与BIS进行比较。方法:择期全麻患者20例,靶控输注异丙酚初始靶浓度为1.0μg/ml,预测效应部位浓度达到设定浓度后1 min以0.5μg/ml的浓度梯度递增,目标镇静深度为警觉/镇静(OAA/S)评分1分。结果:SE、BIS与OAA/S评分相关系数分别为0.82(P<0.01)和0.73(P<0.01);SE、BIS与预测效应部位浓度之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66(P<0.01)和-0.70(P<0.01),50%和90%患者意识消失时的预测效应部位浓度分别为3.55(3.17,4.61)μg/ml和4.83(4.07,7.00)μg/ml。结论:状态熵指数与靶控输注异丙酚时的不同镇静深度以及预测效应部位药物浓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07年08期)

杨胜辉,钟涛,郭曲练,潘韫丹[7](2006)在《靶控异丙酚时不同意识状态的预测效应部位浓度及与BIS和CSI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靶控异丙酚镇静的患者在出现语言反应消失及意识消失时的异丙酚预测效应部位浓度值,以及麻醉深度指数(cerebralstateindex,CSI)和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index,BIS)与预测效应部位浓度的关系。方法:ASAⅠ~Ⅱ级患者20例,所行手术不限,诱导插管前均予以异丙酚靶控输注镇静,靶浓度从0.5mg/L开始递增,递增梯度为0.5mg/L,每一靶浓度输注5min,直至改良清醒镇静评分(observer’sassessmentofalertness/sedationscale,OAA/S)为0后5min停止,试验中监测并记录患者CSI值及BIS值。每间隔20s行改良OAA/S评分,记录靶控输注系统预测效应部位浓度值每变化0.1mg/L时的预测效应部位浓度数值及时间。计算5%,50%及95%患者在丧失语言反应及意识消失时的预测效应部位浓度、BIS和CSI值。结果:异丙酚预测效应部位浓度值与BIS和CSI均呈较好的线性关系(R2分别为0.787与0.792)。5%,50%及95%患者出现语言反应消失时的异丙酚预测效应部位浓度值分别为1.1,1.8与2.4mg/L;5%,50%及95%患者出现语言反应消失时的BIS值分别为79.2,69.2与59.2;CSI值分别为74.9,65.9与56.8。5%,50%及95%患者出现意识消失时的预测效应部位浓度值分别为1.5,2.5与3.4mg/L;BIS值分别为73.6,57.1与40.6;CSI值分别为65.2,54.8与44.3。结论:靶控异丙酚时患者出现语言反应消失及意识消失时预测效应部位浓度值总是在一定的范围波动;异丙酚预测效应部位浓度值与BIS和CSI均呈较好的线性关系;与BIS比较,出现意识状态改变时CSI数值变化范围较小,用于反映麻醉中患者语言反应消失及意识消失可能更有效。(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06年06期)

马全顺,尹世金,张凡,兰同汉,刘向明[8](2005)在《血竭总黄酮对叁叉神经节细胞河豚毒素不敏感型钠电流峰值的浓度依赖性抑制 血竭镇痛效应的有效部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叁叉神经节细胞河豚毒素不敏感型钠通道与颜面部痛觉产生有关,是外周镇痛药物作用的理想靶点。观察血竭总黄酮对其的干预效应,以阐明血竭产生镇痛效应的有效部位。方法:实验于2004-01在中南民族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膜片钳实验室完成。选择1月龄左右的昆明种小鼠,酶解消化法急性分离小鼠叁叉神经节细胞,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小鼠叁叉神经节细胞膜上观察不同浓度(0.01,0.1,1g/L)血竭总黄酮对河豚毒素不敏感型钠通道电流的影响。结果:血竭总黄酮对河豚毒素不敏感型钠通道电流的峰值具有浓度依赖的抑制作用,质量浓度为0.01,0.1,1g/L时其抑制率分别为(13.90±2.15)%,(31.61±3.03)%,(50.12±3.72)%,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9216g/L,且抑制作用可逆;高浓度(1g/L)的血竭总黄酮加速该类钠通道电流的失活过程(半失活电压向超级化方向偏移11.72mV),延迟其复活过程,而对激活过程无显着影响(半激活电压向去极化方向偏移0.99mV)。结论:血竭总黄酮是血竭抑制叁叉神经节细胞河豚毒素不敏感型钠通道电流的有效部位,且这种抑制效应发生在通道的失活过程而非激活过程,并具有浓度依赖性。(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康复》期刊2005年25期)

效应部位浓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TCI)丙泊酚预测效应部位浓度(EC)值与麻醉趋势指数(NTI)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关系。方法 ASAⅠ或Ⅱ级拟行腹部手术的患者30例,诱导插管前均TCI丙泊酚镇静,靶浓度从0.5mg/L开始递增,递增梯度为0.5mg/L,每一浓度输注5min,直至OAA/S评分为0,5min后停止。监测并记录患者NTI、麻醉趋势分级(NTS)及BIS。计算5%、50%及95%患者在语言反应消失(LVC)及意识消失(LOC)时的预测EC、BIS和NTI。结果丙泊酚预测EC与BIS和NTI均呈较好的线性关系(r2分别为0.787、0.792)。5%、50%及95%患者出现LVC时的预测EC分别为1.2、1.8和2.5mg/L,BIS分别为78.2、68.2和59.2,NTI分别为73.9、64.9和55.8。5%、50%及95%患者出现LOC时的预测EC分别为1.6、2.6和3.5mg/L,BIS分别为74.6、58.2和41.5,NTI分别为66.2、55.8和45.3。结论 TCI丙泊酚时患者出现LVC及LOC时预测EC总是在一定的范围波动。丙泊酚预测EC与BIS和NTI均呈较好的线性关系。与BIS比较,出现意识状态改变时NTI数值变化范围较小,用于反映麻醉中患者LVC及LOC可能更有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效应部位浓度论文参考文献

[1].徐晓栋,李云,张野,曹燕,居福宏.利多卡因对丙泊酚靶控输注时不同意识状态下效应部位浓度及熵指数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5

[2].阳红卫,杨浩波,郭曲练.BIS和NTI与靶控输注丙泊酚预测效应部位浓度的关系[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

[3].纪洪波,张守林.AAI和异丙酚效应部位浓度预测全麻意识恢复的临床研究[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

[4].曹子林,王晓丽,郭盘江,杨桂英.紫茎泽兰植株不同部位及浓度的水提液对蓝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J].西部林业科学.2009

[5].高军,耿茁.人流手术时不同产次孕妇靶控输注丙泊酚的半数有效效应部位浓度的比较[J].宁夏医学杂志.2007

[6].王振元,李明颖,李洁,于金辉,张晓霞.状态熵指数与靶控输注异丙酚时镇静深度及预测效应部位浓度的关系[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

[7].杨胜辉,钟涛,郭曲练,潘韫丹.靶控异丙酚时不同意识状态的预测效应部位浓度及与BIS和CSI的关系[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

[8].马全顺,尹世金,张凡,兰同汉,刘向明.血竭总黄酮对叁叉神经节细胞河豚毒素不敏感型钠电流峰值的浓度依赖性抑制血竭镇痛效应的有效部位[J].中国临床康复.2005

标签:;  ;  ;  ;  

效应部位浓度论文-徐晓栋,李云,张野,曹燕,居福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