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焦点。十七大报告将医疗作为六大民生问题之一,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要建立一个“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的目标。而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目前,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框架已基本形成,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其他特殊人群医疗保障和医疗救助制度等。在城镇,我国最早建立的是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并且作为主体医疗保障制度至今。目前,它主要是以员工的单位作为参保单元,且缴纳保险费与医疗保障待遇相联系[1]。但对于低收入群体,特别是“三无对象”、企业下岗职工、特困职工及其家属,以及低保户等,其中的绝大数人没有资格或能力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更无能力参加商业医疗保险,且由于缺乏必要的公共健康保障制度,极大地限制了低收入人群对健康服务的可及性。目前,对于城镇低收入人群中的低保户实行的是医疗救助的医疗保障办法,但对未纳入城镇低保范围且家庭人均收入接近低保边缘的低收入居民即所谓“低保边缘户”,则没有任何医疗保障措施。随着国家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逐步实施,低保户居民在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后,如何给予进一步的医疗保障,各地或多或少都有不同作法,但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统一的执行机构而对“低保边缘户”则没有进一步的补偿。今年3月,民政部公布的城镇低保人数为2284万人,再加上相当数量的低保边缘居民,这部分低收入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城镇城镇低收入群体的医疗保障管理问题解决不好,难以保证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健康,将会严重影响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也不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2]。为此,本课题试图通过对上海、洛阳和克拉玛依三个大、中、小,东、中、西比较有代表意义城市的低收入群体医疗保障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问题,找出包括政府责任、就医办法、补偿支付等在内的管理对策,提出建立城镇低收入群体医疗保障的基本思路,整合现有资源,改变目前医疗救助方式,从制度和操作层面上逐步解决城镇低收入群体医疗保障问题。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绪论1.1 选题背景1.1.1 我国低收入群体现状及趋势1.1.2 我国城镇低收入群体医疗保障问题的提出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3 研究内容和方法1.3.1 研究内容1.3.2 研究方法1.4 本章小结2 国内外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现状2.1 国外医疗保障的主要模式2.2 国外各种医疗保障制度的比较2.2.1 医疗保障制度的公平性方面2.2.2 医疗保障制度的效率方面2.2.3 医疗保障制度的适应性方面2.3 我国传统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2.3.1 我国传统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2.3.2 传统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历史作用2.3.3 传统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历史缺陷2.4 我国城镇新型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2.4.1 我国城镇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与探索2.4.2 我国城镇新型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2.5 本章小结3 上海、洛阳、克拉玛依三市低收入群体医疗保障管理现状调查3.1 三市政府出台的实施医疗救助的文件3.2 三市的医疗救助制度不尽相同3.2.1 医疗救助人员范围3.2.2 医疗救助措施3.2.3 医疗救助标准3.2.4 资金的主要筹措渠道3.2.5 获得的实际利益3.3 本章小结4 调查问题分析4.1 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的保证4.2 实施社会医疗救助的主体不清或混淆4.3 医疗救助范围对象相对狭窄4.4 特殊病种的限定使救助补偿范围大大缩小4.5 医疗救助补偿标准偏低,补偿方式滞后4.5.1 补偿比例低4.5.2 “起付线”的设计使大部分贫困救助对象不能得益4.5.3 封顶线的限制使贫困救助对象得益甚微4.5.4 实行医后补偿,使重病患者难以就诊4.6 医疗救助基金使用效率低,并缺乏监督管理4.7 本章小结5 建立统一的城镇低收入群体医疗保障管理的基本思路5.1 应制定全国性的政策或法规,使之有法可依5.2 建立低收入群体梯状等级贫困评估体系5.2.1 层次分析法的利用5.2.2 建立城镇低收入群体梯度贫困评价模型5.2.3 梯度测评结果的计算5.3 建立稳定的、制度化的筹资机制,保证体系的顺利实施5.3.1 应当明确政府是主体的观念5.3.2 应继续发挥福彩公益作用5.3.3 应充分发挥工会的积极作用5.3.4 应发挥好民间及慈善组织作用5.4 建议改革现行的管理架构,整合管理资源5.4.1 建议实行社会保险机构统一管理5.4.2 建议整合现有资源,搭建好管理平台5.5 改进操作办法,提高补偿实效,建立合理的支付管理机制5.5.1 改变财政补偿方式5.5.2 制定切实可行的医疗救助标准和救助病种5.5.3 改变医后救助的操作模式5.6 建立全国统一的管理平台,实现异地就医管理5.6.1 建立网络信息管理平台5.6.2 逐步建立异地就医托管的协作机制,明确异地就医托管的主要内容5.6.3 建立健全异地就医管理的各项配套措施5.6.4 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完善异地就医管理体系5.7 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保证低收入群体医疗保障制度的健康运行5.7.1 实行管办分离5.7.2 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管理5.7.3 加强和完善对低收入群体医疗保障资金监管机制5.7.4 加强社会监督5.8 本章小结6 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低收入群体论文; 医疗保障论文; 医疗救助论文; 操作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