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霍乱弧菌PFGE数据库的建立以及AFLP用于分型实验条件的研究

中国霍乱弧菌PFGE数据库的建立以及AFLP用于分型实验条件的研究

论文摘要

霍乱一直是我国肠道传染病防治中的重要问题。自1961年以来,我国已经经历了三次霍乱流行高峰,近年又出现了O1群霍乱的流行和O139群霍乱的暴发。分子分型方法是追溯霍乱传染源,调查传播途径的主要手段,其中以PFGE的应用最为广泛。PulseNet China是以PFGE为核心技术的病原菌分子分型监测网络。本研究对我国历年收集的霍乱弧菌进行PFGE分析,建立了第一份有关我国40年霍乱流行的分子分型资料,揭示了1961年至今我国霍乱弧菌分离株的PFGE带型变化规律,同时建立了PulseNet China的霍乱弧菌PFGE带型数据库,为进一步研究我国霍乱弧菌分离株的进化规律提供了有效数据和基础信息。另外,本研究对AFLP用于霍乱弧菌分型的分辨力、重复性进行了评价,确定了AFLP用于霍乱弧菌分型分析的具体方法,并与PFGE进行了比较,为PulseNetChina发展新的分型技术奠定了实验和理论基础。实验共选取了1961年-2007年全国26个省份分离的1254株O1群霍乱弧菌和517株O139群霍乱弧菌。菌株进行PFGE酶切电泳后得到图谱用BioNumerics软件处理,进行带型命名,计算菌株之间的相似性系数,按照相似性系数进行聚类分析(UPGMA方法)。NotⅠ酶切电泳将1216株O1群菌株分为722个不同带型,平均每种带型包含1.69株菌;将517株O139肝菌株分为169个不同带型,平均每种带型包含1.33株菌。SfiI酶切电泳将704株O1群菌株分为532个不同带型,平均每种带型包含3.06株菌;将115株O139群菌株分为53个不同带型,平均每种带型包含2.17株菌。各带型包含菌株数量多少不均,从1-80株不等。包含菌株数量最多的前2%的带型包含了所有菌株的约20%-40%。大部分(>70%)菌株具有独特的带型,同时也有部分带型在不同年份和(或)不同省份存在。通过对流行不相关菌株的分辨能力、对流行可能相关菌株的分辨能力和对具有相同核糖体型的菌株的分辨能力的比较,初步确定了NotI和SfiI对O1群霍乱弧菌的分辨能力均很好,后者略优于前者;对于O139群菌株,NotI的分辨能力明显优于SfiI;联合应用两种内切酶进行PFGE分型可以得到更多的型别,提高分辨能力。结合酶切效率、实验费用等因素我们建议在对霍乱弧菌进行PFGE分型时,以NotI为首选酶,NotI酶切得到相同带型的菌株可用SfiI进一步分型。基于NotI酶切结果,对740株O1群产毒株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显示,PFGE带型随着年代变迁的现象比较明显,未发现PFGE带型在各地区之间的差异。1961年分离的菌株带型比较丰富,多样性较大;80年代分离菌株和90年代分离菌株相对保守,两者可以分为明显不同的类;引起2005年流行的菌株与先前菌株差异明显,可能是一个新出现的克隆。基于NotI酶切结果,对417株O139群产毒株进行了聚类分析,分为117个不同带型,带型之间相似度大。并未发现带型与菌株分离年份或分离省份之间有明显的关联,也不能根据聚类结果对417株O139群菌株进行分类。与产毒株相比,非产毒株的PFGE带型更加丰富,带型问差异更大,在聚类图中分布更加分散,提示非产毒株的基因组结构差异比产毒株大。本课题还对AFLP用于霍乱弧菌分型的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确定了发展AFLP成为PulseNet China分子分型技术的可行性。通过比较各对引物针对47株基因组有差异的霍乱弧菌的分辨力,确定了ApaI/TaqI针对霍乱弧菌的最佳引物组合为ApaI-T/TaqI-C,HindⅢ/TaqI针对霍乱弧菌的最佳引物组合为HindⅢ-A/TaqI-A。通过对3组内切酶分辨力的比较,确定用于霍乱弧菌AFLP分型的最佳内切酶及其引物组合为EcoRI-G/MseI-T。同时进行了AFLP和PFGE分型结果的比较,结果显示AFLP单独作为一种分型方法的能力不如PFGE,但两者的分型一致性较好,两者可以相互补充,联合应用。

论文目录

  • 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我国霍乱弧菌PFGE数据库的建立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1.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对霍乱弧菌PFGE分型分辨力的比较
  • 2.对我国霍乱弧菌PFGE数据库的总体描述
  • 3.完成NotⅠ-PFGE带型的O1群霍乱弧菌PFGE结果
  • 4.完成NotⅠ-PFGE带型的O139群霍乱弧菌PFGE结果
  • +)与非产毒株(ctx-)PFGE分型结果的比较'>5.产毒株(ctx+)与非产毒株(ctx-)PFGE分型结果的比较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AFLP用于霍乱弧菌分型实验条件的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1.47株霍乱弧菌用ApaⅠ-TaqⅠ酶切的AFLP结果
  • 2.47株霍乱弧菌用HindⅢ.TaqⅠ酶切的AFLP结果
  • 3.AFLP和PFGE对霍乱弧菌分型的比较
  • 4.AFLP与PFGE分型结果的一致性检验
  • 5.AFLP重复性验证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总结
  • 综述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上海市闵行区鼠伤寒沙门菌病原学与PFGE分型研究[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20(02)
    • [2].云南省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分析及PFGE分型[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9(10)
    • [3].115株鸭疫里氏杆菌的PFGE分型[J]. 中国兽医科学 2016(12)
    • [4].肺炎链球菌血清学、PFGE型别与流行和耐药的关联性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11)
    • [5].住院患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PFGE分型及耐药性[J]. 医学动物防制 2020(03)
    • [6].2015年北京市昌平区志贺菌PFGE分型及耐药性[J]. 热带医学杂志 2017(09)
    • [7].一起应用PFGE的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溯源调查[J]. 热带医学杂志 2016(03)
    • [8].冰鲜鸡生产链中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及PFGE分型研究[J]. 中国畜牧兽医 2014(12)
    • [9].PFGE对医院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同源性分析[J]. 现代医学 2015(04)
    • [10].应用PFGE检测技术进行一起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溯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4(04)
    • [11].2007年-2011年杭州地区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PFGE型别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3(05)
    • [12].德尔卑沙门菌耐药性及PFGE分型研究[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9(06)
    • [13].布鲁氏菌PFGE分子分型的条件优化[J]. 现代预防医学 2008(22)
    • [14].东北地区鸡源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检测及PFGE分型研究[J]. 中国家禽 2020(01)
    • [15].婴幼儿食品中阪崎肠杆菌的PFGE分型研究[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3(06)
    • [16].应用PFGE技术对乌龟引起人鼠伤寒沙门菌感染的溯源调查[J]. 医学动物防制 2013(07)
    • [17].湖南省食源性德尔卑沙门菌耐药谱及PFGE分型研究[J]. 实用预防医学 2013(08)
    • [18].2009~2011年无锡市副溶血性弧菌分离菌株的毒力检测及PFGE分析[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2(07)
    • [19].闵行区部分农副产品副溶血性弧菌监测及PFGE分型研究[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0(07)
    • [20].伤寒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PFGE分型方法研究与应用[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9(08)
    • [21].沙门菌血清型多态性与PFGE分型及其相关性研究[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14)
    • [22].开封市13株创伤弧菌分离株耐药性及PFGE分型研究[J]. 中国热带医学 2016(12)
    • [23].PFGE分型方法在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分型中的应用[J]. 医学动物防制 2016(10)
    • [24].PFGE和质粒图谱分析人和猪来源德尔卑沙门菌多重耐药株的同源性[J].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4(10)
    • [25].2012年-2014年A群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监测与耐药分析及PFGE分型[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5(20)
    • [26].海南地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PFGE分子分型及同源性分析[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4(06)
    • [27].一起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及PFGE分型[J]. 应用预防医学 2013(01)
    • [28].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的PFGE分子分型分析[J]. 中国兽医学报 2012(08)
    • [29].食品中沙门氏菌血清及PFGE分型研究[J].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12(06)
    • [30].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PFGE分型与血清学分型的联合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0(03)

    标签:;  ;  

    中国霍乱弧菌PFGE数据库的建立以及AFLP用于分型实验条件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