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第一部分3.0T磁共振增强全心冠状动脉成像可行性研究目的比较增强与非增强的自由呼吸心电门控、呼吸导航三维FLASH序列全心冠状动脉成像方法对冠状动脉节段显示的显示情况及图像质量,比较两种方法成像的图像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探讨3.0T磁共振全心冠状动脉成像的适宜检查方法。材料与方法选择16例志愿者,4例行非增强自由呼吸心电门控、呼吸导航全心冠状动脉成像,12例采用血池造影剂行增强全心冠状动脉成像。按照美国心脏协会对冠状动脉9节段划分标准,评价两种方法对冠状动脉节段的显示情况及图像质量。在两种成像方法获得的原始图像中,各选取40幅图像,分别测量、计算图像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结果16例受试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增强法图像质量好,显示冠状动脉节段数为90%。非增强法图像质量差,冠状动脉节段显示不清。增强法图像的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显著高于非增强法,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由呼吸心电门控、呼吸导航三维FLASH序列联合应用血池造影剂的增强全心冠状动脉成像操作简单,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高,并具有很高的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适用于3.0T全心冠状动脉成像。第二部分3.0T磁共振增强全心冠状动脉成像与CTA的对照研究目的评价3.0T磁共振增强全心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21例已行CCTA检查病例,应用自由呼吸导航3.0T磁共振增强全心冠状动脉三维成像方法行全心冠状动脉成像。增强采用钆贝葡胺注射液(0.2mmol/kg)静脉缓慢注射,流率0.3ml/s。数据经后处理获得冠状动脉主要分支图像,评价图像质量。以CCTA为对照,按照AHA9段法评价冠状动脉显示情况。结果21例病例均顺利完成磁共振检查,平均扫描时间为10.6±2.3分钟,CE-CMRA显示可评价冠状动脉节段164个。冠状动脉近段及中段显示良好,与CCTA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CCTA检出的12例有意义狭窄(狭窄程度≥50%)病例中,CE-CMRA显示10例。在狭窄段长度比较中两种方法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狭窄程度比较,CE-CMRA较CCTA偏高。结论CE-CMRA对冠状动脉近、中段显示良好,对狭窄的评估可靠,可作为冠状动脉近、中段有意义狭窄的一种筛选手段。对不适于CCTA检查的病例,CE-CMAR可作为一种好的替代方法。但对冠状动脉远段及小分支狭窄的评估有一定限度。第三部分3.0 T磁共振增强全心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研究目的探讨自由呼吸导航门控3.0T磁共振增强全心冠状动脉三维成像技术临床应用可行性及其价值。材料与方法应用自由呼吸导航3.0T磁共振增强全心冠状动脉三维成像方法对临床疑似冠心病患者行全心冠状动脉成像,增强采用钆贝葡胺注射液(0.2 mmol/kg)静脉缓慢注射,流率0.3ml/s。数据经后处理获得冠状动脉主要分支图像,评价图像质量,并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参照标准,采用9段划分法评价冠状动脉主要分支的有意义狭窄(≥50%),判断磁共振增强冠状动脉成像对冠心病的诊断准确性及其价值。结果26例病例中23例顺利完成磁共振检查,平均扫描时间为(10.4±2.1)min。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202个节段中,磁共振增强冠状动脉成像显示可评价节段178个(88.1%),以近、中段图像质量较好。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比较,磁共振增强冠状动脉成像在显示近段及中段可评价节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显示阳性9例,阴性14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显示11例阳性,12例阴性。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有意义狭窄总体诊断符合率91.3%(21/23),灵敏度81.8%,特异度88.5%,阴性预测值98.8%。结论自由呼吸导航门控3.0 T磁共振增强全心冠状动脉三维成像技术能够对冠状动脉近中段有意义的狭窄进行初步评估,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一致性较好。但对冠状动脉远段及小分支狭窄的评估有一定限度。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深圳先进院磁共振全身脂肪定量成像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J]. 高科技与产业化 2019(11)
- [2].1.5T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36)
- [3].磁共振安全教育在科研扫描人员中的实施与评估[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13)
- [4].地面磁共振方法探测地下水研究[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9(20)
- [5].浅析1.5T磁共振增强扫描和弥散加权成像诊断复发微小肝癌的价值[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07)
- [6].常规磁共振检查对肩袖损伤的诊断价值研究[J]. 基层医学论坛 2020(11)
- [7].绝热脉冲磁共振地下水探测技术数值模拟及影响分析[J]. 物理学报 2020(12)
- [8].磁共振信噪比与均匀度智能评价系统[J]. 福建电脑 2020(06)
- [9].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对颅内动脉瘤的评估诊断价值[J]. 临床医学工程 2020(06)
- [10].探析冷却系统导致磁共振故障及维修路径[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17)
- [11].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磁共振波普成像在脑胶质瘤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17)
- [12].医院磁共振:迈向无液氦时代[J]. 中国医院院长 2020(13)
- [13].额叶皮层退行性萎缩的高分辨率磁共振研究[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17)
- [14].2020年心血管磁共振学会标准化图像判读与后处理解读[J]. 磁共振成像 2020(10)
- [15].隧道磁共振测深超前探测模型参数不确定度分析方法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20(11)
- [16].磁共振力显微镜的研究现状[J]. 产业科技创新 2020(14)
- [17].第四届全国磁共振三基训练学习班通知[J]. 磁共振成像 2019(05)
- [18].3.0 T磁共振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河南医学研究 2019(13)
- [19].磁共振在肩关节撞击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20)
- [20].国际心血管磁共振协会中国区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年会隆重召开[J]. 放射学实践 2019(10)
- [21].综合护理在婴幼儿磁共振检查的应用效果研究[J]. 山西医药杂志 2019(22)
- [22].婴幼儿磁共振检查镇静剂首次应用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04)
- [23].磁共振电影成像对成人房间隔缺损的诊断价值[J].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7(01)
- [24].磁共振增强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与处理措施[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06)
- [25].低场强磁共振对肩关节损伤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医药 2017(07)
- [26].心脏磁共振新技术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05)
- [27].视频就医指导在老年患者磁共振检查中的运用及效果评价[J]. 护理与康复 2017(04)
- [28].胎儿磁共振检查的临床应用探讨[J]. 基层医学论坛 2017(16)
- [29].动态增强乳腺磁共振在乳腺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7(05)
- [30].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在诊断冠心病方面的临床探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24)
标签:磁共振血管造影术论文; 冠状动脉论文; 血池造影剂论文; 血管造影术论文; 全心成像论文; 冠状动脉疾病论文;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