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叉尾鮰源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胞外产物活性与致病性研究

斑点叉尾鮰源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胞外产物活性与致病性研究

论文摘要

近年来,由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Sma)引发的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的急性、流行性传染病给我国斑点叉尾鮰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该病以体表出现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褪色斑,腹水、肠炎和肠套叠为病变特征。但目前对该病的致病机理还不清楚,本试验对斑点叉尾鮰源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胞外产物(extracellular products,ECP)的活性成分和致病性进行了研究,其目的在于搞清Sma ECP的活性,以及ECP对小白鼠和斑点叉尾鮰的致病性和病理损伤作用,从而为阐明该病的致病机理提供理论资料。试验采用平板扩散法对斑点叉尾鮰源Sma ECP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菌ECP具有蛋白酶、脂酶、脲酶、明胶酶活性和溶血毒性,而不具备淀粉酶和卵磷脂酶活性。采用家兔肠袢试验和乳鼠灌胃试验表明Sma ECP具有肠毒性;Sma ECP接种Vero细胞后表现出明显的细胞病变,表明其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Sma ECP对小白鼠的致病性试验表明:Sma ECP对小白鼠具有明显的致病性,其LD50为5.37mg/kg。接种小鼠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食欲减退,排黄色粘液;肺淤血、出血,肠道扩张、壁变薄,肠腔内充有大量气体和一定的黏液。病理组织学上,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淤血,肺泡腔内充斥大量红细胞,呼吸上皮肿胀、坏死、脱落;肺支气管上皮脱落;肠粘膜上皮坏死、脱落,固有膜与黏膜下层水肿、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空泡变性、坏死;脾出血,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Sma ECP对斑点叉尾鮰的致病性试验表明:Sma ECP对斑点叉尾鮰具有明显的致病性,其LD50为3.21mg/kg。接种鱼主要表现为鳍条基部充血、出血,体表褪色斑,腹部膨大,腹腔内充有大量淡黄色或带血的腹水,胃肠道炎症,肠道套叠,肠腔内充满淡黄色或含血的粘液。病理组织学上表现为肝水肿,狄氏间隙显著增宽,肝细胞轻微空泡变性;脾出血、坏死;肾间质水肿,造血拟淋巴组织坏死,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颗粒变性甚至坏死,肾小球肿大,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肾小囊挤压缩小甚至消失;胃肠道粘膜上皮变性、坏死,脱落,固有膜,粘膜下层水肿,炎症细胞浸润;骨骼肌变性、坏死,大量嗜中性白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细胞病理学上,病鱼主要器官的细胞均有较为严重的损伤,细胞肿胀,超微结构破坏,特别是细胞核的损伤很明显。细胞核变形、染色质溶解或发生浓缩、裂解边移;线粒体表现为肿胀,嵴断裂,断裂或溶解消失,呈空囊状。

论文目录

  •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4. 试验材料
  • 4.1 试验菌株
  • 4.2 试验动物
  • 4.3 主要培养基
  • 4.4 主要试剂
  • 4.5 主要仪器
  • 5. 试验方法
  • 5.1 菌种的复苏和培养
  • 5.2 胞外产物的制备
  • 5.3 胞外产物蛋白质含量测定
  • 5.4 胞外酶活性检测
  • 5.5 溶血性检测
  • 5.6 肠毒素检测
  • 5.7 细胞毒性检测
  • 5.8 胞外产物对小鼠的致病性试验
  • 5.9 胞外产物对斑点叉尾鮰的致病性试验
  • 6. 结果与分析
  • 6.1 胞外产物酶活性检测
  • 6.2 胞外产物溶血活性
  • 6.3 胞外产物肠毒素的检测
  • 6.4 细胞毒性
  • 6.5 胞外产物总蛋白含量
  • 6.6 胞外产物对小鼠的致病性试验
  • 6.7 胞外产物对斑点叉尾鮰的致病性试验
  • 7. 讨论
  • 7.1 胞外产物的酶活性
  • 7.2 胞外产物的外毒素特性
  • 7.3 胞外产物的致病性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图版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假单胞菌对大鲵致病性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 2016(17)
    • [2].副流感病毒对不同宿主致病性研究进展[J]. 动物医学进展 2017(05)
    • [3].可感染人的冠状病毒致病性研究进展[J].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0(07)
    • [4].犬冠状病毒的进化和致病性研究进展[J]. 中国兽医杂志 2020(02)
    • [5].两株水貂源肺炎克雷伯菌对小鼠的致病性研究[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7(18)
    • [6].兔源绿脓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J]. 畜禽业 2017(06)
    • [7].黄瓜花叶病毒致病性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 2017(09)
    • [8].一株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研究[J]. 中国兽药杂志 2020(04)
    • [9].1株禽传染性脑脊髓炎病毒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J]. 养禽与禽病防治 2017(09)
    • [10].梨黑斑病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性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 2011(10)
    • [11].青腐乳生产菌总状毛霉的鉴定及致病性研究[J]. 食品科学 2008(03)
    • [12].鹅星状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研究[J]. 中国家禽 2020(10)
    • [13].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性因素及其致病性研究[J]. 人人健康 2019(19)
    • [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动物源病原体的发现及其对人类致病性研究”结题取得重要进展[J]. 中国科学基金 2018(02)
    • [15].一株引起坛紫菜绿斑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J]. 水产学报 2015(11)
    • [16].一株GPV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J]. 家畜生态学报 2014(01)
    • [17].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研究进展[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7(06)
    • [18].昆明动物所在界定mtDNA新突变及其致病性研究取得新进展[J]. 中国西部科技 2008(27)
    • [19].陇南核桃致病性成团泛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 2016(10)
    • [20].鸭坦布苏病毒对雏鸭的致病性研究[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7(11)
    • [21].“蜡蚧轮枝菌和球孢白僵菌对枸杞蚜虫致病性研究”获成果登记[J]. 宁夏农林科技 2015(04)
    • [22].阿米巴巨大病毒及其潜在致病性研究进展[J]. 微生物与感染 2018(01)
    • [23].半滑舌鳎源美人鱼发光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6)
    • [24].竹鼠志贺氏菌的分离及致病性研究[J].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9(02)
    • [25].一株副溶血弧菌D3112致病性和抗药性的表征[J]. 海洋科学 2019(06)
    • [26].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类NADC30毒株FJZ03的致病性分析[J]. 畜牧兽医学报 2018(06)
    • [27].羊源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J].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 2008(10)
    • [28].H9N2亚型猪源性流感病毒对C57BL/6小鼠致病性的研究[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6)
    • [29].油菜菌核病的致病性和抗(耐)性研究现状[J]. 农技服务 2015(08)
    • [30].牙髓卟啉单胞菌内毒素致病性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09(12)

    标签:;  ;  ;  ;  ;  ;  

    斑点叉尾鮰源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胞外产物活性与致病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