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蝴蝶兰(Phalaenopsis amabilis (Linnaeus) C.L.Blume)属兰科(Famliy Orchidaceae)、蝴蝶兰属(Genus Phalaenopsis,Blume)的植物。目前,已发现70多个原生种,大多数生长于潮湿的亚洲地区,其中以东南亚出产为最多。蝴蝶兰花大、花期长、花色艳丽、色泽丰富、花形美丽别致,如蝴蝶翩翩起舞,并因而得名。在热带兰中有“兰花皇后”之美称,是近年来最受欢迎的洋兰之一。蝴蝶兰的工厂化生产繁殖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无菌播种人工培养,另一种是离体器官诱导新植株。由于种子培养途径杂交的子代变异率极高,难易形成品质均一的大规模栽培品种,因而现阶段工厂化生产主要采用器官离体培养方式。本试验对A、B、C、D四个品种的蝴蝶兰,分别以15Gy、20Gy、25Gy、30Gy四个剂量进行辐射诱变。以A品种不同剂量辐射的蝴蝶兰为材料,取其花梗腋芽为外植体诱导丛生芽,分析同一品种经不同剂量辐射后在丛生芽的诱导率和增殖率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辐射剂量的加大,丛生芽萌发时间稍有推迟,新植株长势较对照材料弱小;经辐射植株诱导的丛生芽在增殖培养基上增殖率都比对照材料大。同时取组培苗叶片g-DNA与诱变苗g-DNA进行RAPD聚类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A品种15Gy组、30Gy组各聚为一类,其组培苗遗传效果较为稳定,中间剂量组遗传距离较大,遗传稳定性较差;B品种低剂量15Gy组、20Gy组各聚为一类,其组培苗遗传稳定性较好,高剂量25Gy、30Gy的组培苗遗传距离较大,遗传稳定性较差。A品种花型有明显变异的两个植株25-3和30-3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5-3与25-3a、25-3b遗传距离较大,遗传稳定性差;30-3与30-3a、30-3b可聚为一类,遗传距离小,遗传效果好。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目录1 文献综述1.1 蝴蝶兰1.1.1 蝴蝶兰概述1.1.2 蝴蝶兰的繁殖1.1.2.1 原球茎途径1.1.2.2 丛生芽途径1.2 影响蝴蝶兰组织培养的因素1.2.1 培养基的选择1.2.2 生长调节剂1.2.3 接种个数的影响1.2.4 温度的影响1.2.5 褐变的产生和防治1.3 诱变育种1.3.1 诱变育种及γ射线的辐射诱变机理1.3.2 辐射诱变在园林植物育种中的应用60Co-γ射线在蝴蝶兰育种中的应用'>1.3.360Co-γ射线在蝴蝶兰育种中的应用1.3.4 蝴蝶兰生产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其诱变育种的现状1.3.4.1 蝴蝶兰生产存在的现实问题1.3.4.2 蝴蝶兰诱变育种的现状1.4 诱变育种的遗传稳定性60Co-γ射线对经济作物育种的遗传稳定性'>1.4.160Co-γ射线对经济作物育种的遗传稳定性60Co-γ射线对园林植物育种遗传稳定性'>1.4.260Co-γ射线对园林植物育种遗传稳定性1.5 分子标记技术1.5.1 常用的分子标记技术1.5.2 RAPD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2 引言2.1 研究目的和内容2.2 研究意义2.3 技术路线3 材料与方法3.1 试验材料3.2 仪器与试剂3.2.1 主要仪器3.2.2 主要试剂3.2.2.1 培养基主要成分及激素3.2.2.2 DNA提取试剂3.2.2.3 PCR反应试剂3.2.2.4 电泳试剂3.3 方法3.3.1 组织培养3.3.2 生物学观察3.3.3 DNA的提取3.3.4 PCR反应体系的建立3.3.5 RAPD引物的筛选3.3.6 变异植株的比较3.3.7 聚类分析4 结果与分析4.1 A品种不同剂量辐射后外植体的组织培养情况比较4.3 引物的筛选及遗传多样性分析4.4 聚类分析4.5 A品种蝴蝶兰诱变苗与组培苗的RAPD分析4.6 A品种变异的蝴蝶兰特异性条带分析4.7 B品种蝴蝶兰诱变苗与组培苗的RAPD分析5 讨论5.1 组织培养中的影响因素5.2 丛生芽途径5.3 辐射对诱变苗外植体诱导丛生芽的影响5.4 组培苗的遗传稳定性5.4.1 A品种的遗传稳定性5.4.2 B品种的遗传稳定性5.4.3 不同蝴蝶兰品种遗传稳定性差异6 结论6.1 辐射诱变对蝴蝶兰后续组织培养的影响6.2 RAPD聚类结果分析和遗传稳定性6.3 蝴蝶兰变异植株的遗传稳定性参考文献附表A 蝴蝶兰B品种RAPD扩增结果附录B 引物的筛选附录C致谢个人简介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蝴蝶兰论文; 遗传稳定性论文; 诱变育种论文; 射线论文; 丛生芽论文;
蝴蝶兰60Co-γ射线辐照植株组织培养及性状遗传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