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当代美国文坛,少数族裔文学大放异彩,极大地丰富了美国文学的内容与表现力。跨文化写作的背景使少数族裔作家能够结合自身流亡经历,更好地展现后现代社会中具有普遍性的人类错置感与认同危机。爱尔兰裔美国小说家科伦·麦凯恩擅长在作品中挖掘小人物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探讨边缘化个体因地理与心理层面的流亡而面临的种种问题。作为“新爱尔兰人”的杰出代表,麦凯恩创作之初即赢得各方如潮好评,获奖无数,饮誉世界文坛。《丛林狼》作为麦凯恩首部长篇小说,是其文学创作的发端,也是读者理解麦凯恩全部作品的起点。但是,目前尚无中国学者研究该小说。细读小说中的艳照是研究《丛林狼》的新思路。分析女主人公胡安尼塔艳照曝光事件引发的连锁反应,有助于激发读者关于女性身体与女性主体性的思考,有助于大众重新审视当今中国社会频繁出现的此类问题。论文由绪论、主体与结论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麦凯恩的生活经历与创作特色,强调爱尔兰属性对其文学观与历史观的影响;然后梳理了麦凯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尤其是《丛林狼》的现有研究视角;最后简述了本文研究意义及主要论点。论文主体部分由三章构成,遵循照片主客体、照片拍摄原因及照片曝光后果的逻辑,讨论了男权社会中被歪曲、物化的女性身体,以及女性为夺回身体、夺回自主权而进行的抗争。第一章将摄影师与被摄物分类,从而在摄影师迈克尔全部摄影作品中为其妻胡安尼塔的艳照定位;第二章分析摄影师为何能拍摄艳照,尤其是胡安尼塔为何允许丈夫给自己拍照,揭示男权视阈下女性、女体及艳照的等同关系;第三章总结艳照三次曝光后各方前后不同的反应,强调了第二次曝光事件中,迈克尔在妻子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自行出版妻子裸照所造成的恶劣影响。结论部分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肯定了姐妹情谊在反抗父权机制,唤醒与强化女性主体意识时的作用;强调了女性的反抗对于构建更加平衡的两性关系的意义;最后尝试性地预测了《丛林狼》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网络文学的定位和追求——丛林狼访谈[J]. 网络文学评论 2018(02)
- [2].丛林狼,大草原上的小丑[J]. 作家 2016(04)
- [3].偷太阳和月亮的丛林狼[J]. 少年文艺(中旬版) 2014(Z1)
- [4].洛基山河畔的丛林狼[J]. 科学大观园 2008(06)
- [5].论网络军事小说的战斗美学呈现——以丛林狼网络小说为例[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
- [6].丛林狼小说中的英雄主义——以《战神之王》为例[J]. 网络文学评论 2018(02)
- [7].丛林狼的故事[J]. 绿色中国 2014(02)
- [8].狗起源于欧洲[J].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4(01)
- [9].野生动物越冬记[J]. 作家 2015(03)
- [10].荒野手记[J]. 湖南文学 2015(03)
- [11].寻找狼的踪迹[J]. 生态文化 2011(04)
- [12].网络文学IP的价值创造论坛[J]. 网络文学评论 2018(04)
- [13].诗四首[J]. 外国文学 2013(03)
- [14].龙与虫[J]. 含笑花 2010(05)
- [15].牛仔之王[J]. 小雪花(小学快乐作文) 2008(Z1)
- [16].为什么狗是可以训服的?[J]. 养犬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