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民族主义文学”(1930-1937年)论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作者: 周云鹏
导师: 吴立昌
关键词: 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文学,黄震遐,王平陵,万国安,李赞华,李朴园
文献来源: 复旦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论文阐释了三十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另类”——“民族主义文学”创作及其文艺思潮兴起的历史呈现。论文分七个部分。引言部分回顾了该课题研究的基本状况以及本人在本课题研究中所持的学术态度及运用的思路,并对于涉及本论文的“右翼文学”和“民族主义”两个关键词作了相关的界定,还对于“民族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作了简要阐述。第一章分别从”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发生的历史语境和艺术文化语境阐释了它出现的内涵。文章阐释了近代以来中国民族主义思潮对于文艺创作的积极影响,并指出“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发起绝非单纯的政治背景而引起,文章认为,后来成为“民族主义文艺”理论的主要观点来源于傅彦长、叶秋原等人过去的艺术理论主张。第二章主要从文艺与民族主义、民族主义与“个人”及文艺与时代三个角度阐述了民族主义文学理论中存在的狭义理论基础和片面性问题,并在立足于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认为“民族主义文艺运动”企图作为国家权力的意识形态工具的实质。第三章主要以上海、南京、杭州及其它地域为例,从第一手材料出发,主要从文艺社团的成立、文艺期刊的创办、创作及翻译介绍等方面简要介绍了各地“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实践形态的复杂性。第四章主要以“民族主义文学”的代表性作家黄震遐的《陇海线上》、《黄人之血》和《大上海的毁灭》为例,分析其作品的“民族主义”思想特征的具体表现,认为过去左翼文坛存在着对其批判不确的片面性,并对黄震遐创作中崇尚武力的思想作了简要的评述。论文的第五章则分别以王平陵、黄震遐、万国安、李赞华、李朴园等“民族主义文学”骨干的创作为个案来进行剖析,以具体文本为主要依据,批判而不简单,有所肯定而又立足事实。论文余论部分则从左翼文坛由于策略的失误和“民族主义文学”正是抓住了时代的某些特征而对于“民族主义文学”存在的合理性做出了判断。文章还具体分析了“民族主义文学”与左翼文学相比影响不够广泛的历史政治、艺术创作根源作了简要的分析。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及意义
二、“右翼文学”、“民族主义”:本文的两个关键词
三、意识形态:对应于左翼文学的“民族主义文学”
四、本文的研究范围及思路
第一章 “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兴起
第一节 “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兴起的历史文化语境
第二节 从艺术“民族主义”到“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突变”
第二章 “民族主义文学”的理论策略及其政治诉求
一、文艺与“民族主义”
二、民族主义与“个人”
三、文艺与时代
四、国家权力的意识形态工具
第三章 特定时空领域中“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实践形态
第一节 上海
第二节 南京
第三节 杭州
第四节 其它地域的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简况
第四章 “民族主义文学”的畸形儿——论黄震遐的创作
第一节 狂热的民族主义者
第二节 《陇海线上》和《黄人之血》
第三节 《大上海的毁灭》:“英雄”狂想症的幻灭
本章余论
第五章 其他“民族主义文学”作家的创作
第一节 王平陵的诗歌和小说创作
第二节 万国安的长篇小说《三根红线》
第三节 李赞华的短篇小说
第四节 李朴园的创作
余论:“民族主义文学”的历史命运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5-09-19
参考文献
- [1].“自由派”作家的抗争与无奈[D]. 刘希云.南开大学2013
相关论文
- [1].(1927~1937)国民党的文艺统制[D]. 牟泽雄.华东师范大学2010
- [2].1930-1937:新文学中民族主义话语的建构[D]. 房芳.南开大学2010
- [3].民族想象与国家叙事[D]. 宫富.浙江大学2004
- [4].民族主义与中国历史书写[D]. 刘超.复旦大学2005
- [5].“左联”文学的组织与传播(1930-1936)[D]. 张大伟.复旦大学2005
- [6].文学研究会研究[D]. 石曙萍.复旦大学2005
- [7].创造社研究[D]. 咸立强.复旦大学2005
- [8].近代中国文化民族主义研究[D]. 杨思信.北京师范大学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