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农业部2003年11月全球农产品供需报告大豆供求平衡表(分国)(论文文献综述)
王东杰,张建华[1](2016)在《大数据时代农业经济信息发布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发布,完善农业信息发布制度将成为各级农业部门的紧迫任务。我国农业经济信息发布在发布体系完善、平台建设、发布渠道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发布不全面、不规范、不及时等问题,建议今后应该在顶层设计、创新发布机制和技术支撑等方面加强建设。
周婷婷[2](2013)在《美国农业部报告对农产品期货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美国农业部(USDA)报告是当今世界有关农产品供求信息最为全面、及时、权威的政府报告,内容涉及全球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及需求展望等农产品供求的方方面面。该报告的每一次发布,均会对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为基础的世界农产品价格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但是,由于美国农业部(USDA)的政府定位、服务对象、市场影响等,国际上一直存在着对美国农业部(USDA)通过报告的发布影响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农产品期货价格损害其他国家利益的“阴谋论”的质疑,同时也存在着“客观论”的看法。鉴于此,本文对美国农业部(USDA)报告内容进行梳理,对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农产品期货价格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与理论探讨的基础上,从实证研究的视角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模型、VEC验证模型等方法、手段,分别探究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农产品期货价格与USDA报告数据之间的关系。最后,在此基础上,本文根据实证研究结论对政府机构、企业和个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梅燕[3](2008)在《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变化研究:模型构建与模拟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粮食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就已实现了从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但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农业市场化与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影响中国粮食供求均衡格局的国内外环境和主要因素发生了重大变化。粮食播种面积不断缩减而粮食单产提高缓慢,使得粮食持续增长潜力受限;人口刚性增长,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使得粮食饲料粮和工业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同时由于国际市场粮食供求偏紧,世界粮食库存不断减少,使得粮食进出口贸易压力增大。这些导致了近些年来中国国内产需缺口不断扩大,部分省区粮食供求失衡加剧,特别是2007年初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粮食价格全面上涨,引发了人们对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新一轮担忧,中国未来是否会出现全国性、区域性粮食短缺,已成为当前政界和学术界的中心议题之一。尽管2004年以来中国粮食生产出现了重要转机,但粮食生产尚未得到有效恢复,制约粮食安全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当前有关中国粮食供求均衡问题的研究结果多是定性模糊判断,而部分采用数量模型分析的研究结论也主要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对中国加入WTO后的粮食供求均衡问题关注较少,尤其缺乏具体定量的实证数据分析,且有关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问题的研究尚不多见。因此,突破现有研究局限,利用数量经济学模型定量分析和研究新形势下中国粮食生产、消费和贸易条件变动的关键因素对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格局的影响效应,探讨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市场均衡内在机理,预测中国粮食供求格局状况,对在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进程中把握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格局变化趋势,采取有效的农业政策措施,确保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内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中国粮食供求均衡问题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全面综述的基础上,首先利用中国国内31个省区粮食供求面板数据,分别从全国和省区两个层次上量化分析了中国近30年粮食生产、消费和贸易历史变化情况;并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运用Panel Data结合空间误差模型,着重从粮食自然与生产条件、粮食生产技术与效益因素、人口与区域发展因素以及粮食政策因素四个方面实证研究了导致中国粮食供求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并分析了当前影响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的关键问题。实证结果显示:中国粮食生产总量虽暂时能够满足国内需求,但供求格局在中长期仍处于紧平衡状态,且省区间粮食供求差异显着;而除了自然条件与技术经济因素,人地关系、劳动力报酬和非农就业是影响中国粮食供求区域格局变化的关键因素,同时一些新的影响因素影响了粮食供求均衡的变动,如生物能源的兴起改变了粮食消费需求结构,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加剧了粮食主销区供求失衡程度,国际与国内市场紧密的联系影响了粮食价格的波动。因此目前中国粮食生产已逐步向农村劳动力报酬较低、农民家庭非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例较小和人均耕地资源相对丰富的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转移和集中,粮食生产发展潜力有限;随着粮食的消费需求持续刚性增长,同时由于国际粮食市场的负面影响不断增大,使得当前中国粮食供求均衡格局面临国内外环境变化的双重挑战。其次,本文基于国际学术界广泛采用的“多市场、多区域局部均衡模型”理论与结构,将中国粮食问题纳入全球粮食市场体系当中,以稻谷、小麦、玉米、大豆、薯类、其他杂粮等6种主要粮食产品为主要研究对象,构建了共涉及18种(类)主要农产品和将中国各省区与世界其他国家划分为57个区域的“中国——世界农业区域市场均衡模型(Chinese World Agricultural Regional MarketEquilibrium Model,简称CWARMEM)”,该模型包含生产供给、消费需求、价格转移和均衡条件四大模块,涉及37组矩阵共10791个数学方程式;并在GAMS软件系统中构建了1029行程序代码。随后,在分析和归纳当前影响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设计了“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导致耕地资源减少”、“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变化”、“粮食生产技术进步”、“人口自然增长”、“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经济增长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引起的食品消费结构变化”、“国内粮食生产者直接补贴政策变化”、“生物乙醇燃料应用引发的粮食需求变化”和“人民币汇率升值”等9种关键情景方案,并利用所构建的CWARMEM模型进行了实证模拟分析,展示并比较研究了不同情景下中国粮食在生产、消费和贸易方面的各种模拟结果,并据此从全国和区域两个层次进一步提出了有关政策启示。CWARMEM模型模拟分析结论表明:(1)粮食自然以及生产条件变动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随着粮食主产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尤其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这些省份粮食播种面积的减少将会使得中国整体粮食产量的增幅受限;而增加西部耕地资源丰富但干旱地区的有效灌溉面积以及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和推广人员则有利于提高粮食单产,保证粮食产量稳定;同时加大对国内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者补贴力度明显有利于提高国内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过程中的消费结构升级和国内生物能源发展将会使得中国粮食需求结构发生变动,而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则显着地加剧了粮食主销区域粮食供求失衡程度。(3)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在短期内有利于适度平衡国内产需缺口,但如果人民币汇率持续走低,将会使得粮食进口贸易量的增加影响到国内粮食产品的市场价格,从而不利于中国国内粮食供求的均衡格局。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涉及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献综述,为本文第2章,主要是在综述有关局部均衡理论和大国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总结和评述了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粮食供求均衡格局变动趋势的等相关文献研究方法及其研究结论。第二部分为本文第3章,基于中国31省区粮食生产、消费和贸易历史数据,分别探讨了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的变化、中国粮食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中国粮食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趋势,同时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和方法实证研究了中国粮食供求格局变化的成因。第三部分为本文第4章,对当前中国粮食生产、消费、贸易和政策条件的变化以及中国粮食供求均衡格局面临的新形势和关键问题进行了量化分析和总结。第四部分包括第5章和第6章,本部分构建了本文的核心模型——CWARMEM,并界定了模型的研究对象范围,描述了CWARMEM模型的工作流程,建立了模型数学等式,揭示了模型各个数学方程式的经济含义;同时还详细说明了本模型以GAMS为重点软件的求解过程。随后,设计了模型数据需求结构,分别实证计量估计了生产系统和需求系统参数,并采用局部均衡模型参数校准方法将计量估计的参数调整为适合该模型运行的参数矩阵。第五部分为本文第7章。首先在第4章对当前影响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变动的主要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涉及粮食自然生产条件变化、粮食消费需求条件变化、粮食贸易条件变化和粮食政策条件变化四大类共9种关键情景;随后利用第5章和第6章构建的CWARMEM模型及其数据对这9种情景方案进行了模拟分析,并基于模拟结果探讨了这些情景的变动对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格局的影响效应。第六部分即本文第8章,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对全文的研究结论进行了简要总结,并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从全国和区域两个层次上提出与稳定中国粮食供求均衡、保障国内粮食安全目标相适应的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首次研究了地理空间溢出效应对粮食供求区域均衡格局变动的影响效应,并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其变动的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2)突破了以往相关研究的“小国假设”条件,考虑到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之间所表现出的互动关系,将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问题研究纳入到全球粮食市场体系下;(3)创新性地将多市场多区域局部均衡理论、大国效应理论、计量经济学方法和计算机程序化技术融为一体构建了CWARMEM模型;(4)利用CWARMEM模型实证模拟了影响当前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变动趋势的9种关键情景,其中,实证量化分析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和生物能源应用发展对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变动的影响效应在国内尚属首次。
二、美国农业部2003年11月全球农产品供需报告大豆供求平衡表(分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农业部2003年11月全球农产品供需报告大豆供求平衡表(分国)(论文提纲范文)
(2)美国农业部报告对农产品期货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美国农业部报告形成过程研究现状 |
1.3.2 美国农业部报告影响的研究现状 |
1.3.3 期货价格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本文研究主要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美国农业部报告综述 |
2.1 美国农业部报告的生成过程 |
2.1.1 美国农业报告参与制定机构 |
2.1.2 美国农业部报告的形成过程 |
2.1.3 美国农业部报告发布机制 |
2.2 美国农业部报告数据信息来源 |
2.2.1 美国农业部报告数据收集的特点 |
2.2.2 美国农业部报告数据的调查方式 |
2.3 美国农业部报告内容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美国农业部报告对农产品期货价格的影响分析 |
3.1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期货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
3.1.1 需求和供给因素对 CBOT 期货价格的影响分析 |
3.1.2 其他主要因素对 CBOT 期货价格的影响分析 |
3.2 美国农业部报告数据对 CBOT 期货价格的影响分析 |
3.3 美国农业部报告数据对农产品期货价格影响的案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美国农业部报告对农产品期货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模型构建和数据来源 |
4.1.1 协整模型 |
4.1.2 误差修正模型 |
4.1.3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
4.2 实证分析 |
4.2.1 单位根检验 |
4.2.2 协整检验 |
4.2.3 误差修正模型 |
4.2.4 方差分解 |
4.3 结论及分析 |
4.4 本章小节 |
第5章 全文总结、建议及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建议 |
5.2.1 理性看待美国农业部报告 |
5.2.2 充分利用美国农业部报告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变化研究:模型构建与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1 研究目的 |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1 实证分析与数量模型模拟研究相结合 |
1.3.2 归纳分析与演绎分析相结合 |
1.3.3 比较分析与对策分析相结合 |
1.4 研究的基本框架与内容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内容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粮食的属性 |
1.5.2 粮食的概念 |
1.5.3 本文粮食的研究范围 |
1.6 数据来源 |
1.6.1 国内数据来源 |
1.6.2 国际数据来源 |
1.7 本文的创新及不足 |
1.7.1 创新之处 |
1.7.2 不足之处 |
2 理论模型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局部均衡理论模型 |
2.1.1 单一市场局部均衡理论模型 |
2.1.2 多市场、多区域局部均衡理论模型 |
2.2 大国贸易理论模型 |
2.2.1 大国进口贸易模型 |
2.2.2 大国出口贸易模型 |
2.3 中国粮食供求均衡问题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
2.3.1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现状 |
2.3.2 中国粮食供求历史变化趋势及其原因的研究 |
2.3.3 当前影响中国粮食供求均衡的主要问题研究 |
2.3.4 中国粮食供求均衡模型构建的现状与进展 |
2.3.5 现有中国粮食供求均衡变动趋势预测结果 |
2.3.6 对现有研究文献的评述 |
3 中国粮食供求格局历史变化及其成因实证分析 |
3.1 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变化分析 |
3.1.1 中国粮食播种面积格局变化 |
3.1.2 中国粮食单产格局变化 |
3.1.3 中国粮食总产量格局变化 |
3.2 中国粮食消费需求结构格局变化分析 |
3.2.1 中国粮食口粮消费格局变化 |
3.2.2 中国粮食饲料粮消费格局变化 |
3.2.3 中国粮食种子消费格局变化 |
3.2.4 中国粮食工业消费格局变化 |
3.2.5 中国粮食损耗及其他消费格局变化 |
3.3 中国粮食贸易格局变化分析 |
3.3.1 中国粮食国际贸易总量变动趋势 |
3.3.2 中国粮食国际贸易结构变动趋势 |
3.3.3 中国粮食国际贸易省区结构变动趋势 |
3.4 中国粮食供求格局变化成因实证分析: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
3.4.1 理论分析与变量设置 |
3.4.2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
3.4.3 实证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影响当前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关键问题分析 |
4.1 粮食生产能力发展潜力受限 |
4.1.1 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农业耕地质量不断下降 |
4.1.2 水利资源分布不均,粮食生产灌溉效率不高 |
4.1.3 农业劳动力流失严重,农村劳动力结构失调 |
4.1.4 农业科技投入力度不够,农业科技推广缓慢 |
4.1.5 农业扶持力度有限,粮食补贴政策尚不完善 |
4.2 粮食消费需求持续刚性增长 |
4.2.1 人口总数继续增长,粮食口粮消费稳中略降 |
4.2.2 畜产品需求增长,粮食饲料粮消费持续增加 |
4.2.3 生物能源需求增长,粮食工业消费不断增加 |
4.2.4 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粮食消费区域失衡加剧 |
4.3 国际粮食市场负面影响日益增大 |
4.3.1 人民币持续升值,进出口压力增大 |
4.3.2 全球粮食供求偏紧,粮价持续飞涨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国世界农业区域市场均衡模型(CWARMEM)构建 |
5.1 CWARMEM模型有关概念界定 |
5.1.1 模型区域范围 |
5.1.2 模型产品范围 |
5.2 CWARMEM模型的构建原理 |
5.2.1 模型前提假设 |
5.2.1.1 大国效应假设 |
5.2.1.2 区域一体化假设 |
5.2.1.3 关税配额内外税率统一假设 |
5.2.2 模型结构构建 |
5.2.2.1 中国省区模型构建 |
5.2.2.2 中国国内模型构建 |
5.2.2.3 国际区域模型构建 |
5.3 CWARMEM模型计算系统模块方程式构成 |
5.3.1 农产品生产供给模块 |
5.3.2 农产品消费需求模块 |
5.3.3 价格转移模块 |
5.3.4 均衡条件模块 |
5.4 CWARMEM模型求解算法与运行系统 |
5.4.1 CWARMEM模型求解算法说明 |
5.4.2 CWARMEM模型运行系统说明 |
5.5 本章小结 |
6 CWARMEM模型数据处理及模型参数设定 |
6.1 CWARMEM模型基础数据库设计 |
6.1.1 模型数据库结构 |
6.1.2 模型数据库变量 |
6.2 CWARMEM模型基期数据处理 |
6.2.1 生产供给模块基期数据 |
6.2.2 消费需求模块基期数据 |
6.2.3 价格转移模块基期数据 |
6.2.4 模型基期供求平衡表 |
6.3 CWARMEM模型参数设定 |
6.3.1 模型参数估计 |
6.3.1.1 有关供给系统弹性估计 |
6.3.1.2 有关需求系统弹性估计 |
6.3.2 模型参数校准 |
6.3.2.1 模型参数校准方法 |
6.3.2.2 模型参数校准结果 |
6.3.3 模型其他参数说明 |
6.4 本章小结 |
7 基于CWARMEM模拟分析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趋势 |
7.1 CWARMEM模型模拟情景的影响机理与方案设计 |
7.1.1 耕地资源情景影响机理与方案设计 |
7.1.2 水资源情景影响机理与方案设计 |
7.1.3 农业科技进步情景影响机理与方案设计 |
7.1.4 人口自然增长情景影响机理与方案设计 |
7.1.5 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情景影响机理与方案设计 |
7.1.6 城乡居民收入变化情景影响机理与方案设计 |
7.1.7 生物乙醇燃料应用情景影响机理与方案设计 |
7.1.8 国内粮食生产者补贴政策情景影响机理与方案设计 |
7.1.9 人民币汇率变动情景影响机理与方案设计 |
7.2 CWARMEM模型情景方案模拟结果及分析 |
7.2.1 耕地资源情景方案模拟结果及分析 |
7.2.2 水资源情景方案模拟结果及分析 |
7.2.3 农业科技进步情景方案模拟结果及分析 |
7.2.4 人口自然增长情景方案模拟结果及分析 |
7.2.5 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情景方案模拟结果及分析 |
7.2.6 城乡居民收入变化情景方案模拟结果及分析 |
7.2.7 生物乙醇燃料应用情景方案模拟结果及分析 |
7.2.8 国内粮食生产者补贴政策情景方案模拟结果及分析 |
7.2.9 人民币汇率变动情景模拟结果及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政策启示 |
8.1 主要结论 |
8.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格局已发生明显变化 |
8.1.2 人口和区域发展是影响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变化的关键因素 |
8.1.3 粮食自然以及生产条件变动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
8.1.4 居民消费升级和生物能源发展影响中国粮食需求结构变动 |
8.1.5 贸易条件变化对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变动有显着影响效应 |
8.2 政策启示 |
8.2.1 构建科学、合理的中国粮食生产区域布局 |
8.2.2 保护和改善中国粮食可持续发展生产条件 |
8.2.3 适度提高部分粮食主销省区的粮食自给率 |
8.2.4 开发非主要粮食作物为生物燃料生产原料 |
8.2.5 构建区域差异化粮食生产者补贴政策体系 |
8.2.6 探索粮食主销区支持粮食主产区利益机制 |
8.2.7 整合中国国内以及国际两个粮食市场资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国各省区粮食产品基期供求平衡表 |
附录2 国外各区域粮食产品基期供求平衡表 |
附录3 世界各粮食产品供求平衡表(1990~2005年) |
附录4 CWARMEM模型系统部分弹性数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美国农业部2003年11月全球农产品供需报告大豆供求平衡表(分国)(论文参考文献)
- [1]大数据时代农业经济信息发布机制研究[J]. 王东杰,张建华. 农业网络信息, 2016(02)
- [2]美国农业部报告对农产品期货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D]. 周婷婷. 吉林大学, 2013(09)
- [3]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变化研究:模型构建与模拟分析[D]. 梅燕. 浙江大学, 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