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检察侦查权与人权保障

论检察侦查权与人权保障

论文摘要

我们的时代是法治时代,是人权时代。国家明确地树立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确立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政条款。以人为本,尊重、保障、维护和实现人权,保证每个公民自由、权利和利益的行使和实现,成为社会和时代的主旋律,成为法律的灵魂,成为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护法的内在的价值,成为所有公共权力运作的基础,成为法律人的社会使命。就公民权利的享有和实现来说,时常面临着各种不同的力量和方式的对抗、干预、侵犯和损害,其中公权力是最为显著的力量,国家权力是公民权利的最大威胁,因为国家权力具有强制性、普遍适用性、广泛性等特点,决定了它对公民权利具有最大的侵犯力和破坏性。因此,有效防止国家权力的滥用,就成为制度建设和法律实务的基本环节,成为保护人权的重要措施。从犯罪侦查角度讲,国家公务人员滥用国家权力所实施的犯罪,即职务犯罪是国家权力异化的最严重形态,检察机关对职务犯罪进行侦查,行使检察侦查权,体现了对国家权力的法律监督,起着防止国家权力异化,保证国家权力正确行使的作用。但由于重打击、轻保护的传统法律观念和刑事政策根深蒂固,在行使检察侦查权,打击职务犯罪的过程中又往往出现侵犯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的情况。如何协调好打击职务犯罪与人权保障二者之间的关系,做到既能保障检察侦查权的顺利实施,又能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是法治建设和人权保障事业所面对的现实问题。我们认为,尊重和保护人权是法律人的天职,是检察官的神圣的社会抱负和情怀。在当代中国,我们应立足于法律至上、权利本位、公平公正、利益平衡相结合的法律理念和精神,以人为本,以法治为基础,以人权保障为内核,建设、发展和完善富有中国特色的规则、程序、制度、机制,规范、控制、制约、监督检察机关及其权力,防止检察侦查权的滥用、误用、擅断,最大限度地保护(职务)犯罪嫌疑人的人权。在现实中,行使检察侦查权,要树立法治观念,强化正当程序观念,改变诉讼观念,强化权利意识和人权保障观念,追求和实现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平衡、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统一。本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立足于法治和人权保障,较为深入地探索人权保障与检察侦查权的内在关系,分析了我国行使检察侦查权过程中人权保障的现状及形成原因,进而对现有诉讼模式下人权保障的完善进行了理性思考。我们认为,要加强法律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实现理念的转化与变革,进一步发展人权至上、程序至上、制约和监督权力、利益的协调与均衡、最大限度保护等观念。在机制上,应当确立起全面、完整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包括非法言词证据的排除规则和非法实物证据的排除规则;确立律师帮助权,切实保障嫌疑人与律师的会见交流权,明确规定律师享有讯问时在场权。在制度方面,建立健全沉默权制度;改革和完善侦查讯问制度,对讯问的持续时间应当限制,在讯问之前要求侦查人员明确告知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告知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的权利;健全和完善监督制度,加强立法控制、内部控制、权利控制、社会控制和技术控制等;改革、健全和完善国家赔偿制度,推动国家赔偿机制的完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人权和人权保障
  • 一、人权
  • (一) 人权的含义
  • (二) 人权的特征
  • (三) 人权的内容
  • 二、人权保障的法律化
  • (一) 人权的国内法保护
  • (二) 人权的国际法保护
  • 三、当代中国人权保障制度
  • (一) 人权保障制度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 (二) 中国人权保障事业的发展
  • (三) 中国人权保障制度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健全途径
  • 四、刑事侦查中犯罪嫌疑人人权保护的范围
  • 第二章 检察侦查权和人权保障
  • 一、检察权
  • (一) 检察权的产生、发展
  • (二) 我国关于检察权性质的争论
  • 二、检察侦查权
  • (一) 检察侦查权是检察权的一项重要内容
  • (二) 检察侦查权存在的必要性
  • (三) 检察侦查权的性质
  • (四) 检察侦查权的特点
  • 三、检察侦查权行使中人权保障的意义
  • 第三章 检察侦查权行使中人权保障的理念
  • 一、人权保障的基本理念
  • (一) 法律至上
  • (二) 以人为本
  • (三) 公权力的限制
  • (四) 程序正当
  • 二、价值选择
  • 三、基本原则
  • (一) 合法性原则
  • (二) 公正原则
  • (三) 依法独立行使侦查权原则
  • (四) 诉讼经济原则
  • 第四章 检察侦查权行使中人权保障的现状
  • 一、检察侦查权行使中的人权保障的现实
  • (一) 适用强制措施的人权保障
  • (二) 讯问中的人权保障
  • (三) 搜查中的人权保障
  • (四) 扣押中的人权保障
  • (五) 调取证据时的人权保障
  • 二、检察侦查权行使中人权保障的缺失及原因分析
  • (一) 检察侦查权行使中人权保障的缺失
  • (二) 原因分析
  • 第五章 检察侦查权行使中人权保障的改进和完善
  • 一、基本观念和精神
  • (一) 人权至上
  • (二) 程序至上
  • (三) 制约和监督权力
  • (四) 利益协调和均衡
  • (五) 最大限度保护的意识
  • 二、机制
  • (一) 沉默权——“米兰达警告”向我们走来
  • (二)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三) 律师的诉讼权利及其保障
  • 三、制度
  • (一) 侦查讯问制度的完善
  • (二) 监督制约制度的完善
  • (三) 国家赔偿制度的完善
  • 四、人员
  • (一) 素质的提高
  • (二) 监督的完善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检察侦查权运行机制研究[J]. 犯罪研究 2019(06)
    • [2].检察机关法定侦查权转变原因分析[J]. 时代法学 2020(04)
    • [3].侦查权运行规律初探[J].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7(01)
    • [4].从回溯调查到犯罪治理:侦查权范式的演化趋向[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 [5].试论军队侦查权及其军事属性[J].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13(05)
    • [6].侦查权扩张?[J]. 中国新闻周刊 2011(34)
    • [7].审判中心视野下公安机关侦查权控制的格局审视[J].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9(02)
    • [8].侦查权的属性文献综述研究[J]. 科教导刊(下旬) 2018(01)
    • [9].检察院侦查权限度保留之必要性及路径[J]. 时代法学 2018(02)
    • [10].社会稳定视域下侦查权重构与实现路径探究[J]. 河南社会科学 2018(07)
    • [11].论我国公安机关侦查权的性质与侦查监督制度的完善[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7(03)
    • [12].我国侦查权性质探析[J]. 新余学院学报 2015(04)
    • [13].信息化背景下侦查权能的扩张与转型[J]. 净月学刊 2014(02)
    • [14].保护与制约:渎检侦查权与人权的能动博弈[J]. 法制与社会 2014(31)
    • [15].关于反贪侦查权的优化配置研究——以与刑事侦查权的优化配置比较研究为视角[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02)
    • [16].论我国侦查权的性质[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2(08)
    • [17].外军侦查权行使模式评介[J].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12(05)
    • [18].论辩护权对侦查权的制约[J]. 中国律师 2009(12)
    • [19].论检察机关的机动侦查权[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8(S1)
    • [20].侦查权新论[J]. 刑事司法论坛 2008(00)
    • [21].检察机关自行补充侦查权制度完善策略[J]. 法制博览 2020(18)
    • [22].检察机关自行补充侦查权研究——以Q市S院对自行补充侦查权运用情况的调查为例[J]. 法制与社会 2019(33)
    • [23].论我国侦查权的性质[J]. 法制博览 2018(16)
    • [24].浅议卧底侦查权之规制——以司法审查为视角[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12)
    • [25].检察机关侦查权的思考[J]. 西藏科技 2011(02)
    • [26].论侦查权的制约与监督[J].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1(02)
    • [27].我国检察机关机动侦查权探究——以新旧刑诉法机动侦查权条款变化为切入点[J].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01)
    • [28].论我国侦查权的属性[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9(03)
    • [29].从侦查权制约的角度解析以审判中心的诉讼架构[J]. 犯罪研究 2015(05)
    • [30].论我国侦查权监督控制机制的完善[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

    标签:;  ;  ;  ;  

    论检察侦查权与人权保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