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忠实翻译论文-倪萍

不忠实翻译论文-倪萍

导读:本文包含了不忠实翻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识解理论,《解密》,对话翻译

不忠实翻译论文文献综述

倪萍[1](2019)在《识解理论视角下对话翻译不忠实现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致力于塑造国际文化形象。中国文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麦家的小说《解密》的英译版在35个国家同步上市,受到热烈追捧。其英译版在国外大获成功,除去故事情节精彩外,译者的作用也至关重要。由于文化间的巨大差异,中西方读者的识解方式也不尽相同,存在差异。如何更好地传递中国文化,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识解作者的识解方式,又如何表达自己的识解结果,并考虑读者的识解方式。在认知语言学看来,翻译过程就是译者识解原文和再现原文识解的过程。本文以识解理论基础对《解密》中对话翻译出现差异的地方进行分析,从识解理论的六个维度出发对文中的对话翻译进行研究,由于辖域、突显、详略度、视角、情感和情态的不同,在识解过程中可能出现不同的识解结果,因此造成译文与原文的差异。通过分析研究发现,对话的译文中有不少地方与原文存在一些差异,译者在理解原文和再现原文的过程中都受到识解的限制,当识解维度出现不匹配时,译者往往采用归化的策略,并采取对应的翻译方法和技巧来传递译文,因此造成在翻译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与原文有出入的地方。当译者识解原作者的辖域、详细度、视角、突显、情感、情态不匹配时,译者选择归化,采取意译、改译、零翻译等方法传递译文,虽然文章行文流畅,但是中文特色减弱,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误译。从理论层面而言,识解理论为翻译研究带来新的视角。从实践层面而言,为选择翻译的策略、翻译方法、翻译技巧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四川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4-01)

高查清,夏军[2](2019)在《不忠实何以言翻译——就新作《翻译之魂》与翻译质量对高查清教授的访谈》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一段时期以来我国翻译质量尤其是学术翻译质量滑坡的情况,在高查清教授新书《翻译之魂——译者忠实观纵论》出版之际,对他进行了一次在线访谈。高查清教授分析认为,当前翻译质量不高,除译者客观能力不足之外,从西方翻译理论界传入的一些歪理邪说对译者翻译思想潜移默化的误导和影响,也是导致翻译质量雪上加霜的重要原因。他指出,忠实乃翻译的本然要求,是翻译之魂,离开了忠实,翻译将不成其为翻译。他呼吁学界应该正本清源,返璞归真,教育、引导译者牢固树立忠实翻译思想,同时应该加强对翻译的批评和监督,多管齐下,根本扭转翻译质量的低迷现状,促进翻译事业健康发展。(本文来源于《攀枝花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汪晶晶[3](2018)在《运用评价理论解释“不忠实”的翻译现象——化妆品广告翻译个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评价理论是基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态度、介入和极差组成。根据评价的对象,态度可以分为情感、判断、鉴赏叁个子系统。本文尝试运用评价理论中的态度系统作为研究工具,对化妆品的英汉文本进行对比分析,考察导致译文的"不忠实"现象的原因。(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8年27期)

付宇[4](2016)在《关联翻译理论视域下交替传译中的不忠实翻译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学科是语用学的一个分支。关联理论作为语用学的重要理论,在翻译领域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发展为关联翻译理论。国际翻译顾问Ernst-Agust Gutt认为关联理论几乎能解释所有现象翻译。虽然很多学者提出了质疑,但任何人都无法否定关联理论对于翻译的重要意义。不忠实翻译是翻译中一种典型的现象,在口译尤其是交替传译中尤为明显。不忠实翻译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创造性翻译,一类是不准确翻译。在交替传译中,创造性翻译即译员有意识地对源语言进行处理,来避免听者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惑。不准确翻译是指译员无意识地在翻译中出现了一些错误或有意识的对原语言进行加工,但处理方式不得当使原信息在翻译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关联翻译理论能很好解释这一翻译现象,并可以提出一些使用创造性翻译的策略和避免不准确翻译的方法。同时关联翻译理论又是衡量译员翻译是否恰当,受众是否接受的一个重要标尺。以关联翻译理论为支撑为研究不忠实翻译提供了很好的视角。本文以“中译杯”全国口译大赛为研究案例,探究在交替传译中的不忠实现象的产生背景、发生过程和处理方法,发现不忠实翻译来自于译员对受众与源语言之间关联度的判断或译员对潜在语境的处理或是译员自身职业素质。创造性翻译来源于译员优秀的自身职业素质和对关联度的正确判断以及对潜在语境的得当处理。不准确翻译则相反。所以在交替传译中要以关联理论为支撑,翻译过程中以此为准绳,才能正确把握好源信息和受众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完成令人满意的翻译。(本文来源于《吉林师范大学》期刊2016-06-01)

付宇[5](2015)在《浅谈口译中对习语的不忠实翻译》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语是文化的结晶,在讲话中使用习语可以更有说服力和表现力,使发言生动活泼,所以很多时候发言人会在讲话时使用到习语。但是极具中西方文化气息的习语要怎样翻译才能做到精彩,这却不是件易事。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习语很难一一对应的上,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就会出现不忠实的现象,本文试从不忠实的角度来探究习语的翻译方法。(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5年27期)

梁思华[6](2015)在《运用评价理论分析“不忠实”的翻译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评价理论自创立以来,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教育、话语分析、传媒、翻译等类型的语篇,然而很少有研究者将评价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中“不忠实”翻译的分析上。在评价理论的指导下,本文对《生死疲劳》英译本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在态度资源方面表现出来的“不忠实”翻译进行探讨,分析“不忠实”翻译的背后成因,并揭示评价理论运用于翻译领域方面的可行性。本文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对中文《生死疲劳》文本中的评价资源进行标记和统计,其次从英译本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中标记出原文态度资源的对应翻译,然后根据“不忠实”翻译,即背离了与原文在形式和功能上对等的原则的翻译,找出译本在态度资源方面的翻译中存在的“不忠实”翻译现象,并分别从态度系统中情感、判断和鉴赏这叁个维度对“不忠实”的翻译文本进行比较和分析,研究译者采用何种翻译策略使“不忠实”翻译合理化,发现并分析“不忠实”翻译现象的背后成因,从而了解译者的主体性对语篇翻译过程的主要影响。通过研究发现,葛浩文的译文大部分都忠实于原文,这与他的翻译观,即忠实是翻译的第一准则密切相关。然而,在人物名称、谚语、俗语、汉语特有词汇以及非常规搭配等方面的翻译,则容易出现“不忠实”翻译,对于此类源文本,葛浩文会采用增译、减译等翻译方法;对于容易影响读者理解但不影响故事发展情节描写,他常常会将其省略;为了使译文更为流畅,他还会对译文的结构进行调整。究其原因,主要有叁个方面:首先,译者对目标读者的强烈责任感,充分考虑目标读者的接受性;其次,译者作为原文读者,不可避免地烙上译者本身的个人观点,反映译者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态度;最后,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本质差别,也是导致“不忠实”翻译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本研究证实了评价理论在英汉翻译研究方面的可行性,指出评价理论在系统分析中文和英文文本中的评价资源的分布、评价意义的实现的重要意义。此外,希望本文的研究分析能够为《生死疲劳》及其译本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角度,使得评价理论能够在翻译研究中获得更广泛的关注和应用。(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5-05-01)

吴晓苹,陈达[7](2013)在《真实的“不忠实”——从评价理论看新闻翻译中的“不忠实”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国际新闻报道发生在世界各地的重大事件。在国际新闻的传播过程中,翻译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收集了硬新闻和软新闻各30则,建立两个对应的小型语料库,旨在应用评价理论中的态度和级差体系,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国际新闻中评价资源的翻译。通过研究发现硬新闻和软新闻的译文中都存在态度和级差的"不忠实"现象,而该现象在软新闻中出现的频率更高;造成"不忠实"翻译的原因在于中英新闻语言风格、新闻机构立场的差异以及译者立场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乐山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张欢雨[8](2012)在《级差系统与翻译主观性——析权威教材中的“不忠实”译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评价是语篇意义的核心,因此评价意义的翻译至关重要。级差是评价意义的核心子系统,对于态度和情感表达的精确性起着关键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翻译实践的成败。事实上,由于文化差异、语言表达习惯的不同和译者的个人主观因素,原作和译作中级差意义不一致的现象非常普遍,传统的翻译理论没有对此作出解释,当前的翻译教学也忽视了这一方面。运用马丁的评价理论,对权威教材中英汉/汉英译例进行分析,将原作和译作中级差意义不一致的情况进行系统对比和分类,发现不一致主要体现在译者改变级差意义、译者删减级差意义和译者添加级差意义几方面。(本文来源于《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6期)

杨丹[9](2008)在《谈香水广告翻译中的“不忠实”现象——语用等效原则在香水广告翻译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语用学角度出发,通过对语用意义和语义意义的区分,针对广告语言艺术的特点,提出了广告翻译应遵循的原则是语用等效原则;并指出为了取得语用等效,常牺牲或改变语义意义,从而不可避免产生语义偏离。本文所研究的香水广告翻译中"不忠实"现象的产生,就是语用等效原则的应用。其背后客观上是由于目标读者的期望视野的差异和社会价值观的不同所造成的。(本文来源于《作家》期刊2008年20期)

姚玲杰[10](2008)在《论翻译的不忠实》一文中研究指出严复的"信达雅"叁字翻译标准被称为翻译界的"金科玉律"。但是,翻译界却存在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不忠实于原着的翻译也有很多,且人们并没有拒绝这样的翻译的存在。这种现象的产生是有其客观必然性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源文风格等诸多客观因素对翻译活动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此外,更是由于翻译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出于某种目的而对原文的操纵。(本文来源于《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08年01期)

不忠实翻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一段时期以来我国翻译质量尤其是学术翻译质量滑坡的情况,在高查清教授新书《翻译之魂——译者忠实观纵论》出版之际,对他进行了一次在线访谈。高查清教授分析认为,当前翻译质量不高,除译者客观能力不足之外,从西方翻译理论界传入的一些歪理邪说对译者翻译思想潜移默化的误导和影响,也是导致翻译质量雪上加霜的重要原因。他指出,忠实乃翻译的本然要求,是翻译之魂,离开了忠实,翻译将不成其为翻译。他呼吁学界应该正本清源,返璞归真,教育、引导译者牢固树立忠实翻译思想,同时应该加强对翻译的批评和监督,多管齐下,根本扭转翻译质量的低迷现状,促进翻译事业健康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不忠实翻译论文参考文献

[1].倪萍.识解理论视角下对话翻译不忠实现象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9

[2].高查清,夏军.不忠实何以言翻译——就新作《翻译之魂》与翻译质量对高查清教授的访谈[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9

[3].汪晶晶.运用评价理论解释“不忠实”的翻译现象——化妆品广告翻译个案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8

[4].付宇.关联翻译理论视域下交替传译中的不忠实翻译探究[D].吉林师范大学.2016

[5].付宇.浅谈口译中对习语的不忠实翻译[J].青年文学家.2015

[6].梁思华.运用评价理论分析“不忠实”的翻译现象[D].北京林业大学.2015

[7].吴晓苹,陈达.真实的“不忠实”——从评价理论看新闻翻译中的“不忠实”现象[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

[8].张欢雨.级差系统与翻译主观性——析权威教材中的“不忠实”译例[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9].杨丹.谈香水广告翻译中的“不忠实”现象——语用等效原则在香水广告翻译中的应用[J].作家.2008

[10].姚玲杰.论翻译的不忠实[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

标签:;  ;  ;  

不忠实翻译论文-倪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