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商洛疗养院陕西商洛726000
【摘要】目的:探讨麻风杆菌细菌学检查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加强实验室管理,强化麻风杆菌细菌学检查操作规程学习,提高质量控制意识,提高标本质量,实行严格的复核制度。结果:质量结果显示质量控制措施可行。讨论:麻风杆菌细菌学检查质量控制措施必不可少,在麻风病的诊治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加强质量控制是麻风防治重要的一环,要常抓不懈。
【关键词】麻风杆菌;细菌学;质量控制
麻风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麻风杆菌为其病原菌,其细菌学检查作为麻风病诊断和临床判愈的重要指标。麻风杆菌目前体外未能培养成功,动物模型研究仍在进展之中[1]。该细菌学检查对广大麻风病防治一线人员来说,不仅要求掌握,而且应该建立规范可行的实验室质量控制。近十年来,我院抓麻风杆菌细菌学检查质量控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来源:我院2004年至2014年麻风杆菌组织液涂片、病历资料、检验科登记资料。
1.2质量控制项目:组织液标本质量、抗酸染色、镜检质量。
1.3质量控制标准:组织液标本质量:玻片涂膜直径厚度5—7mm,厚薄均匀,不带血为合格。
抗酸染色:要求视野清晰、麻风杆菌呈现红色,背景呈浅蓝色为合格。镜检符合率要求:BI值≥2.0的涂片,复核者与检查者的结果差异不超过±0.80;BI值<2.0涂片,两者之间的结果差异不超过±0.50,汇总被抽查涂片的检查结果,符合上述标准平均分别达到75%者为菌片质量的起码合格界限,符合率愈高,说明质量愈佳[2]。
1.4质量控制措施:⑴加强工作责任心,树立负责、严谨的科学态度,以人为本,坚持以麻风病防治为中心的工作重点,戒骄戒躁,杜绝差错事故发生,不断强化麻风杆菌细菌学检查操作规程学习,使每一个人在思想上重视,理论上掌握,工作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加强人员培训,采取进修、培训,安排人员定期讲课等方法,不断提高人员素质,合理安排人员做到老中青相结合,老同志负责指导、监督,并对质量控制把关,针对镜检视力易疲劳、合理安排人员,对阳性结果,应由两人以上确认,同时改善办公环境,改良灯光配置,使视力不宜疲劳。⑵密切联系临床科室,积极争取医院领导支持,在病区设立宣传栏,宣传指导患者,重点宣传、强化麻风杆菌细菌学检查的意义,不断提高患者配合体检的主动性、积极性,消除麻风患者的畏惧、悲观情绪。严把标本涂片质量控制,密切联系麻风防治专科医师,尽力做好合格的组织液涂片标本。另外,积极征求临床麻风防治专科医师和患者对检验科的意见和建议,将检查的结果及时报告临床,对于和临床表现有矛盾的结果应慎重对待,及时做好复查工作,争取临床科室的理解和支持。加强检测后的质量控制,提高检验结果的反馈率。⑶严格复查制度。以BI2.0为质控点,重视复核与初检者之间的结果差异率,重视抗酸染色质量,重视镜下观察能力,能够正确辨认麻风杆菌,正确计算细菌指数。BI值≥2.0的涂片,复核与初检差异不超过0.80,BI值<2.0涂片,两者之间的结果差异不超过±0.50。
⑷成立麻风杆菌细菌学检查质量控制小组,负责对组织液取材涂片、抗酸染色、镜检工作进行督察。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控制,并现场监督指导工作人员是否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⑸加强实验室管理,合理布局、分区设置,改善工作环境,加强实验室安全,严格标本的取材、固定、接受和检查,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增强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防护措施、消毒措施一定要按要求配备应用,合理使用一次性器材,减少污染机会,保护工作人员,减轻工作人员的心理压力。[3]
2结果
我院麻风杆菌细菌学检查数据表明,麻风杆菌细菌学检查的复核相当重要,说明质量控制意义重大,直接影响到对麻风患者的诊断和临床判愈情况的分析。我院2008年以前的麻风杆菌细菌学检查存在个别初检阴性报告,但复核时报告阳性,分析认为与当时初检医师的镜检技术有关,也与当时实验室条件有关,另外主要因为细菌少,BI值极小有关。我院2009年至2014年麻风杆菌细菌学检查初检与复核差异为0,说明质量控制发挥重要作用。因为实验室人员经常参加项目培训和科室学习,实验室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因此对质量控制得以提高。见表1.
表1我院2004-2014年麻风杆菌细菌学检查情况
3讨论
麻风杆菌细菌学检查是麻风病诊断的可靠依据,是麻风病联合化疗临床判愈的重要指标[4],技术上不是非常复杂,关键是采取强有力的质量控制措施来提高检查质量。组织液涂片质量是首要的控制目标,只有良好的涂片质量才能保证正确的镜检结果;加强实验室管理,加强实验室安全意识,质量控制小组作为监督和技术指导机构起着重要作用;不断进行操作规程质量控制标准的学习,严格复核检验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质量考核,加强抗酸染色的规范程序,进行显微镜下的细致观察阅片,形成敬业、耐心、负责的实验室人才梯队至关重要。因此,麻风杆菌细菌学检查的质量控制是麻风防治工作最基本的环节之一,要常抓不懈。
参考文献:
[1]陈贤义,李文忠,陈家琨.麻风病防治手册[M].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8.
[2]陈贤义,李文忠,陈家琨.麻风病防治手册[M].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60.
[3]白广红,王智存.浅谈结核病细菌学检查的质量控制[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5;(20):79.
[4]陈贤义,李文忠,陈家琨.麻风病防治手册[M].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