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马王堆医院康复医学科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减重措施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在脑卒中患者肩关节半脱位后肩痛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9月收治的34例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17)和观察组(n=17),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减重措施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前,Barthel、Fugl-Meyer、VAS、AHI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上述指标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VAS、AHI低于对照组,Barthel、Fugl-Meyer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肩痛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与减重措施联合干预,可促进肩关节半脱位功能恢复,缓解肩痛,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肩痛;减重措施;康复训练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生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等特点,多数幸存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等均为脑卒中常见并发症,可引起肩痛、水肿等,大大降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在药物积极治疗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我院针对近两年收治的34例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减重措施联合常规康复训练的干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34例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于2012年8月~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均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纳入标准[1]:经CT或MRI检查,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脱离脑卒中后急性期,年龄50~80岁,病程>10d,生命体征稳定,上肢和手Brunnstrom分期Ⅰ期或Ⅱ期。排除标准:心、肾、肝、肺等脏器严重功能性障碍者,上肢骨关节炎、神经根型颈椎病等影响上肢运动功能疾病者,意识、语言、听力障碍者。34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68.24±3.21)岁;病程11~30d,平均病程(20.39±2.52)岁。本组34例患者通过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P>0.05),临床可比意义较高。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具体措施为:(1)心理干预和康复宣教。积极与患者交流沟通,缓解其不良情绪,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指导其行摆放正确体位,尤其注意避免牵拉患肩,减少肩关节非正常对位下关节活动。(2)对患侧三角肌、肩袖肌等进行功能性电刺激,每日2次,每次20min。(3)矫正肩胛骨关节盂位置,确保肩关节在无痛范围内活动,增强肩关节肌肉力量,在肩关节相对稳定下,协助患者取仰卧位,进行PNF力量训练,每日2次,每次40min。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肩关节半脱位减重措施[2],坐位训练时,将患肢撑于床面,轮椅训练时,上肢支持在扶手上,防治肌力不足情况下进行MOTOmed训练;直立床站立训练使,平板支撑上肢体,以防上肢长时间悬于体侧;站立位训练可配合肩部贴扎治疗,于鹰嘴下3cm,采用白贴贴一圈,乳头上1.5cm经锁骨外1/3处向后背,至平乳头后方贴一层,并进行“X”贴扎于伤,护理人员应及时更换白贴,并合理调整肩部贴扎。
1.3评价指标
采用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系统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功能进行评分,分值越高,表示恢复良好。采用视觉模拟量表法(VAS)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肩峰和肱骨头间距(AHI)>14mm为肩关节半脱位,分值越低,说明恢复越好[3]。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处理工具为SPSS20.0统计学软件包,在其中对计量资料作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主要通过(`x±s)描述,独立样本经t检验,若P<0.05,可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VAS、AHI、Barthel及Fugl-Meyer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度最大的关节,由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脑卒中好发于老年患者,主要是由于脑动脉出现闭塞性病变未获得及时、充分的侧支循环,造成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组织损坏的一组疾病,脑卒中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大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脑卒中后冈上肌、下肌、三角肌等肩关节周围肌肉松弛[4],对其锁住机制造成损伤,肩胛骨下旋,同时上肢重力作用和不正确牵拉,导致肱骨头移位,与关节盂脱离,造成肩关节半脱位,表现出牵拉疼痛、不适感等,降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脑卒中后运动疗法可刺激肩关节周围肌肉张力和活动量,增强周围肌肉肌力,提高肩关节稳定性,使肩关节维持在正常活动范围。由于生理痛苦,且生活活动能力降低,患者易产生焦躁、悲观、抑郁等不良情绪,降低治疗依从性。加强心理干预,积极与患者沟通,缓解其负面情绪,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并加强康复宣教,强调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使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和康复训练。临床治疗过程中,应以主动预防措施为主,辅以治疗[5],包括摆放正确体位,矫正肩胛骨、肩关节被动运动等,对肩周稳定肌张力进行刺激。另外一方面,对肩关节半脱位进行减重措施,针对站立位、坐位等实施不同的干预,尤其是贴扎治疗,可明显减轻肩关节半脱位后所致的肩痛,最大程度缓解患者痛苦。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临床干预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和AHI程度明显降低,可见常规康复训练联合减重措施,可减少肩痛,降低半脱位程度;同时观察组患者Barthel及Fugl-Meyer评分明显提高,说明联合疗法有利于加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使用白贴贴扎时,上肢血流、淋巴液循环不畅者,尽可能不用,避免对局部组织造成损伤[6]。
综上所述,针对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和减重措施,可明显缓解患者肩痛,降低半脱位程度,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涓,石翠霞,唐文明等.康复教育联合康复训练对老年脑卒中偏瘫肩关节半脱位发生率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09(10):2837-2838.
[2]孙莹,罗艳,施加加等.减重措施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肩关节半脱位后肩痛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4,23(3):208-210.
[3]王珺,万慧.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康复治疗的效果[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52(11):19-21,36.
[4]曾秋萍.功能性电刺激并磁疗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及肩痛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5):20-21.
[5]石翠霞,谢瑞娟,唐文明等.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肩关节半脱位疗效及副作用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1):38-39.
[6]吴伯涛,赵紫昊.不同波型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疗效对照观察[J].中国针灸,2013,33(10):901-904.